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影响任何。
是与不是,都不会影响许广陵的态度,这本就是一颗闲子。
至于之前为什么不教大佬,不教钱绍友,不教大傻佳公子,不教郑琴,不教伊藤姐妹,其实原因很简单。
他们的“心”,都不在这里。
大佬能放弃自己的位置吗?
不能。
钱绍友能吗?
也不能。
其他等人,俱皆如此。他们都很难,诚于此道。
而沈欣不一样。
她是一个心“死”的人。
别无所依,别无所向,基本上,也是别无所求。
也因此,当她的心活过来之后,当她的生命开始蓬勃向上的时候,是很容易在身心本身的道路上,向前走的。
当然。
这也只是可能。
是目前还没发生的事。
也许后续的情况和许广陵所想的并不一样,甚至大相径庭。
还是那话。
没什么。
怎么样都可以。
至少这个小姑娘看起来挺顺眼的。
看到她身处困境,那就随手拽一下,拉她出来。——这已经是许广陵此举的全部了。
所有的后续,都不在计划中。
之前不在,现在依然不在。
如果小姑娘真的在他的手中变成了一位“典型修者”,许广陵是会感到愉快的。
但也仅此而已。
==
感谢“沉默的黑石”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赠君酒一壶”的月票捧场。
第688章 最亮的那颗星()
朱熹曾言:“半日静坐,半日读书。”
这句话是他对学生说的,自身的实践如何,不清楚。
但从其文集中的诸多描述来看,静坐,无疑在他的一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这位阁下以年七十而终。
算不上夭,但也算不上寿。
不过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其晚年被拖入了政治风雨中,各种无下限的打击接踵而来,处境极为糟糕,而且旨意就来自于九重天,是绝对等不到阳光的那一天的。
如果没有这一桩事,他能活多久,不好说。
他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非道,非佛。
静坐、修行之类,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要么属道,要么属佛,但其实,华夏古代儒释道三途,凡有成就声名者,多半与此有关。这是当初,章老先生给许广陵上的第一课。
许广陵现在也教起了别人。
虽然这个小姑娘他并没有打算收为“弟子”,也谈不上有多用心。
但。
不论心而论行。
在行为上,他确实是以用大宗师所看到的最合理的方式方法,来培育沈欣这株小树苗的。
静坐,许广陵没教她。
虽然之前,她一天的大多数时间,都在“静坐”。
那种魂不知道跑哪去了,或者只是自我封锁,然后独留下一个躯壳的那种静坐。
按理说,稍微传授一个法诀,这姑娘就能轻轻松松地达到正规的而且是比较深层次的静坐。
所谓“五行山下定心猿”,西游记作者用极为形象的手法来描述了修行的这一常规入门手段,嗯,常规之一,并不是一定要静坐,但这确实是经典手段之一。
孙悟空在五行山下被镇压了多久?
五百年!
这当然是文学描写了,但其中透出的意思,却与真正的修行情况,脉络相通。
那就是静坐易,入门难。
身体的静只是手段,只是一道桥,走过这道桥,由身静而达到心静了,才算是走到对岸。
这道桥,大圣走了五百年。
而一般的普通人……
反正,并不是那么好走就是了。
但沈欣不一样。
这道桥,对她来说本来就不存在,或者说,虽然有,但极短,稍微跨步,然后三步两步,就过去了。
别人需要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二十年磨炼的工序,对她来说根本就不需要。
但正因为她以前太静了,所以现在许广陵想让她动一点。
不论是每天早上的十公里跑步,还是其后的瑜伽锻炼,又或是下午的种田,都是如此。
让她一天都在折腾中,只有晚上睡觉的时候,才能静。
动,也是生命的生长化育之机。
而在这个过程中,许广陵给她提供的,就是生长化育的最优秀环境。
最优秀。
哪怕不是“最”,也所差无几了。
这样的待遇,许广陵当初是没有的,差了十万八千里。
当然,许广陵的待遇,章老先生和陈老先生,这两位老人当初也是没有的,同样差了十万八千里。
所以说,一个好的老师,或者说引导者,真的是太重要太重要了。
哪怕从世俗的角度来讲,章老先生的五个医学弟子,个个进入了国内学术界的核心序列,无一例外。这,就是一个好老师的重要性。
跑步不说,瑜伽也不说,为什么要让沈欣种田呢?
