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国重工- 第3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哈哈,冯助理真是幽默,这个比方,实在是太贴切了。”石福林赞道。

    冯啸辰摆摆手,以示谦虚,然后继续说道:“这样吧,我们也是奉了国家经贸委的指派,来参加与三立公司的谈判的,最终如何决策,还得由西北省政府和国家经贸委共同拍板,最起码我和王处长说了是不算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听听三立方面的意见,再帮秦重争取一些更好的合资条件,这一点和石主任这边应当是不冲突的吧?”

    “完全不冲突!我们非常欢迎冯助理和王处长来给我们帮忙。”石福林言不由衷地说道,其实他欢迎不欢迎又有什么区别呢,西北省不可能绕开国家经贸委直接与三立签约,所以冯啸辰他们的意见是不能无视的。

    从西北省驻京办出来,冯啸辰给崔永峰打了个电话,约他在一家小餐馆吃饭,声称是私人叙旧,让他不必叫陈琨同往。崔永峰心有灵犀,果然是一个人前来赴约,到了冯啸辰订好的包厢里,他发现在场的不仅仅有冯啸辰,还有王根基,这就显然不是什么叙旧的场面了。

    “西北省经贸委方面靠不住,陈琨也靠不住,咱们要给三立设障碍,只能是靠我们自己了。”

    几个简单的菜肴端上来之后,冯啸辰把服务员打发走,关上包厢门,然后便开门见山地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没错,那个姓陈的尤其靠不住,咱们有什么想法,绝对不能透露给他,信不信他转身就会去向长谷佑都告密。”王根基评论道。

    崔永峰讷讷道:“这倒不至于,陈厂长还是有一些原则的。不过嘛,冯助理说得也对,陈厂长在这个问题上态度并不是那么坚决,万一省经贸委向他施加一点压力,他是有可能会倒向经贸委一边的。”。。

    “崔总工,你觉得我们有什么办法能够阻止这件事?”冯啸辰看着崔永峰问道。

    崔永峰想当然地说道:“当然是由国家经贸委出面来阻止了。”

    冯啸辰摇摇头道:“国家经贸委这边不太适合直接阻止,因为这件事牵涉到了中国开放市场的态度问题,你们西北省也是口口声声说这是为了支持复关谈判。如果经贸委直接叫住这桩合资案,容易授人口实。”

    “那就难办了,冯助理有什么办法呢?”崔永峰挠着头皮道。他实在不是一个擅长于搞阴谋的人,凡事都是寄希望于组织出面的。现在冯啸辰明显表示国家经贸委不好出面,崔永峰就有些抓瞎了。

    冯啸辰道:“我考虑了一下,陈琨说的有道理,西北省所以急着要把秦重推出去,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秦重没有盈利,省里担心背上一个包袱。如果秦重能够有盈利,而且是比较大的盈利,省里就会掂量掂量合资这件事了,尤其是如果让日本人控股,对于省里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损失。此外,一旦有了盈利,你们在省里的话语权也增加了,到时候只要你们厂一口咬住不愿意被三立控股,省里也奈何你们不得。”

    “的确,厂领导这边对于三立控股基本上是抵制的。”崔永峰说道,说这话的时候,他多少带着一些尴尬,因为他清楚,厂领导们抵制这件事的原因,大多是不想丢掉目前的权力和待遇,这实在说不上是什么高尚的动机。

    冯啸辰道:“其实秦重的盈利是能够看得见的,目前国内钢材紧张,而且这种紧张的格局还会延续下去,所以各地都在兴建钢铁厂,对冶金装备的需求量非常大。秦重的冶金装备技术,尤其是在薄板坯连铸连轧成套设备方面的制造能力,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只要能够接下两条薄板连轧线,秦重起码两三年内的盈利都是可以保证的。”

    崔永峰道:“我知道这一点。其实我们现在也在和明州、中原等地方的几家钢铁厂接触,希望能够承接他们的新生产线。不过,冯助理你也知道,这种大项目的谈判周期是很长的,而且还受到省里以及国家各种政策的影响,很难一蹴而就。而三立这边逼得很紧,根本就不给我们留出腾挪的时间。”

    冯啸辰笑道:“时间是在我们这边的,用得着他们给我们留吗?”

    “什么意思?”崔永峰诧异道。

    王根基大大咧咧地说道:“这还不明白,小冯的意思就是一个字:拖。三十六计拖为上嘛。”

    “三十六计”崔永峰咧了咧嘴,也懒得去替古人叫屈了。不过,王根基这一点拨,崔永峰倒是明白了几分,他问道:“冯助理,你打算怎么拖呢?”

