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老爷子并不是初始原点。
他只是其中的一个振荡节点。
很多很多个这样的节点,让这样的振荡,在国内的医界、学界、商界、政界……几乎所有的“界”,来回地反复着。
==
感谢“木子水告双木”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风云笑笑、”的月票捧场。
第581章 一片春雷入未央()
“小舅子跑来我家玩,精神不振,还想跳楼,说本来期望北大的,结果只够了南大,我安慰他:‘跳吧,跳吧,一跳解万忧,跳下去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更新最快’他居然不跳了,这小子出尔反尔,不讲信用。”
“想当年,俺也是走过独木桥的人啊,不止高考,竞赛也参加过的好不。大家都来说说,你们参加过哪些考试?”
一个微博小红人,不是大红也不是很红的那种,在微博上发了两条信息。
底下议论纷纷。
“当年就差一点,我和北清擦肩而过。”
“南大也不错啊,我有一个南大校友,今年就得了某国家大奖,注定要留名于人类的二十一世纪的。事实证明,南大也不差啊。”
“现在的人都怎么了,动不动就跳楼,还讲不讲一点传统了,我们当年都是跳河的!”
“竞赛我也考过,有一次不知怎么居然出现了试卷少一张的事。好在是竞赛,就几个题,于是拿张纸,手工复抄了一份。”
“同竞赛过,回到学校老师兼老班问我考咋样,能进复赛不?我说,能……吧?感觉考得还挺不错的。后来成绩出来,我们班三个人全军覆灭。我们三个不好意思,请老班吃酒,结果他点了一盘猪头肉。此事被我们三人共同列为此生不可能忘记的事之一。”
之前的发言都很正常,也没激起什么火花。
按往常情况,这个博主的微博,底下一般能聚集百十个左右的评论。
直到有个评论闯入:
“高考车考研究生考公务员考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人到中年,最近居然又考了一次,地点,在我们乡的乡政府!”
这一条下,有人评论,并很快接二连三:
“恭喜层主,从乡长升到乡党高官了么?”
“来,二锅头,干!层主你在哪个乡?以后去你们那里办事,给点方便哈!”
“不都是群众推荐、同事推荐、上面推荐么,还有考试的?”
“层主,出来放风了,透露一下,你这到底什么考试啊?”
半天后,层主十呼二十唤始出来,犹按手机半露面:“蒲公英,你们听说过吗?”
蒲公英,再普通不过的三个字,再普通不过的一种植物。
但是这一年的夏天,“蒲公英”,却犹如天外飞来的陨石,穿过漫长的空间,穿过大气层,出现在地球的上空,然后,砸落在地面。
一颗。
两颗。
三颗
十颗一百颗一千颗一万颗……
“你听说过蒲公英吗?”
“蒲公英的感冒药,你吃过吗?”
“你是教师吗?教师资格证再次升值,详情请见蒲公英。”
“你还为每天都能呼吸到新鲜的尾气废气雾霾而喜悦……烦恼吗?不妨试试蒲公英冲剂,很便宜,很便宜,一盒只要九九八!”
“重感冒,发烧,四十八度,依然能正常上班。不要惊佩我的神奇,你也可以的!”
“今天我爸有一场考试,居然是有人把试卷送到家里让他来考!”
“你们都过了吗?过了!过了!过了!有点丢人,换了台电脑才过。一万块钱入帐,美滋滋。虽然没有利息,可惜还是要还的。一万也是要分成十个月的。就这也很不错了!你们谁都不要拦着我,我也给蒲公英唱赞歌!人傻,钱多,速来!”
关于蒲公英,关于感冒药,关于考核,关于蒲公英基金……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大v刷广告,也没有什么明星名人之类的架热点,最初的时候,关于蒲公英的事情,只是零星,只是星星点点。
但很快地,无数的星星点点,开始冒头。
都是自来水。
都是个人放火。
然而,就是这样地,大水开始汇聚,大火开始滔天,直到漫天漫地,都是那三个字
蒲公英!
微博热搜,热搜五十,热搜三十,热搜前十,热搜前五前三第二第一!
当连续一周,“蒲公英”占据了微博热搜第一之后,微博官方开辟了蒲公英专区,所有的话题议论都转到了这里,而其人气,也一下子爆涨开来。
日活跃人数,很快从十万级上升到百万级,然后以更快的速度上升到了千万级!
