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商姝-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两层刷下来,第三层就是太后主持的选秀了。

    在这之前,会在宫里面住几天,学习宫里面的规矩,太后这不是想见就能见的。

    这也算是最后一关,毕竟规矩都是一起学,住在一起,谁有什么心态很明显。

    那些连这几天都忍不了的,又如何能忍得住这深宫的漫长寂寞,还是趁早打道回府。

    董青禾出关后,董青度首先找了上来跟她切磋,用韩珍的话来说:“出息了,连妹妹都要打上了。”

    董青禾和董青度都是年青一代的佼佼者,一个是内功深厚,一个是底子扎实。

    不能用毒,单纯说功力,现在董青禾武功更上一层楼还真不怕他。

    两个人打起来,周围的丫鬟们都远远躲开了,又忍不住偷偷看,好厉害。

    如果她们仔细看就会见到好些地方,都有一颗两颗脑袋冒出来,这些都是平日里隐藏在暗处的影卫。

    这时候是真的忍不住了,大少爷和大小姐修行的董家最厉害的两种武功,他们打起来,能够给他们这些人很大的启发啊。

    竹亦也是脸上带着异彩,她还从来不知道越来有些招式可以这样用。

    裴念是董青禾的师妹,一直跟着她,董青禾教了她不少,这时候这是特别有感触,无论是董青禾对于招式的运用还是董青度用什么法子挡住那些招式,在她看来都是好的。

    至于那些丫头,对大少爷有些盲目的崇拜,觉得大少爷无所不会,肯定能赢。可是大小姐是女的啊,出于女性心理,又隐隐渴盼大小姐能赢。

    这种矛盾的心态倒是让她们都对学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秋苇接到消息赶来的时候已经快结束了,她最近有跟着裴念练了一些拳脚,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他们这水平啊。

    青禾她,真的好厉害。

    她曾经见过董青度同其他人动手,心里一直当成神迹,没想到董青禾以前身体这么差也能这样厉害,更加坚定了她要学武功的心。

    一直到两人对了一掌,董青度才收手,“哈哈哈。”一下子就从房顶跳了下来。

    “青禾你的出招少了一点力道。”

    “力道?”

    董青禾平日里练功都是这样的,刚刚好啊,最主要的是她也挺满意自己现在的武功的。

    “不错,待会儿我拿我练剑的剑给你,你再试试。”

    董青禾一直跟着他,闻言点了点头,好啊。

    “什么时候你能真的把你的鞭子当成短剑来使,你就明白了。”

    董青度觉得董青禾出剑少了一种气势,那种不出剑别人就害怕恐惧的气势。

    这是要慢慢练出来的,首先就要一把重剑慢慢练。

    “嗯。”

    董青禾点头,这么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她的是病而不是弱,所以她很关心的,更督促着她前进的是医和毒,而不是武功。

    小时候练内功就已经是极限了,韩珍哪里还舍得她练兵器。

    后来去了药王谷,一年中就分成了三部分,一部分在药王谷,一部分在苍家堡,另外一部分在跟着葛禹他们到处找药材。

    只要不是遇到瘟疫什么的,压根引不起葛禹的兴趣,也就没机会去了。

    她这样子练功,招式上面自然是比不上从小就被董城朔督促着练功的董青度了。

    “好厉害。”

    “难怪小姐从来不要我们保护。”

    “总算是大开眼界了。”

    在房梁上,高树上,隐隐约约传来话语,大小姐和大少爷真的都好厉害。

第一百二十五章 救命之恩() 
今儿董青禾出关,董城朔特地提前回来,手里面拎着特意派人从东城带回来的鸭子。

    这鸭子特别好吃,是最新才从南边开过来的店,前几天别人请客,董城朔吃过一次。

    这还是限定的,一天只卖五十只,董城朔派人去买了两只。

    “青禾。”

    “爹。”

    “可出来了,爹几天没见我们大小姐了。”

    “你啊,连女儿都逗。”

    韩珍从耳房出来,脸色红润,银霜刚刚才运功替她梳理了经脉。

    “这有什么,是我的女儿嘛,看到外面好多人来顺安堂大把大把买药材,我高兴啊。”

    “买什么药材?”

