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无关呢,毕竟分馏塔是咱们焊的。”康水明道。
侯彩云道:“可生产任务单上写的就是43号焊丝,用错焊丝也是生产处的事情,跟咱们有啥关系?”
康水明连忙伸出一只手指立在嘴前,示意侯彩云噤声。他四下看了看,然后才低声对众人说道:“大家听好了,43号焊丝这个事情,谁也不许乱说,一定要坚持说我们是要用75号焊丝的,是华菊仙那边发错了材料。边厂长说了,只有这样说,我们才能过关。如果我们说一开始就打算用43号焊丝,事情就麻烦了。”
“麻烦也是厂长麻烦,跟咱们有啥关系?”另一名叫郭建新的电焊工说道。
康水明道:“可是咱们已经写了材料,说当时就是按照75号焊丝的工艺要求做的,大家都签了名的。”
郭建新道:“康师傅,我们可是听你的话才签了名的。”
“是啊是啊,我知道……可我当时哪想到这事有这么麻烦啊。”康水明懊悔不迭地说道。
侯彩云道:“当时厂里只说要扣奖金,没说其他的。可现在大家都在传,说所有犯了错误的人都要判刑,这可怎么办啊?”
“判刑这个事情,我觉得十有八九是假的。”康水明说道,他话虽这样说,心里却没什么底。中央,这是一个离他远得难以想象的概念,中央的领导发话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他一个小小的工人,哪怕是个电焊班长,又能猜到几分呢?
“师傅,我觉得咱们应该去跟京城来的领导说清楚,就说那份材料是厂里骗我们签的,我们根本就不知道75号焊丝的事情,这样咱们就没责任了。”侯彩云建议道。她今年才20几岁,家里还有一个刚满周岁的孩子,她可不想去冒蹲监狱的风险。
郭建新迟疑道:“可是这样一来,咱们就把厂长给得罪了。等调查组走了,厂里找咱们算账,怎么办?”
康水明道:“是啊,我也是这样想的。程厂长那个脾气,大家又不是不知道。他让咱们统一口径,咱们把事情说漏了,他能饶得了咱们吗?”
“万一他被京城的领导处理了呢?”侯彩云问道。
“万一他没被处理呢?”康水明反问道。
“这……”侯彩云哑了,其他那些想说点啥的电焊工们也都哑了。现在形势可真的是很复杂啊,到底是站在厂里一边,还是站在调查组一边,实在是难以选择。
正在这时候,车间主任向这边走来了,远远地便向康水明喊道:
“康师傅,你们班的人都在吧?那正好,京城来的领导让你们到第二机械厂去,说是检验一下你们的电焊技术,看看你们是不是合格上岗的。”
第四百章 焊大梁的牛人又出现了()
调查组有很大的权力,他们提出要考核电焊工们的技术,康水明等人也只能乖乖地去接受考试。北化机安排了一辆卡车,拉着康水明电焊班的十几名电焊工,来到了市里的第二机械厂。这是一家山北省本地的企业,与北化机这种国家级企业没法比,在平常,北化机的工人们是不会把第二机械厂放在眼里的。
调查组选择让电焊工们到第二机械厂来接受考核,估计是担心他们在本厂考核会有作弊的机会。康水明等人对于这个安排虽然心里有些不痛快,但也没法说什么了。
“到了,就是这里。”
在二机厂的一处空地上,带队的冯啸辰向大家招呼一声,自己先从卡车的车斗跳到了地上,康水明等人也跟着一个一个地跳了下来。大家对冯啸辰没有特别地放在心上,因为他看起来是那么年轻,而且自称是社科院的研究生,这一次是跟着导师过来开眼界的。大家只是对京城来的领导心存敬畏,这个小年轻是一个学生,大家有什么必要害怕呢?
“各位师傅,今天请大家到这里来,是接受一些基本的电焊工技能测试。大家是知道的,这一次北化机承建的分馏塔,被秋间会社认定存在严重的焊接质量问题。其中,电焊工的技能也是被怀疑的项目之一,所以需要对大家做一个测试,请大家理解。”
冯啸辰站在众人面前,用谦恭的口吻说道。
“冯同学,你们领导脑子进水了吧?我们康师傅干了30多年电焊,你还在穿开裆裤的时候,康师傅就已经是四级工了,你怀疑他的技术有问题,这不是笑话吗?”
一个电焊工没好气地对冯啸辰斥道。他自己也是一名高级焊工,觉得这种测试简直就是侮辱他的能力,所以忍不住要发句牢骚。反正冯啸辰也是个学生,骂了也就骂了,他还能怎的?