不是一些直播网站的什么人气,而是实实在在的参予人数,千万级的人数!这已经不能用骇人来形容了,只能说,何其恐怖!
微博官方战战兢兢地增设着带宽,增设着路线,增设着服务器,增设着人手,增设着大量的编辑及监控人员,并主动且万分积级地联系着国家的管控单位,在为这个成就而狂喜的同时,又全体冒汗,生怕一不小心就出了什么乱子。
千万级的人数!
要出什么乱子的话,那也是千万级人数的乱子!
这还只是刚开始。很快地,这等规模的聚集形成了黑洞,开始肆无忌惮地吞噬起周边的一切来。
一千万人数。
两千万、三千万、四千万……
不止国内,国外也有很多人进来,以至于微博上,英语日语法语……各种语言都冒出来了,更不用说繁体字。
蒲公英。
蒲公英的四种冲剂。
蒲公英计划,蒲公英考核体系、蒲公英基金、蒲公英中药学会。
关于蒲公英的所有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就这样丝毫无隐地呈现在了公众面前,几千万级别的公众!国内的公众,国外的公众!
聚焦!
这可能也是人类史上,至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一次聚焦。
微博这艘大船,被瞬间带到了天上,而随之,蒲公英的数以万计十万计百万计千万计亿计十亿百亿计的小花伞,就这么地纷纷扬扬,形成了漫天雪。
“感冒真的可以在短短的一两个小时内就好吗?”
生物学家、医学家,出来说话。
“蒲公英冲剂,真的没有问题吗?它是不是含有某种激素?”
生物学家、医学家、药理学家、化验员,出来说话。
“教师就可以高人一等吗?”
“教师是不是一种特殊的职业?”
“教师应不应该享受社会的全体尊重,教师应不应该享受较好的社会待遇?”
教师出来说话。
公务员出来说话。
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出来说话。
“蒲公英的考核,你过了几级?”
地球人,喵星人,汪星人,外星人……
出来说话。
微博,推特,朋友圈,互联网。
电视,广播。
报纸,杂志。
各个层次、各种类别的讨论会、研讨会。
半个月时间的发酵,几乎整个地球,无人不闻蒲公英,无人不知蒲公英。
最直接的原因,是它神奇的药效。
当这种神奇超过了一定的界限,超过了人们的常规认知。它的影响,也就超过了一定的界限,超过了常规的认知,而走向夸张,走向神奇。
而在这个主因素之下,和蒲公英相关的其它方方面面,也越来越牵扯了太多的关注。
超多的关注,本身就带着一种极大的吸附作用。
这就是一场滚雪球。
滚着滚着,越来越快,越来越大。
==
感谢“倒计时的钟静止了”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蓝白蓝白蓝”的月票捧场。
第582章 风起青萍()
京城,某国家行政复议中心。
通俗点,也可以说是老干部活动中心。
对于因为年龄关系,而退出岗位的老同志,国家曾经有过“中顾委”的设置,后来取消了。但事实上,中央也罢,地方也罢,“老同志们”,始终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组成。
赵老,现年七十八岁。
刚退下来的时候,还不习惯,嗯,大概也没有任何一个人会习惯的,但慢慢地,他开始向一个纯粹的老人过渡。
人老了,没意思。
不仅事业远去,成为过眼云烟,就连自己的身体,好像也渐渐远去,就像是要抛弃自己一样,不太听指挥。
人越老,感觉离世界越远,这不是形容,而是再真实不过的感受,赵老先生非常清晰地感受着,这世界正如同对待陌生人一样,一点一点地对他排斥着。
想要把他从这个世界中,“挤”出去。
眼也好,耳朵也好,鼻子也好,嘴巴也好,连带着整个身体,都好像被套上了薄膜,与世界慢慢慢慢地隔开来,再不能真切地触摸。
外界的一切,都越来越如同水中月,雾中花。
从真实,变得虚幻。
“敢情人老了,是这么回事啊。”和经常凑在一起的几个老家伙们讨论起这事,大家都是感慨。
然后以前曾经管理过水利部的老林就说,这人出生啊,就像一条鱼一个猛子扎进海洋里,扎得深深的,然后在深海里肆意地遨游、嬉戏、捕食。
一边遨游,一边嬉戏,一边捕食,一边慢慢地朝水面上升。
扎进去,升上来。
这一扎一升,就是人的一生。
年轻,才能扎进去,才能沉潜,才能拥抱大海也被大海所拥抱,待老了,就扎不下去啦,只能漂浮在海面,漂啊漂,漂到奈河桥……
白天乏困,中午一定要睡几个小时,夜里又睡不着。
就算睡着了,觉也很浅。
说得夸张点,都不知道到底是睡着还是没睡着,反正就是那个样子,风吹草动都能知道,想像年轻人一样死沉沉睡到天亮,那是再也不可能啦!