    冯啸辰轻松地说道:“很简单,每场谈判,咱们都积极表现,但就是不把问题落到实处。拖过几个小时,就说大家都累了,改天再谈。这一改天,大家就可以各自忙自己的事情去,等把大家的时间凑齐,差不多也得十天半个月了,然后再这样弄。一来二去,半年时间也就过去了。你们再抓点紧,如果半年之内能够签下几个亿的订单,就算西北省还想把你们卖出去,价钱方面也得重新考虑了。”

    “这个我可真不擅长。”崔永峰缩了。

    王根基笑呵呵地一指冯啸辰,说道:“老崔,这事用不着你直接上阵,有小冯在这,保证把这事给搅黄了,你到时候就在旁边敲敲边鼓就行了。”

    冯啸辰笑道:“老王,你也别光指望我,我现在还是榆北那边的人,这次是趁着休假回来临时帮忙的。这种捣浆糊的事情,你也得上手,而且千万别让人家反把你给搅糊涂了。”

    “不能!”王根基自信满满地说道,“我老王别的本事没有,搅局还不会吗?不瞒你说,前几次如果不是我在那瞎搅和,这事根本就等不到你回来。”

    “看来我是多余的”冯啸辰自惭地说道。

    “这倒不是,我不也是快蒙不下去了吗,你来了,正好替我挡一阵。”王根基道,说罢,他又转向崔永峰,叮嘱道:“老崔,我知道你这个人实诚,你可得注意保密,别向那个陈琨说漏嘴了。咱们这一手,得瞒着所有的人,得让那个石福林也觉得我们是在卖力工作,要不可就穿帮了。”

    “呃,其实我也没那么蠢的。”崔永峰委屈地说道。

第五百九十三章 双方有分歧() 
    “长谷先生,我国对于对外开放的方针是始终不变的,我们支持贸易自由政策,并正在建设市场经济。我们欢迎所有对中国持友好态度的企业对华进行投资,包括直接投资建立企业,或者与我国现有企业进行合资经营。

    因此,对三立制钢所与秦州重型机械厂合资一事,我们的态度是积极的,我们也充分相信三立制钢所的诚意,希望这次合作能够取得圆满的成功。”

    这是几天后,在外贸部的一间会议室里,有关三立制钢所与秦重合资一事的谈判再次进行。首次参加谈判的国家装备工业公司总经理助理冯啸辰一开始便发表了一段热情洋溢的谈话。

    包括这一次在内,中日双方的谈判已经进行了五次,类似于上述那样的表态,已经有若干名官员都说过了,不过,这并不妨碍冯啸辰如复读机一般把这些话再说一遍。长谷佑都和吉冈麻也对此也已经习惯了,等冯啸辰的长篇大论结束之后,他们如往常一样表示了对中方的感谢,又说了一些精诚合作之类的套话。

    热身过程结束,双方的谈判进入了正题。冯啸辰发言道:“长谷先生,在此前的几次谈判中,西北省经贸委以及秦重的人员已经就秦重的资产估值、双方的股权分配等问题,向贵方陈述了我方的意见。我作为国家装备工业公司的代表,想与贵方探讨一下双方建立合资企业之后,如何保障我国冶金行业装备供应的问题,还请长谷先生和吉冈先生赐教。”

    “我们非常期待冯先生的高见。”长谷佑都微微躬身应道。

    “长谷先生应当清楚,秦重是我国冶金装备制造的骨干企业,尤其是在薄板连铸连轧成套设备方面,是我国国内技术水平最高的。如果秦重因为合资而导致生产能力受到影响,则我国在冶金装备自主化方面就将蒙受极大的损失。我国是一个长期饱受巴统协议限运之苦的国家,在装备自主化方面的顾虑,长谷先生应当是可以理解的。”冯啸辰道。

    长谷佑都又点了点头,道:“我们非常理解贵国在这方面的担忧,事实上,三立制钢所与秦重合作,也是希望能够帮助中国提高冶金装备方面的技术水平,使贵国的装备制造能力更上一个台阶。”

    “可是,我听到一些传闻,说三立制钢所打算在与秦重合资之后,抛弃秦重原有的技术,并减少秦重在研发上的投入,使秦重完全沦为三立的制造基地。长谷先生能不能告诉我,这个传闻是否属实。”冯啸辰神情凝重地说道。

    “这完全是毫无根据的猜测!是一些心怀恶意的人制造出来的谎言!”长谷佑都断然道,脸上是一副愤愤然的表情,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一般。

    在他的心里,却是另外一番念头:冯啸辰所说的,恰是三立制钢所董事长小林道彦的想法,这一点在三立的高层中并不是什么秘密,但怎么会传到中国人耳朵里来了呢?这个冯啸辰说出这些话,到底是真的听到了什么传闻,还是在旁敲侧击地探听三立的意图?

