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窍谈不上发现,是直接被充沛的气血所打通,中窍,则是体内的气血一点点“纯净”之后,从而显现。而两者同一的地方,是都有大地山川之气的参予。
但大地山川之气,他又是怎么发现的呢?
通过天眼观察。
天眼又是怎么来的?
当问题绕到这里的时候,许广陵并没有被绕得复杂,绕得晕头转向,而是忽然地,有了一个可能的猜测。
气血,由充沛而纯净。
除了充沛、纯净这两个性质之外,它还可以有什么性质?
想不出第三个性质。
以前的时候,许广陵想不到,现在一样想不到。但人体除了气血,还有什么呢?
精神!
这是一个很形而上的东西,但人人都懂。其实这个词本身用在这里是有问题的,因为“精”就是气血,所以除了气血之外,人体还有的另一个因素,是“神”。
聚精会神。
这是小学生都可能会的一个成语。
而此时此刻,面对着这个成语,许广陵不知不觉地就出了神。
聚精会神!
最初,通过饮食,通过草木之气,通过大地山川之气,他体内的气血一步步变得充沛,然后再由充沛变得纯净,直至现在,既充沛又纯净。
十二个大窍的尽数打通,他体内的气血,在充沛这一点上,应该是达到了相当的层次,或者说,巅峰地步。
因为但凡有任何不足,都可以通过四个外窍的运转,从外界的大地山川之气中汲取、转化。
而随后的三十六个中窍的尽数打通,则让气血在纯净这一点上,达到了巅峰的地步。
所以现在,在充沛、纯净这两个方面,他已经进无可进了。
需要开拓新的方向!
不然,他估计会一直停留在现在的这个地方。
别说几天没有突破,就是几十天、几百天,他可能还是一直发现不了小窍的影子。
而这新的方向,许广陵抛开气血,暂时锁定了“神”。
其实就像是做选择题,一共那么寥寥的两三个答案,其中的一个已经被排除了,剩下的,多半就是答案了。——就算这道题你不会做!
许广陵现在就是这样。
怎么才能由现在的中窍过渡到小窍?
他不知道。
但经由分析、推导,他初步拟定了一个方向。
这个方向可能是错的,但,值得一试。
然而,方向有了,但方法还没有。
许广陵回顾过去。
太极拳、八式散手、开天步,以至伏羲诀等,这些都对气血有着作用,帮助他体内的气血一步步充沛而纯净,但现在,在“神”这个方面,他应该如何做呢?
许广陵首先想到的,还是伏羲诀。
这个时候他也明白,伏羲诀对身体最大的作用,可能就是在“神”的方面。
换言之,之前,他体内的气血能那么快速那么顺利地发展到如今的地步,伏羲诀很可能在其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而它作用的方式,很有可能是提升“神”。
再换言之,在他还没想到“神”这个因素的时候,他已经默默地在做了。
这个本应该被过河拆桥的伏羲诀,因他的喜欢而不舍,结果却是误打误撞!但现在,伏羲诀很可能也不大顶用了。
伏兮羲兮,以入门径。
伏羲诀是身心的大休憩,然后在这种休憩中,本能地调整、生发,所谓休养生息。
曾经的时候,这是极有效的手段,对他身体的提升,效用极大。但现在,随着体内气血的充沛纯净,哪怕不经由伏羲诀,他的身心基本上也随时处于“大休憩”的状态之中。
就如一个人睡觉,睡了八小时十小时之后,神清气爽。
但身体既然已经“回复”过来,则再怎么继续睡觉,也不可能让这神清气爽的程度有所提升。睡二十小时三十小时?没有用的。
伏羲诀是“回复”。
而他现在需要的不止是“回复”,他要的是在回复完全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提升”。
回复已经是过去式。
这一天,天继续雪。
这已经是许广陵踏入这片地域,所迎来的第四场雪了,之前的每一场都是大雪,这一场,从情况看也不例外。
傍晚,许广陵轻卧在荒原的冰河上。
这是荒原中最大的一条河,嗯,或者说湖泊?不过这河现在完全冰冷,从上到下被冻了个透。
许广陵卧在冰河的近中央,天苍苍,野茫茫。身下是雪,身上是雪。大朵大朵的雪花飘飘洒洒地从天上落下,落在许广陵的发上、眉间、鼻尖、唇角。
然后从头到脚,一点点地把他覆盖。
小猫伏在许广陵身前的大口袋里,轻轻地呼噜呼噜着。
而听着这已经变得再熟悉不过的呼噜声,许广陵心情平静。慢慢地,呼噜声渐渐不闻,映入许广陵耳际的,是簌簌的雪落声。
一片、两片、三片、四片、五片
其实,是不分先后地很多很多片一起落地,很多,却毫无匆促之感,相反,那是天地所呈现的一种大悠闲。
