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神的世俗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土地神的世俗生活-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果然,有五只蝎子躲在下边。它们受到惊吓,纷纷扬起钳子,快速钻到更深的石缝中。

    原来并非自己听到、闻到、看到而是感应到了附近发生的一切。

    刘道德再次闭上眼睛,让整个人陷入沉寂。下一刻,他感觉自己的感知好像看不见的光线,不断朝外延伸,十几丈外,嫩绿的小草正散发着强烈的生机。更远一些的水沟边,有只青蛙躲藏在淤泥里边,也许过些日子,它就会钻出水面,发出呱呱的欢叫。

    三十丈外,筷子深的麦苗随着微风轻轻摇摆更远的地方,感应变得模糊起来。

    这里就是极限了吗?刘道德重新将感知收回,静静感悟着近处这一片土地。

    在他的神识中,以土地庙为中心,周围虚空中弥漫着淡淡的神秘气息。青草、绿树、斑鸠、蝎子、青蛙,处在其中,似乎得到了神秘气息的馈赠,让它们有了勃勃生机和顽强的生命力。到了三十丈以外,这种神秘的气息逐渐消弱

    三十丈,应该是目前土地领域所能达到的极限。处在其中的生物,都能够得到土地的馈赠。

    不由得,刘道德脑海中冒出土地庙门槛上贴的一副对联“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

    原来土地之名,由此而来。

    我要做的,就是守护这一片土地。

    在这一刻,刘道德发现自己的心境,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发生了变化。

    从得到敕符到现在,他始终有些迷茫,觉得已经和普通人有了区别,众人皆醉我独醒,却又不知道自己该承担什么责任,未来的路到底该怎么走。

    现在回想,才知往日的肤浅。

    何须在意自己的身份,普通人也好,土地神也罢,走自己的路,走的时间长了,就成了道!

    万丈红尘就在身边,修身、修行、修心这才是生活。

    何须想那么多,顺其自然就好。

    想通此节,刘道德脸上多了一丝笑意和从容。

    好久没有摸毛笔,突然想练字了。平时刘道德的爱好不多,练习毛笔字可以算其中一项。他字写的不错,不少游客看过后都开口称赞,但也仅仅是不错而已。

    距离那些书法大家还差十万八千里根本没有自己的精气神。

    摊上白纸,研磨,毛笔在墨水中点了几下,刘道德深吸一口气,等心情平静下来,毛笔终于落下。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刘禹锡的陋室铭跃然纸上,字还是当初那些字,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不过刘道德突然发现这些字中间,多了一丝精气神。

    果然一朝悟道,万事皆法。

    现在自己心境发生变化,连书法水平也随之提高。

    搁下毛笔,心满意足。他又翻身回屋,拿起?头,开始在院子角落里平整土地,打算过些日子栽种一些蔬菜。

    往常干上半个小时就气喘吁吁,现在忙了将近一个钟头,平整出近百个平方的土地,丝毫不觉得累。

    看时间还早,刘道德索性回屋找了些甜瓜籽儿和西瓜籽儿,埋在泥土里边。准备等过些日子瓜苗长出来,自己再把它们移植开。

    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清晨起来,刘道德照例从井里打了两桶水,接着开始洗脸刷牙。等他蹲到昨天平整的土地前时,不由得停止动作。

    果然和自己猜的没错,那香火念力对植物也有效果的。昨天为了试验香火念力的功效,他在撒下种子时,特意注入了一丝白气。

    不过一晚上时间,那些种子已经破土而出,长出两片脆嫩的叶子,看样子用不了几天,就能够移植了。

    试验很成功,香火念力的确对动植物都有效果。知道自己想的没错,刘道德就没有再去管,利索将嘴上残留的牙膏擦拭干净,开始烧火做饭。

    早上吃什么菜?刘道德看到墙角那一片绿油油的植物时,立刻有了主意。

    他回屋拿起铲子到篱笆边,埋头开挖,不过三两分钟时间,两把荠荠菜到手。这个季节,外边的荠荠菜已经有点老了,不过自家院里篱笆边那片背阴,再加上今年雨水充足,因此荠荠菜的长势很好,绿油油,肥实脆嫩,吃起来口感很好。

    荠荠菜简单的漂洗后,放在开水里一烫,然后凉调。

    前些日子盐的鸭蛋差不多该出油了,刘道德又从坛子里掏出几个鸭蛋扔到锅里。

    半个钟头,早饭做好。

    先给大将军盛了半盆子,倒些菜水。

    安顿好它,刘道德才自己坐在桌子前享用。

    煮熟的咸鸡蛋切成两半儿,蛋白如玉,桔红的蛋黄腌的已经流出油来加两筷子荠荠菜,吃一口咸鸭蛋,再配上自家蒸的白面馒头,说不出的自在。

    ***

    新人新书,求收藏,求推荐!!

