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也容易啊,国家有这方面的专项经费。”孟凡泽道。
“还有,我觉得……”
冯啸辰打算继续说下去,孟凡泽一把把他拦住了,然后怔怔地想了一会,说道:“你不用说了,我有些明白你的志向了。的确,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够由国家包办的,有些事交给具有活力的民间企业去做或许更合适。我在欧洲考察的时候,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们有很多民间的科研机构,能够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
冯啸辰道:“正是如此。国家投资的好处在于规模大,能够实现重大的突破。但在灵活性方面,就不如民间资本了。我能够想到很多值得做的事情,如果每件事都要打报告让国家来做,一是能不能获得批准,二是这样的资金下达之后,如何能够保证使用的效率。而如果我自己有资金,有一个自己能够控制的研究机构,那么我的很多想法就能够得以实施了。”
“这就是正规军和游击队的关系。”孟凡泽总结道,“正规军负责打硬仗,攻城掠地;游击队负责清扫边边角角,搞搞敌后破袭,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一不可。”
“您的比喻很形象啊,我就想不到这样来表达。”冯啸辰笑着说道。
“你小冯也学会拍马屁了?”孟凡泽也笑了起来,尽管知道冯啸辰的话有几分恭维在内,他还是挺高兴的。
“孟部长,现在您理解我的意思了吧?”冯啸辰问道。
孟凡泽道:“理解了。也行,你就先试试吧,不要违反原则,只要是在原则之内的事情,我给你当靠山,你大胆地去闯一闯,如果能够闯出一条路来,也是对改革的贡献了。”
“谢谢孟部长!”冯啸辰由衷地说道。
那一代的老领导,或许知识水平不那么高,对于国际大势也不够了解,但他们有足够的魄力,敢为天下先。孟凡泽就是这样一个人,冯啸辰的许多想法都是超出孟凡泽的认知范围的,有些甚至与他一向的理念有些格格不入。但他能够感觉得到冯啸辰的思想中所包含的进步元素,并且愿意给这个年轻人提供一些机会。
“办合资企业,需要到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去提交申请,获得批准后,再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去登记,领取执照。还有,你如果想把企业办到那个什么桐川去,也需要获得当地政府的配合。这样吧,这几方面的工作,我来帮你做,至少可以减少一些等待的时间。生产方面的事情,我就不插手了,你照你的思想去做吧。”孟凡泽大包大揽地说道。
“那可就太好了,我还正担心这些手续太繁琐呢。”冯啸辰说道。
孟凡泽假意地绷起脸,说道:“你到我这里来,跟我说这件事,不就是想让我给你帮忙吗?你那点小心思,我还看不清楚?”
冯啸辰笑道:“是吗?我是什么地方露出马脚的?下回一定装得更逼真一点。”
“我可不能白给你帮忙。”孟凡泽道,“咱们说好了,冶金局那边的事情如果不忙,我还要借你过来干活,给我到下面的企业做指导去。咱们这叫换工,两不吃亏。”
“得令!”冯啸辰坐在沙发上向孟凡泽敬了个马马虎虎的军礼,算是答应了这笔交易。
第八十章 春风饭馆()
南江省会新岭市,琴山路上靠近路口的地方,几个月前新开了一家个体饭馆,取名**风饭馆。饭馆的营业执照上写着一个叫何雪珍的名字,琴山路这一带的几家工厂里没有人听说过这个名字。不过,饭馆开张后,每天在饭馆里忙碌操持着的那位姑娘,却是许多人都认识的,知道她是柴油机厂的子弟。更熟悉一点的人,便知道她的名字叫陈抒涵,是个回城知青,已经是快30的老姑娘,还没嫁人。
不止一次有人向陈抒涵打听过饭馆的老板是个什么人,陈抒涵每次只推说是自己的一个远房亲戚,看她没工作,才雇她在这里帮忙。这个解释,对于她的母亲和弟弟来说,自然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他们非常清楚自家有没有这样的远房亲戚。于是,陈抒涵便告诉他们,说这是自己在知青点认识的一个朋友开的,更多的细节,她可就不说了。
春风饭馆刚刚开张,生意就好得不得了。实在是因为这条街上原本只有一家饭馆,饭做得难吃不说,几个服务员的脾气也大得很,一言不合就甩出来一句“爱吃不吃”,屡屡让去吃饭的人饭没吃饱,先被气饱了。
