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记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家记事- 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舒妍、舒妙一听这话立马眉开眼笑,重重应了一声又一点头,就同花椒姊妹几个手牵手,一径欢笑着飞跑了出去。

    姚氏看着心头一松,却还是赶忙扶着秦老娘领着莳萝进了内室。

    莳萝脸上露出困惑的表情,眼见祖母母亲同婶娘们俱是一副忧心的面孔,还以为是担心她成亲不过月余就这样勤快的回娘家。

    想到这些日子的顺遂,莳萝已是红了脸,不过还是解释道“是我婆婆让我回来的,说是之前家里满月茶里的白芹味道很好,刚巧钱德隆的四两雪糕冬至之后新上市,就让我送了些过来孝敬长辈。”

    又解释两个小姑子的同行“妍姐儿、妙姐儿听说我要回来,惦记着茴香几个,闹着要跟我一道来,婆婆姨娘嫌她们捣蛋,都不许,是我求了情,婆婆姨娘才准的。”

    秦老娘并姚氏妯娌几个一听这话,略略松了一口气,也是这才察觉到莳萝还挽了个提篮过来,拎过来揭开上头覆着的红布一瞧,里头摆着六盒四两雪糕,这才长松了一口气。

    罗氏就起身同秦老娘并妯娌们打招呼“娘,嫂子,弟妹,你们陪着莳萝说话,我去陪着孩子们。”

    又朝莳萝笑道“既是你婆婆让你回来的,你就在家好好玩一天。”

    莳萝忙笑着起身挽着罗氏的胳膊亲昵地同她道谢,姚氏也站起来朝着姚氏点了点头“那就麻烦三弟妹了。”

    舒妍舒妙也不过**岁的年纪,自来跳脱,虽是至亲,却也是莳萝带着出来的,自然得小心留神,虽说姊妹之间拌嘴闹别扭是不大可能的,可要是磕着碰着了,却是没法儿交代的。

    秦老娘又装了一攒盒的茶食细果,给罗氏带了回去。

    罗氏笑着托着攒盒回了自家招呼小丫头们吃点心,就见花椒几个已是把造的七零八落的小宅子拿出来给舒妍舒妙玩儿了。

    六个小丫头团团围着那小宅子,舒妍舒妙俱是一脸的艳羡。

    她们已经不是头一遭见这样的袖珍小宅子了,莳萝的随身物品里除了针线笸箩、子孙箱等等的物什外,就有这样一座四水归堂的小宅子,听说是弟弟妹妹们合力送给她的礼物。

    虽然不似真的房屋那般青砖灰瓦、高脊飞檐、砖木石雕一应俱全,却也小小巧巧麻雀俱全。尤其是透过可以活动的窗子门,还可以看到里头床榻桌椅一应俱全的家什。小心翼翼地拆开罩在基座上的四面墙壁和屋顶,更可以把里头虽然构造简单但非常光洁的家什拿出来把玩。

    这还是花椒想出来的办法,盘算着凭着他们的手艺,想叫房子立住虽还算是容易,可长久不倒却实在是太难下手了,等到小哥哥们都跑了,丁香都魔障了,花椒同香叶两个就在茴香的帮助下琢磨起了墙壁屋顶均可拆卸的房子来。

    等四壁墙壁造好了,丁香看着稀奇,丢掉自己的想头凑了过来,小小子们也一窝蜂地拥了上来,帮着花椒香叶造屋子打家什。

    眼看着莳萝婚期渐近,花椒就动了把这座小宅子送给莳萝的心思了。

    小小子小丫头们也说好,藏藏掖掖了好些日子,莳萝临上轿的时候才拿出来送给她。

    莳萝好喜欢,当做珍宝一样带去了舒家,就摆在了窗前的横桌上,每天都要擦拭一遍。

    舒妍、舒妙看到后,也喜欢的不得了,有事儿没事儿就要跑去莳萝屋里看一遭。

    这趟过来,两个女孩子其实也是动了想问问这座小宅子到底是怎么做成的心思的。

    吞吞吐吐地去问丁香,丁香听着就拍了表妹舒妍一记“你好好听我大姐的话,别给我大姐添麻烦,我就送你一座小宅子。”

    舒妍刚要笑着道谢,笑意绽到五分就又嘟了嘴“我什么时候给大表姐,不对,是给大堂嫂添麻烦啦!”

    不过到底还是袖珍宅子的吸引力更大些,伸出小拇指“那好吧,我们拉钩。”

    莳萝的正牌小姑子舒妙一听这话,也忙拉着丁香讨好道“丁香姐姐,我也听我大嫂的话。”

    意思就是你能不能也送我一座小宅子。

    丁香就笑着拍了拍舒妙的小脑袋瓜“你是我大姐正宗的小姑子,我当然要好好巴结你了,到时候也给你做一套。”

    并不明所以的舒妙高兴地笑了起来,又拿了那套过家家的袖珍玩具出来的花椒却是一脸的无语,哭笑不得。

    而上房里秦老娘也装了攒盒出来给莳萝吃,莳萝眼见面前的攒盒里不但有自己喜欢的寸金糖、嚼切片、金刚脐,还有两方四两雪糕,已是笑了起来。

    正要说话,秦老娘已是握了她的手,轻言细语地问着她“你可同女婿和你婆婆说了白芹一事儿了?”

