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他不认识的英雄,一个救国救民的大豪杰,大善人,一个厉害的军人。
可是,这天底下最厉害的不应该是父皇吗?
难不成还有人比父皇这一国之君还要厉害。
直到如今见到董千未,不由得想感慨,是了,天底下,还真有这样的人,是了,这真的是位比他父皇还要厉害无数辈的人。
他的父皇,也就有些俊俏的资本,为君昏庸无道,在政事上还不如他的母后。
董千未,则是一位完美的人,尽管身体看上去有些缺陷,却从他的言语中完全看不出来有这些顾忌。
董千未见多识广,喜欢与朋友交谈,却不会忽视每一位朋友,嗓门不小声音却不尖锐,同样谈起的话题也顾到来的所有朋友。
这绝对是先帝拍马也比不上的,还好作为会董家的老爷子,他没有半分政治上面的打算,就喜欢游玩天下。
小时候,他也经常想着自己带着母妃放出去游玩,走过他走过的痕迹。
董家的人,都好命。
只要在董家,没有压榨,没有夺权,没有衣食之忧,董家的人,到了一定年龄,结婚,就要送走长辈,自己当家做主。
董家的长辈都是开明的,也都是没有羁绊的,这样才能玩得尽兴一些。
因此,他才会今日就巴巴地找到楚汉,说是要同他一起吃饭,其实是知道楚汉一定要过来董府的。
董千未回来,还有些事就要提上议程了,比如,董青度的婚事。
虽说婚事是父母之命,但祖父祖母还在的情况下,没有分家,他们其实拥有很多的决定权。
楚顼是觉得自家的人对不起董青禾的,也对不起董青度,这时候扫视一眼,不由在心里盘算究竟有哪些人想把女儿嫁过来。
董家有钱,有名望,还有不纳妾的传统,董家的人性子也都是好的,世世代代的董家媳妇都是一嫁过来就掌权的。
就连那些迂腐文人的地位观念也不用说了,皇后的嫂子,日后妥妥的诰命夫人,还有什么好说的。
皇后升上去就是太后,不管皇后还在不在世,总归身为嫡母,追封也会有一个太后的位子。
太后的娘家,按理是要封爵位的,高的有国公、低的有伯爵,无论如何,都是公候伯之间。
当今朱太后的娘家父亲,就是承恩侯。
董千未是一个一诺千金的人,只要他一拍板,这事就没有不成的。
只是都知道他看上去豪气干云,实际上心细着呢,怎么会真的就一下子突兀地决定下唯一一个孙子的亲事。
想到皇宫里面的妹妹们,楚顼觉得她们是不是也该把目光从青度身上移开了,董家对皇兄娶了他们女儿都如此深恶痛绝,更别说是还要娶一位公主回家了。
这一次下来,董青禾确实认识了很多人,许多平日里见不到的郡主、县主、乡主,还有一些大家小姐,她都见到了,虽说不能一下子认完,也算是混了一个眼熟。
日后见着了,也不知道完全不知道。
今儿那些老夫人来,确实不少都是心里面有心思的,她们想把自家孙女嫁到董府来。
董老夫人秦舒儿是一个人精,这些小女孩她一个都没见到过,那就一概一样的见面礼,不偏不倚。
不管是她完全不知道的人家的女孩还是她闺中密友的孙女,都是一样的。
就算是想要补贴密友们一些,不是还有回礼吗。
何况这次回来,短时间内也不会再走,有的是机会重新给这些女孩一份见面礼。
她的孙媳妇,还是顺着孙子自己的心意来好。
儿媳妇也是儿子自己选的,除了有些地方过于强势,甚至于霸道地要求自己和其他人,其他的也还都好。
她相信孙子自己的能力,只是可惜了孙女。
等人都走了,已经是夜间了,董青禾眼泪汪汪地看着秋苇和裴念,这两个人居然都不帮她,秋苇笑了笑,给她递上一盘点心就没说什么。
裴念从另外一边递上另外一盘点心,讨好地推到董青禾面前。
“罢了,不说你们了。”董青禾等着艾雨给她卸妆,叹了一口气,一副不想搭理她们的样子。
“今儿我可是接到了不少邀约,都给我借着学规矩的名义给推了,估计过不了两天,太后派来的嬷嬷就该过来了,到时候我就派人把你送回苍家堡。”
后面这句话是对裴念说的。
原本裴念是一直跟着她的,从苍家堡到药王谷再到太京城,只是如今她入了宫,一切就不一样了,裴念是个直来直往的江湖人,自然是不能再,跟着她入宫。
裴念咬了咬嘴唇,一句不想走的话没有说出来。
她知道虽说自己一像是声称要保护董青禾,其实一直都是董青禾在保护自己,董青禾觉着身为师姐,这是她该做的。
却不知道,裴念自己,是不乐意的,至少她坚持的一点就是有恩必报,而她用这辈子,都报答不了董青禾的恩情。
董青禾这是通知她,而不是询问她的意见,自己即便是反对也没用。
自己伸手把两枚木簪子取下来,头发都放了下来,这才舒服地伸了伸身体,实在是太难受了。
