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国重工- 第4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内田悠笑着对菊池一郎说:“菊池君,你说我们要不要再放个风,说我们也有意让渡一些关键技术,吸引中方报价。这个时候,他们肯定是愿意出一个好价钱的。”

    “如果您觉得这样很合适的话,我可以向郭培元说明这一点。”菊池十郎表示。

    “可以多给他们一些希望。”内田悠说,“甚至于,我们可以在基础工艺许可证的谈判之外,先和他们谈关键设备工艺问题,挑一两件不太重要的工艺卖给他们。这样一来,他们对于拿到基础工艺许可证的信心就更足了。”

    “好吧……”菊池十郎败了,他原本想提醒说中国人也许没那么傻,己方的如意算盘不一定能够奏效。不过,他看到内田悠脸上又开始绽放笑容了,这一刻,他只想赶紧到别的办公室去打电话,以免晚上又做噩梦。

    京城的一处单元楼里,郭培元放下电话,转头对坐在旧沙发上的好友赵辛未说道:“刚才是池谷制作所打来的电话,他们表示,可以有偿地向中方转让一些工艺专利,希望中方派出有份量的官员和他们谈判。”

    这样说的时候,郭培元的脸上带着一些疲倦之色,似乎干这种居中带话的活儿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与几年前,郭培元的头发白了许多,腰也有些勾娄了。当初,因为诬告冯啸辰的事情,郭培元被公安部门刑拘,随即被判了两年徒刑,后来又因为在狱中表现较少,得到减刑,重获了自由。

    这一通折腾,郭培元早先存下来的一些家底都耗光了,老婆也跟人跑了,他成了一个孤家寡人。因为除了卖国之外别无技能,因此出狱后的他又开了一家咨询公司,依然负责帮在中国经营的日本企业提供公关和情报搜集服务。为了省钱,他没有把公司办在写字楼里,而是开在自家的单元房里。他还给自己立了一条原则,那就是绝对不碰装备工业公司的事情,绝对不与一个名叫冯啸辰的人发生任何瓜葛。

    谁曾想,树欲静而风不止,他想躲着冯啸辰,可客户那边偏偏就让他给冯啸辰带话,说是要搞什么谈判之类。池谷制作所是郭培元的老客户,至今也还时不时给他一个到展会上发发小广告的订单,让他有一口饭吃。内田悠的助手菊池十郎找到郭培元名下,郭培元想推也推不掉,只能怀着战战兢兢的心情,接受了这个任务。

第六百八十七章 千万别惹冯啸辰() 
“池谷制作所是什么意思呢?”

    赵辛未的眉毛皱成了疙瘩。他是受曹志远的委派来打探消息的,郭培元作为一名掮客,自然是要里外通吃,一头搭着外商,一头搭着中方官员,有时候是受外商委托打探中方的情报,有时候则反过来,替中方官员了解外商的情况。很多中外之间的谈判在谈判桌上无法达成协议时,就需要有人居中带话,互相探听底价,郭培元就是一个这样的中间人。

    赵辛未认识郭培元的时间很早,还在他读大学的时候,就经人介绍认识了这位在日商中间颇有面子的掮客。郭培元还带赵辛未去给日商打过杂,比如在展会上临时充当个翻译之类的,也算是勤工俭学了。赵辛未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之后,与郭培元的联系一直也没中断,郭培元帮他办成过不少事情,也在他手里拿到过几笔菲薄的咨询费。

    当然了,郭培元看中赵辛未的地方,并不是那点咨询费,而是赵辛未的政府官员身份。事实上,有关中方打算竞标阿根廷大化肥项目的消息,就是赵辛未透露给郭培元,而郭培元又在第一时间向中村竞一报告的,这比内田悠通过其他渠道得知这个消息足足提前了半个月时间。

    “装备公司想拿下阿根廷这四套化肥设备,现在卡在池谷制作所的专利许可证上了。只要池谷制作所不松口,装备公司就没有任何办法。在这个时候,池谷制作所却说可以向中方有偿转让专利技术,这是怎么回事呢?”赵辛未嘟囔道。

    “怎么回事?”郭培元面有讽刺之色,不屑地说:“当然是想搞名堂呗。小鬼子不就是这样,一天到晚就喜欢搞名堂,耍小聪明,真以为别人看不透呢。”

    “呃……”赵辛未有些接不上话了,在他印象中,郭培元可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精日”啊,怎么也会冒出“小鬼子”这样的蔑称?这难道不应当是冯啸辰、王根基那种愤青或者愤中才应当用的词吗?不过,这里只有他们二人,赵辛未也不适合去纠正郭培元的用词,只能假装耳鸣,转而问道:

    “郭总,你说日本人想搞名堂,是什么名堂呢?”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郭培元说,“也许是想拖延时间,也许是想探探装备公司那边的底牌,总之,我敢打包票,他们绝对不会向装备公司转让核心专利的,除非内田悠的脑袋被驴踢过。”

    又是一句粗话,赵辛未在心里说。这位老郭,自从蹲了一年大狱之后,明显就有些自暴自弃的样子了。他一边赚着日本人的钱,一边在背后对日本人大放厥词,全然没有了过去那种对日本人顶礼膜拜的架式。莫非是受了什么刺激?