陈抒涵经营的春风饭馆,装修得颇为雅观,又打扫得十分干净,完全不像新岭其他地方的个体饭馆那样简陋邋遢。陈抒涵天生有做菜的天赋,几道家常菜做得十分可口,而且物美价廉,颇受好评。陈抒涵蒸的大肉包子,皮薄肉厚,虽然每个比工厂食堂里的包子要贵出五分钱,但还是供不应求,许多单身工人索性就不再去食堂吃早餐了,每天都到春风饭馆来吃,吃得可口,还不用看食堂打饭师傅的黑脸。
春风饭馆名义上是由陈抒涵和冯凌宇两个人打理,但冯凌宇顶了冯啸辰的名额到冶金局去上班之后,能够到饭馆来干活的时间就非常有限了,也就是周末这一天能来顶一顶。在平时,这么一个饭馆全靠着陈抒涵一个人张罗,买菜、洗菜、炒菜、端盘子、洗碗,从早上一直忙到晚上。也就是陈抒涵在当知青的时候锻炼过,体力不错,否则还真扛不住这么大强度的劳动。
远在京城的冯啸辰从弟弟的来信中知道了春风饭馆的经营情况,当即写信给陈抒涵,让她再招一个服务员来帮忙。陈抒涵回信称,自己完全能够做得了这些事,没必要浪费钱去招人。冯啸辰是个明白人,知道陈抒涵是为了给他省钱,于是下了最后通牒,要么陈抒涵自己去请一个知根知底、比较好说话的帮手,要么就让何雪珍去请。
陈抒涵这才妥协,在柴油机的子弟里找了一个20刚出头,还在家里待业的女孩子来当服务员。这女孩子名叫曾文霞,相貌平平,老实巴交,手脚很是勤快。对于陈抒涵雇她来当服务员一事,她颇为感激,因为此时社会上待业青年不计其数,找一份工作难如登天。到饭馆当服务员也不算什么丢人的事,而一个月25块钱的工资,也足够让这个女孩子买得起心宜的花布和护肤品了。
“同志,你要吃点什么?”
此时正是下午四点多的时分,还没到吃晚饭的时候,春风饭馆里走进了一位20岁上下的年轻人,他穿着一件款式颇为新潮的夹克衫,里面穿着毛衣。曾文霞正在饭馆大厅里打扫卫生,准备迎接吃晚饭的客人,见此人进来,连忙笑吟吟地迎上前去。这是陈抒涵给她定的规矩,要求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有客人进门,要就要笑脸相迎,让人感到宾至如归。
“你们这里有什么可吃的?”
年轻人正是刚从京城返回新岭来过年的冯啸辰。他是单身职工,过年的时候有七天的探亲假。罗翔飞以冯啸辰在出国期间经常加班为名,又给了他七天的补休假,这就让冯啸辰有非常宽松的时间能够回来转转了。
冯啸辰是头天到的新岭,回家向父母和弟弟说起德国之行以及找到晏乐琴、冯华等人的情况,冯立的反应与冯飞差不多,也是喜极而泣。至于何雪珍和冯凌宇,想得更多的就是这件事会给家庭以及他们个人带来的影响。冯啸辰敲打着冯凌宇的脑袋,让他抓紧时间学习德语,以便过一两年去德国留学,冯凌宇当天晚上就抱起了德汉辞典,让哥哥教他德语里的ABC,弄得冯啸辰哭笑不得。
移交了晏乐琴给的外汇和礼物之后,冯啸辰钻到父母的房间里,避开冯凌宇,把自己准备办一家工厂的事情向父母做了一个交代。在父母面前,他当然就不用再说假话了,直接说明这家工厂就是他冯啸辰的,呃呃,当然,如果冯立觉得不开心,想收归家有,他自然也是毫无怨言的。
冯立夫妇对这件事毫无思想准备,反反复复地问了十几次,才勉强接受了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儿子居然有了发明专利,而且在德国卖出了上百万马克的收益,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啊?如果考虑到黑市价的因素,马克和人民币之间的比价是要高于1比1的,这就意味着冯啸辰还不到20岁的年龄,就已经成了一个百万富翁。
再至于说拿这些钱来办工厂,也超出了冯立夫妇的知识范围。不过,冯啸辰告诉他们,这件事已经得到了煤炭部副部长孟凡泽的支持,这就让冯立两口子无话可说了。有关与孟凡泽的交情,冯啸辰在此前的家信中也有叙述,与这一次的口径倒是能够对得上的。
冯立夫妇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来消化所有这些信息,第二天上午又请了假在家里继续盘问冯啸辰,让冯啸辰把除了穿越之外的所有事情都交代了一个底儿掉,最终两口子面面相觑,答应不再干涉儿子的事情了,事实上,他们也是觉得自己已经没有能力去干涉了。
吃过午饭,冯啸辰睡了个足足的午觉,这才前往琴山路去视察春风饭馆。他事先没有向陈抒涵通报,这倒不是他想搞什么突然袭击,而是实在找不出向陈抒涵通报的方法,一无手机,二无微信,陈抒涵家里也不是那种能够有资格装电话的老干部,除了冯啸辰亲自上门之外,还有什么办法呢?
听到冯啸辰问饭馆有什么可吃的,曾文霞赶紧拿过来一张手写的菜单让冯啸辰看。这菜单油渍麻花的,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摸过了,陈抒涵把节俭体现在了每一个地方,就这么破的一张菜单,她愣是没舍得更新。冯啸辰接过菜单,上下看了一番,不禁笑了起来,道:
“不会吧,你们这么一家小馆子,居然能做这么多菜?”