    莳萝忙点了点头“那天娘同小叔大弟送了满月茶过来,我就顺势提了一句”

    她婆婆顾氏还罢了,听了自是大吃一惊的。听说她会壅制白芹,迟迟没有醒过神来,反应还算正常。

    但相公,却是有惊更有喜。

    可这喜欢,想到前事莳萝又红了脸,却好似并不是冲着白芹去的。

第一百七十章 拜访() 
花椒这大半日的就和这一串儿的小丫头们埋头在小宅子上了。

    眼见莳萝窝在上房内室里同秦老娘姚氏几个体己话说个没玩儿,想尽办法困住了舒妍舒妙,叫她们高高兴兴地搁家玩儿。

    莳萝中途起身过来看了两回,见两个小姑子同花椒姊妹凑在一起有商有量的造着房子,一副心无旁骛的模样,也不去打扰。

    待到下半晌,日头刚刚偏西,姚氏就催着莳萝赶紧回去了“也好叫你婆婆安心。”

    莳萝就低了头,喃喃地道“相公叫我们等着他,他下工后就会过来接我们的。”

    姚氏听了,就摸了摸莳萝的发髻,杜氏却是一拍巴掌,“唰”地站了起来“你这孩子,怎么不早说,我和你三婶丁点儿准备都没有呢!”

    这十天正是轮到杜氏罗氏妯娌两个料理炊洗家事。

    莳萝反应过来,忙跟着站了起来解释道“二婶别忙了,我们不留下吃饭的。”

    杜氏就嗔了她一眼,道“傻丫头,正是饭点,怎好不留侄女婿吃饭呢,这可不是不讲礼性了么!”

    说着就一径出门唤了罗氏,沈氏瞧着也跟了出去帮忙,妯娌三个一壁商量着菜单子,一壁进去厨房忙活了起来。

    秦老娘就拍了拍莳萝的手,道“吃过饭叫你二叔赶了车送你们回去,不必担心路上的。”

    娘几个正说着话,舒秉庚已是过来了,进门行礼,看了眼莳萝,又不好意思地道“今儿出水收款顺利的很,我下工的早了些,就过来了。”

    秦老娘就笑了起来“不早也不晚,正正好。”说着又留了舒秉庚吃饭。

    舒秉庚倒是爽快的很,秦老娘一开口,他就点头应下了,半点不外道,秦老娘就更是欢喜了。

    又拉着他说了两句差事上的话儿,就放了他出去。

    放下东头园子里的活计赶过来的秦老爹看了眼风尘仆仆却精神抖擞的舒秉庚,虽然没有向莳萝透露一丝半点关于钱德隆的话儿,却想同舒秉庚通通气“今儿一早你们铺子里的钱大掌柜亲自松了拜礼拜帖过来,说是东家想要过来拜访,我应下了,明儿就在家里会面。”

    舒秉庚一听这话,就呆住了。

    虽说这些天他一直跟着父亲在外头忙着出水收款,可铺子里也不是没去过的,却是半点风声都未入耳的。

    而秦老爹看着他的反应,却是颇为满意的,温声告诉他道“虽说到底用意何在暂且还不好说,不过钱德隆大糕坊的云片糕十余年不减成色,至今还是用的纯陈糕粉,每方还能切足八十片,片片薄透均匀,想来东家行事也不会出格到哪里去的。”

    这话一出,饶是舒秉庚一贯机敏亦是一脸的呆愣,不过眼里的惊愕之色已是转变成了钦佩,面色也渐渐好了起来。

    不说对秦老爹的观察之入微佩服的五体投地,只说钱德隆的雇工看似风光无限,可内部雇工之间的复杂矛盾程度,外人是根本难以想象。

    他父亲少年学徒,在钱德隆一干就是二十余年,从埋头拣货的小伙计做到店堂里迎来送往的头柜伙计,再做到每天都要同大主顾大笔银子打交道的水客朝奉,手里的关系人脉早已积累了无数,也不是没有旁的同行店铺来挖人的,给的工钱更是比之钱德隆还要丰厚。

    为什么从来不为所动,除了从来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钱德隆是行业翘楚之外,也是因为东家和钱大掌柜对他父亲都有知遇之恩,他父亲也很清楚二人的人品和行事风格,这才一直尽心尽力的为汪钱德隆付出,从无二心。叫人想在这上头给他父亲找事儿,都找不到把柄。

