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之域”。
这是完全陌生的信息,“这世间,有永恒的存在吗?”
其实许广陵知道,有的。
生命会生、成、破、灭,非生命一样会生、成、破、灭。
一棵小草是这样,一棵大树是这样,一只猫是这样,一个人也是这样。一粒沙子是这样,一块石头是这样,一个星球是这样,一个宇宙也是这样。
一切有形皆破败。
但在有形背后的,组成了小草、大树、猫、人、沙子、石头、星球、宇宙……的那个东西,它是永恒的。
至少在许广陵当前的理解中,是这样。
“有”。
镜子这般呈现道。
“你怎么回去,怎么回到那永恒之域?”许广陵继续问着。
“你”。
“我带你回去?”
“是”。
“我怎么带你回去?”
“生命树”。
“生命树是什么?”
“生命树,万劫不磨”。
“你让我找到它,然后把它送给你?”
“不是,你融合它”。
“我怎么才能找到它?”
“鉴天镜,诸天尽览”。
“鉴天镜,诸天尽览。生命树,万劫不磨。你们是兄弟俩吗?”
鉴天镜的回答,第一次出现了迟顿,甚至迟顿了足有好几秒的时间,才显示着:
“是”。
但才刚显示,它又变换成:
“不是”。
许广陵再次被它耍愣了。
“到底是还是不是?”
“是,不是。”
它这次的回答更绝。
不过许广陵却醒悟过来,“你们是一对的、相因的、相承的、相成的……但并不是兄弟、姊妹、配偶……?”
“是”。
“诸天尽览,你这么厉害的吗?”
“是”。
“怎么览?”
几乎是许广陵才问着,呈现在他心神中的内容便来了个大变样。
鉴天镜不见了,鉴天镜下方的七颗星星也不见了,连这整个天地都不见了。
此际,呈现在许广陵心神中的,是他再熟悉不过的景象。
无名山!
就是他现在站着的这座山!
但是,再详细不过了!
许广陵对这座山是非常熟悉的,虽然还具体不到一草一木、一土一石,但具体到绝大部分草木,以及一小部分土石,却还是没有问题的。
心神几乎略一查探,许广陵便发现此刻呈现着的,正是真实的外面景象。
但是,这呈现却只到山脚,连那山脚远处的蒲公英带,都只呈现了一半进来。
“外面的景象呢?”
“不能呈现”。
“为什么不能?你不是诸天尽览吗?你说你能尽览整个大海,结果现在是连大海里的一个小水滴都显示不全?”
“和我无关”。
“那和什么有关?和你无关,那是和我有关咯?”
“是”。
“你的意思是,我很lw,所以才导致你不能尽情发挥?”
“yes”。
“yu are s h。”
“thank yu”。
“你真的没有意识吗?”
“没有”。
==
感谢“至方”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白云山上白云仙”的月票捧场。
第638章 识窍成就()
时隔两载,当初的际遇,终于水落石出。
它一直就存在于许广陵的识域之中,而直到今天,许广陵识窍成就,他成了自己的“识域之主”的时候,才得见其真容。
是的,识窍成就。
根本窍法,三大根本窍的第二窍,也终于达成了,只差最后一步,即告彻底的大圆满。
从最早的“九品白玉羹”,到这“归元息机根本窍法”,这些所有的梦境,都来源于鉴天镜在许广陵意识中的投影,而现在,当他识窍成就之后,梦,是没有了。
不管是正常的梦,还是这两年中那些特殊的梦。
他的心神、感受、意识,不再有任何混沌、不清醒、迷离的时候,真若睡眠,那就是意识蛰伏不动,而但凡有丝毫所动,那就不是睡眠,而是醒了过来。
梦,一种迷离的意识反应,对许广陵来说,已经成为过去式。
鉴天镜到底是什么,许广陵现在还不知道,但这并不妨碍他把它当成一个“万能应答机”来使用。
反正,存身于他的识域之中,他会的东西它都会,而它会的……
这可是一个自称“诸天尽览”的存在!