    “那么,这些事情,我该怎么向装备公司那边的人说呢?”赵辛未请教道。

    郭培元道:“你就直接传话好了,其他的不用说。你放心吧,装备公司那帮人,尤其是那个冯……,都是粘上毛比猴还精的主儿,内田悠和他们玩心眼,早晚要玩脱的。”

    “你怎么会这么高看那个冯啸辰?我觉得这家伙也就是少年得志,能有多深的道行?”赵辛未忍不住了,对郭培元问道。

    “多深的道行?”郭培元冷笑一声,“小赵,咱们也是老朋友了,有句话,我跟别人不说,可跟你还是得说出来。你惹谁都行,千万别去惹这个冯啸辰,你惹不起。”

    “为什么?”

    “为什么?因为他根本就不是一个照常理出牌的人。换成任何一个其他的官员,多少要顾及一下影响吧?还要点脸面吧?这个冯啸辰纯粹就是一个不要脸的家伙,为了达到目的,他啥事都干得出来,真特喵不是个东西!”

    “不会吧,他好歹也是公司总经理,我觉得他还是挺讲规矩的,倒是他手下那个王根基满嘴粗话,你如果说王根基不是个东西,我倒是双手赞成的。”

    “有些人是心里坏,你可别被他的表面骗过去了。我跟你说,你只有被冯啸辰坑过,才知道这个人下手有多狠。喵的……打死我也不想再跟他见面了。”

    郭培元通过痛苦经验而获得的真知,在赵辛未看来,也就是一个过气网红的牢骚怪话罢了。郭培元因为诬陷冯啸辰而入狱的事情,赵辛未是知道的,但这件事似乎也不能怨冯啸辰吧,明明是郭培元自己往坑里跳,冯啸辰压根就没干啥呀。

    这种话,赵辛未自然不会对郭培元明说,郭培元是个失败者,而他赵辛未是个成功者,他犯得着去和郭培元推心置腹说什么话吗?

    这一趟到郭培元这里来探听消息,赵辛未的收获还是不小的。他听到了两方面的消息,一是池谷制作所表示有意向装备公司转让一部分专利,二则是郭培元言之凿凿地声称这只是内田悠搞的名堂。赵辛未用他那智商75的脑子分析了一下,觉得郭培元的判断是正确的,池谷制作所肯定是要搞名堂,至于这个名堂是什么,郭培元想不出来,赵辛未也想不出来,于是也就不想了。

    “你说池谷制作所表示愿意向我们转让技术专利?”

    曹志远听到赵辛未带回来的消息,有些喜出望外,同时又有些将信将疑。

    赵辛未当然不会把郭培元的分析说出来,他只是点头说:“我托人问过了,池谷制作所方面表示,专利的谈判不是不可以,前提是装备公司方面要拿出一些诚意来。”

    “什么诚意?”

    “一个自然就是回报了,听他们的意思,好像是说他们过去到中国来寻求代工,装备公司开出来的价钱太高了,他们希望能够降低一些。”

    “这个我也听说过,如果仅仅是降低一些代价费,我想冯总那边是可以接受的。”

    “还有一个,就是他们希望装备公司派出有点份量的人和他们谈判,这也是诚意的一种表现。”

    “有点份量?”曹志远诧异道,“王部长是装备公司的老人,过不了多久就会提拔成公司副总经理的,他的份量还不够吗?池谷制作所派来的也就是一个销售总监而已,双方身份是对等的。”

    赵辛未说:“这怎么能算是对等呢?人家日本企业是外商,再说,咱们还有求于人家。人家派了个销售总监,咱们这边也派个部门经理,就显得有些怠慢了。”

    “你是说,装备公司应当派个公司领导去?这就有点困难了,我听说装备公司的几个副总都不是搞技术出身,唯一懂技术的,也就是冯总了。总不能让冯总亲自去和对方谈判吧?”

    “这有什么不行的?这才能显出装备公司的诚意呢。”

    “那好,我和冯总联系一下看吧。”曹志远有些被赵辛未说服了。国内机构与外商打交道的时候,的确是会把自己降低一格的,人家来个销售总监,我们这边出个总经理,似乎也不违和。曹志远一直不明白冯啸辰为什么不亲自参加与池谷的谈判,找了个王根基来,既不懂技术,还是一个暴脾气,屡屡闹得双方不欢而散。曹志远也想过要请冯啸辰亲自出面,只是碍于自己是外单位的,级别也没有冯啸辰高,所以不便直说。现在既然外商提出了要求,曹志远也就可以向冯啸辰提一提了。

    “池谷方面真是这样说的?”