    其实,冯啸辰哪里需要去听什么传闻,他所说的事情,在真实的历史中是的确发生过的,虽然并非是发生在冶金装备领域。国内在某项技术上刚刚有了一些起色,国外的竞争者便“好心好意”地跑来谋求合资,然后利用合资中获得的控股权,把国内的技术扼杀在摇篮中,这种事发生了可不止一次了。

    这一次三立执意要获得秦重的控股权,冯啸辰隔着三里地都能够嗅出其中的阴谋味道。说穿了,不就是因为秦重的技术发展太快,对三立构成了威胁,三立想要一劳永逸地消灭这个潜在对手。

    听到长谷佑都的回答,冯啸辰淡淡地应道:“是吗?那么长谷先生能不能告诉我,在三立与秦重合资之后,秦重原有的技术是否会得到保留,三立又是否有帮助秦重提高技术的具体举措。”

    “秦重原来的技术当然会全部保留。不但如此,我们还打算向秦重转移一部分三立的核心技术,使秦重的冶金装备技术至少达到国际0年代后期的水平。”

    “长谷先生说的,是你自己的想法,还是贵公司的意思?”

    “当然是公司的意思。”

    “那么,贵公司在这个问题上有成熟的意见吗?”

    “呃那自然是有的。”

    “那可太好了。”冯啸辰突然之间就露出了满脸喜色,高兴得像个刚领到压岁钱的孩子一般,他转头看看坐在一旁的崔永峰,说道:“崔总工,关于三立制钢所向秦重转移技术的问题,你和长谷先生探讨过吗?”

    “提起过,不过并没有详细地讨论。”崔永峰讷讷道。

    冯啸辰不满地说道:“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到现在还没有详细讨论呢?在过去四次谈判里,你们到底都谈了一些什么事情?”

    “这个”崔永峰显出犹豫的样子,眼睛不断地向西北省经贸委、国家外贸部的官员那边瞟,意思是有些话自己不方便说破。

    外贸部派出的一位名叫徐振波的副司长轻咳了一声,说道:“冯助理,这事与崔总工无关。前几次谈判,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合资企业的控股权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双方有一些比较大的分歧”

    “控股权,这个问题也值得讨论这么多回吗?”冯啸辰皱着眉头嘟囔道。

    坐在冯啸辰身边的王根基压低声音说道:“冯助理,这个问题是这样的,三立制钢所提出希望占有合资公司51的股权,而咱们这边希望他们拥有的股权不超过4。这样一来,双方就出现了分歧,主要就是涉及到谁能够在未来的合资公司说了算的问题。”

    他做出了与冯啸辰私聊的样子,但声音却并没有控制到让别人听不见的程度,这或许是因为他自己的听力有点啥问题,所以即便是小声说话也能让众人听个清清楚楚。

    冯啸辰也不在意,他转头向西北省经贸委副主任石福林说道:“石主任,前两天咱们交流的时候,不是达成了一个共识吗?控股权这个问题是可以商量的,西北省控股,或者是三立控股,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秦重不还是咱们国内的企业吗?”

    “是啊是啊,秦重毕竟还在国内嘛。”石福林有些吃不透冯啸辰的意思,只能跟着他的话头附和着。

    冯啸辰又回头向王根基说道:“老王,你也是糊涂了,咱们装备公司看中的,是三立制钢所的技术。长谷先生不是说了吗,合资之后,三立会把他们最先进的技术都转移到秦重来,这样一来,咱们国家的冶金装备水平不就一下子达到世界前列了?技术在咱们国内,咱们想怎么用,不是很方便吗?”

    “对对对,实在不行,咱们再建一个秦州第二重型机械厂,让秦重把技术复制一份出来,这样也就行了”王根基做出恍然大悟的样子。

    他们这边聊得热闹,三立那边的翻译则在不停地把他们的话译成日语,小声地通报给长谷佑都和吉冈麻也。听到王根基出的主意,长谷佑都的脸都黑了,赶紧打断对面的聊天,说道:“冯先生,我们并没有承诺把三立的所有技术都转移到秦重来,毕竟我们的公司本部和合资公司,在技术上还是要有些差异的。”

    “为什么?”冯啸辰不解地问道。

    “因为有些技术属于我们公司的核心技术,而合资企业毕竟”长谷佑都不再说下去了,剩下的内容就等着冯啸辰自己去理解好了。尼玛,你们那位王处长都已经说了,我们一旦把技术转移给秦重,你们就会让秦重再把技术转移给其他企业,居然连企业的名字都起好了,叫什么秦州第二重型机械厂。你们到底懂不懂商业规则,哪有这样做事的?

    冯啸辰看着长谷佑都,好半天才诧异地问道:“长谷先生是说,三立制钢所不会向秦重转移先进技术?”

    “当然不是,我们肯定会向秦重转移先进技术的。只是,我们转移的技术,会呃,会稍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