董青禾并不知道,正是因为她时常带着两枚木簪子,日后太京城乃至夏国的女人们才会纷纷效仿,简直掀起了一阵热潮。
木簪子轻便,带在头上不重,也能把头上好好地固定下来,对于她这种身子不好的人来说是最好的。
这是一部分人的看法,更多的人是喜欢上了皇后头上的木簪子,带着轻巧,走路都快了两分,也不锋利,梳头的时候不会伤到人。
还显得贤良淑惠,男人,总是希望自家夫人是一个端庄稳重的,才能管得住家,平日里见多了小妾们的珠光宝气,忽然见到正室的朴素大方。
这才是真正的好女人啊,又省钱又花心思,这才是会过日子的,哪里是那些成天只知道要打首饰的女人能比的,果然若是有什么不测,能同他共患难的还是正妻。
又有些心疼,自己乖乖地去外面打一堆首饰或者把手里的钱交上去了。
竹亦这两天有什么事一直没说。
董青禾有些疑惑,但她不说,总归不是什么大事,也就没问。
一直到几天后董青禾沐浴出来,竹亦才忍不住出声:“小姐。”
“什么事?”
“您手臂上的疤痕。”
董青禾低头看看,确实是这样的,她手臂上的伤疤,嗯,虽说是没有人会检查她身子,但万一被伺候的人看到,总会不好,谁知道宫里的规矩是怎样的。
“这两天多找找冰颜草就好。”
董青禾无所谓地道,这伤疤不是那么容易去的。
不过万一被发现,董家大小姐身上怎么会有祛疤的要治不好的刀疤,那可能会有麻烦。
“好。”
竹亦这两天就是担心这一点,小姐的手臂上有疤痕这件事只有她一个人知道,夫人也不知道。
万一以后有什么被发现了,那就惨了。
而且,入宫的人,身上是不能有这样的疤痕的,懿旨已经下了,自然是不能不入宫,恐怕,会有一些非常措施。
董青禾传令下去,让顺安堂和保和堂的人加大力度寻找冰颜草。
冰颜草是让人皮肤变得更好的东西,很有奇效,极为罕见。
董青禾的手伤了这么久,药王谷里面的冰颜草以前的都被用完了,一直都没有找到新的。
以前也让保和堂和顺安堂的人留意过,一直没有催促,抱着能够找到很好,找不到也没什么的心态。
这一次是真的要急需了,必须得快点找到。
董家。
几位宫里面的女官由九殷带着下车,在门房处递上了拜贴。
这是太后安排来教导未来皇后娘娘宫规的女官。
凭着董青禾目前的身份,自然是不会有人将她怎么样的,这来做女官,纯粹就是得到一个结实未来皇后娘娘的机会。
这种好事也不是谁都能轮得上的,这里的人,都是太后娘娘的心腹,自然是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韩珍接到帖子的时候,立刻派人去知会秦舒儿一声,同时把董青禾带过来。
董青禾这些天就知道和秦舒儿在一起,秦舒儿对她好,俩个人一起倒是极为合缘,她都没机会好好教导她宫里面的规矩。
现在好不容易宫里面的嬷嬷来了,可不得借这个机会好好磨磨她的性子,别回头进宫真的吃亏了。
董青禾正在和秦舒儿一起打拳,听到消息的时候,整张脸都皱了起来。
她不愿意学规矩,尤其是宫规。
“祖母。”看向秦舒儿。
“不行,你必须得学这个。”秦舒儿的态度很明显,没得商量。
好吧,她去看看。
九殷同她也算是熟人了,见面多次了,“见过董姑娘。”
“姑姑请起,不必客气。”
这可是犹如秦舒儿身边蔡妈妈的人物,整个皇宫谁不给她三分面子,她也不能得罪了。
第一百三十八章 彼之砒霜,我之蜜糖()
“这几位就是宫里派来的教导规矩姑姑,这些天会住在董家,同小姐一起学习宫里面的规矩。”
九殷双手放在腰间,端端正正地放好,垂下眼睛,神态恭谨地道,一副是在同太后娘娘禀报国家大事的样子。
“奴婢们见过董姑娘。”
四位专门来教导规矩的是宫里的姑姑,都是有品阶的女官,熬出来的资历。
对于女子而言,若是能够进宫当女官,那就已经是极好的了,比小户人家的女子更受追捧,尤其是那种一进宫就是女官的,那就是进宫去认识贵人的。
有些小官还会专门把女儿送进去,不求得沐圣恩,就指望女儿可以升官,得到贵人的青睐,等到几年后,就使点银子,十六七就出来。
这样的女子特别受追捧,会管家,宫里面出来的,见多识广,行事都不一样。
这四位姑姑则是从最普通的宫女升上来的,走了太后身边人的路子,熬了十多二十年,终于熬到了这一天。
她们说是出来教导未来皇后的规矩,其实也就是太后送给皇后的自己人。
这些人,以后就跟着皇后了,就是皇后宫里面的人,前途更为光明。
毕竟,日后太后是必定要放权给皇后的。
“免礼,各位姑姑快坐下。”董青禾等她们都坐下后自己才在韩珍下手坐下。
“有劳九殷姑姑了,不知这几天太后娘娘身子可好?”