郭建新倒是拽了那个焊工一把,低声道:“李师傅,别说了,咱们惹不起他们呢。”
“惹不起怎的?惹不起就能这样寒碜人吗?”那姓李的焊工愤愤地说道,不过声音倒是低了几度,显然郭建新的话还是起了点作用的。
冯啸辰还是一副笑嘻嘻的嘴脸,似乎根本不在意那李姓焊工的冒犯。他向旁边招了招手,一名穿着印有“二机厂”字样工作服的年轻人走了过来,脸上带着几分傲慢。冯啸辰向他点点头,然后对康水明等人介绍道:
“各位师傅,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的考官,这是二机厂的王建国师傅,在咱们山北省电焊方面技术是数一数二的。前几年咱们省里体育馆的大梁出了问题,就是这位王师傅给焊上的。他还参加过全国的电焊工大比武,拿过一个名次的呢。”
这位王建国,也算是冯啸辰的老熟人了。三年前,冯啸辰在大营指挥钳夹车抢修,王建国也是参与抢修的电焊工之一,当时还颇闹了一些笑话。后来,冯啸辰又有几次阴差阳错地与王建国打过照面,慢慢便熟悉起来了。王建国其人在电焊上倒也的确有两把刷子,另外就是有一个好吹牛的毛病。他给省体育馆焊过一次大梁,便逢人就说,恨不得把自己说成是全山北省最好的电焊工。冯啸辰这次到山北来调查分馏塔质量事故的事情,无意中想到此人,便信手拈过来当了个道具。
冯啸辰对王建国的介绍,让王建国颇为得意,康水明等人却是直接就炸了。尼玛,一个地方小厂的电焊工,年纪轻轻的,就敢自称是山北省数一数二,你把我们北化机放到哪去了?他们不会对冯啸辰有什么意见,觉得冯啸辰肯定是不懂电焊,被王建国给忽悠了。他们想的只有一点,那就是好好地教训一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地方同行,让他知道啥叫国家重点企业的职工。
“你能当我们的考官?”康水明用轻蔑的目光看着王建国,问道。
“当然能。”王建国那是啥人啊,一向都是吹牛不上税的,哪会把康水明的蔑视放在眼里,他说道:“这次中央的领导让我给你们当考官,就证明我有这个能力。我这个人不太会谦虚,我说句大话,这世界上就没有我不会焊的东西。”
“会焊有啥了不起?焊得好才是本事呢。”先前那位李焊工斥道,“姓王的,你敢跟我比比吗?”
“我为什么要跟你比?”王建国道,“我如果跟你比了,谁来当裁判?”
李焊工道:“当然是我们康师傅当裁判了,他干了30多年电焊呢,不比你个小年轻强?”
王建国还了康水明一个轻蔑的眼神,道:“干的时间长就了不起了?电焊讲究的是眼力、手法。不说别的,我只要看一眼电弧,就能够判断出用的是什么焊丝,你们谁能做到?”
“噗!这特喵也算本事?”李焊工道,“我们都是天天干这个的,连小侯这种年轻女娃都能做到。”
“你们就吹吧。”王建国冷笑道。
“什么叫吹?你们这有什么焊丝,拿出来试试,猜错一种,我认你为师。”李焊工的傲气被彻底激起来了,他气冲冲地向王建国说道。
侯彩云、郭建新等人也都跟着起哄,他们实在是被王建国的狂妄给激怒了。康水明站在一旁,总觉得这事有点什么蹊跷,可一时间又想不明白。这些天他的心理压力有点大,睡觉也不安生,所以脑子不太灵光了。
听到北化机的一干焊工要说比试,王建国也不耽搁,迅速地找来了电焊机,还搬来了不同类型的一堆焊丝。这个地方其实就是二机厂焊接车间的室外场地,周围堆了不少边角料,都是可以拿来做焊接试验的。王建国背着大家选了一根焊丝,夹在焊钳上,然后找了块废铁便开始焊接了。
电弧光飞溅起来,电焊工们都掏出电焊眼镜戴上。李焊工看了两眼电弧光,淡淡地说道:“这是506号焊丝,没错吧?”
“算你蒙对了。”王建国显得有些窘,他扔掉手里的焊丝,另换了一根,再次操作起来。
“172号!”
“48号!”
“75号!”
