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冯啸辰的表现却出乎了夏玉林的预料。他能够认出论文标题上的专业词汇也就罢了,毕竟他刚刚陪着一家德国轴承公司到南江来投资,想必也是做过专业词汇方面的功课的。问题在于,论文中那些鬼画符一般的公式他居然也能看得甘之如饴,这就完全不科学了。要知道,这篇文章差不多有2/3的篇幅都是在进行数学推导,里面是一大坨一大坨的矩阵方程,还有什么α、β、θ、ω之类的字母符号,连夏玉林自己看着都觉眼晕,这个小翻译是怎么看下去的呢?
莫非他只是在装叉,其实一个字也没看懂?
夏玉林自然不便去问这个问题,他哼哈了两句,从尴尬中恢复过来,然后说道:“老闫嘛,成天除了上课,就是呆在实验室,也没啥其他的爱好。”
“他发表这种国际期刊上的文章很多吗?”冯啸辰扬了扬手上的杂志,问道。
“不多。”夏玉林道,“发国外的文章很不容易,而且还很花钱。投稿的邮费什么的,就不用说了,国外的杂志还要收什么版面费,真是奇怪的事情。咱们在国内刊物上发文章,是有稿费拿的,国外不但不给稿费,还要反过来找我们收钱,你说这算什么事?老闫发表这篇文章,听说交了15英镑的版面费,15英镑,啧啧啧,你算算,换成人民币是多少钱。”
“这钱……学校不能给报销吗?”冯啸辰诧异地问道。
夏玉林大摇其头:“这个怎么可能报销呢?老师拿稿费的时候,也不会说要上交给学校吧?发表文章是能够出名的事,有些老师还是愿意自己掏腰包的。不过,老闫发表这篇文章的版面费,所用的外汇倒是我去给他申请的,要不他哪换得到外汇。”
“实在是太艰苦了。”冯啸辰假惺惺地说道,他心里对于撬动闫百通又多了一份信心,最起码,自己手里有外汇,承诺帮他报销未来10年所有国际杂志的版面费也是可以的。如果闫百通真如夏玉林说的那样,一心只想成名成家,这个条件对他是有吸引力的。
“夏主任,闫老师现在在学校吗?如果方便的话,你能不能带我去见见他。”冯啸辰问道。
“你想请他到你们那里去帮忙?”夏玉林问道。
冯啸辰道:“是啊,怎么,学校里不允许吗?”
夏玉林连忙摇头:“当然不是。你们这家合资公司是省里非常重视的企业,我们有义务为这样的企业提供服务的。我只是觉得,要请老闫去你们那里,恐怕不太容易。冶金厅的面子他都不给,你们国家经委的面子虽然大一些,但他也可能会拒绝的。”
冯啸辰笑道:“夏主任,您放心吧,我不会拿经委的大帽子去压他。对于闫老师这样的学者,我们讲究的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呃呃,我是说,我会好好和他谈谈的。”
“是啊是啊,是得好好谈谈,我想老闫也是明事理的人。”夏玉林干笑着应道。冯啸辰那句“诱之以利”虽然没说完,但夏玉林也听懂了。学校里也有一些老师受外面单位的聘请去做一些事情的,名义上是支援生产一线,其实看中的那是别人给的那点补贴。冯啸辰看来是打算拿钱来砸闫百通了,只是不知道合资企业开出的价码会有多高……,夏玉林在心里暗暗地盘算着。
收拾好桌上的文件,夏玉林陪着冯啸辰出了办公室,前往工学院的实验楼。果不出夏玉林的猜测,当他们走进闫百通的实验室里,看到他正趴在实验桌着,摆弄着面前一大堆乱七八糟的设备,不知道在忙个什么项目。在旁边帮忙的学生已经看到了夏玉林,并喊了声“夏主任”,闫百通却似乎啥也没听见,连头都没抬一下。
“老闫!”夏玉林走到闫百通的身后,喊了一声,抬手便欲去拍闫百通的肩膀。
冯啸辰一把拉住了夏玉林,笑着轻声说道:“夏主任,别急,等闫老师弄完吧。”
“谁知道他这个实验得做多久……”夏玉林嘟囔道,却也没再去打扰闫百通。学生给他们俩搬来了凳子,让他们坐在一旁,然后又回去帮着闫百通测数据。冯啸辰饶有兴趣地看着师生几个忙碌的样子,笑而不语。
过了约摸十几分钟时间,闫百通停下了手上的操作,对几个学生吩咐道:“这几个值都记下来了吧?你们推算一下油膜厚度,看看和理论值是不是相符。”
说罢,他摘下戴在手上的袖套,转过身来,走到夏玉林面前,笑呵呵地说道:“夏大主任,您怎么亲自到实验室来了?”
