素问醒来之后,道济便来辞行。
“道济大德,你要下山?”素问诧异道。
“如今封山,寺中也是无事,我正要看看这滚滚红尘如今变成什么模样了。”道济道:“虽然听人说了些,也在那个你们叫做电视的东西上看到些,但总没有自己亲眼看的清楚。”
“既然如此,我让人陪你下山吧。”素问说道。
道济摆手:“天下再大,也可去得,住持不用担忧。若是无事,我这便去了。”
“那我给道济师兄拿上一些钱,路上有用的话也可以傍身,若是看到需要帮助之人,也可帮助一二。”素问怕道济拒绝,还说出可以用来帮人的话,没想到道济仍然摇头。
“如此可帮得人身,却帮不了人心。”道济摇头道:“我这便下山了。”
说完对素问挥挥手,就大步离开。
对于道济,素问是充满敬意的。见他舍弃外物这般离开,也只能摇头。
如今这个社会,比起他那个时代可是大不相同。哪怕贫困之人也大多衣食无忧,可人心更为冷漠,防范之心也要重上许多。
不过尽管如此,素问相信道济在这1000多年之后的社会也没什么问题。
大德高僧的智慧,可不能小瞧了。
尤其像道济这种,接触过民间最底层,留下种种传说的人。
只是不知道,若干年后这个世界会不会流传“济公”惩恶扬善的传说。
以道济的性格,不是不可能啊。
他刚来到这个世间,可是就质问过素问,与其他人都是大为不同。
在道济走后,素问并没有过多关注。实际上他也不知道道济回游荡到哪,想要关注也是不行。
每日仍然在寺中修行,逗弄那些小兽,或者去一层的工地看看,眼看着正殿的架子搭上,墙壁也从修建了一半,到完全封顶,开始在屋顶铺瓦片。
在素问讲法那日过后,到寺中求解佛法的居士又开始多了起来。每日都有几人,时常也有些香客上来,或者是有病人来求医。
其中许多都是在封山之后身体状况变差的香客,素问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也不好阻拦,便由得他们。每日山门处都是虚掩侧门,若是有人要上来,随意就是。
这样一来,得知的消息越来越多,寺中人流又开始多了起来,每日都有百来个人,虽然也是不少,但比当初可是少了太多。
而且来的都是较为熟悉的居士和香客,也没有对寺中造成什么影响。
毕竟从封山之日开始山脚就立了封山的牌子,阻挡了大部分的香客和游客。
这些日子寺中的僧人也在等,等着看那些老鼠到底会不会偷东西,看看住持给那些老鼠讲经,又说了那些话之后到底会是什么效果。
一天,两天,三天,一直过了五天,斋堂和仓库的东西没有一点缺少。
行心行明还特意把一棵禅心菜放在墙角,第二天早上再看的时候竟然还是和放在那里的时候一样,一点都没有少。
这些众人终于确定了,那些老鼠真的很聪明,而且竟然真的按照素问所说,没有再偷寺中的东西。
从这一天开始,寺中每日都会放一点蔬菜和坚果之类的在斋堂外面的墙边。虽然养了一窝老鼠有些不太好听,但这是素问和它们的约定。
同时他们也发现不仅仅是老鼠如此,寺中的很多动物也都是如此。
无论是阿甘阿布,还是松鼠兔子,很多东西和它们说了,它们可能不理解。但演示一遍之后,它们基本都会明白。
甚至有的时候还会在它们身上看到很人性化的表现。
比如,咧嘴笑。
又比如,翻白眼。
还有,鄙视。
这些属于人类的情感,他们都能够在这些动物身上看到,感受到。
一开始他们还觉得很新鲜,和那些动物交流乐此不疲。
比如给松鼠一个坚果,说明要和它交换,而松鼠会在自己的储粮之中拿出一个差不多大小的回来交换,非常有趣,像小孩子一般。
但同样的手段他们去逗狐狸的话,收获的通常都是一个鄙视的表情。
这就是动物之间本来智商就有着差异。
还有山上的乌鸦,这种最聪明的鸟类。有人先是喂它们一些菜叶,随后将递给它们纸条,让送到后山田地巡逻的僧人手中。
这只是出于尝试,但它们竟然真的做到了。叼起卷好的纸,一直飞到山上田地里巡逻的僧人周边,再将纸条扔到地上冲着他们“哇——哇——!”叫唤。
同时每天孩子们放学后都立刻回寺,然后与寺中的动物玩到一起。
比如和它们玩飞机格之类小孩子的游戏,在教过几次之后,这些动物通常都能够学会。
