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国重工- 第4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谁知道,冯啸辰压根就不是按预期做事的人,他非但没有在原来的开价基础上给曹广山打个折扣,反而还变本加厉,从五亿直接跳到了八亿。这简直就是挑战曹广山的智商了。

    “我原来的确说的是五亿。”冯啸辰沉着脸说,“不过那好像是一周前的事情吧?现在情况发生变化了,我们准备筹集资金的额度也增加了,所以如果江钢拿不出八个亿,那就算了,我们会找其他企业凑一凑。”

    “八个亿,这是完全不可能的。”曹广山断然地说,“冯总,江钢的情况你是了解的,我们前两年的确赚了点钱,但都投入到扩大再生产去了。嗯嗯,另外最多也就是盖了几幢职工宿舍,也没花多少钱。现在就算是要拿出四个亿,我们都要找银行贷款支持一下,这突然就变成八个亿,我们怎么可能拿得出来呢?”

    冯啸辰微微一笑,说“老曹,你是个老实人,就别跟着阎德林说瞎话了。我了解过了,江钢账上至少能拿出十个亿,留下两亿维持生产也就足够了,余下的钱用来投资,一点难度都没有。”

    曹广山的脸红了,他其实又哪里不知道厂子有多少钱呢?冯啸辰说江钢起码能拿出十个亿,这个数字和曹广山掌握的情况是差不多的。不过,这些钱可不是随便就能够拿来投资的,厂务会对这笔钱已经有了安排,其中包括盖一幢极其豪华的新办公楼,建一个宾馆,扩建礼堂,修缮道路以及建几十幢职工宿舍等等,至于说发奖金、搞福利之类,都只能算是小钱了。

    依着阎德林原来的想法,江钢是连一分钱都不愿意拿出来用于投资什么铁矿。但现在进口铁矿石的渠道被卡住了,江钢如果不有所表示,就无法分到从非洲进口的铁矿石,下半年乃至未来一两年的生产都要受到严重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阎德林才不得不同意拨出四个亿参与装备公司组织的海外铁矿投资,对外当然是要声称这四个亿是江钢节衣缩食挤出来的,再多就别想了。

    江钢与装备公司之间,是在进行一场谈判。作为谈判,当然要挑对自己最有利的话来说,其中也难免要说些瞎话。说瞎话被人当然戳穿,对于老江湖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但曹广山却觉得脸上挂不住了,脑袋也垂了下去。

    “冯总,你这真是……唉,明察秋毫啊。”曹广山变相地承认了冯啸辰的话,然后说“我们厂挖挖潜力,挤出八九个亿的资金,估计还可以吧。但这样一来,我们厂可就一点流动资金都没有了,后面的生产该怎么办?你上次不是说希望我们出五个亿吗,我觉得,还是维持原来的额度吧,我找阎厂长好好说说,争取能够拿出五个亿,你看如何?”

    冯啸辰摇摇头,说“老曹,我也不让你为难,你就直接去向阎厂长说,我们希望江钢参与的额度是八亿,如果少于这个数字,我们也就是不勉强了。不瞒老曹你说,临河钢铁厂、浦江钢铁厂、南江钢铁厂都对投资海外矿山的事情非常感兴趣,区区八个亿的投资,他们凑一凑,肯定是能凑得出来的。”

    “不会吧,他们总共打算出多少钱?”曹广山问。

    冯啸辰说“我们现在是一视同仁,每家都是8亿,浦江钢铁厂的经营状况更好一些,经过协调,我们同意他们出12亿。你们这8亿的额度,是我从他们嘴里夺过来的,如果你们不想要,我可就还给他们了。”

    “呃……”

    曹广山无语了。听冯啸辰的意思,投资铁矿这件事,居然还成了一种福利,以至于大家都在抢着出钱。冯啸辰是出于好心,才给江钢留了8亿的额度,江钢如果不愿意出这笔钱,还真挺对不起冯啸辰的。

    “冯总,你能不能给我透个底,这一次国家是打算投资什么地方的铁矿?这桩投资,到底有多大的利润?”曹广山问道。他现在也分不清冯啸辰说的话是真是假,总之,以他的情商是无法和冯啸辰耍心眼的,还不如打打感情牌,让冯啸辰给他解释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冯啸辰笑了,他说“老曹,这一次亚洲金融危机,既是危机,也就必然包含着机遇。据社科院的专家预测,印尼、菲律宾等国恐怕都要受到危机的波及,经济将会陷入严重的困难。在这个时候,咱们国家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又是东南亚国家的睦邻友好国,能见死不救吗?”

    “当然不能。”曹广山顺着冯啸辰的话应道,心里却在嘀咕着我们为什么不能见死不救呢?还有,这和铁矿又有什么关系呢?