“好着呢,就盼着什么时候小姐能进宫陪她解解乏。”九殷微笑,笑容比平日里的更加生动了两分,这宫里有喜事,她是真心为皇帝开心,站了起来,道:“这次娘娘还说,请董老夫人和夫人明日或者后日无事时进宫一趟,有些事要商量。”
这是有关婚事的事要商量,双方亲眷一起定下来,此举是对董家的尊重,很多时候女子嫁入皇家,都是直接一道旨意就定了的,少有这么商量的时候。
“是。”
这是为太后娘娘传话,韩珍起身应了。
“有夫人教导,小姐的规矩自然是好的,只是派人来宫里面的传统,也就是派人来同夫人和小姐说说话,解解闷。”
九殷很是谦卑,也说明了她们并不是就是来教规矩的。
“她们都是宫里面的老人了,小姐有什么想知道的,也可以问她们。”
这就点名了,她们四人就是指给董青禾的。
“多谢太后娘娘恩典,也辛苦姑姑跑这一趟了。”
九殷摇头,她怎么敢居功:“都是奴婢分内之事。”
身为太后身边人,九殷也是很忙的,今日也是所有选秀入宫女子接待教养姑姑的时候,到处都很忙,涪玉今儿也是特别忙,她还要回宫帮忙。
又聊了几句,九殷就提出告辞,她要回去帮忙。
艾雨把她送了出去,韩珍亲自给四位教导规矩的姑姑安排了住的地方,是董府内院的一个院子,离竺晓居其实是有些远的,离静心楼那一片也远,同韩珍住的地方倒是挺近的。
那一片是专门待客的地方,也是待客的院子,离董府的机密地方远,不用担心她们成天惦记这些地方。
不仅仅是董家,其他地方也迎来了宫里面的姑姑,比如罗府和贺府。
贺家。
贺老夫人带着三个儿媳妇,万氏、林氏、马氏和贺仙漱、贺仙汐和几位庶孙女迎接。
“老夫人。”
贺府的贺仙漱自然是不能同皇后相比,这里只来了两位姑姑。
贺老夫人微笑,她早就打听清楚了,这两位姑姑都是以前太妃宫里面出来的。
“两位姑姑请坐。”
万氏出口,现如今都是她打理府里面的事,她才是丞相夫人。
“各位夫人、小姐。”
各自一番寒暄,老夫人看向万氏:“可将两位姑姑住的地方安排好了?”
“已经安排好了,离仙漱住的地方不远。”
“嗯,那就好。”
贺老夫人又看向两位姑姑,开口:“原本两位姑姑是来教仙漱规矩的,只是老妇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请老妇人吩咐。”
两位姑姑来了这里,就代表着以后是贺仙漱这一边的人了,怎么还敢托大。
“我们家还有几个孙女,都知道两位姑姑是规矩极好的,我这二孙女原本也是乖巧的,只是还有另外几个孙女,想在两位姑姑的门下也听几天话。”
这是想她们一同教导其他孙女,原本这宫里面安排出来教导人的姑姑就是极好的,说出去都是极有面子的。
虽说几乎大户人家都有自己的教养姑姑,里面还有很多是宫里面出来的,也就是放出来的,不再在宫里面服侍人的。
只是这些都是已经不在宫里面的,怎么比得上这些还在宫里面得到太后信任出来教导入宫嫔妃的姑姑的名声,这些就是整个国家最好的教规矩的姑姑。
一旦打上了皇家的名声,完全就不一样了。
“自然是不能耽搁两位姑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