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国重工- 第5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嘿嘿,帮忙什么的,就不必说了。余厂长和王厂长但凡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就是,到国外去,咱们就都是一家人了嘛。”梁辰豪爽地说道。

    冯啸辰接过梁辰的话,说“梁总说得对,咱们到国外去,可就都是一家人了。大家也别分什么国企、私企的,通力合作才是正道。”

    “对对对,通力合作。”其他企业的领导纷纷点头,表示认可。

    “电力方面,未来五年非洲要规划新建16座120万千瓦火电站,4座装机容量不少于100万千瓦的水电站,还有相关的输变电设备,龙山电机厂、北城电机厂、白沃变压器厂、勤丰电力机械公司,这些装备的制造任务,你们要承担下来。”冯啸辰继续分配着任务。

    “没问题!”这是龙电等一干企业的领导在表态。

    “冶金设备方面,4座年产200万吨生铁和150万吨钢材的钢铁厂,这是秦重和浦重的任务,林北重机、榆北重机也要分担一部分设备的制造……”

    “请冯总放心!”

    “水泥装备方面,未来十几年,非洲的基础建设规模极其庞大,水泥的需求恐怕会达到一个天文数字,我们初步估计,全非洲今后五年至少要新建30座大型水泥厂……”

    “包在我们身上了!”

    冯啸辰一条一条地念着产品需求,被点到名的企业的领导全都异口同声地答应着,同时脸上都绽开了笑容。

    前两年,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内启动了空前规模的基础建设,对工业装备和建筑装备都提出了大量的需求。在那时,各家企业的业务几乎都做不过来,生产能力也是一扩再扩。可随着国内市场日益饱和,企业的产能开始出现过剩了,大家正发愁无处消化这些产能,非洲市场的开拓,可谓是解了大家的燃眉之急。

    听冯啸辰的意思,这些设备需求仅仅是第一步,未来还会有更多的需求。这意味着各家装备企业在今后十年甚至二十年内,都会有充足的业务可做。做完非洲的业务,后面还有中亚、南亚、东南亚、拉美等等地区,市场该是何等庞大。就算把这些国家的需求都做完,国内的设备也该到了更新换代的时候,这就叫子子孙孙无穷匮了吧?

    “我需要跟大家强调一句,虽然我们是在给非洲国家制造装备,但第一,产品质量不能有丝毫松懈,必须按照为国内企业制造设备的标准,不能砸了中国装备的牌子。”冯啸辰竖起一个手指,向众人说道。

    “绝对不会的!”余俊杰抢着回答道,“冯总,你就放心吧,我们绝对是高标准、严要求,不会出一点纰漏。”

    “第二……”冯啸辰又竖起一个指头,说道“大家不能放松科技创新,必须保证企业利润中用于技术研发的比例不能下降。我们一定要记住,搞工业技术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的欧美同行是怎么被我们超越过去的,大家一定要引以为戒,不能重蹈覆辙。”

    “哈哈,我们老厂长退下去之前,可是拎着我的耳朵让我记着这一条的。他说这是冯总的交代,我们北化机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王彦如夸张地说。他接任北化机厂长的时候,冯啸辰已经离开装备公司了,但北化机的前任厂长还是反复向王彦如交代,说要牢记从前冯总的指示,不能放松科技研发。

    王彦如是直到现在才理解老厂长的苦心,冯啸辰现在名义上只是一个什么协会的会长,但手里却攥着数千亿的资金,北化机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离不开冯啸辰提供的市场机会。而冯啸辰最看重的,就是企业的研发能力,王彦如岂敢在这方面掉链子。其实也不单是王彦如,整个装备行业里都知道,冯总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而且冯总的战略眼光也是不容怀疑的。听冯总的话,企业才有肉吃,违背了冯总的要求,那么不定什么时候就要倒霉了。

    “第三,我们到非洲去,不是殖民者,也不是救世主,而是承包商,是乙方。所以,一定要有客户意识,要尊重当地业主,用最好的服务让客户满意。大家不要忘记,西方国家对于非洲市场也是垂涎欲滴的,如果我们做得不好,就可能会为人做嫁,好不容易打开的市场,最后反而便宜了西方企业。”冯啸辰严肃地叮嘱道。

    大家的神情也都严肃起来,一个个点着头,并且认真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录着冯啸辰的要求。接着,冯啸辰又向大家介绍了目前中非合作的情况,以及国家对于中非合作的政策取向,要求各企业务必要抓紧培养面向非洲开拓的人才,以免错过非洲开发的良好机会。