    冯啸辰继续说“这些国家的经济出了问题,工农业生产肯定都要受到影响,它们境内的工厂、矿山肯定都会陷入开工不足的困境,有些企业甚至可能会破产倒闭。我们和国内一些大型钢铁企业的领导们探讨过,在这个时候,我们应当积极地伸出援手,去接管他们的铁矿,帮助他们恢复生产,实行自救。而要接管铁矿,就需要有足够的资金。国家财政是拿不出这些钱的,就算能够拿出来,以国家的名义去收购他们的铁矿,也不太合适。而如果以钢铁企业的名义去收购,这就是正常的企业行为,谁也说不出什么了。”

    “你是说,咱们要收购的,是印尼和菲律宾的铁矿?”曹广山恍然大悟。作为一名大型钢铁企业的副厂长,他对钢铁的整个产业链都是有所了解的,因此也知道印尼和菲律宾都有一些储量丰富而且品位很高的优质铁矿。在此前,江钢也曾进口过这些国家的铁矿石,其品质比国产矿石是要强出不少的。

    印尼和菲律宾的铁矿,还有一个好处就在于离中国更近,能够大量节省铁矿石的运输成本,省下来的钱都是可以转化为企业利润的。

    过去,国家的有关部门也曾动过收购几家印尼、菲律宾铁矿的念头,但当时这些铁矿的所有者并没有出售铁矿的想法,报出来的价格也高得离谱,所以收购的事情也就被搁置下来了。

    现在可好,金融风波正向印尼、菲律宾袭来,这些国家的货币已经开始贬值,距离全面崩盘也就是差着索罗斯的临门一脚了。在经济崩溃的时候,资产价值是会大幅缩水的,原来捂在手上不愿意出售的铁矿,在债务压力之下,恐怕也只能挥泪甩卖。

    对于中国来说,现在就是一个极好的抄底机会,花不多的钱,就能够拿下若干个优质的铁矿,这种好事情,即便不说是千载难逢,至少也得十几年才能遇到一回吧?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十几年时间可不算短了,现在错过了这个机会,未来十几年都得后悔。

    君不见,去年冯啸辰推荐大家入股皮特西格铁矿,大家推三推四,总觉得这样的投资没有意义。也就是一年多时间,现实就出来打脸了,国家把外汇额度一卡,这些国营大型钢铁企业都抓了瞎。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已经被教育过一回了,现在有一个新的机会,大家还能不赶紧抓住?

    “原来是这样!”曹广山一下子就想明白了,也理解了为什么冯啸辰说给江钢留出8亿的额度是为江钢好。现在花8个亿,买到的铁矿价值可绝对不止8亿,而完全可能是原来十几亿、几十亿的资产。再考虑到未来中国的钢铁需求还会上升,铁矿石价格必然是有升无降,这笔8亿元的投资可就是一本万利了。

    冯啸辰说临钢、浦钢、南钢这些企业都想多出一点钱,以便获得更多的股份,这话看起来真不是说谎。冯啸辰有这样的底气,也就难怪敢和江钢叫板,声称江钢如果不同意出8个亿,他就不带江钢玩了。

    “冯总,我马上向阎厂长汇报,这件事情,我们江钢是必须全力配合的。资金方面,我们的确有些压力,不过我们会想办法克服压力,一定把八亿元的资金拿出来。”曹广山对着冯啸辰赌咒发誓道。

    冯啸辰摆摆手,说“老曹,你也不用给我做什么保证,投资这种事情,还是讲究自愿吧,我们不会强迫哪家企业出钱。”

    “不是强迫,这是冯总给我们的机会,我们一定会珍惜的。”

    “你们能这样想就最好了。老曹,你去和阎厂长商量一下吧,看看打算如何参与。不过,你们可得赶快,我现在说的是八亿,说不定过几天就变成十亿了呢。”

    曹广山的脸又黑了,尼玛,你还来劲了!

    。

第七百零五章 故人来访() 
不管心里怎么骂,曹广山还是客客气气地向冯啸辰道了谢,回办事处给阎德林打电话汇报去了。听说金额从5亿涨到了8亿,阎德林的第一反应也是破口大骂,然而骂完之后,还是回到了现实,开始认真审视自己面对的情况了。

    亚洲金融危机的范围正在进一步扩大,港岛的港元保卫战已经打响,媒体上出现了专家们的分析文章,虽然其中不乏豪言壮语,但以阎德林的经验,知道专家们喊得越响,说明形势越严峻。在这种情况下,指望通过找找关系来恢复铁矿石进口,恐怕是很困难的,江钢必须要做第二手准备。

    冯啸辰组织国内钢铁企业联手去印尼、菲律宾等国家收购铁矿,一方面是想利用这些国家面临经济危机之际,进行抄底,另一方面也是化解国家外汇资金不足情况下铁矿石进口困境的一种手段。在印尼等国家经济陷入困难的时候,中国可以与他们进行易货贸易,用中国出产的工业品换他们的农产品和矿产品,这对于这些国家来说,也不啻于雪中送炭,而中国则可以省下大批的外汇,以防不测。