所以接下来的这些天,许广陵除了日常的一些安排,如与两位老人闲话等,在此之外,基本就是忙着两件事,一是熟悉识窍成就后的身心变化,二是熟悉与鉴天镜“相处”。
识窍成就,从动静上来说,并不如当初的命窍成就给许广陵带来的变化更大。
毕竟,由生向死,由死而生,那一步跨越,直至命窍的成就,对许广陵来说,是真正称得上“开天辟地”的,而且,一线之间,非成即败。
成,就是大宗师。
败,就是死。
哪怕平平静静地跨越了那道门槛,哪怕不管是当时还是后来,许广陵想起这事都会“淡然一笑”,但这丝毫也不影响,它在本质上的惊心动魄。
而识窍成就,就从容多了。
毕竟是大宗师了,而且是一位已经确立了道途的、“道永立”的大宗师,纵然面对任何的未知,那些未知,其实也是部分可知的,而非全然不可捉摸。
最简单的例子,就如识窍未成之前,许广陵就已断言,数日后,识窍必成!
然后,识窍依言而成就,如奉律令。
这与其说是自信,不如说是洞察,一位大宗师层面的洞察,然后,建立在洞察上的“必”。
必然。
没有迷雾。
这与初晋大宗师时,已然完全是两个天地。
而这两次成就,就如这两大根本窍的名字一样。
“命窍”,为身体立命,在根本层次上,改变了身体的运作,并使之时时刻刻都处于一种最接近完美的状态。
“识窍”,为身体立识。
识域的成就,一统了意识的天地。
哪怕意识中,有任何的纤毫之变,都将丝毫无隐、明明白白地呈现在识域之中。
读一篇文章,或者说记忆一个东西,对普通人来说,大抵分为这么几种情况:
记住了。
没记住。
很熟练地记住了。
记住了,但是并不熟练,有时能够复述出来,有时突然就忘了。
记住了,但是几天之后,又忘记了。
已经忘记了,但是过了一段时间,还可能是很久很久以后的某个时间,突然地,又想起来了,或者想起零星半点,或者整个地都想起来了!
……
这些,都很正常。
其实,这在某种程度上,非常像电脑中,远古时代的一种存储介质,“软盘”。
软盘,只能存放很少的内容。那个时候,根本没有“T”、“G”这种概念,有的只是“MB”,以及“KB”。
只能存放很少的内容,只是其一。
其二是,这内容存放在里面,并不稳定,并不“保险”。
这软盘,明明这一次还用得好好的,没有任何异常,但是下一次,里面的数据突然就读不出来了,又或者,只能读出其中的一部分,而其它的,损坏了。
除了软盘,后来又有了光盘。
光盘能存储的内容,比起软盘来说是一个大突破。
但它一样存在着不稳定的特点,当这光盘被反复读取,碟片受到磨损,又或者,读取器的读取及供电系统不是很稳定的时候……
硬盘登场。
随后,又从“机械硬盘”演变到“固态硬盘”。
而这之中的趋势或者说演变历程是:能存储的内容越来越多;稳定性越来越好;写入及读取速度越来越高;最后,存储介质本身却越来越小。
全面的、全方位的优化和进化。
人的记忆或者说意识方面运作,并不全然地与此类似,但确实很有一些共同点。
人紧张的时候,记忆的写入与读取都可能出现障碍,为什么?
人在早上、中午、晚上的时候,明明是同一天,明明是同一个人,记忆能力却呈现明显的差别而并不等同,为什么?
人老了,记忆力衰退,为什么?
不止是记忆力衰退,甚至可能会出现“老年痴呆”,为什么?