    不仅仅韩珍,就连董青禾和董青度都很好奇。

    “听说是很多参加选秀的人都用了那几个药方子,被宫里面的姑姑夸了,现在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顺安堂和保和堂外面排队呢。”

    “你啊,一个大老爷子,那些小女儿的东西你这么关心做什么。”韩珍嗔怒,觉得他有点不务正业。

    “是是是。”董城朔点头,他也只是见到女儿有成就,开心么。

    在他的眼里,只有对百姓做了好事,才是真正的成就。

    现在老百姓都很喜欢那些东西,价钱便宜,效果还那么好,可不是让人心动么。

    老百姓都很高兴,那就好了。

    皇宫里面,楚顼正走在宫殿之间,这是去太后宫里的路上。

    一路上经过的宫女太监都低身行礼,看着他走过,有些老人目不斜视,有些新来的宫女,眼神中露出羡慕的神色。

    这是齐王,皇帝的亲弟弟,太后的亲儿子。

    “王爷来了。”九殷替太后送了人回来,刚好就遇上了楚顼。

    “九殷姑姑。”

    不止是宫里面其他人这样尊称这个太后的左右手,就连楚顼也称她也姑姑。

    “不敢当,太后早晨还在念叨王爷呢,现在看到王爷啊,肯定很高兴。”

    九殷笑着道,她跟在太后身边几十年了,从太后还在闺阁中就跟着她,一直是太后最亲近的人。

    不仅仅是陪伴太后最多的人,就连皇帝和楚顼也都是她看着长大,照顾过的人,更别说后来的楚汉了。

    难得的是,九殷从来不仗着自己的功劳自傲,态度一直很谦卑,勤勤恳恳地协助太后打理后宫,不争抢不贪功。

    楚顼对于这个姑姑一直都很喜欢,因为自己梳了头发要陪太后入宫,不再嫁出去,所以太后一直觉得亏欠她,也让两个儿子好好待她。

    从袖子里面摸出一个小盒子:“这是从顺安堂那里买来的做好的胭脂,听说功效很多,都是用药材做的,也有害处。就买了几盒,给姑姑送了一盒来。”

    九殷接过,她今儿早也听说了这东西,可好用了,哪有女生不爱美,当下就笑了:“那可就多谢王爷了。可准备了太后的?”

    “母后的当然有了。”楚顼拍了拍自己的袖子。

    无论如何,太后的总会有的,如果没有,谁都讨不了好。

    “母后。”

    太后在里面歇息,忽然听到了儿子的声音。

    “你怎么来了?”

    朱太后这几天一直在看这些女孩的背景、性格等东西,还有这两天在宫里的人查到的东西。

    “这不是想母后了么。”

    楚顼走到朱太后的身边坐下,冷峻的面容上带着两分笑意。

    “说吧,来找母后有什么事,可是看中了哪位秀女或者是哪位姑娘了。”

    这两天朱太后一直在看这些,找适合的人选,故此有这一问。

    “确实和这件事有关。”楚顼点头,他来主要是为了此事。

    “路过顺安堂,听说是上次皇兄买的《药王经》里的药方有让皮肤变好的功效,被磨成了胭脂,儿臣这就得了一盒最好的,特地拿来献给母后。”

    这其实顺安堂是有,但只是放在那里供那些人看的,是不卖的。

    有些人想试试,就找了宝珍楼的人做了一些,朱太后的这种是用最昂贵的药材做的。

    这虽说不卖,但毕竟天下皆知,这是齐王代表皇家从药王谷的手里买的,也就松口了。

    朱太后这下子是真的乐了,她也是一个女人,还是一个美人,这种东西是没有女人会拒绝的。

    “看来你这还真是大事。”

    儿子越用心讨好她,这件事就越大,朱太后已经很明白这个道理了。

    “儿臣听说母后这次也有意为儿臣的事操心。”楚顼态度很好,他现在是有求于人,而且还是要留下皇兄一个人在泥潭挣扎。

    “你也不小了,也该选一个王妃,知道你的冷热。”

    太后最担心的就是这个住在宫外的二儿子,很是忧心,“以前说给你先放两个房里人,你说要尊重日后的王妃,不愿意。”

    “母后,皇兄为长,儿臣不敢愈矩,这次还是多为皇兄考虑好了。”

    楚顼一副为楚琛着想的样子,抱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情道。

    “你也不小了,跟母后说说,你是不是心里有人?”

    朱太后觉得自己越来越看不懂这个小儿子了,经常有些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想关心他,又不方便,毕竟大儿子是皇帝,小儿子只是王爷,她身为太后,再怎么说也不应该偏向于小儿子。

    点了点头,楚顼明白,只有这样才能糊弄过去。

    “是哪家姑娘?”