第五章 发财大计破灭() 
吃过饭刷碗,刘道德这边刚忙乎完,还没等坐下来休息。就见大将军跑进厨房,冲着自己一个劲儿低叫,还用爪子在地上不断地刨着。

    这是啥情况?刘道德纳闷的放下手中的碗筷。不知道这家伙又发现了什么新鲜玩意儿,招呼自己去查看呢。

    见主人动身,大将军立刻在前面引路,直朝院子外边冲去。

    和刘道德相处的时间长了,这家伙也显得比一般的狗要有灵性,经常会在附近发现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然后招呼主人前去查看。

    就像前两天,它还在水边的芦苇荡里发现一窝野鸭蛋。

    哪知道这次大将军并没有跑远,而是在土地庙东边不远处一个高坡前停了下来,仰头对着上边不断叫着。

    这片土岗属于身后石头山的一部分,原本有二三十米高,去年夏天下雨时发生泥石流,土岗垮塌,形成一个笔直陡峭的崖面,露出黄褐色的土壤。

    刘道德困惑的看了几眼,上边光秃秃的,除了几株歪脖松树外,啥也没有。

    “汪汪”大将军四肢在地上一压,跟着朝土岗上冲去。

    刚冲出四五米高,就听到土坡一个隐蔽处传来扑棱棱的声音,紧接着唧唧的鸟叫声传来。

    十几个灰褐色的身影出现在半空中,不断对着下方的大将军尖叫不已。

    “原来是土燕子,我当是啥稀罕玩意儿呢。”刘道德赶忙喊了一声,让大将军退下来。

    土燕子的模样和家燕长得很像,区别就是它们肚子下的羽毛要比家燕白一些。另外这些家伙也不在房屋内筑巢,而是选择将窝筑在靠近水源的陡峭土崖上。

    刘道德还记得小时候,村东头水库附近的土燕子非常多。清晨和傍晚飞起时在水库上边黑压压一大群,遮天蔽日,很是壮观。

    每到开春,土燕子便开始用嘴在黄土崖面中开凿出一个个小洞。

    刘道德七八岁曾经和人一起掏过土燕幼鸟,因此对这种洞穴很熟悉。土燕子的巢穴鸡蛋粗细,洞深大概有二三十厘米,和小孩的胳膊差不多。里边铺有干草和羽毛,用来产卵孵化。

    上万只燕子在崖面上挖洞筑巢,一排排一行行,看上去非常壮观,就好像陕北黄土高原的窑洞。

    可惜到九十年代,村里开始大面积种植棉花,为了防虫治虫,人们几乎每隔三五天都要往田里喷洒农药。

    土燕子主要以田里的昆虫飞虫喂食,吃了含有农药的毒虫,自然是活不长。

    那几年,经常可以在田间地头见到死去的土燕子,甚至有些在空中飞着飞着,就一头栽在地上死掉。

    不过短短几年时间,河东刘村万燕群居的场面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些年,偶尔见上三五只,也不成气候。

    像今天这样,一次见到十几只,已经有些出乎意料了。

    不过刘道德有些纳闷,自己记得这些家伙的大本营应该在水库边才对,为什么会突然转移到土地庙附近。

    想了片刻,他脑海中冒出两句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动物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最是敏感,应该是这些土燕子也感受到了附近的香火念力,所以才会在此筑巢定居。

    不过几只沙燕而已,看过之后,刘道德已经将之抛在脑后。

    上午没啥事儿,闲着也是闲着,不如上山扒些蝎子卖钱。

    现在天气暖和,不冷不热,正是捉蝎子的好时机。捉蝎子需要的工具简单,一双筷子,一个罐头瓶了事。

    当然,捉蝎子也是个体力活,必须一块石头一块石头,不断的来回翻。

    有时候忙乎半天,累的满头大汗,一只蝎子也没见到。

    而运气好的人,只翻了几块石头,可能就碰到个蝎子窝,收获大大地有。

    屋后后山早被村里那帮熊孩子翻过好几次,即使有蝎子也不多,刘道德直接绕了个弯,来到更远一些的箭头山。

    到半山腰,想起昨天在自家院外发现蝎子的经历,刘道德下意识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原本有些糟乱的心绪,渐渐平息下来。