    心里头存着事儿,面上却不显,回家后就把这桩事儿告诉了父亲。

    舒庆元今年年初也曾听说京城和莲溪都出了一品珍品秦白芹,可到底只是听说罢了,见都未见,听过也就过去了。

    直到秦家送了满月茶过来,见到了茶礼中白色的白芹,才恍然大悟,秦白芹的“秦”并不是他一直以来以为的“清”,竟是以姓为名的。

    自是为秦家欢喜的。

    也明白过来长媳如何会有那般丰厚的一注嫁妆了。

    哪知后来妻子又同他说,秦家壅制白芹的这门手艺传男也传女,自家长媳也会壅制白芹,他也是半晌没有反应过来的。

    如何会不明白亲家的用意的。

    可他也在这行当里浸淫了二十余年了,下意识的就觉得这样大的事儿,或许是急不来的。

    把道理同妻子长子分说之后,二人也俱是赞成。

    舒庆元还以为这事儿暂且可以告一段落了,却没想到东家也动了这份心思了。

    可听长媳的意思,秦家自从年初开始就已经和京城的八仙居合作了。

    钱德隆,想要再去赶这个热灶分这杯羹儿,怕是难了。

    可不管怎么说,东家的意思已然明显,是并没有打算从自家这里入手,而是预备着坦坦荡荡地上门去的,自家自该懂得避嫌才是。

    舒秉庚长松了一口气。

    那边厢秦家也是一切照常。

    一大清早,上学的上学,上工的上工。

    待到日头升到一竿高的时候,钱运仁和钱大掌柜就赶了过来了,秦老爹带着秦连虎忙迎直院外见礼寒暄。

    钱运仁说话行事恭敬有礼,尊称秦老爹为“老丈”,更是笑言道“我和老丈都是天南北地异乡客,能在崇塘见面也是缘分。”

    入座吃茶,秦家用来招待贵客的还是一味野茶,钱运仁品尝后赞誉有加,知道是采自后头莲花山的野茶后,更是赞道“我若猜的不错,这茶应是经年的野放茶,物竞天择优胜劣汰之下,存活下来的自是极品。”

    秦老爹微笑颔首“大东家所言不错,正是野放茶。”

    只是这则别说秦老爹了,就是舅太公都并不清楚莲花山上曾是种过茶树的,倒是漏斗湾王氏的族谱中有相应记载,却是将近百余年前的事儿了。

    钱运仁笑着颔首,又与秦老爹天南地北的说起了各地风俗来,不知不觉地,已是拐到了当年先祖父在崇塘创业的艰辛和操守上去了。。

第一百七十一章 合作() 
有外人来家拜访,不比郭掌柜等人早已熟悉,花椒心里哪怕再想,也不好黏着秦老爹正大光明的偷听的。

    不过躲在内室之中,只要仔细侧耳倾听,外头的谈话动静亦是听得一清二楚的。

    香叶瞪大了眼睛看着花椒,花椒将食指竖在嘴边,朝她做了个噤声的动作。香叶不住地点头,果然一声不地摆弄着衣摆,自个儿同自个儿玩了起来。

    花椒却是竖着耳朵,听了个仔细。

    也是这才知道,钱德隆能有今天的成色,不但成为行业翘楚,更成为崇塘商会的领袖人物,真的不是随随便便没有道理的。

    从钱德隆的老东家开天辟地一手创办南货店起,就定下了种种规矩,比如供应桂圆就有定规,每斤不能多于九十六颗。

    花椒并不知道这九十六颗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可必然有着他们的严苛检货标准的。

    至于核桃,更是可以当面敲开。如有次货,立即调换,从无二话。

    而且不管是对待街坊也好乡民也罢,当柜的伙计必须同样热情亲切、敬重如宾。

    至于对待雇工,福利亦是非常优厚的。不但工钱略高于同行,年终还有利市。不光是掌柜朝奉,小伙计亦是如此待遇。

    等到前任东家子承父志,在南货店的基础上又开设了官酱园,不管是酱菜也好酱油也罢,唯有一则至关重要,那就是投的必是好料。

    就是直到今日,每逢酱园开缸腌菜,都会引得街坊的妇孺们守在酱园后门讨要丢弃不用的菜边皮。

    至于金字招牌白秋酱油,除了黄豆、面粉、盐和水之外,日晒夜露,清清爽爽再无其他。

    而花椒同香叶最爱的大糕坊,却是传承三代之后由现任东家成年时一手设立的。

    初时生意并不好,现任东家就亲自跑上三大渡口,挨个儿地向各埠班船招揽批。

    起批不限,随批随。

    对那些个船老大更是常以茶水茶食甚至是酒饭招待。

    不过也有一则,宁肯现钱八百,不做赊账一千。

    渐渐的,销路打开,乡脚生意遍及四乡远邻,门市生意也逐渐好转了起来。

    再加上讲究质量、保持新鲜、按销定产。冬季凡五天内、夏季凡三天内未能销出的糕点,即回炉重新改制其他品种。

    名声传扬出去,买卖很快开始赶崇塘上的那些个老字号的糕饼店,也成为了如今百姓心目当中的老字号。

    就这样靠着真不二价、从量取盈、宽厚待人、童叟无欺的店训,钱德隆名下的南货店、酱园、大糕坊齐头并进,顾客盈门好评如潮,才创下了钱德隆的这块金字招牌。

    索性搬了张小竹凳坐在内室墙边的花椒聚精会神地听着钱德隆的家史,简直就跟听一样。

    听到最后,已是完全代入了情境之中,踌躇满志。

    听完后亦是回味良久,不由在心底暗暗咋舌,这钱德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