就是要让她看着,一粒又一粒的种子,在她的亲手之下,从黑暗中破土而出,然后一点点地萌长。
在这整个过程中。
她要挖地。
她要碎土。
她要播种。
她要插枝。
她要浇水。
……
许广陵没有在任何一个环节上帮她,一切的自始至终,全都是由她一个人自己来。
硬要说帮的话,就是让她种在院外的某些植株,不要被寒冷冻死了,而且也只做到这一步而已。
在许广陵的吩咐之下,沈欣细心地种植,然后对每一种植株的成长,都仔细地观察和记录。
最初,这只是出于吩咐下的一种行为,但慢慢地,沈欣的心沉潜了进去,她开始真正用心地,对待出自她手的每一个植株!
嘘寒问暖,全方位地呵护。
院外的小葱可摘的时候,她甚至比看到院内的那些还要高兴,这一晚,她就做了院外的小葱炒大白菜。
味道自然不用说,和用院内的差了不知道多少个层次。
但沈欣一样吃得极为欢快,那似乎才是真正的收获的喜悦。
沈欣收获的,当然不止是蔬菜。
这段时间以来,心和意的方面不论,身体上,她的变化极大。
首先,不胖了。
一点都不胖了。
虽然她每天都胡吃海塞,特别是晚饭,一吃就吃很多,比一个普通大男人的饭量还要大,但她的体重确实是在减轻,一点点地,迈向最“合理”的数据。
不胖不瘦只是表象。
表象之下,是她的身体内部,生长化育,或者说代谢循环等等,正步入一个极为良好的状态。
此其一。
其二,住在她的那个房间中,每天晚上都被草木自然散发的元气和灵气渗透、“蒸熏”着,她身体内的气血,在同时向着充沛和纯净两个方向进化。
而且是既从内到外,又从外到内。
元气和灵气,伴随着特有的草木清香,随着她的呼吸进入脏腑,然后在沉睡的状态下,一点点地滋润着她的脏腑,再由脏腑而泽及全身。
这是从内到外。
人的呼吸,除了口鼻,还有全身的毛孔。
极度充沛的元气和灵气同样循着这个渠道,一点点地渗透着沈欣的身体。
这是从外到内。
而这些时间以来,最明显的特征,莫过于她肤质、气色上的变化。
她的眼睛越来越明亮。
如果说以前只是清澈,正常的年轻女子的清澈,那现在,就是亮若晨星。
既清,且亮。
脸上再没有痘痘之类的什么东西,整个脸上,都如婴儿般地,而且是最理想状态的那种,没有半点瑕疵。
手上也是一样。
沈欣的手,其实之前是颇为粗糙的,甚至有着少许的茧子。
况且,这些天来她还一直在种田呢,是真正的种田,劳动量可是相当不少的。
但是,她的手似乎也是变化最大的。
之前有多粗糙,现在就有多精致,简直是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她去泡澡的那家店,已经经常被追问了,这个“经常”达到了每天都有的程度!
而在那个女子健身馆中,很快地,她成了最亮的那颗星。
这也给她带来了颇为不小的苦恼。
==
感谢“夜色流连”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紫眼猫猫”的月票捧场。
第689章 灵香()
当然,大概来说的话,这也算是所谓幸福的苦恼了,究其实,既不苦,也不恼,而只是有点烦。
被烦了好些天,沈欣终于把这个烦扰向许广陵倾诉。
“她们问我到底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秘诀。”
“那你是怎么回答的?”
还能怎么回答,吱吱唔唔,顾左右而言它呗。
看沈欣的样子许广陵就想笑,想当初,他带着大猫行走闹市,可也是一路被行人围观的,沈欣现在在那个女子健身会所,大概差不多也是同样的待遇。
但他也知道沈欣的性子,其实应该是不会怎么在乎这方面东西的。
所以,会让她觉得烦扰的原因就是……
“那里面,有人让你觉得很不错?”
可不就是!
沈欣觉得那个陈姐,就挺不错的,还有她的那个瑜伽教练,也挺不错。
她们都是好人。
至少,心不坏。
在这一点上,沈欣的感觉还是很准的。
许广陵伸手。
院墙上,一截小小的藤萝离枝而来,随后,碎成了粉末,而再随后,这些粉末被无形的大手碾合在一起,成了几支……
香?
