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列阁中,许同辉还了一匣子书。
在撰著阁中,许同辉找到了主事人,让其帮忙看看这个话本。
那个主事人只是淡淡看他一眼,就收下了,而后,那个有着序号的一摞纸被他随手放在了一个杂乱无章的长案上。
要说聚星楼的这一块,其实最早是源自于外头的“说书”。
就是许同辉和许广陵在九曲城时在茶楼中看到的那种。
聚星楼的宗旨是“聚八方之才”,不管是不是“才”,人来了,总得有事做,不管正事还是闲事。
有切磋修行的。
有品尝汤剂的。
有个说书的人也被请来,在茶楼里开讲,向外头一样。
这是最开始。
但说的那些书,很糟糕,东拼西凑且不说,而且重复度极高,聚星楼换了好几批说书人,到后来,说书人才说一小段,往往品茶的人就已经知道后面是什么了。
这些说书人其实也是说一段时间,换一个地方。
不说整个崤国,也不说整个南州,就是这安南郡,范围也大着呢,除却郡城之外,底下那些小的城池多着呢,城池之外,更多村镇就真是多到数也数不清了。
一个说书人只要能把一个话本说好,就尽可以在安南郡转着来,从这个城池转到那个城池,一直转下来。
等把整个安南郡转完,估计也到了告老还家的时候了。
一个话本,就足以养活一个说书人!
所以对说书人来说,会讲一个话本就好,而且天天月月年年讲一个话本,会慢慢地熟谙,慢慢地精擅,讲说的时候就更能掌控话本,从而获得更好的效果。
学第二第三以至更多的话本?
划不来。
真划不来。
弄不好还是得不偿失。
连换了好多人说书人,聚星楼的说书活动就慢慢陷入了不尴不尬的境地。
而且这里的人,除了被大人带着来的小孩子之外,其他基本上都是修者啊,对那些本是源自普通人的话本不免就多了几分吐槽。
然后聚星楼管理这个环节的主事人心中就是一动,何不组织这里有兴趣的人,他们聚星楼自己出话本?
于是,星星之火,就此漫延。
在聚星楼中撰写话本有好多好处。
话本写得好的话,有很大可能得到聚星楼中大人物的青睐,这样的例子已经发生过不止一次了。
于是,不止是那些小门小户的散修或低品世家修者,就是聚星楼背后的四海门,四海门中的一些大家族子弟,也对此颇是眼热。
用地球上中国古代的话来说,这是一条“终南捷径”啊!
今天还藉藉无名,弄不好明天,就能进入大人物的视线甚至心中了。
另外,不管写得好坏,都有“润笔”。
写得差的话,润笔也就三五两到三五十两银子,可是如果写得好,聚星楼给的润笔也相当不菲!
这对好多家族子弟,同样有极大吸引力。
至于那些小门小户的,就更不用说了。
而除了这两者之外,话本撰写人自身,也能够在聚星楼里扬名立万儿,甚是得到一些人的拥趸,这一点,同样是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后来更进一步,好的话本不止是被说书人拿来“说”,更是被拿来“演”。
那就更是油中点火,火上浇油。
如今,聚星楼的话本阁,在整个安南郡城都是大名鼎鼎,也就是许同辉他们刚从小地方来到郡城,而且因时日太短也并没有融入郡城的修行界,所以暂时一无所知罢了。
许同辉投递的话本,被淹没在了很多很多的投递话本之中。
这些话本也没有专人审核什么的。
因为看话本的人很多,哪怕新投递的也是如此。
真写的好的话本,在那些“尝鲜”的人之中,会流传开的,真到了那个时候,才有聚星楼的人把这话本拿出去,专门查看,然后决定是否将之列入话本陈列阁。
列入的话,会由专人工笔抄写,然后装订成册。
不列入的话,撰写人投递是咋样,就是咋样,在话本撰著阁里放着,一段时间后,被当成废弃物清理掉。
许同辉自是不知道个中关节,他只是意外地得到了十两银子的“润笔”,然后就回来向许广陵复命了。
在他走后,恰好有个人过来,看到一份新话本,便顺手拿了,在外头看着,消磨时间。
第69章 入神()
这人叫常岩松,也算是大世家子弟,他的亲祖父便是四海门副门主之一。
还很小的时候,他被祖父带到聚星楼来,那个时候他字还识不全,在话本撰著阁随手摸了一本,连门也没出,就靠在那个长案的腿上看了起来。
结果一看,就看到天昏地暗。
他的祖父找了半天没找着人,最后才在长案底下找到这小子,那时候天已经黑了,这小子正抱着话本蜷在案底呼呼大睡。
这是常岩松和话本的起缘。
时光冉冉,常岩松成了常家颇为出头的一个后辈子弟,甚得族老们青睐,而他也顺理成章地早早加入了四海门,但目前还没有职差。
没有职差不是因为他不行。
而是因为他的爷爷们他的父辈们都还正是盛壮之年。
小辈?靠边站喽。
常岩松连边都没靠,常年泡在聚星楼,倒也自得其乐。
聚星楼的正事闲事多了,常岩松基本都尝试过,而闲事之中,他的最大爱好,没有之一,便是翻话本。
这是从小就养成的习惯!
