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而言之,乏善可谈。
许广陵探索得很有趣,很细致,如一个新得了好玩玩具的小孩,但最终对于这座山的探索结果,却着实没什么好说。
但是,可以做一些以前做不到的事情。
许广陵醒来后,两位老人找许广陵,把他们已经基本完成的“大型园林建筑设计图”拿给许广陵看。
许广陵也基本通过了两位老人六成以上的意见。
而这时,得鉴天镜之便,许广陵在完全了解了这座无名山内外情况的基础上,先是让大佬调集一些尖刀们过来,对这座无名山的内部进行施工。
是的,内部。
许广陵以前从山顶到山脚小小地开辟了一个河道,以汇集山顶融化的雪水成为溪流,就在这条溪流的靠山脚处,右侧,向斜下开凿,只需开凿五十米左右,就可以看到一道很大的缝隙。
这缝隙从山脚向上一直裂开到半山腰处,形成了一个总长约有两千多米的山内峡谷。
只不过这个“峡谷”,是斜竖着的。
这么一个天然的“内里洞天”,许广陵自然会想法利用上,而不让它白白闲置着。
怎么利用呢?
第一,在里面大种草木。
有很多草木,本来就喜欢背阴以至于完全近乎黑暗的环境,许广陵以前还为这个而大费心思,现在么,简直就是好到不能再好。
第二么,两位老人一直有学着酿酒,从桑椹酒开始,几乎是什么能酿酒的东西,都要拿来酿酒试试。现在,大型的极品酒窖,也有了!
天生之峡谷,杂草木以置酒。
许广陵甚至都在想着,这个峡谷开辟出来之后,能不能想法把它并入聚元聚灵大阵中去了,然后把酒窖就设置在山洞峡谷内的风眼中……
就不说大佬以及那些尖刀了,就连两位老人,对于许广陵知道无名山内有这样的一个环境也很是吃惊。
不过他们却是连问都没问。
本能地把这归结为,是许广陵又晋升了一步的原因!
许广陵默认了他们的这种猜测,没有解释,主要也是没法解释。
而一个大宗师,加上远远远远称不上诸天尽览的鉴天镜,两相配合,正让许广陵获得了一个以前所没有过的体验,而且是多方面的体验!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也始终沉浸在这些体验中。
==
感谢“中山辉少”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嗨呀好累啊”的月票捧场。
第640章 第一道风景线()
无名山是草莽之山,两位老人也是草莽之人。
之前他们一直住着帐篷,这其实没什么大不了,虽然说是简陋了点,但完全称不上恶劣,更重要的是,帐篷口就对着一望荷花的池塘。
有这个条件,其它什么都可以忽略。
不过现在有了嫩芽茶,荷花池塘的重要性也就大大降低了,哪怕不要,也都是可以的。
所以可以让两位老人搬到“屋”里去住了。
当然郑琴也是一样。
大佬同样。
人家好歹也是一位大佬,天天睡帐篷……
虽然他自己很乐呵,但让人看到会觉得也未免太“与民同乐”了些。
当然,也不可能有人看到。
无名山周边,包括东西南北各个方位,早已经被封锁得水泄不通,如果确有需要的话,那真的是连一只飞鸟都飞不进来,更不用说一个大活人了。
不封锁不行。
因为这个地方早已经成了各大势力特别是国外势力的十星级关注点。
这段时间以来,什么摄影师、地理学家、旅行学生、杂志采编、集团投资人……只有你想不到的来历,没有它们编不出来的身份,可谓是各路牛鬼蛇神一起出动,要探一探这里究竟是怎么回事。
然后那些人就被“天网”给统统挡截在外了。
也正是有国家部署以及大佬手下的那些尖刀们存在,这里,才会是现在的这样一个世外桃源。
就连伊藤姐妹过来,现在也都是经过特别通道。
这次醒来之后,许广陵正式开始建筑家园。
一是聚元聚灵大阵已经成功摆设出来了,哪怕再大动手脚,许广陵也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忙却不乱。山上山下任何的改动,都可以设法并入大阵中去。
二是两位老人的大体规划已经就位了,然后他们的规划再和许广陵的要求及意图一碰,最终的规划也就出来了。
如此,自然是可以进入实施阶段。
万事俱备,只差许广陵的一个拍板,现在,板已拍下,则一切都在飞速地进行中。
最先开辟的,就是山内峡谷以及酒窖。
最下的入口,以及半山腰间的出口,还有入口及出口之间的数个通风、采光口,当然,它们也都可以作为出入口。
最后决定,五百米一个通风采光口,于是加上最上最下的出入口一起,共七个七入口。
出入口布置就位之后,许广陵在这些出入口的内外围,遍植草木,使其外部,在重荫覆盖之下,内里,则是以草木作为天然的装饰兼支撑。
这是最好的装饰。
也是最好的支撑。
几乎是在许广陵才刚刚完成了这个布置之后,两位老人就已经爱上了这段峡谷,并决定将之作为以后散步的地方,而且还不需要考虑太阳、阴雨等因素,简直太完美了!