线香。
细细长长的,像拉直了的毛线一般的线香。
这个东西,沈欣还是认识的。
当初她们宿舍的苏三,就喜欢买这东西在宿舍里点,说是净化空气。
不过四娘鼻子不好,一闻那香就打喷嚏。连换了好几种香都不管用,最后苏三只得悻悻地放弃了这个小爱好。
“喏,拿去包装一下。”
接在手里,沈欣一时还有点没回过神来,有点小愣。
“你再去那个过方,把这个东西带过去。如果还有人问你什么,把这香送出去就行了。”
沈欣没打算专门去买个盒子什么的,第二天早上在自己的房间里,她就是用偶尔打印用的a4复印纸,把这六根线香一包,然后就带着出门了。
女子健身会所。
沈欣锻炼了不久,陈姐就过来了,顺便还带了一壶茶水,水里泡着上好的枸杞。
锻炼的间隙,沈欣、教练、陈姐,三人一起休息聊天。
会所一般过来锻炼的人并不是很多,特别是上午、中午,而且是在非周六周末的情况下。另外,如果好多个项目再分流一下,单个的项目上,就更没多少人了。
不过沈欣这样的待遇,也还是特别的。
至少最开始的时候,她没有。
这段时间下来,沈欣对另外两人的情况也有一些了解。
从聊天中知道,陈姐并不是老板娘而是老板,至于她开这个会所的资源,包括钱及一些必要的社会关系,是其前世的情郎给她的。
她的老爸。
陈姐自己所言,“就是做点小生意。”
但这年头一般这么说的,而且是女儿说父亲,那多半意味着这生意可能并不怎么小。
但沈欣并没有打探。
她既不是这个性子,也不觉得应该或有必要打探。
而比沈欣小几岁的瑜伽教练,是陈姐的表妹,在这里打工,算是“挣点外快”。
女人之间的聊天,能有什么话题?
要么家长里短。
要么男人。
要么旅游或购物。
再要么,就是养生和美容了。
这些是主要的范围,而在这个女子健身会所,在沈欣和其他两人之间,可以聊、方便聊的话题,不用多说,也是大体集中在养生和美容这一块。
尤其是发生在沈欣身上的情况。
最初,惊奇于沈欣身上的变化,陈姐确实是非常想打探的,不管是出于经营这个会所的原因,还是因为自己也是女人的原因。
或许,后者的原因要更重要一些。
但慢慢地,沈欣身上的变化越来越大,大到已经明显超出了“普通”的范围,她反而不打探了。
而只是以知心大姐姐的方式一个劲地结交。
这是“软刀子”。
而且其中确实带着功利。
但偏偏地,至少对沈欣来说,有用。
话在人说,事在人做,在相处中,沈欣就是感觉陈姐的这事做得……
让她不反感。
甚至,对陈姐的处事手腕和风格,都挺有好感。
但发生在她身上的情况,又是无从说起的。
不过今天,她有话说了,锻炼结束之后,告别的时候,沈欣从她的背包里掏出一个东西,然后道“陈姐,送给你的!”
陈姐送沈欣出门,回来的时候就见那东西已经被二丫头给打开了。
“香?”
她好奇并诧异地说着,然后随手从那几支里抽出了一支放在鼻底下轻嗅一下。
“姐,我闻过了,不香,一点味道都没有。”
“可能只是味道不明显。”陈姐道。
想闻起来香,那太简单了,这年头,就是外行也知道,各种香味添加剂,不知道有多少!
所以对于沈欣送的这线香,香,不是问题,不香,才是问题!
陈姐不玩香,但她的闺密圈子里,还真有玩这个的,从片香,到屑香,再到脂香、混合香,反正一年下来少说也要烧它个几百万。
闻着鼻底下的这香,反复闻着,陈姐确实没闻到什么味道。
不要说香了,连那种属于木料的某种味道或者说感觉,她都没闻到。
这就怪了!
但她至少确定了一点,那就是这香多半是自制的,而不是外面随便买的那些“妖艳贱货”。
其实这一点嘛,不用闻也知道。
沈欣能送她这东西,而且还小气巴拉地只有六支,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