    冯啸辰接到曹志远的电话,有些惊讶。转念一想,又释然了。很明白,池谷方面是听说了中方与勃朗、埃尔等公司接触的消息,想从中搅局,所以才放出了这样的风声。冯啸辰甚至能够想到,如果自己这方信了池谷制作所的话,派人去与对方谈判,对方真的会让出一两个专利,用来吊自己的胃口。

    至于说转让全部专利,尤其是合成氨基础工艺的专利,冯啸辰是一点都不会相信的。阿根廷这四套大化肥,如果交给日本人去做,起码是四五亿美元的利润,中方能够出得起多大的价码,才能让日本人拱手让出这部分利润?

    池谷方面放出这个风声,目的是让中方看到一些希望,从而保持与阿根廷方面的接触,而阿根廷方面也会因为这一点而推迟化肥项目的投标。等到中方最终发现池谷根本就不会转让这些技术的时候,将无法向阿根廷方面做出交代。届时池谷还可以在阿根廷那边说点闲话,说中方其实早就知道专利的问题,故意向阿方隐瞒。这样一来,中国装备企业的信用就损失殆尽了,今后再想在国际市场上与日本人竞争,光是重建信用就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那么,赵辛未会看不出这一点吗?他给装备公司传这个话,到底是因为无知,还是心里憋着坏呢?或许是二者皆有吧。

    想到此,冯啸辰在电话里嘿嘿一笑,说:“老曹,你这个消息非常及时啊。听池谷制作所这个意思,我们还是有可能拿到许可证的。对了,老曹,你手下这个小赵能力很强嘛,怎么样,借给我用一段时间吧。等阿根廷项目拿下来,我必然完璧归赵。”

第六百八十八章 还是慎重考虑一下为好() 
赵辛未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被借调到装备工业公司去了。尽管他满心不情愿,但领导发了话,他也没有办法。装备公司方面,似乎对于过去与他有过的龃龉并不介意。冯啸辰亲自找他谈话,先是大肆夸奖了一番他的能干,接着又向他许下诺言,说如果在这边的工作做得好,装备公司会替他向环球交流中心请功,帮他解决一个正处级待遇。

    这些迷魄汤灌完,冯啸辰开始提出要求,希望赵辛未能够牵头,代表装备公司与池谷制作所接触,想办法说服池谷制作所方面尽快答应发放合成氨工艺许可证。照冯啸辰的说法,赵辛未为人机灵,又与日方有私人联系,办成此事的可能性远远高于王根基这样的愣头青。

    “老郭,你说冯啸辰这是什么意思?”

    接受了冯啸辰布置的任务之后,赵辛未第一时间又来到了郭培元的住处兼办公室,向他求教。

    “你觉得他是真心还是假意?”郭培元问。

    赵辛未说:“我觉得像是真心。他在我面前大骂了一通那个王根基,说这个人是官二代,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让我和你多联系,通过你这边的关系,搞清楚池谷制作所的底价。还说如果池谷方面的开价不高,他是完全可以答应的。”

    郭培元皱起眉头,问:“你跟他说到我了?”

    赵辛未说:“我没有提你的名字,只说我认识一些关系,能够和日方说上话。”

    “可池谷制作所明明是设了一个圈套,根本就没打算真正地作出让步,冯啸辰会看不出来吗?”郭培元狐疑地说。

    赵辛未笑道:“老郭,你也把这个冯啸辰看得太高了。我倒觉得他就是一个靠着裙带关系混上来的官员,没什么魄力,更谈不上有什么见解。这一回的事情,他肯定是弄砸了,收不了场,所以急眼了,病急乱投医。他给我开了一堆空头支票,想骗我给他们卖命,我才没这么傻呢。”

    郭培元有点想不明白了,其实他与冯啸辰也没有正面地接触过,对于这个人还真说不上有什么真实的印象,只是潜意识里觉得此人很可怕,但被赵辛未这样一说,他的认识又有些动摇了。他问:“小赵,那你的意思是什么,不打算和池谷这边谈吗?”

    “这当然不行。”赵辛未说,“我们单位领导把我派到装备公司去了,现在冯啸辰就是我的临时领导。他让我和池谷谈,我怎么可能不去谈呢?他还派了两个人跟我一起去谈,我如果消极怠工,让他抓着把柄,以后我回环球中心去没好日子过了。”

    “既然是这样,我倒有一个想法。”郭培元说。

    “老郭你说说看。”

    “我帮你牵个线吧,让你和内田悠先见上一面,双方该怎么谈,你们私下里定个调子,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