    冯啸辰说临河钢铁厂、浦江钢铁厂等企业都已经积极参与,阎德林也专门打电话向这几家钢铁厂的领导求证了一下,得到的回答与冯啸辰所说并无二致。临钢的厂长郭沛洪与阎德林的私交不错,在电话里向阎德林大倒苦水,说自己也是迫于无奈,不得不接受冯啸辰的讹诈。但阎德林却从他的话里听出了其他的味道,那就是郭沛洪已经认识到收购矿山的好处,这一回是上赶着去与装备公司合作的。

    认真想想,其实自己当初不想入股皮特西格铁矿,就是因为觉得进口澳洲铁矿能够有一些附带的好处,比如经常有出国的机会,还可以借着接待外宾的名义,买点高档小轿车,建个高档招待所之类。现在想来,这些东西都是浮云,企业的业绩才是最重要的,这是关系到自己能不能百尺竿头再进一步的事情。

    趁着印尼等国的危机,低价收购一座矿山,日后亚洲经济回暖,矿山必然会升值,自己麾下的产业规模不就扩大了吗?跟省里说起来,自己不仅管着一座大型钢铁厂,在海外还有若干座矿山的股份,省领导对自己不也得刮目相看吗?

    唉,自己真是个猪脑子,怎么就想不到这一点呢?

    权衡清楚了利弊,阎德林也就不再犹豫了。他召开厂务会,认真讨论了关于投资海外矿山的事情,得到了与会厂领导的一致认同。于是,阎德林亲自赶往京城,求见冯啸辰,双方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确定了合作框架,那就是由装备公司幕后策划,几家大型钢铁企业联合出资,前往遭受金融危机肆虐的亚洲国家投资收购当地的铁矿,当然,如果遇到便宜的铜矿、铝矿,大家也是不会拒绝的。就算钢铁厂本身并不会炼铜、炼铝,先把矿山买下来,还愁在国内找不到矿石的销路吗?

    收购铁矿的事情,就这样安排下去了,冯啸辰相信,十年后这些钢铁企业的老总们会更加理解他的苦心的。他刚刚喘了口气,秘书蒙洋便进来通报,说有个人想求见他,此人的名字叫作郭培元。。。

    “郭培元?”冯啸辰一惊,“哪个郭培元?”

    “我问过了,就是曾经诬告过你和杜教授的那个郭培元。”蒙洋说道。郭培元诬告冯啸辰的时候,蒙洋还没有给冯啸辰当秘书。再往后,冯啸辰就没有和郭培元有过什么瓜葛了。但作为秘书,对于领导的事情怎么会不了解呢?郭培元其人,在蒙洋那里自然也是挂了个号的,只是没有直接接触过。这一回,郭培元直接上门来求见冯啸辰,蒙洋仔细一问,确认他就是自己所知道的那个郭培元,惊讶之下,倒也没有直接挡驾,而是进来向冯啸辰请示了。

    冯啸辰其实并没有见过郭培元,但的确算是“神交已久”,知道这位仁兄是一位职业掮客,精神日本人。上一回冯啸辰派赵辛未去与池谷制作所谈判,赵辛未与郭培元也有过勾搭,冯啸辰通过其他渠道早了解到了这一点。让他觉得意外的是,郭培元在那件事里除了替池谷制作所传过几次话之外,并没有参与太深,似乎有些改邪归正的意思。

    “他来找我干什么?”冯啸辰问。

    蒙洋说:“我问过了,他说有些事情想向冯总你汇报。他还说,这些事情只有冯总你才能做主,如果你不愿意见他,他就不说了。”

    “呵呵,还跟我抖这个机灵呢。”冯啸辰呵呵笑了一声,随后问道:“那么,小蒙,你觉得我应不应该见他呢?”

    “我觉得应该。”蒙洋答道。

    “为什么?”冯啸辰有些诧异。他向蒙洋发问,其实并不指望蒙洋能够给出一个回答。领导是经常喜欢这样说话的,凡事都会习惯性地问一句“元芳,你怎么看”,其实元芳的看法并不重要,领导问他,只是为了找个道具证明自己的睿智。可谁知道,蒙洋居然给出了一个肯定的回答,这就让冯啸辰感到奇怪了。

    蒙洋笑着说:“冯总,我只是觉得,每次你和郭培元打交道,最后都有一些惊喜的结果,说明这个人是你的福星。这次他主动找到门上来,肯定会有更大的好事。”

    一席话直接让冯啸辰笑喷了。这就是年轻领导的特点了,蒙洋和冯啸辰的年龄相差不大,加上冯啸辰平日里也喜欢开开玩笑,所以蒙洋偶尔也会在冯啸辰面前说点俏皮话,逗逗乐子。冯啸辰细想一下,发现蒙洋说的还真不错,郭培元其人给冯啸辰捣乱也不止一次了,但每次的结果都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冯啸辰反而能够利用郭培元达到自己的一些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郭培元还真是冯啸辰的福星,是属于自带干粮来送福利的那种国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