他们还有一次和动物玩捉迷藏,不过只玩了一次。因为那些动物藏好之后,他们一个都没找到。
而素问当时也在附近,早就发现那些动物跑到山上去了,留下那些傻孩子在继续寻找。
同时,寺中僧人修行也更加努力。
毕竟见过素问这么多神异的事情之后,他们怎么能不羡慕?不要求有素问的手段,有个一两成都足够了。
就这样过了几日,山上的入常米也都好了。
素问让人买了一些镰刀、绳子之类,一大早就带着众人上山去收割。
将稻子全都收割好,再用绳子背回寺中。
用了整整三天的时间,才将入常米全都收割并且运回去。
不过地里还有许多散落的稻谷,僧人想要拾取,却被素问阻止了。
地里散落这些就留给山上的小兽吧。
就这样众人一边在那收割,在收割过的田地之中许多鸟雀和鼠类动物就在那里拾取掉落的稻子。
最后一统计,寺院收割的入常米大概损失了三成半,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被偷吃的。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寺中人手不足,山中的鸟兽也过于聪明。
明年素问准备安排更多的人手,并且多使用一些农田驱赶鸟兽的方法,不过那时候提高了一截智慧的鸟兽恐怕会更难对付。
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主教的扩张()
净心寺封山这些日子,外面风浪不止。
天主教在国内的教区,经过短暂的沉默之后,突然开始了扩张。
他们安排了大量传教士和义工走上街头,向那些老年人赠送些小的物品,宣传教义。
并且小规模,但高频率的组织新入教徒聚会活动。
一开始他们这么做收效甚微,但他们非但不收敛,反而又从国外调来部分人员,竟然慢慢把局面打开了。
新华帝国毕竟有释道儒三教,他们一开始在国内传教也是小心翼翼,几百年来一直稳步发展。但在经过这一次之后,似乎是受到了刺激,动作立刻大了起来,也更加激进许多。
鲁省岛城就是天主教在国内的四大教区之一,如今他们的人员开始铺向整个鲁省,就连东海都已经能够看到天主教的身影。
他们的教徒与佛道两教的信徒发生摩擦的频率更加频繁。
偶尔上山的居士,就和寺中僧人说起过这事。
几位东海的居士在饭店聊天之时,说起素问,都说是真佛转世,否则怎么可能有这么多神异之处。
相隔不远处就是几个天主教的教徒,听到他们的话后立刻站起来说:“除了我主,其他都是伪神。”
声音很大,将周围不少人的目光都吸引过来,那个天主教徒还用眼睛看着这一桌几个居士,挑衅的意义不言而明。
“然后被雷劈死?”一个姓鲁的居士冷笑说道。
“天父是仁慈的,他不因为你们不信奉他,去信奉那些伪神而惩罚你们。但这是天父的仁慈,但这不是你们怀疑他的依据。”那个教徒脸色不好看,但仍然大声说道。
“然后被雷劈死?”那个姓鲁的居士仍然是那一句话,周围几个居士都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不得不说,这个姓鲁的居士嘴实在有点毒。
所谓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可现在不管对方说什么,都是一句“然后被雷劈死?”扔过去,几句话就将对面气的脸色发青。
当场差点就打起来。
“砰”天主教的教徒一拍桌子从桌边站起来,一共六个人中还有两个年轻人。
比这面四个佛教居士人数要多出两个,尤其那两个年轻人,身强力壮,眼看这面就要吃亏。
“砰”“砰”“砰”
仿佛在比谁拍桌子声音大似的,周围立刻站起来好几桌,什么年龄段的都有,虎视眈眈的看着他们。
一看这场面,那六个人二话没说,直接结账走人。
姓鲁的居士这才道:“多谢各位老街坊老邻居,给我涨了脸面,今天我请。”
饭店内顿时都笑起来。
一场架差点打起来,却这么消弭掉了。
不过鲁居士几人却有些觉得奇怪,像东海一直都没有天主教的,怎么这几个人会来这里?