赵老先生和老伙计们交流,发现大家都是一样的状况,不是哪个个例。
前天老孙还把腿摔着了,其实就是在椅子上坐时间长了,有点麻,站起来的时候一不小心,歪在地上。
没碰着,没砸着,地上还有地毯。
但就是这样,左大腿根,直接断了半截。
放年轻人身上,这能是个事?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是这个理啊。因为老孙的这事,弄得几个老伙计这几天情绪都有点低迷,赵老先生这几天也没去活动室,而是窝在家里。
京城中心,老四合院,三道岗哨。
但本质上,它和乡下的小院子也没有什么区别,而至于在院子里活动的老人,和一个普通的乡下老头同样也没多少区别。
儿子还是孝顺的,大儿子大概是从哪里听说这事,愣是在百忙中,确确实实是百忙,抽了个空过来看望他。
顺便,还提了些吃食过来。
“爸,这个小番茄,你尝尝。”
赵老先生拿起一个,挺沉的,“这是大番茄还是小番茄?小的没这么大,大的没这么小吧?这是杂交的还是转基因的?”
说话间,赵老先生已经把手中的小番茄往嘴里送,咬下了小半截。
人老了,胃口都不会太好,酸的东西能开胃,所以保健医生给他安排的食谱,就有一周三个到四个左右的苹果,说是又酸又甜的,有助肠累。
又说橙子太酸,梨子太甜,夹在中间的苹果刚刚好,而且还是酸甜度都恰到好处的苹果。
对面还没有回答,赵老先生就一下变了颜色,他先是闭上了眼睛,嘴巴一动不动,好半天后,才猛地睁开眼睛,这一刻,他的老态龙钟仿佛不见了,而瞬间化身为一头猛虎。
“老大,这小番茄哪来的?”赵老先生目光炯炯地问道。
一生都不知经历过多少大风大浪了,赵老先生此刻居然有点按捺不住气的样子。
一个小番茄,值得这么大惊小怪?
甚至都才只是吃了小半口。
但赵老先生的儿子却丝毫都没有为自家父亲的这反应而吃惊,反是觉得这才理所当然,“爸,这个东西挺复杂的,暂时我也不知它的源头在哪里,我们还都在打听。”
“你不知道?”赵老先生听着这话吃了不小的惊,“老大,你都不知道?”
“爸,这个我过段时间再给你汇报吧,你先不管这个。这小番茄,三十个,你先一天吃五个。下周我再过来看你。”
儿子离开后,赵老先生在院子里左右徘徊。
那小番茄,他刚才已经吃五个了,可是还想吃!
往日里头,这口腔和舌头干得像是老木段一样,喝水根本不管用,但今天,日他贼娘的,这口水居然一直在流!不止这样,刚才他还一口气吃了五个!再吃,就第六个了。
拿了一个在手里就看了几秒,赵老先生强迫自己把它放了回去,然后盖死了盒子,再不多瞄一眼,他就怕,只要再瞄上一眼,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
到底是几十年的养气功夫在。
徘徊了半晌,赵老先生还是把自己的那种鬼馋给压抑了下去,然后,睡觉!
天天如此,一成不变的午觉。
醒来的时候,赵老先生第一时间感觉有点奇怪,下一刻,他才发现身边不远处居然是点了个灯笼!小陈这是搞什么鬼!
小陈就在身边。
“首长,您醒啦!”小陈喜笑颜开的样子,“首长,我第一次看到您睡得这么香。”
赵老先生看看小陈,又左右转头看看四周。
这是院子里没错。
他是躺在躺椅上也没错。
可是,怎么就有点不大对头呢?
意识到这一点,下一刻,赵老先生抬起头来,看到天上挂着一轮雾蒙蒙的月亮。
“小陈,这是……晚上啦?”赵老先生坐了起来。
“首长,小心,小心,您慢点!”小陈赶紧掺扶着,紧接着,他连连点头,“是的,首长,现在是晚上,八点十四分。”
“我一觉睡了八个小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