许广陵就在这种似有旋律似无旋律的“天籁”中,静静倾听着。最初,是用耳倾听,慢慢地,听觉沉寂,转而为用身体倾听。再慢慢地,身体亦沉寂,转而为用一种莫可名状的“灵觉”倾听。
一片、两片、三片、四片、五片
一片又一片的雪花飘落着。
飘落在天地之间。
也飘落在许广陵的定境之中。
不知什么时候,这飘落的雪花,摇曳着许广陵的心神,一直向下向下向下,向某个深不可测的境地,飘落而去,然后,漫天漫地,是一片盈盈的青光。
三圣法,九成法,二十四便宜法。
伏羲诀、神农诀、轩辕望气诀,根本窍法。
青色的“大书”,铺天盖地,须臾又为化为青色雪花,和那漫天落雪一起,飘飘洒洒,最终,一部分青雪落于许广陵的心神之中。
而当许广陵醒来的时候,他的脑海里,多了一部“素女同心诀”。
==
感谢“浪子不羁”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幻沫之散”的月票捧场。
第452章 化身小草()
许广陵例行地活动,打拳。
藉由他以准大宗身份建构的拳架,体内的气血涤荡脏腑、通达四肢,将全身沐浴了个遍。而在气血的灌注或者说“勾引”下,一夜蛰伏的大窍中窍,又开始了活跃。
待许广陵收了拳势,于雪地静站约半小时之后,大中窍再度自行蛰伏。
这是新一天的开始。
而后,许广陵再度随兴漫步着,又给小猫点了几个地方,让它蹲守,守洞待鼠。不过看这大雪仍然还在纷纷扬扬的情景,它今天的早餐中餐晚餐,不会太顺利。
弄不好三餐会减为一餐,甚至连一餐都没有。
继续漫步,而一边漫步,许广陵一边在脑海里推演着昨夜梦中“**同心诀”的内容,直待不知多久之后,他在一棵小草前站定。
荒原中,有大片的草原,也有**的孤零零一棵生长着的小草,后者看起来要更大个些。
而不论是草原,还是单独的小草,它们现在这时节,都是干枯的。
地上的茎叶部分,俱都枯黄枯萎,但仍然保持着特有的韧性,至少大风积雪之类的,是拿它没奈何的。许广陵现在面对着的这棵小草,其茎杆已有大半被雪埋没,只露出一个小尖。
但天眼之下,草的全株形态,露出雪的,雪下面的,以至于泥土下面的根须,俱皆清清楚楚地映入许广陵的视野之中。
甚至包括草茎上的细微纹路!
这草深深扎根于地,地下部分的根须长度甚至都比地上的茎杆部分还长,而且那些根须纵横交错着,直接就在地上交织出一小片密集的网络。
这也是这无人区大多数植物都有的特色。
这样的生长形态,一是保证着自身的生存,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二是纵使被那些羚羊牦牛等啃吃,也可以“留将根蒂在”,再怎么被啃拽,也极难把它们连根拔起。
地上的茎叶部分完全枯萎。
如果只看这地上的部分,很容易判定其失去了生机。
但在天眼的视野下,这棵小草的“生命光环”,仍然顽强地固守在其根须周围,只不过,此际确也是处于接近于静止的休眠状态。
之前的许广陵只能看到这些。
通过天眼,通过“轩辕望气诀”。
但现在,他的身上多了一份“**同心诀”。
静静站立着,几乎不须什么敛心敛意,许广陵便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定境之中。身外的一切都渐渐虚化,不复存在,而他身前的那株小草,却仍然真实地,呈现于定境之中。
雪不在了,泥土不在了,全株的小草在许广陵定如止水般的心神中呈现,最初是轮廓,而后是具体。
小草的根,小草的须,小草的茎,小草的叶,小草外部的纹路,然后,小草内部的脉络!直到最后,在小草的最大根结处,一个小小的光点,如同把生命光环缩小了很多倍的光点,呈现在许广陵的心神之中。
感受着这个光点,心神沉浸于这个光点,不知何时,许广陵恍惚自身成了这个光点。
他的心神,好像被拉曳进了这个光点之中。
定境不复存在。
或者说,仍然是处于定境之中,只不过,完全地变换了一番模样。
四周一片黑暗,不止黑暗,更是寒冷。丝丝缕缕的白色冷气,自四面八方侵袭着,沉重、压抑、寒冷、瑟索。
但除了这白色的冷气之外,还有无色水样的极为淡薄的雾气,飘荡在周围的黑暗之中。
光点伸出触角,或者说竭力地张开一个“网”。
那网就如一个肥皂泡沫地缓慢流转着,只不过那泡沫不是圆的,而是完全不规则的形态,好像本来的圆被挤成了短豆角形一样。而就在这个泡沫的流转中,一点、一点、一点……
周围黑暗中的那淡薄雾气,就这般一点点地被吸附进来,融入光点之中。
瞬间,温暖、安定的感觉,传递入许广陵的心神。
只不过,那网流转得实在是太慢了,凝滞到接近于静止,而其捕捉雾气的效率,也实在是太低太低了。
能流转得快点么?