于是许广陵的计划便随之有了小改动,在山内峡谷的安排上,也就布置了一条适宜散步的通道。
而在通道两侧,再遍植某些药草及草木。
都是经过特意考量的种类。
药草需要适宜这样的环境且不说,它们的气味必须、至少,不难闻,而且应该是补气益血类的,这样才适宜作为日常散步中的接触。
而对于本不在计划中的草木,许广陵的要求就一个,它们或者形象要好,或者气味要好。
总之,适宜作为“行道树”。
尖刀们开辟,作为建筑师;许广陵布置,作为“自然之子”。
经过了几天的劳作,当这条通道内外都已开辟布置好之后,郑琴拿着她的入门小单反,把这峡谷的内外,拍了个遍。——她也是极喜欢的。
甚至比两位老人更甚。
不过许广陵估计她喜欢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峡谷内出入口附近的发光苔藓,它们在幽暗的环境下,看起来如同神秘的精灵,让人观之而不觉沉醉。
许广陵其实是不知道这玩意儿的,还是在他和两位老人商量峡谷内部的采光系统该如何布置的时候,两位见识广博的大宗,让他知道了,世间还有这么一种奇怪草木的存在。
但随后许广陵却也让两位老人见识了一下。
同样也是出乎许广陵自己预料的。
那就是那些本质只是“反光”的发光苔藓,在被置于出入口内的五个微型小风眼中之后,不仅长得在形体上由苔藓变成了“苔藓树苗”,同时也由只是反光,而变成了不止反光能力极大增强,同时也真正地发光起来。
发出一种接近天蓝色的微弱光芒。
虽然据两位老人研究后判断,它本质上还是反光,把白天吸收于体内的光线或者说热能,在夜晚无光的时候发散出去。
但其实反光也罢,发光也罢,本质上或有所差异,现象上,却是没什么差别的。
如此,星星点点,如是星空。
神秘、宁静,似乎也带着那么一些天然的优雅,近处细看的话,还有那些星点仿佛一个个发光且跳动音符的错觉,如同置身安静乐曲中。
但其实,是没有声音的。
郑琴喜欢上这个,并不奇怪。
尤其许广陵让这些发光苔藓布满了通道口的两侧及上端,如站在地面看,就如被无数的小星星给包围。
然后伊藤姐妹过来的时候,三个女生直接打地铺,在最上的那个出入口内侧,在天蓝色的星光环绕之中,睡了两宿。
郑琴甚至流露出想把那架大钢琴搬到那里去的意图。
许广陵满足了她,不过是新添了一架音质同样不错的小钢琴。
这是山中建筑的第一个小工程。
许广陵通过鉴天镜发现之后,本来只是把它当成一个特殊的草药种植环境兼地下(山内)酒窖,却不想,正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让它成为山中一个极美的景致。
于是,郑琴的卧室、琴室、工作室等,以及伊藤姐妹的客房等,也就顺势被许广陵安排在了最上的出入口附近,方便她们打地铺。
索性,这条地带也就成了居室带。
大佬的居室,在第二个出入口附近,其实也就是山脚的地面,因为第一个出入口是在五六十米深的地下,那里被设置成了斜梯,走的话要两三百米的。
两位老人的居室,在第三个出入口附近。
许广陵的则是第四个。
居室安排好之后,是浴室,或者说洗浴系统,而在这一点上,许广陵是用了大心思的。
==
感谢“夜半小书迷”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春西行妖”的月票捧场。
。
第641章 复合针灸系统()
大宗级别的养生者,必重食、睡。
因为这是最基础的两大要素。
最基础,也最高级。
以大宗师体系的三阶九级而论。
初阶离开不它们,中阶离不开它们,高阶离不开它们。
一级离不开它们,二级离不开它们,三级离不开它们;四级离不开它们,五级离不开它们,六级离不开它们;七级离不开它们,八级离不开它们,九级离不开它们。
如此的一以贯之!又如何能说它们不重要?