“去!讽刺谁呢!”夏玉林站起在来,没好气地斥了一句,随后又转过头对同样已经站起来的冯啸辰笑着说道:“这个老闫,是批评我脱离科研工作呢。想当年我也是天天泡实验室的人,这两年当了系主任,忙不完的工作,实验室就来得少了,你看看,他就得理不饶人了。”
看到夏玉林对冯啸辰说话,而且话里还带着几分客气,闫百通好奇地看了看冯啸辰,然后对夏玉林问道:“老夏,这位是……”
“老闫,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国家经委的冯啸辰同志,是专门来找你联系工作的。我可跟你说,冯同志谈的工作是咱们省里的重要工作,你可不许冲人家犯别扭。”夏玉林欲盖弥彰地交代道。
闫百通做出一副惊讶的样子,说道:“哎呦,原来是经委的领导,失敬失敬。在这谈事太闹腾了,要不咱们回系里谈去吧。”
他的表情略微显得有点夸张,可以看出:国家经委这顶帽子对于他来说还是有些威慑力的,但冯啸辰的年轻又冲淡了这种效果。在摸清楚冯啸辰的身份和来意之前,闫百通想用这样的方法既表现出对经委的尊重,同时也为下一步变脸留出了台阶。
这是一个小知识分子自以为是的狡黠,对于冯啸辰这种在机关里浸淫多年的人来说,就是很拙劣的伎俩了。冯啸辰没有去揭穿闫百通的心思,在他看来,闫百通能够有这种变通的态度,倒是一件好事,真的碰上一个迂腐不堪的理工宅,还不那么好说话呢。
“闫老师,我和夏主任就是刚从系里来的,咱们也不用再麻烦跑回去了,就在这谈吧。”冯啸辰说道,他用手指了一下闫百通的实验台,说道:“闫老师刚才是在做油膜厚度测量吧?我听说浦江704所有一种QS22油膜厚度测量仪,量程较大,精度和线性范围都不错,你怎么不用这种设备呢?”
“呃……”闫百通脸上露出奇怪的表情,心说这小年轻真是从部委出来的,说话也没个谱。我哪里不知道专用的油膜测量仪效果更好,可我特喵地得有这种设备啊。你问这话,不就是何不食肉糜的现代版吗?
“冯同志,你可能不太了解我们的情况。我们整个工学院的科研经费有限,每年分配给我们购买实验设备的额度很少,你刚才说的那个什么QS22,我们目前还没有,所以老闫就只能带着学生因陋就简做实验了。”夏玉林讷讷地解释道。
“你们没有QS22,那其他的油膜测量仪呢?我记得临安自动化仪器厂也出过一种,好像叫作ZZF61,你们不会也没有吧?还有美国Kaman公司的那款,本特利内华达出的那款……你们都没有?这怎么可能呢?”
冯啸辰像个傻瓜似地报着设备型号,眼睛里露出一种迷惘的神色,似乎不能理解为什么对方单色竟然没有这样的设备。
夏玉林和闫百通面面相觑,其中又尤以闫百通的表情最为复杂。冯啸辰说的这些设备型号,闫百通都是听说过的,也一直心痒痒地想有机会用一用。他倒没想过自己的实验室里能够有一台两台的,这在他看来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望。可就算是借人家的用用,这个愿望他都不曾实现。京城、浦江等地的几家知名高校是有这种设备的,可人家凭什么让他用呢?
听到冯啸辰站着说话不腰疼,闫百通有一种想掐着对方脖子让他住口的愿望。尼玛呀,你不会是来推销实验仪器的吧,不带你这样损人的好不好。
“冯同志,咱们还是说正事吧……”夏玉林听不下去了,小心翼翼地提醒道,“你不是说,找闫老师有事情要谈吗?”(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章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我找闫老师的正事,就是关于设备的事情啊。”
冯啸辰眨着一双天真纯洁的大眼睛,对夏玉林说道。
“什么意思?”夏玉林和闫百通同时诧异地问道。闫百通是从一开始就不知道冯啸辰的来意,听到这话觉得无法理解。夏玉林却是和冯啸辰聊过的,知道他只是来借德语翻译,却不知道他为什么会突然改口。
“怎么,有什么问题吗?”冯啸辰反问道,“我们那里有全套的轴承实验设备,像什么油膜测试仪、非接触式涡流传感器、光点矢量瓦特表、测振仪、相位计、示波器,放在那都没人会用,还不如请闫老师这样的专家去用呢。”
闫百通听得眼睛都瞪圆了,冲着冯啸辰焦急地问道:“什么什么,你们有非接触式涡流传感器?是什么型号的?”