……
这些所有的“为什么”,都与意识本身无关,而与身体有关。
身体好,记忆就好,就这么简单。
许广陵很早的时候,就有了过目不忘的能力,而那个时候,他还不是大宗师。
自命窍成就、身登大宗师之后,可以说,已经无所谓遗忘了,但那个时候,嗯,怎么说呢……
如果意识里的内容多了,许广陵也不确定,随着意识内容的越来越堆积,以后,会不会依然出现遗忘的情况。
不好说。
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读取意识内容的方式,和普通并无差异。
而现在。
识窍的成就,等于是在他的身体中开辟了一个独立的意识天地。
从此,身体还是身体。
但意识,虽然存在于身体之中,却拥有了一个“独立王国”。
许广陵看书。
一些以前没看过的道藏类书,这类书,基本上已经被他看完了,所剩无多,这已经是山上最后的一批。
若是以前的时候,许广陵会或快或慢地翻着这本书,快,是因为可以快,而慢,则是因为心情。不管快慢,翻过之后,这本书的内容全数都会被他记住,哪怕并不需要记。
而现在,他坐在放着书的帐篷中。
他没有去翻书,翻任何一本。
“小天,GO!”在识域中,许广陵的心神这般地对鉴天镜说道。
“好”。
感谢“这里有骚气”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人误玩人”的月票捧场。
第639章 诸天尽览,严重缩水版()
许广陵没有动静,位于许广陵识域中的鉴天镜同样也没有动静。
但下一刻,几百本虚拟的“书”出现在许广陵的识域之中,然后,几百本书的书页同时翩翩地翻动着,而就在这书页的翻动之间,一点一点水气出现在识域之中。
最后,化成几朵位于五个星星附近的云彩。
星星,包括整个识域一直都在缓慢旋动着,而这几朵云彩就在这种旋动中,似慢实快地融入进了那五颗星星里面去了。
就这样,前后用时不到三分钟。
许广陵完成了对那几百本道藏书籍的吸收。
几百本书里,所有的内容俱都被他汲取过来,而且,并不是简单的汲取,而是在汲取的下一刻,就几步是同步地完成了最深度的消化和吸收。
这个速度和效率,让初次体验的许广陵自己都惊呆了。
一是惊呆于鉴天镜这种不可思议的能力。
二是惊呆于识窍成就之后,他自己对于知识的汲取和吸收能力。
他之前看书就可以很快。
但那时……
嗯,现在的这速度和其相比,提升了何止百倍!
“小天,如果几千、几万本书一起翻,你也能做到这样吗?”许广陵问道。
“是”。
鉴天镜确实高冷,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从不多话。
心念一动,许广陵想到了这样的一个情景。
他走进一个图书馆中,市图或者省图又或者国家级的大型图书馆,就走进大门,往大厅里那么一站,或者甚至连门都不必进,就站在外面,更甚至于是坐在图书馆附近的一家咖啡馆中。
然后下一刻,无数的书页在识域中纷纷扬扬……
“可以吗?”许广陵心念动间,再次这般地问着鉴天镜。
“nt a big deal”。
许广陵随即决定,以后,抽出一段时间来,走遍天下的图书馆,或者至少,把国内的走完大半。
之前的时候,一是没有时间,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二是那个时候,就算有时间,他也只能看寥寥几个类别的书,如道藏、农书等。
其它的,乱七八糟的看多了,难免给意识添乱,有碍心神。
所以,并不是多多益善。正儿八经是看多了,反而不美。
而现在,一方面已经确立了道基,本正源清,再吸收任何类别的知识,都不可能妨意碍神。
另一方面,识窍的成就,识域的生成,让他哪怕是一天之内就向脑海里塞进去比本身现有的更庞大一百、一千、一万倍的知识,也都只是毛毛雨、小意思。
就算一时消化不完,两时、三时也消化完了。
有着这样的便利,或者都可以说是神通,曾经有过在图书馆中泡过几年经历的许广陵,又怎么可能忍得住,不去尝试一下?
还是那句话,“身怀利器,杀心自起。”
许广陵现在,就想一剑屠灭天下书,让鉴天镜出动,把所有的书籍,都收入意识中来。
可惜,他现在很lw。
要不然,应该是连门都不用出了,更不用说是一个一个图书馆地踩过去。
鉴天镜,这个自称可以诸天尽览的神器,目前的有效“浏览”距离,是八千四百多米,和号称的“诸天尽览”比起来,才真正是lw到无尽深渊里去了。
不过倒是可以白天黑夜天上地下地等同。
换言之,许广陵现在可以看到地下八千四百米范围内的一切。
所以,无名山在他眼里,也真正地透明起来。
不过没有什么宝藏。
这座山大概自古以来就是真正的荒山,向来无有人迹,是以,别说什么珍藏秘藏了,哪怕铜钱,都没见着一枚。
许广陵看遍这座山的上下内外,包括基座,也就是这座山深入地下的山脉部分,然后也只是看到了一些矿藏,以及早已经土石化的动植物尸骸等。
总而言之,乏善可谈。
许广陵探索得很有趣,很细致,如一个新得了好玩玩具的小孩,但最终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