而如果连这两者都抓不好,不用说什么三阶九级,就连最基础的零级,最初始的养生,都不必再提。
因为提也是麻绳提豆腐,还是水豆腐。
白提!
基础都抓不好,你还谈什么其它?
洗洗睡吧!
直至晋入大宗师之后,这两大束缚才能稍微缓解一些,也只是缓解,而不是彻底消除。
食且不提。
只说睡。
如何才能睡好?
讲究其实挺多,而且甚至和食也是有关系的,但许许多多都不提,只说一点,那就是如果让“沐浴”的环节到位,是大有裨益于睡眠的,因为身体的净,很容易诱导心灵的净和静。
敛心、澄意、静虑、呼吸悠长缓慢而放松。
身体不过逸也不过劳,腹内不过饥也不过饱,气血不沸腾也不僵滞。
这些,是“内沐浴”。
所以,据许广陵看的道藏中一些书籍所载,古时那些善摄养的养生家以及道佛两家人士,同样也包括部分大儒,如非常有名的范仲淹、王阳明等等,晚上入睡之前,经常会做身心两方面的功课。
心则三省,则省而静。
身则导引,由引而宁。
如此,身心宁静,而自然一夜酣眠,元气满满迎来新的一天。
两位老人的这两个方面,许广陵都不需要考虑。
就是在许广陵认识他们之前,两位老人在这些方面,也都做得很好,更别说现在了。
甚至现在有了那霸道同时也王道的嫩芽茶,这两方面不需要去考虑都行!
但这并不妨碍许广陵锦上添花,把“沐浴”加入入睡前的环节中。
基本就一个思路,那就是先冷浴,后热蒸。
冷热交替是策略,而既然蒸是热的,那浴自然就是以冷为佳了。
以两位老人的身体情况,同样也包括现在的大佬、郑琴等在内,自然是不用去考虑冷浴身体会不会不适应以至于会不会感冒的问题。
因为山中有清溪而下,环境很优厚,条件很充足,所以许广陵也就充足地利用了一下。
安排了三种冷浴的方式:
天然泳池,可以游泳,而且还可以顺游逆游,此是其一。
清溪引进一个位于山体内的“淋浴室”,这个淋浴室的整个顶部、整个四壁、包括底部,全都是以“大花洒”的形式存在,而且六个面是否喷洒都是可分别随意开关的。
此是其二。
而其三就是其二的升级版,把这个大淋浴室缩小化,由山体而变成人工制造的淋浴器,外表看就像是一个大洗衣机一样,不过这个大洗衣机内部,安排了旋转冲洗以及很多的喷洒功能部件。
许广陵把设计图画出来,标注了各个细节,特别是那近百个分布于内部不同位置而且还是可以微调的喷洒部件,以及各各不同的喷洒冲力。
设计图交给大佬后,仅仅三天的时间,成品就送到了山上。
许广陵亲自调整并试用过后,表示,“不错!合格!”
而这成品却不止是山上几具,大佬表示,山脚,基地,还有其它不少地方,也都派送了。
这其实是设计图刚交过去第二天的时候,大概是试验品出来后,大佬就亲自和许广陵沟通过了,说是能不能给其他人也用。
许广陵当然无有不可。
这东西创意并不稀奇,一个幼儿园的小盆友都能想到。
它真正或许称得上稀罕或珍贵的地方在于,那些冲刷和喷洒的细节安排,是出自一位大宗师之手,同时也是出自一位有实无名的针灸大宗之手。
所以从真正意义来讲,这不止是一个淋浴器,它还是一个大号的“复合针灸系统”。
水针,冷灸。
甚至,如果再讲究些,不止是冷灸,还可以在它的入水口,加入嫩芽茶什么的,使其成为“灵灸”。
但那太浪费了!
连许广陵都舍不得!
就不说有没有那么多的嫩芽茶,就算有,许广陵也既不舍得也不忍心这样用。
那真的是太暴殄天物了!
用迷信点的说法,他怕会遭天打雷劈。
事实上道藏中这样的迷信小故事还不少,比如说其中一则记载,说一个书生进京赶考,夜晚宿于一个山里的寺庙。
这一天晚上,狂风大作,暴雨雷霆,特别是雷霆,一道接一道,让胆子颇为不小的书生都心中渐生畏惧,直怕一个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