常岩松今年二十六岁,而他的这个习惯已经养成二十三年了!
不止看,他还抄写。
陈列阁里的那些话本,大约有一成都是出自他的手笔!
他自己也试着撰写过,那还是十几岁时候的事了,可惜并没有得到多少人的传阅,连续好几本都是如此,他也便息了这个心思,开始只是看和抄写。
十几年下来,他的凝气境已经有了过半的功力,据其祖父判断,有望二十年通脉。
于世家而言,这是一个标准。
二十年左右通脉,这是天才,家族要全力培养的。
三十年左右通脉,这是稍逊一些,就算称不上天才,人才也还是算得上的,家族会在全盘考虑的基础上,尽量培养。
四十年左右通脉,那就一般了,家族会给点资源,但不会太关心。
至于再往后,那就是八月后的瓜蒌,既长不大,也不成瓜了,一辈子老老实实,在凝气待着吧,直到年华老去,一步步退化为普通人。
其实在大世家中,这些人就是普通人。
不被作为修士又或者说家族子弟看待的。
常岩松是标准的天才,在聚星楼里,和他走得比较近的,也多半都是这等人,至不济,也是有望三十年通脉的那些。
今天下午,常岩松就是和十数人探讨修行,有点累了之后,随便拿个话本放松放松。
话说,二三十年看下来,他看话本的兴趣虽然没有丝毫减淡,但是对于话本,却已经是越来越挑剔了,从最初的不知好坏什么都看,到现在,已经不知道是在看话本,还是只单纯地维持着这个兴趣。
因为似乎已经有好久,都没有忘神、投入地看过一个话本了。
青云之路。
许同辉。
没听说过的人名,应该是新人。
至于话本的名字,常岩松微微撇了撇嘴,就他看的这些年来,已经有好多人用过这个名字了好不好。
倒是这个字……
常岩松久久都没有翻开封页去看里面的内容,而是直接就被这字给吸引住了。
他经常抄写话本。
他写的字,已经很多了。
这个话本,这个封页上的几个大字,怎么说呢,一眼看去,好像没什么特别的,但常岩松作为一个“常书者”,莫名地就看着这字呆住了。
他看了好一会,然后甚至把这几个字左放右放倒放。
他还是没有看出什么来。
但就是觉得这几个字有点不一样。
和那些写得很糟糕的不一样。
和他写的……
同样不一样。
但不一样在哪里,他就是看不出来。
这就好像一个人身上痒,但抓了半天,也没抓到真正痒点一样,让人有点抓狂。
又看了好一会儿,还是没发现问题在哪里,常岩松恨恨地,略过这封面,终是看起了正文。
正文还是一样的字形。
但很快地,常岩松就没有心思关注字形了,他的心神全被话本的内容所吸引。
怎么说呢,这话本平铺直叙,根本没有什么新奇的,如果是新人,随便看几眼估计就抛下了。——真的是没有半点新奇。
既不新也不奇,你还叫话本?
去!
但对于常岩松这样的“老人”,奇怪地,他居然才看了几行,就开始不自禁地入神了。
故事从叶家的学堂开始。
这个事,常岩松是经历过的,几乎所有的世家子弟都经历过。
但是当时教他们的先生,嗯,也就是他的一个远房祖辈,好像,没有书里的这个先生高明。
甚至都可以说,差远了!