许广陵的心神无意识地传达着这个指令。
但是,光点没有动静。
不,它有!
它竭力地想把那网流转得快一些,但是,沉重、压抑、乏力,四周的黑暗和寒冷如山一般地侵袭过来,光点的竭力之下,居然使自身变得黯淡和颤抖了。
不要动,不要动,不要动!
许广陵的心神亦跟随着颤抖,连忙地传递着这样的意识。
光点安稳下来。
又开始着极缓慢极吃力地通过张开的“网”,网罗着周围的雾气,一点点,一点点,一点点……
不知过了多久,定境溃散,许广陵清醒了过来。
第一次从定境中醒来,许广陵不是身心舒畅神清气爽,而是感受到了沉重寒冷和压抑,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从这种感受中脱离出来。
这就是,那棵小草的感受?
简单来说,刚才,通过“**同心诀”,他的心神和身前的这棵小草连接到了一起,在某种意义上,“化身”为了小草,感受到了小草所感受到的一切。
方圆不到五米的视野,甚至用“视野”来说都太奢侈,而只是一种朦胧的感觉。
然后,这感觉之中,一片黑暗……
只是,如果这就是“同心”的话,意义是什么呢?
通过天眼,许广陵默默看着身前的这棵小草,然后下意识地,用大地山川之气对它进行着灌注。——它自己对大地山川之气的捕捉,实在是太艰难太微弱了。
许广陵很难忘记刚才所体验到的那种艰难而又孱弱的感觉。
但就在牵引着大地山川之气的时候,许广陵忽地一愣。
好像……变得容易了很多?
往常,通过意识心神,许广陵能对周围感应到的草木之气又或大地山川之气作着一些简单的扰动,比如说吸引,又或者说驱散,但基本上也只能做到这样了。
很笨拙,很粗陋。
而这时,他的牵引,好像是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水中挥动一样。
虽然显得有点滞涩,不太自如,但是,那大地山川之气,却确确实实地,变得有点听话了。
许广陵定心凝神,专心致志,像是一个孩童面对着一个新到手的玩具,全副身心都投入了进去,未几,天眼的视野中,身前出现了一个字。
一个由大地山川之气聚集凝结而成的字。
“一”!
然后,“二”、“三”。
再然后,“四”。
不过,二和三都顺利完成,而四,许广陵勉力之下,只“写”出了一半,当他“写”框内右边那个弯的时候,最先完成的一竖,散架了,模糊了,散去了。
==
感谢“凛冬之蛇”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冥爷私访”的月票捧场。
第453章 同心()
写并不难,任何一个笔画都不难。
难的是写着新笔画的时候,要用心神一直维持着前面写出的部分,使其不散逸。这其实就相当于一心几用,当然,比真正意义上的一心几用难度要低一些。
但就算这样,对许广陵来说,仍然是一件比较吃力的事。
不过,这种触摸界限和极限的事,却是让许广陵心中欣喜。——又有一个项目,等着他去攻关和跨越了。
许广陵的第一个想法,是什么时候能够顺利地写出“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先做到单个字地写出,然后做到整个十个字的共同呈现。
嗯,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个艰难的目标。
许广陵把这个目标,定为自己前进路上的第一关。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念叨着图书管理员的这句诗,许广陵对着天边看不到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