    太后询问,她想知道是哪家姑娘这么幸运,能够被小儿子放在心里。

    “母后,她现在的情况不适合成亲,还要再等两年。”

    朱太后皱眉,这是什么意思,莫非这姑娘还没成年,这两天才及笄,确实一般人家及笄后是要准备嫁妆的。

    虽说皇家一道圣旨就能解决,不过为了尊重女方,这个儿子确实做得出来等着的事。

    “若是太小了,就——”

    “母后,儿臣只愿意她做我的王妃。”

    “这宫里的秀女做王妃,儿臣还是不要比较好,至少要比这样子舒心些。”

    太后脸色微变,这话让她想起了某些往事。

    “儿子,是从这皇宫里面走出去的。”

    最后楚顼加了一句最重的话。

    “罢了。”太后叹气,既然他如此不甘愿,又何苦勉强,既然大儿子已经变成了这天下的皇帝,小儿子就做自己又有何妨。

    她已经有一个儿子被朝政所逼迫了。

    “等这件事过去了,告诉母后是谁,你知道的,母后不是那种人,只要她心地善良就好。”

    朱太后在小儿子身上一向很是慈祥,与处理朝政的雷厉风行的态度完全不一样。

    “是。”

    楚顼脸上带了两分濡慕,他是太后教大的,和皇兄不一样。

    楚琛是先帝第一个儿子,又是皇后嫡子,一出生就被封为太子,可以说是风光无限。

    即便是先帝也格外看中,甚至还会带着他学习,一直到后来崔皇贵妃的五皇子出生后,先帝才把目光分给了五皇子。

    楚顼就不一样了,除了跟着太傅学习,他更多的时间是太后教养的,学到的更多是太后教给他的,和先帝没什么感情。

    太后更喜欢的,是这个按照自己的意愿教出来的孩子,一举一动,都合她的新意。

    “这里还有一盒,想着涪玉姑姑伺候母后辛苦了,也还没有见过,图个新鲜,给涪玉姑姑给准备了一盒。”

    从袖子里面拿出来最后一盒,楚顼递给了站在一边的涪玉,她和九殷一样,都是从朱家跟着太后走出来的。

    “给了九殷了吧。”太后含笑,楚顼从来不会厚此薄彼。

    “刚在宫门口遇到九殷姑姑了。”楚顼点头,自然是给了的。

    “来了就留下,待会让你皇兄也过来,我们母子一起吃一顿晚饭。”

    “是,确实些日子没陪母后用膳了,是儿臣的不孝。”

    皇帝处理完了政事,才到太后宫里面来。

    “皇弟也在。”

    楚琛笑着进来,“儿臣见过母后。”

    “皇帝太客气了,快来坐。”朱太后让皇帝坐在她旁边的椅子上。

    “皇兄辛苦了。”楚顼知道这是处理完了政事才来的,觉得劳累他了,处理政事说起来简单,但每一条政令下去,究竟会不会有无辜的人因此而被害,这些都是皇帝背负的。

    “谁让亲弟弟就知道躲懒,也不知道帮忙分担。”

    “是臣弟的错。”

    “皇兄,弟倒真的有一个疑惑。”

    “嗯。”楚琛挑眉,示意他问。

    “这皇后乃是国母,也不知道谁能胜任?”

    这已经不仅仅是皇帝一个人选妻子的事,而是整个国家的事。

    皇后是国母,皇后的儿子是太子,这是整个国家的未来。

    楚琛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偏头,看向太后。

    这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往往宫殿里面是没有人的,外面也没有什么敢偷听,只有涪玉和九殷守着。

    “皇后一事事关社稷,实在难以抉择。”朱太后面色有些愁容,这些天她也在思索这件事。

    “不知母后心中可有人选?”

    楚琛不好意思询问,楚顼就没有这个意思了,只管知道结果。

    “倒是有一个人选,只是还没定下来。”

    “哪家女儿?”楚顼看了楚琛一眼,这可是他大嫂。

    “不是罗家或者贺家的吧。”

    这些都是公开的秘密了,他们母子之间没那么多可掩饰的。

    “自然不是,你也得为你皇兄着想,真是她们,即便是我,也没有宁日了。”

    太后笑了起来,自然不是她们两人了,即便是她,也不愿意成天头疼应付这样的儿媳妇。

    偏偏儿媳妇还不能动,只能供着。

    楚顼看向楚琛,楚琛摇头:“我也不知道,相信母后的眼光。”

    太狡猾了,楚顼不再搭理他。

    “想了一圈国内的闺女,权衡利弊,还是定在了我们眼皮子底下。”

    那就是太京城里面的了。

    “我想着,董家的闺女或许不错。”

    楚琛和楚顼都吃了一惊,一起偏过头来:“董青禾?”

    作为董青度的朋友,他们自然是知道董青禾的。

    “不错,想了想,能够抗衡而且隐隐压制住她们的,也就只有董青禾了。”

    原来是她,楚琛考虑了半晌,没有话语,楚顼开口:“董家,或许不愿意。”

    董家大小姐本身就身子骨弱,又是至孝之人,董家的人疼她入骨,恐怕不乐意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