    “下个月,我国承建的非洲塞里尔至加贝铁路将要举行通车典礼,届时会有非洲30余个国家的首脑和经济、工业等方面的部长级官员出席,各企业最好能够派出有一定份量的企业领导和工程师去出席这个典礼,届时我们将会设法安排你们和这些非洲国家的官员当面洽谈。”冯啸辰最后这样吩咐道。

    “没问题,到时候我亲自带队去。”王彦如把胸脯拍得山响。

    “我会让我们常务副厂长带队过去,未来面向非洲的业务,将全部交给他处理。”余俊杰说。

    “举办典礼的费用,就由我们全福公司来出吧,我们只要一个冠名权就可以了。”梁辰的商人本色毕露,惹得众人纷纷投来白眼以及红眼。

    各企业都表明了积极参与的态度,然后便带着资料以及喜悦的心情离开了。协会的工作人员上前来收拾会场,冯啸辰也站起身,合上了手头的文件。看着文件封面上的标题,冯啸辰不由得微微地笑了。

    这标题赫然写着

    关于促进非洲工业化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八百九十章 塞加铁路通车庆典() 
非洲,塞里尔国首都佐比亚。

    这里是“塞里尔…加贝铁路”的起点,而铁路的终点则是在加贝国的坎代港,那是一个面向印度洋的大型海港,两年前由中国帮助进行了扩建,能够停靠0万吨级的巨型散货轮。

    塞里尔是一个内陆国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还有2000万人口,但因为交通不便,其矿产难以外销,工业也无法发展,所以一直是非洲最为贫困的国家之一。从10年前开始,中国政府与塞里尔政府签订了帮助其修建塞加铁路的协议,由中国政府提供贷款支持,并派出工程队伍实施这一建设项目。

    塞加铁路的建设遭遇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最终还是胜利完工了。建成后的塞加铁路把塞里尔和加贝国的坎代港联系起来,塞里尔的矿产和农产品能够顺利地外运到坎代港,再销往世界各地。同时,来自于世界各地的日用消费品、工业装备等,也能够通过铁路运进来,帮助塞里尔走出贫困,进入工业化时代。

    今天,正是塞加铁路举行通车庆典的时候,来自于非洲各国以及中国的代表云集佐比亚车站,准备为即将发出的塞加铁路上的第一趟客运列车剪彩。

    佐比亚车站的一号月台上,彩旗飘扬,大喇叭里播放着欢快的舞曲,其中还有极其正宗的“金蛇狂舞”等中国民乐。没办法,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塞里尔的官员和工程师、工人们已经习惯了中国工程公司营地里的音乐,他们坚信这些音乐都是与铁路有关的,听到这样的音乐,就能够让人想象出火车穿行在原野上的浪漫风情。

    在临时搭起的主席台上,一边坐着非洲各国的总统、议长、部长等官员,还有一些非洲跨国组织的官员,而另一边,则是来自于中国方面的代表,包括了中国国资委、外交部、商务部的几名司局级官员以及中铁公司的几位领导。其中,坐在中方代表首席位置上的,是“中非工业技术合作协会”会长冯啸辰。

    负责在庆典上安排座次的塞里尔官员一开始并没有把这位挂着协会会长头衔的中国官员当成一回事,把冯啸辰的位置安排在了中铁公司某分公司副总经理的下首。谁知中方代表团的人员到来之后,见到这个安排,都面露惶恐之色,挨个地把冯啸辰的座位签往上首方向挪动,最后一直挪到了所有人的最前面。

    塞里尔官员不明就里,不过,当他把这一情况向主持庆典的塞里尔副总统弗兰肯汇报之后,弗兰肯当即给了他一顿臭骂,然后一路小跑地过来与冯啸辰搭讪寒暄。早在十几年前,弗兰肯还是塞里尔的工业部长时,就认识了冯啸辰,这些年来,塞里尔与中国装备工业公司的合作一直没有中断,弗兰肯心里明白,塞加铁路能够立项并且最终建成,冯啸辰的贡献是远在其他任何人之上的。

    “冯先生,刚才的事情是一个严重的差错,庆典结束之后,我会严厉地追究当事人员的责任,一定给你一个圆满的解释。”弗兰肯拉着冯啸辰的手,满脸歉意地说道。

    冯啸辰呵呵一笑,说道:“弗兰肯先生言重了,排个座次的事情根本不值一提。事实上,我的这些同事们才是塞加铁路最大的功臣,理应让他们坐在上首位置的。”

    弗兰肯点头不迭:“是的是的,我非常感谢中国建设单位的领导和员工们,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他们都能够坐在最醒目的位置上。不过,冯先生你对塞加铁路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如果不是你从中斡旋,塞加铁路是很难这么快就获得中国投资银行支持的。所以,最重要的位置,理应由你来坐。”