加上他们早就在网上知道了天主教教徒攻击佛道两教教徒的事,今天又亲自遭遇过,就留上了心。
没过两日,就看自己老婆从外面拿回来一些毛巾之类的小东西,上面还写着“福音”两个字,他一问,他老婆才说,这两天附近有人送毛巾、牙刷、纸巾、油这些东西,而且还给她们讲了许多关于上帝的事情。
老鲁琢磨琢磨,对自己老婆说:“以后没事别去参加这些,不是什么好路数。”
“就你事多。”妻子随口说了句,这事也就过去了。
不过老鲁合计了下,第二天就上山和素问说了这事。
“多谢居士告知,不过不和他们起冲突就好。他们要做什么,就随他们。人心求不来的。”素问微笑说道。
对于天主教最近的动向他是知道的。
这种小恩小惠,确实容易让普通老百姓接纳他们。
不过净心寺已经崛起了一年,他们想在东海搅风搅雨可不容易,静观即可。
这事还轮不到自己着急,净心寺已经在东海确立地位了,也发展了许多的善信。
再有两个月东边的道观就要完成了,他们和天主教之间还有戏要唱。
自己静观即可。
将鲁居士送走,素问继续在山上悠闲度日。
这些日子香客和游客少了,寺中难得清静。等到山门再开之时,恐怕就难以像现在这般了。
寺中这些日子在收割了稻子之后,先是清理,筛选,随后开始舂米。
虽然现在已经有了极为先进的设备,但素问仍然是让众人用老方法。先是在斋堂外找空地,随后找石匠打造了两个磨盘大小的石臼固定在地上,又在上面架上木杠,杠端装上木杵。
这样有人用脚踏动木杠,就能使杵起落,脱谷皮。
这活是个力气活,安排了几个寺中僧人轮流舂米。
一开始众人对这东西还有些感兴趣,不过很快就累了起来。
一开始素问是打算让一龙等人来做这事的,不过想了一下觉得更应该让寺中僧人做。
和种田一样,这也是一种修行。
入常米米粒比普通米要大不少,还细长许多。
打出的米不用经过别的工序,救已经极为雪白,在阳光照射下有着一种透明的感觉,仿佛米粒之中有氤氲流动。
米刚打出来后,让斋堂做了一锅。刚刚做好,掀起锅盖就有一种扑鼻的香气,而且米粒洁白晶莹,一粒一粒没有丝毫粘连。
吃到口中,满口清香,还带着丝丝甜味,口感软硬适中,光吃米饭都能吃几碗。
寺中僧人都对这种米啧啧称奇,不知道住持是从哪里弄来的。还有前些日子的禅心菜也是,看起来和白菜没什么两样,但吃起来也是清香诱人。
还有寺中净心茶,这几种都可以算得上是特产了。起码他们没听说其他的地方有。
净心茶可以说是国内最好的茶叶,那两颗茶树现在每天都有人看护。
而这些米,凡是吃过的人都敢拍着胸脯说,这肯定是世界上最好的米。
李天朗在吃完这顿米之后也是一脸回味的说:“就连皇宫恐怕都没这里的伙食好。”
虽然种类不多,但都是外界没有。
对于这种话,素问也只是笑笑而已。
这入常米,经常食用可以延年益寿,通九窍,开智慧,可不是寻常之物可比的。
这些东西,真是皇宫也吃不到的,因为本来就不是这个世界的。但这话,他自己知道也就罢了。
第三百九十二章 开山门(上)()
封山已经过了一个月,山下许多人都等的心焦,本来六天前就应该解开封山,许多人都在等待上山上香,可山下却又贴了告示延后一周,让众人只能继续等待。
今天是封山的最后一天,也是大雄宝殿全部完成的日子。
由于大部分需要雕刻的部分都是在山下定制再送上来,又准备了几个月,因此只用了一个月零几天就将大雄宝殿建成。
新的大雄宝殿宽五十米,深二十米,足足一千平米的大小,能够容纳几百人同时在里面。
加上高度足足有十二米,内部空间极大,进去后就能感觉到极为恢弘大气。
而在外面看,大雄宝殿下方是高达三米平台,使大雄宝殿高出地面足足十五米。
平台比大雄宝殿大了一圈,周围是白色的石制围栏,和大殿之间有一条宽三米的通道,出了大殿可以沿着路直接到大殿侧面下平台。
当所有僧人看到新建成的大殿之时,走进去看着上千平米的大殿,心中都是一股喜意。他们大部分都把寺院当成家,是今后长久修行的居所,谁不希望自己所呆的地方更好一些呢?
虽然这个大殿看起来是有些太大了。
不过众人都相信,净心寺的未来一定不会只这些人。
要知道在一年前,净心寺还只有三人呢。
仅仅一年,净心寺就变成了七十多个人,还有几十个孩子,占地二百八十亩的寺院。
名气更是冲天而起,从偏居一偶无人知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