    神识感知好像看不见的丝线,朝着四周山里缓缓的蔓延。

    青草的芬芳,泥土的潮湿气息,齐齐钻入鼻孔。他甚至能够感觉到,这片土地同样孕育这勃勃的生机,和土地庙附近没有太大区别。

    只不过这片土地所蕴含的生机很少,很稀薄,根本没有形成浓郁的白气。

    而脱离了土地庙的范围,刘道德感知也很模糊,不过一两丈外,就什么也“看”不到了。

    嗯他微微睁开眼睛,顺着刚才感知的方向,快步走去,掀开一块脸盆大的石头。

    感知没有错,大石头下边,出现一只惊慌失措的蝎子。

    筷子一起一落,已经将那只蝎子夹住,放在罐头瓶里。

    接下来,刘道德不断在山间游走,不过一个多钟头,就捉了二十多只,已经算是收获颇丰了。

    集市上有收蝎子的,一只2毛钱,这些能卖将近五块钱。

    一个钟头挣五块钱,一天忙八个钟头,能挣四十块,一个月下来,最少挣一千多,这收入,在河东刘村绝对不低了。

    刘道德算盘打得挺好,不过又试了半个小时,就感觉大脑有些晕乎。

    显然,是神通使用过度。

    看来想指望神通发财,难呀!他郁闷打消捉蝎子的念头,准备打道回府。

    刚才只顾捉蝎子,没来的看路,这会儿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比较偏僻的沟崖边。

    不知道为什么,站在这里,刘道德突然有种很舒服的感觉,原本有些发晕的大脑也变得清醒起来。

    真是奇了怪!

    他试探着朝远处走去,刚走几步,那种奇妙的感觉又消失了。

    就在这里,莫非这里埋了什么宝贝不成?

    带着困惑,刘道德闭上眼睛继续感应。接着他“啊”的一声叫出口,呆呆望着四五米外。

    就在刚刚,神识中突然出现一团浓郁的青气,有脸盆那么大小。

    睁开眼细看,那里并没有什么奇怪的东西,只有碗口大的一个老树桩,上边发了几条绿芽。

    ***

    新人新书,急需支持,求收藏,求推荐!!

第六章 树木灵气() 
来来回回看了几次,刘道德终于把目光聚焦在面前这株树桩上,它应该就是刚才感应到的那团青气来源。

    这树桩粗看上去没啥特别的地方,树干已经腐朽掉,形成中空。只剩下半边龟裂的树皮还存活着,上边扭曲出一个手指粗细的树枝,树枝向侧上开叉,颤颤巍巍带着几根枝条,上边长满了嫩绿色的细芽。

    这是野枸杞根等仔细辨认了那几根带刺的枝条,刘道德满脸惊讶。

    山里野生的枸杞不少,但这东西属于多分支灌木植物,平常见到一般也就拇指粗细。像眼前这个碗口粗的根茎,刘道德还是第一次见到。

    他估摸着,最少也有百年树龄。

    尤其是这株枸杞的根形奇特,好似五条弯曲的龙爪,紧紧扣抓在一块石头上,显得古朴苍劲。刘道德看了两眼,就喜欢上这株枸杞。

    他蹲下身体,用手抚摸住枸杞树干,立刻感觉到有股舒服的气息流入身体。

    微闭眼睛,在神识的感应中,这株枸杞树体内青色的气流在缓缓流淌。

    万物皆有灵,这应该就是树木中隐含的灵气吧。

    正是因为有灵气的存在,才能让树干处重新长出嫩芽。

    刘道德现在已经萌生将这株枸杞移植回家的念头,那啥长在深山中完全是暴殄天物,再说这里靠近沟崖边,也许下几场雨,土坡垮塌,这株神奇的枸杞树可能就会连根拔起毁掉了。

    还不如移植到自己家,有香火念力滋润,能够存活的更久一些。

    刘道德在心底说服自己,中午回家略作休息,吃过午饭,便迫不及待的扛着铁锨上山。

    忙乎半个钟头,将这株枸杞连根带土挖了,栽在自家的院子里。

    害怕这东西栽种过程中出现什么意外,刘道德特意对着树干输入了一些香火念力。

    一天,两天,一个星期很快过去,看那几条绿叶不断生长,没有枯萎的迹象,他总算放下心来。

    日子就这么慢吞吞的溜走,虽然成了河东刘村土地爷,但刘道德平时该咋过还咋过,也没有啥大的变化。不过这几天闲暇下来,他在不断琢磨脑海中的敕符。

    经过近段时间的钻研,他自觉有了些心得体会。首先就是香火念力可以修复敕符,其次还可以滋润动植物。

    但香火念力不是凭空产生,而是需要信徒贡献。长期使用,只进不出,香火念力会消耗一空,到那时,自己就要跌下土地神位。

    想让信徒贡献香火念力,需要土地神灵验,能满足他们的祈愿。

    这样经过口口相传,祭拜的人才会不断增多。

    不过该如何满足他们的祈愿,刘道德却不知晓。毕竟他得到是一枚残缺的敕符,里边很多关键信息都没有。

    所以增加香火念力之类的事情,目前只能想想。

    探索告一段落,刘道德又恢复了平日的懒散。

    又到星期天,河东刘村再次热闹起来。

    看太阳晴好,刘道德索性把自家几床棉被拿出来晾晒。准备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