    冯啸辰说:“谢谢弗兰肯先生的好意。今天你是主角,就不必在我这里浪费太多时间了。等庆典结束,咱们再安排时间叙旧吧。”

    “好的,好的!”弗兰肯说。这时候,工作人员领着一位气度不凡的中年黑人男子走了过来,弗兰肯热情地招呼着那名男子在冯啸辰身边坐下,接着便给他们做了互相的介绍。

    “冯先生,请允许我向你介绍一下,这位是非洲联盟执行理事会的轮值主席拉穆鲁先生,他提前就向我们提出了要求,希望能够与你坐在一起。”弗兰肯说道。

    “原来是拉穆鲁先生,久仰久仰。”

    冯啸辰赶紧伸出手去与对方握手。拉穆鲁对冯啸辰也是极其热情,握手的力度很大,也亏了冯啸辰经常下基层,身体不错,手上也有一把子力气,否则难免就要出现一些尴尬的场面了。

    弗兰肯给二人做过介绍之后就离开了,拉穆鲁和冯啸辰分别落座,没等冯啸辰想好与对方聊什么,拉穆鲁便急切地先开口了:

    “冯先生,我这次到佐比亚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见你。”

    “哦,是吗?”冯啸辰虽然事先也知道拉穆鲁要见自己的目的,但却没料到他会这样开门见山,连一点弯子都没绕。

    拉穆鲁从自己的包里取出一本装订精美的册子,放到冯啸辰的面前。那册子的封面上写的是法语,不过冯啸辰也能认得出来,这分明就是那份“关于促进非洲工业化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半个月前,协会秘书处把这份文件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了非盟,几天后便收到了非盟的回音,表示对这个计划非常感兴趣,希望双方的官员能够在塞加铁路庆典期间进行一次正式的会谈。

    冯啸辰原以为非盟官员会在庆典结束之后与他约见,却没想到拉穆鲁连这点时间都不愿意等,直接追到庆典现场来了。

    “这份计划,非常好!我和我的同事读过之后,都非常感动!我们需要这个计划,我们也需要中国的帮助!”

    拉穆鲁直言不讳地说道,丝毫也没有要表现一点矜持的意思。

    “这份计划,只是我们的一个设想,是在总结了中国工业化历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之后提出来的,具体到是否符合非洲实践,恐怕就需要非洲的朋友们来确定了。”冯啸辰低调地说。

    冯啸辰提供的这份方案,集中了国内好几个高层智库的智慧,装备工业公司对此做出的贡献尤其突出,因为在此前,国内的许多装备企业都与非洲国家进行过合作,知道在非洲推广工业技术的特点和难度。

    按照冯啸辰的思路,帮助非洲实现工业化,并不是简单地卖一些机器设备,而是要提供一整套的工业解决方案。具体来说,非洲有什么样的资源禀赋,交通状况如何,能源供应状况如何,劳动力素质如何,有什么样的市场,都需要通盘考虑。如果只是盲目地推销最先进的设备,无节制地扩充其产能,最终只能是让非洲大陆消化不良,让非洲原本就非常薄弱的经济雪上加霜。

    中国的智库搞这种产业规划可谓是轻车熟路,照文件前言里的说法,这个方案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可行性、经济性。出于一种恶趣味,冯啸辰让撰稿团队把整个计划拆分成若干个阶段,并把第一阶段的工作起名为“第一个五年计划”。五年计划这种东西,其实是前苏联的发明,但现在世界上搞这种五年计划的大国,也就剩下中国一家了。冯啸辰此举,也算是一种文化输出吧。

    非盟的官员们收到这份“五年计划”之后,进行了认真的研读,许多人都被计划中所列出的目标震撼了,旋即又被文中严谨的论证和逻辑征服了。也就是当时冯啸辰没有出现在他们面前,否则估计会有过半数的非盟官员要对冯啸辰纳头便拜,尊称他一句什么远古大神之类了。

    其实,这倒不是说非盟的官员不如中国的智库研究人员聪明,而是他们从来没有做过如此庞大的发展计划,经济发展水平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在这份五年计划中,编制者把整个非洲大陆当成了一个完整的经济体,提出跨越国境的产业分工,利用规模化优势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这样的大手笔,是非盟高层一直希望达到却又不敢细想的。

    非洲大陆包括了50多个国家,由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原因,许多国家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甚至战争不断。政治上的冲突导致了经济上的割裂,于是,统一的大市场无法形成,统一的交通体系无法建立。区区几百万人的一个国家,难以支撑起大规模的工业项目,这就使非洲国家的工业水平普遍低下,难以抵御国际市场上廉价工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