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的可是无本的买卖。”
四堂哥皱了皱眉,想了想,好像确实如此。蹲下来看着花椒和香叶:“你们三姐呢,怎么没有领着你们玩?”
香叶就嘟了小嘴:“三姐和大姐去书院了,我领着椒椒玩儿。”
或是围圩成田的缘故,礼诗圩的地势更比周家湾低的多,这次造成的损失自然也比周家湾严重的多。
同秦家一样,族中的男丁和青壮妇孺都早出晚归的回去干活去了,而那些个老弱都暂且留在了书院之中。袁氏娘家略能干点儿活计的都回去干活去了,只留下袁氏的母亲和几个孩子,不是老就是少,莳萝和丁香就按着秦老娘的意思,时常过去看顾一二。
四堂哥五堂哥听着就点了点头,这已不是头一遭了,自然知道这二人是去外家了。
四堂哥就要进屋喝水,而五堂哥看着这两个无精打采的小东西,随口就问香叶:“你领她玩?这有什么可玩的。”说着眼珠子一转,已有了主意,同两个小妹妹道:“要不,我们领你们去看祖父牮屋吧!你们还没见过吧,可有意思了!”
:电脑还没修好,怎么办,别人认床,我认电脑,用别的机子一点感觉都没有。。
第三十四章 茫然()
看牮屋?
花椒瞪圆了眼睛,却是有些动心了。
她活了两辈子,还确实没有见过牮屋呢!
只是一直觉得很神奇。
不是稀奇,就是神奇。
闲时牮屋的工具都在后院的工具房里摆着,她都是常见的,不过二脚架、纤绳这么几件木头、石头和麻绳组成的工具而已。
不得不说,这样的工具在花椒看来非常粗陋。可祖父几个却能凭着人力观察目测判断,仅用绳索加以牵引就能将倾斜的老屋屋架纠偏固定,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可若不是五堂哥提起,她还自来没有想过要去亲眼看一看的。
再看香叶已经连连点头,花椒当即来了兴致,一蹦三跳地拖着两个堂哥进屋,又一溜去找姐姐茴香。
茴香没有想到花椒会提出看牮屋,不过一看后头还跟着两个堂弟,已是明白了事情经过了,就笑着牵了花椒和香叶去找祖母。
茴香对于花椒提出来的要求,自是不会拒绝。
而秦老娘听说花椒想带着姐姐妹妹去看牮屋,心中却是一动。
这个小孙女一向乖巧,她生养了这么多孩子,还自来没有见过这样省心儿的。打小就不爱哭闹,摆在摇篮里,自个儿就能玩上一天。哥哥姐姐们那样闹她,也不见她发脾气。待长大些,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让待哪就待哪,让走哪就走哪,从不乱跑乱走,身上还总是干干净净的
仔细想想,还自来没有见她要过什么。
抱起花椒,秦老娘捋了捋她头上的小小丫角,连亲了两口,才冲着三个大的笑道:“去吧去吧,可得看好妹妹们!”说着还掏出几文钱来给茴香。
几人欢欢喜喜的出了门,四堂哥和姐姐都要抱花椒,花椒没让,就这样牵着姐姐的手一径晃悠着穿街绕巷。
来了崇塘一个月了,花椒还自来没有出过门。这些天倒是总能听到各色走街串巷的叫卖声,卖老鼠药做风箱的,垒灶补锅的,测字关亡的,什么都有。可真正走出来,才知道外头究竟有多热闹。
虽则还远远比不上以前所见,可来来往往的百姓面上已经几乎不见悲怆了。
只大家伙今儿对那些个小买卖却是半点不感兴趣的,只一径由两个小小子领着去寻秦老爹。
没走多远,随着两个堂哥的欢呼,老远的花椒就看见自家二伯正爬在掀了瓦片的屋顶上左右腾挪,看得花椒心惊胆战,可高大壮硕的二伯却是轻松自在,犹如走在平地上一般。
香叶亦是瞪大了眼睛,紧紧握住茴香的手。茴香虽则打小曾见过自家祖父伯父帮着村里人牮屋,这会子再看,却仍是揪着一颗心的。
唯有四堂哥五堂哥两个,欢欣雀跃,四堂哥还要告诉姐姐妹妹们:“我爹这是在固定拉点呢!”
说着话儿已经走近,花椒才看到眼前的这栋面阔三间上下两层的楼房上,屋顶瓦片和木头隔板已经全部卸掉了。
随后花椒就见二伯三两下就从梁柱上爬了下来,四堂哥看着就激动了起来。带着姐妹们快步走到楼前,花椒就在周遭一溜看稀罕的小孩里头找到了自家哥哥和几个堂哥。
俱都看得津津有味。
看到花椒姐妹几个也过来了,全都挤过来打招呼。又指着眼前的房子叫她们快看:“要牵房子了呢!”