“……”
众焊工们争先恐后地报着焊丝的型号,像是做游戏一般。电焊丝表面敷有一层焊剂,其中包括了用于除氧的锰、硅等元素,用于形成焊渣的钙、钾、钠等元素,用于改善熔填金属性能的钼、铬、镍、钒等合金元素。不同型号的焊丝有不同的焊剂,在电焊时焊弧的颜色、形状等都会有些差异,有经验的电焊工的确能够从电弧光中判断出焊丝的型号。
“好吧,算你们赢了。”
在连续更换了十几种焊丝之后,王建国颓然地放下了焊钳,向众人说道。没有人注意到,他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掠过了一丝狡黠之色。
“小子,以后记住,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那几下三脚猫的功夫,别在我们面前显摆。”李焊工牛烘烘地向王建国说道。
“王师傅,考核完了吗?”冯啸辰走上前去,向王建国问道。
“考核完了,北化机的师傅们技术完全合格。”王建国应道。
听到王建国这样说,一干北化机的电焊工倒有些懵圈了,什么,这就算考核完了?难道不应当是考核我们的电焊手法吗?认个电弧算什么考核?
冯啸辰向众人笑笑,然后说道:“各位师傅,既然考核完了,请大家到二机厂的会议室坐一坐,我们领导有一些关于青东化肥厂分馏塔焊接方面的问题要问大家。”
众人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不知道调查组唱的是什么戏。大老远把大家拉到二机厂来,说是考核电焊技术,结果却虎头蛇尾,啥正经的内容也没考,只是玩了个游戏就算过关了。可过了关又不放大家走,还说要去会议室谈什么问题,这些问题难道不能回北化机再问吗?
带着满腹疑惑,众人来到了二机厂的会议室。这个会议室也不知道原来就是如此,还是临时改造的,看起来有点像个课堂,又像是一个审讯室。在前面,摆了几张桌子,形成一个主席台的样子,对面则是一排椅子,说是学生听课的样子也行,说是法庭上的被告席也行。电焊工们被安排坐在这排椅子上,对面的主席台已经坐上了人。
冯啸辰招呼众人坐好之后,自己也来到了主席台上。他用手指了指坐在主席台正中央的一位老者,向大家介绍道:
“这位是社科院战略所的研究员沈荣儒同志,是咱们国家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经常参加国家的重大决策,中央领导同志见了他的面,都要尊称一句沈老师。”
被冯啸辰骗到这个位置上来的沈荣儒哭笑不得,他连连摆着手,道:“哈哈,小冯太捧我了,我哪是什么著名经济学家,只是提出过一些经济上的意见罢了。至于说某某同志曾经称呼我为沈老师,那是某某同志尊重知识分子的表现,我实在不敢说自己能在中央领导同志面前称一句老师的。”
他说这话本是一种自谦,但却有点不打自招的味道。康水明等人看向他的目光,明显带上了几分敬意。这可是中央某某领导称过老师的人,那不就是国师吗?
第四百零一章 不是这样的()
把沈荣儒请出来吓唬人,是冯啸辰的无奈之举。
面对北化机布置的攻守同盟,他只能利用人员的恐惧心理去进行分化瓦解。华菊仙是个普通临时工,她最大的软肋就是两个孩子的前途,所以冯啸辰放出风声,说华菊仙这次惹了大事,孩子的前程也会受到影响,果不其然,华菊仙一下子就是崩溃了。
对康水明这些人,冯啸辰要故伎重演,但一时还找不出他们害怕的事情,于是就把沈荣儒推上了前台,并把他的身份浮夸了一通。沈荣儒的确是那种能够与中央领导谈笑风生的人,但要说他会直接找中央领导去告康水明他们这样一群普通工人的黑状,那就天大的笑话了。可是,康水明他们并不了解这些事情,别说沈荣儒被中央领导称过老师,就算他只是给中央领导沏过茶,这个身份也足够让他们害怕了。
“各位师傅,大家不用紧张,我这次到北化机来呢,主要是来做一些研究的。请各位到这里来,是想了解一些有关分馏塔焊接过程中的问题。我本人是学经济学的,不懂工业技术,我的这位学生小冯同志,接触过一些工业上的事情,所以我就委托他来向大家发问了。”
沈荣儒做了一个简单的开场白,然后便把说话权交给了冯啸辰。
“各位师傅,大家刚才已经听沈教授说了,我们是来做一些研究的,未来的研究报告,可能会直接作为内参送到中央领导那里去。所以,请大家一定要严肃地对待这次谈话,不能说假话,否则的话,那就是欺骗中央领导了。”冯啸辰一改此前那温和的神情,沉着脸向众人警告道。他分明看到,坐在对面的那些电焊工脸色也都变了,有好几个人的腿已经在不由自主地抖动起来。
“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们中间有谁参加那座分馏塔的焊接工作?”冯啸辰问道。坐在一旁的祁瑞仓和丁士宽二人各自摊着一本工作日记,在飞快地记录着。没办法,这二位也是学经济出身,对于工业技术了解不多,如果让他们来问话,肯定是问不下去的,于是他们就只能当当会议记录了。
电焊工们互相对视了一眼,康水明替大家回答道:“冯同志,我们这里每个人都参加了焊接工作,各人完成的工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