这还是常岩松刚开始时的念头,随着继续往下看,常岩松就发现,不是差远了,而是两人根本就没法比,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九曲城,这是哪里?
真有这个地方,真有这个叶家,真有这个教学先生?
这事他得给祖父说说!
如果真有这样的先生,是值得花费一番心思,请到常家的族学来的,而如果真请来,常岩松都有再进一次族学的心思。
不过想了一会之后,常岩松忽地摇头失笑。
想什么呢。
这是话本啊!
但是,但是……
这真的是写得太详细了。
让人本能地就觉得,真有这么一个教学先生,甚至,说是假的,都有点让人不信!
常岩松看过好多好多的话本,这些话本里,也有主角从小的时候开始的,然后当然也讲到了族学,但现在想来,他居然记不得一个教学先生了。
那根本就没有什么特别可言!
但是这一本里,一页都还没有看完,他居然就起了把这个先生请到家族来的念头!
故事继续往下。
常岩松对冷青云这个主角其实没什么感觉。
冷青云那种沉默而又孤寡的性子他可以理解,但并不能生出认同之心。
常岩松自己虽然不太喜欢热闹,但自小到大,围在他身边的人是不少的,而就算现在,家族内,家族外,四海门内,四海门外,他也有不少交情甚厚的同辈。
对于冷青云这种,一个人进族学,一个人出族学,虽存在却没有半点存在感的“主角”,他并不太看在眼中。
如果换了个话本,主角这样的,他多半坐在这里半天,也翻不到第二页。
然后就是手里拿着话本,坐这里闲待上半晌,吹吹风什么的。
而这本,他看的不是主角。
开头部分,他看的是教学先生。
然后想着有没有这样的一个教学先生,有没有这样的一个族学。
如果真有。
那这个族学里的孩子,就真是太福气了!
。
第70章 愤怒()
故事继续往下。
话本进行到现在,真正算得上是一件“事”的情况发生了。
冷青云进入族学三年之后,学堂考核。
看到这里,常岩松惊讶了好一会儿。
学堂,考核?
这是什么玩意?
反正他们常家的学堂,没有这回事。
他们这样的子弟,都是自小就被送
《全知全能者》第70章 愤怒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zwqiushu
第71章 悸动()
“从家到族学,要走一百步,小明比较调皮,喜欢一只脚在地上跳着走,今天他一共跳了四十下,如果不管走和跳都是一样大小的步子,那么小明今天一共走了多少步?”
直接把一条腿打折,以后你就一只脚跳着走吧!
不!两条腿全部打折!以后你就坐在地上让人拖着走吧!
“小明喝水有个习惯,就是喝到一半时,要把水杯添满才继续喝,今天小明一共添了十八次水,直到最后喝完没再添了,那么他今天一共喝了多少杯水?”
怎么没把你给撑死?
啊?怎么没把你给撑死!
这个题倒是简单,但简单并不能减少常岩松的愤怒。
“小明因为太过调皮,定不下心来,被父亲责令蹲墙角。”
好!
常岩松心里大赞一声,并对那位不知名的父亲生起了一种深深的敬意。
“嫌蹲墙角太过无聊,小明拿了谷子在数。”
“第一天,他数了一粒,第二天,他数了二粒,他三天,他数了四粒,第四天,他数了八粒,第五天,他数了十六粒……”
“如果一直这样数一个月,这个月的最后一天,小明数了多少粒谷子?他这个月又一共数了多少粒谷子?”
这个倒是也很简单。
第六天三十二,第七天六十四,第八天一百二十八……
在心里默数着,而数着数着,常岩松便张大了嘴巴。
这……
怎么会是这样?
常岩松有点呆滞地抬起头来。
他坐的方向,正是太阳落山的方向。
此时,天色已经将晚,太阳已经看不到了,但西边天际却是一片霞红,一天中最灿烂的红。
这样的时间极短,很快地,整个天际都会黯淡下来。
常岩松有点愣愣地看着西边的绚烂,一时间,有点恍惚,直有一种仿佛不在人间的感觉。
真的,这个题很真实。
但是真实到让他感觉虚假!
“小明喜欢吃果子……”
“小明……”
第二部分的这个“数”,也还是十题。
而话本里同样也说了,总共是一百题,话本同样地只是抽取了前十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