瞬间鸦雀无声。
花椒却只看得头晕,上上下下这样多的柱挂梁枋横穿直套纵横交错,大小条木凿木相吻榫卯衔接,花椒根本分不清什么是什么。
可二伯却能把纤绳穿过二脚架系在这梁架上,在不拆除墙壁的前提下,予以纠偏。
看着那梁架上密密麻麻的纤绳,听着哥哥们小声议论着该怎么正位该从哪个方向开始纠偏,花椒已经从好奇转为敬畏了。
又不过几时的工夫,二伯已经将半间屋子恢复到了原位了。四堂哥跑进去看,回来同兄弟姊妹们比划:“偏了一个手掌这么大呢!”
引得身边又是一阵哗然,四堂哥却是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就这样,花椒亲眼看着二伯将原本的一间东倒西歪的屋子扶正了。而祖父也没有闲着,把已经腐朽了的柱梁或是替换或是增补,又对梁柱的榫卯重新定位。
日头偏西,楼房上又重新盖上了瓦片,众人却仍旧意犹未尽。
回去的路上,叽叽喳喳的,好不快活。四堂哥沉默了片刻后,却是语出惊人:“我以后也要学打牮。”
半大的小子,说起这话却是掷地有声。
众人正说得热闹,都被他这没头没脑的一句话说得半晌才反应过来。
五堂哥就道:“我以后也要跟我爹爹学钉秤。”说着又有些得意的伸出手来给兄弟姊妹们看,道:“我外公说了,我的手比我爹爹还要稳,学钉秤肯定不比我爹爹差。”
花椒知道,五堂哥的外公实则就是四叔的师傅,与自家祖父还是多年的好友。当年祖父把四叔送去学徒,只是指望他学门手艺,自立门户。毕竟崇塘镇上商业兴盛,几乎家家户户都离不得秤,可钉秤的却只有那么两家,大多还都是外地水客贩来卖的,却是有些前景的。只叫人再没想到的是,四叔不但埋头把手艺俱都学到了手,还“拐”了个青梅竹马的小媳妇回来。
只这会子更叫花椒没料到的是,不过还是虚岁八岁的小小子们,竟已有这样的志向了。
而且这话一出,其余几个哥哥亦是连番表态。
三堂哥说他也要学打牮,最小的七堂哥也忙跟着学舌。
二堂哥却说要先读书,又道:“我今年不过十岁,还不敢说自己念过书。等再读上几年,再学门手艺傍身,反正书是要读的。”
又道:“读过书跟没读过书总是不一样的,祖父二伯和我爹爹,不管走到哪里打牮,知晓南北世情,能写契书会算账,旁人总是高看一头的,也不敢作怪。还有三叔,不但会裱褙,还能写能画能算,做事儿又不用耳提面命的,东家自然喜欢。四叔也是,旁人家的秤就只是一杆木头秤,可四叔聪明,能在秤上钉招财进宝狮子麒麟。一般的价钱,人家自然喜欢讨个好彩头的”
这话一出,二堂哥就见几个弟弟妹妹都睁大了眼睛望着自己,一脸的赞同和佩服,想着这些话都是往日从长辈们那听来的,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花椒亦是瞪大了眼睛,听着自家哥哥说希望以后能跟父亲学裱褙。还有香叶在自己耳边嘀咕着房前屋后专门种来做秤杆的树都旱死了,她要种树。
不禁茫然。
:我也很茫然,下了推荐,成绩真心惨,现在就希望能留住还在看书的姐妹们。不过编编说后天有一个客户端的推荐位,怎么觉得好忐忑。。
第三十五章 重现()
我能做些什么?
花椒再次茫然。
只不待她思量出个所以然来,注意力已被转移。
可以回家了!
当听到大伯说村里已是大致收拾妥当,和祖父祖母商量着何时回家的时候,花椒简直一刻钟都等不了了。
她实在是太想家了。
只不过等到收拾妥当准备启程离开的时候,花椒回顾这座小院,心中还是生出了几分不舍来。
到底已经住了一个多月了,自是留下了不少痕迹,也留下了许多的记忆,况且以后说不得他们再是不会踏入这座院子了。
牛车吱吱呀呀的出了崇塘镇,踏上同一条路,心情却已是两样了。
几个小小子不过几日的光景,已是呼朋引伴交了不少朋友了。听说要回去,自是有些不舍的。可一踏上回家的路,那点子不舍瞬间就抛到了天边,却是归心似箭,恨不得抬脚就能到家了。
只一路走来,道路两旁的荒凉和狼藉还是叫人心里不是滋味。也不知道,究竟要何时才能恢复往日模样了。
幸而脚下的道路已是有些路的模样了,走了一个时辰的光景,一路行至村口,花椒就闻到了弥漫在空气中的一股淡淡的异味,不由皱眉。
可很快,花椒就再顾不得这异味了,呆呆地看着沿路的各家房舍。
满目疮痍。
周家湾人户不多,只四五十户人家,除了秦家两户,其余周氏族人俱是环绕祠堂依山而建的。
可现在望去,原本层层叠叠的房舍已是七零八落的。
好些人家的房子砖瓦已经全部撤掉,只剩了个梁架孤零零的杵在那里。更有好几户人家的房子已是彻底坍塌,有的砖瓦梁柱已经清掉,可有的却是任它摊在原地,半点没有收拾。
怎么会这样?