曾文霞道:“这些都是我们能做的,不过,要看有没有原料了。比如这个革命猪肝,今天就点不了,我们早上进的一块猪肝,中午已经被人点了吃掉了。”
“革命猪肝……”冯啸辰满头黑线,别说他前一世吃过多少大餐,就是这一世,他去新民厂出差期间,也是每天都有厂里的好饭好菜招待着的,算是见过一些世面了,可这个什么革命猪肝,真不在他的知识范围之内。
“你们这些菜,都是谁炒的?”冯啸辰问道。
“我们陈姐啊,她的手艺可好了。”曾文霞道。
冯啸辰道:“她是跟谁学的?难道上过厨师学校吗?”
曾文霞拼命摇头:“不是的,是陈姐自学的,照着菜谱上学。我们陈姐可聪明了,看过一遍菜谱就能够把菜炒出来。我们饭馆接待过很多单位的领导呢,他们都说我们陈姐炒的菜特别地道。”
“包括这道革命猪肝?”冯啸辰恶作剧地问道。
“是啊,上次有个什么局长在我们这里吃饭,就点了这道菜,他吃完还说做得很正宗呢。”曾文霞自豪地说道。
冯啸辰知道向曾文霞也问不出更多的话来,便说道:“那好吧,你们陈姐现在在哪呢?带我去见她。”
“你要干什么?”曾文霞瞪着警惕的目光问道,“你是不是来吃饭的?”
“我当然是来吃饭的,见见厨师不行吗?”冯啸辰问道。
“你见厨师干什么?”曾文霞又问道。
冯啸辰笑道:“因为你的陈姐,也是我的陈姐,你去跟陈姐说,冯啸辰回来了,你看她见不见我。”
“你就是冯……”曾文霞一下子捂住了嘴巴,脸胀得通红。她再没眼色,冯啸辰这个名字她还是听说过的,知道这是每个礼拜天会来帮忙的那个冯凌宇的哥哥,是陈抒涵在知青点的小同乡。最重要的是,陈抒涵曾经暗示过她,何雪珍仅仅是这个饭馆的挂名老板而已,饭馆的真正老板,就是冯啸辰。
“陈姐,陈姐,冯啸辰来了!”
曾文霞一路喊着便奔后厨去了。留下冯啸辰拿着一张菜单在那暗自发笑:
“革命猪肝……这个陈抒涵整出个什么妖蛾子来了。”
第八十一章 雇工不能超过八人()
“啸辰,你回来了!”
随着一声清脆的呼唤,陈抒涵那灿烂的笑脸出现在了冯啸辰的面前。刚才那会,她正在后厨准备晚餐的菜,外面冯啸辰与曾文霞的调侃她没有听到。直至曾文霞跑进来报信,她才喜出望外地扔下菜刀,出来与冯啸辰见面。当然,出来之前她没有忘记用最快的速度在水盆里洗了一下手,再用围裙擦干,久别重逢,她曾不能弄得一手油腻吧?
“姐,我回来了!”
冯啸辰笑着应了一声,大大咧咧地便准备上前来和陈抒涵拥抱。陈抒涵是吃过一次亏的,加上此时曾文霞还在旁边,她岂能再让冯啸辰抱上。她笑着向旁边闪了一步,然后板着脸训道:“干嘛呢,没大没小的!”
“见了姐姐我高兴嘛。”冯啸辰道,他也知道这种21世纪的礼节放在时下太惊世骇俗了,刚才那个表现,也就是逗逗陈抒涵而已。他向陈抒涵晃了晃手上的菜单,说道:“姐,你这是整的什么名堂?”
“菜单啊。”陈抒涵道,随即又笑着解释道:“是不是太脏了一点,过两天我就重新抄一张。其实现在来饭馆的很多都是熟客,他们不用看菜单的。”
“我是说,你这个革命猪肝是怎么回事?”冯啸辰问道。
陈抒涵的脸一下子变得尴尬起来,似乎想笑,又觉得不太合适。她看了曾文霞一眼,然后走上前,把嘴凑到冯啸辰的耳朵边上,低声说道:“这是我改的名字,这个菜名叫土匪猪肝的,是湘省那边的名菜。”
“噗!”冯啸辰一下子就笑崩了。陈抒涵这样一说,他就明白了。土匪猪肝是湘西的名菜,块大味辣,用急火爆炒而成,颇有几分野味霸气,因而得名,冯啸辰在前一世也曾吃过这道菜的。陈抒涵也不知道是在哪学到了这道菜的做法,却又担心在菜单中出现“土匪”二字会招致一些不必要的非议,于是便自作主张给它改了个名。可她也不想想,把土匪改成革命,这不是更大的口实吗,如果搁在前几年,被革命群众举报了,她起码也算是个现行犯了吧?
“你笑什么嘛!不许笑!……你再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