“型号记不太清楚了,刚从德国那边运回来,还没来得及拆封呢。”冯啸辰轻描淡写地说道。他倒真没说谎,辰宇公司那边现在还没有腾出地方来建实验室,所以从德国运回来的实验设备都还堆在库房里,冯啸辰只知道有这些东西,具体型号之类就不清楚了。
闫百通道:“你是说,你们经委从德国进口了一批实验设备?是帮哪个研究所进口的?”
“不是研究所,就是我们自己用的。”冯啸辰道,他好像这个时候才想起来自己没有做过自我介绍,于是说道:“对了,闫老师,我刚才忘了说了,我虽然是国家经委的干部,但这一段时间受单位派遣,在帮助一家德国公司办理在南江建设合资企业的事情。我刚才说的那些设备,就是从德国那边的实验室拆过来的,这家德国公司原来也是做轴承的,名叫菲洛公司,不知道闫老师听说过没有。”
“我听说过的。”闫百通点点头,菲洛公司不是什么大公司,但因为是专业生产轴承的企业,所以闫百通有所耳闻,他说道:“这家公司在油膜滑动轴承方面有一些技术积累,我看过他们的一些资料。”
“那就太好了。”冯啸辰道,“菲洛公司前一段时间调整了自己的经营战略,把研发和生产部门都迁到中国来了,在咱们省的东山地区建了一家合资企业,实验室的所有设备都已经到位。闫老师如果有什么需要做的实验,找不到合适设备的时候,完全可以到那边去做。”
“你说的是真的?”闫百通激动地问道,冯啸辰说的这些设备,都是一个搞轴承研究的学者最需要的实验条件。如果这些设备是从菲洛公司的实验室里拆过来的,那么档次、精度等等绝对是没有问题的,会比国内那些高校、研究所里的设备好得多,更不用说与南江工学院这种压根连设备都没有的单位比了。如果能够到那里的实验室去做实验,自己的很多设想都可以有机会验证,这是何等美妙的事情。
至于说从新岭到东山地区要坐大半天的长途汽车,这个困难是不在闫百通考虑之内的。当时的人长途跋涉去其他单位做实验是很普通的事情,困难的地方在于人家是否同意接待你,你自己吃点苦头算个啥?
可是……
“小冯同志,你们为什么会允许我去做实验呢?”闫百通想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咱俩不熟啊,你为什么要给我这么大的好处呢?
冯啸辰马上摆出一个正义感十足的POSE,说道:“闫老师,您这个问题太不应该了。给您这样杰出的学者创造一点实验条件,有什么不对呢?德商那边的工作由我去做就好了,我提出来的要求,他肯定会同意的。”
“可是……这太不好意思了吧,我这不是占你们便宜了吗?”闫百通还是无法接受。冯啸辰的表情看上去无疑是极其真诚的,话也说得冠冕堂皇,可这样凭空接受别人的好处,对于闫百通来说有些不适应,他总觉得自己应当有所表示才对。
冯啸辰摆摆手道:“闫老师,您别这样说。前人不是说过吗,科学是没有国界的,更何况咱们还是在同一个国家里呢?”
“可这句话还有一句呢,科学家是有祖国的……”闫百通下意识地纠正道。这句话放在眼下来说,那就是科学家是单位的,工学院的科学家,凭什么去用菲洛公司的设备?
夏玉林倒是听出点名堂来了,他在旁边插话道:“冯同志,老闫的意思是说,他毕竟不是你们单位的人,这样平白无故用你们的设备总不太合适,要不,让他帮你们做点什么,这样他心里也踏实一点吧。”
“对啊对啊,我也是这个意思。”闫百通跟着说道,丝毫没有感觉出自己正被人诱入了一个陷阱。
冯啸辰心中偷笑,这个夏玉林可真是够识趣的,这一出双簧跟他配合得如此默契,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事先排练过呢。听到闫百通也说话了,冯啸辰装出一副苦恼的样子,挠了挠头皮,说道:
“如果闫老师实在觉得不好意思,要不这样吧,您去东山的时候,除了做实验之外,抽点时间帮我们的合资公司翻译一些资料,其实也就是一些轴承生产的工艺文件啥的,原文是德语的,工人们看不懂,您帮忙给翻译成汉语。”
“这个完全没有问题。”闫百通拍着胸脯保证道。
“还有一些机床和其他设备的使用手册,也是德语的,如果您能帮忙翻译一下……”冯啸辰又道。
“包在我身上。”闫百通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另外就是从菲洛公司运过来的有些机床是数控机床,没人会用……”
“我们的学生学过一些数控机床的操作,我带几个学生过去,摸索一下,原理应当都是差不多的。”
“那么能不能顺便培训一下我们的工人呢?”
“这都是小事情……,咦?我怎么觉得不对啊。”
闫百通突然停住了,眼睛在眼镜片后面快速地转动着,一会看看夏玉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