之前大伯说“大致收拾好了”的时候,花椒根本没有放在心上,也根本没有想过会是怎样一副光景。
却没想到,洪水退去已是十天有余了,可不比崇塘镇上已经恢复了正常生活,周家湾的村民们却显然还没有从伤痛中走出来。
一路张望着到了家,花椒恍恍惚惚地被大伯抱下牛车,却觉得这一切都陌生的很。
尤其是墙上留下来的那一道道水印子,还在诉说着曾经的灾难。
花椒看了两眼,就径直跑到了房前的银杏树下。
原本即已脱水的树枝仍是老样子,似乎没有了生气。
秦老娘也走了过来,扶着眼前的银杏树,沉默无言。
花椒就听到大伯娘道:“已经耪过地了,还施了一道肥。只是就快入冬了,却是要慢慢恢复的。”
只是到底能不能恢复过来,却是不得而知的。
秦老娘也明白这个道理,可这两株银杏树就像自己的孩子似的,看着他们一点一点长到这么大,真是看大的,好容易能开花结果了,谁能舍得。可若真的活不了,也只能砍了另种了。
只不过眼下秦老娘暂且还顾不到这个,寒露已过,确是种麦的时节了,可地里的活计才刚起了个头。
秦家田地并不少。这些年家里略有余钱,大多都用来买地了。这么多年陆陆续续的总共添置了三十来亩的上等田,又开了三十余亩山地河滩上的荒地。
将近七十亩的耕地,俱是阖家耕作的。
只以往秦老爹同秦连虎、秦连熊都是农忙种地农闲打牮,再加上秦连龙、秦连凤同几个小字辈儿的也能搭把手,再请上三五忙工,一年两季春花秋禾的,也就对付过去了。
可这时节,之前的洪水把家里的几十亩耕地全部冲毁了。虽然洪水已退,至于庄稼也早就旱死损失不大,却要赶紧把田间散落的泥沙碎石等杂物全都清理掉。四方田埂好些都被洪水冲倒了,还要修补甚至重筑田埂,那些个淤塞的沟渠也急等着要疏通。而田间的土地也要推高填低翻晒松土,为着抗病,还要补肥消毒
这可都是事儿,而且俱是半点都不能马虎的。
虽则这会子想在市面上找几个小工干活并不困难,想找到真正能干活的却着实不易。
可庄稼却是不等人的,秦连虎兄弟三个,只能带着以往常在家里干活的三个忙工负锄荷犁,日夜忙活,真正个三更眠五更起。不仅如此,就是家里头一干从未下过大田的女眷也都下了地,就连秦老娘也没有例外。还有一众小小子们,不用人说,就跟到了地里。能干什么就干什么,半点不用人耳提面命。
而几个小姊妹则由大堂姐莳萝领着在家操持家务,主要就是负责一日三餐。除此之外,还自己给自己找活儿干,略有点空闲就在后院收拾菜园子。
庄户人家,从来瓜菜能当半年粮。更别说秦家了,一年四季桌上总是有青头菜的。
锅头灶尾的活计花椒还做不了什么,分畦列亩开垄成塬的活计她也干不了,可好歹能够捡拾地里的石子枯枝。
虽然之前已是大致清理过一遍了,可到底难免疏漏,花椒就一点一点的收拾。
她还记得她头一遭看见后院菜园子时的光景。
那时候她不过半岁大风吹在身上已是没了寒意,却是草木逢春渐发芽的时节了。半年不见青葱,花椒一下子就被震住了。
也是这才知道自家原来就住在山脚下,不远处就是连绵的莲花山,山上红黄青翠全是高大的树木,近处山脚下则全是竹木篱笆圈起来的菜园子。
分畦列亩开垄成塬,少说也有两三亩地,俱都收拾的规整清爽。
经了一冬雨雪的莴笋、蚕豆不见半点丧气,俱都生机勃勃的。尤其青葱蒜韭,那叫一个鲜嫩水灵。东头两三畦应是育苗的菜地上不但铺了厚厚的稻草锯末,四周还拿秫秸订了两三层的防风罩。北高南低,挡了北风又得日光。其余待种的菜地也是又黑又松,一看就是精心料理过的。
循着淙淙流水的声音望过去,北边山脚下还架着一架水笕。连续不断的竹管隐在山林之中,引下来的山泉虽只一注,细流涓涓,却源源不断,浇灌着菜园
这样的景象,花椒记忆深刻,也满心希望在不久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