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盗之水仙公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侠盗之水仙公子-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班,我们今天就辛苦一下,和二组一起验货,我看谁敢硬闯这城门。”侍卫们齐刷刷的喊了一声好。

    队长冷笑了一下,摆出一副瞧不起人的姿态,也大声喊道:“刑部侍郎是正三品,而京兆府尹是从三品,所以你们的水大人在我们老爷的表哥面前是要给着面子的,说难听点让他提鞋他也得照做。”

    这一句话一下刺激到了所有侍卫,二组的人在远处都听到了,立刻跑过来拔出刀围了一圈。侍卫组长也拔出刀动起真格的,他的嗓门加上脸上的刀疤,此时特有土匪的样子,商队里几个拿着兵器的人瞬间怂了。侍卫组长带头把商队连人带货全部押往城里,队长挣扎了一下就被侍卫组长打晕了。

    “胡闹”,听到这水大人喊了一句,“人和货物现在在哪?到底是什么货物?“侍卫长咽一下口水没敢说,大人看向他,“还没开箱看货?”侍卫长摇摇头,大人让他但说无妨。

    他清了清嗓子说道:“人全部关在府衙的大牢里,十箱货物也都运到府衙来了,是……是宫里禁卫军冬日穿的军棉袄。”大人一听瞪大了眼睛,已经无力再斥责什么。

    马车一到府衙门口,大人让侍卫长骑马快速赶到水仙居找张捕头,但是不要惊动其他捕头,张捕头知道李捕头家在哪,让他叫上李捕头一起赶回府衙。

    水大人一进大门,南城门的侍卫组长立刻跑过来带路,“年轻人太冲动了……”,组长低下头没敢说话,“这件事都有哪些人知道?”组长禀报说:“除了南城门的侍卫、府里的侍卫和侍卫长没有人再参与,我们带着人和货回来的时候,府衙里的文官都已经放衙回去了。”

    大人叹了口气一边走一边说:“你现在是侍卫组长,不是以前的山大王,脾气秉性得改一改,要不然吃亏的还是自己。”侍卫组长一路弯着腰点头“是是是……”。

    此时天已经黑了,大人看着一箱箱的军袄说道:“事已至此,现在最重要的是想办法解决这件事。”他拿起一件军袄看着,“这世道没有完美的东西,我们只要找出他的破绽,抓人扣货就是有理的,但是要快。”

    侍卫组长没太明白“啊”了一声,大人看向他说:“不出我所料的话,明天早上就会有人找上门要货要人,所以我们必须在那之前找出他们违反规定的证据。”

    水大人和侍卫组长从每个箱子里都拿出了一件军袄走到内堂,仔细观察着衣服的里里外外。表面看上去倒没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选材符合军用品的要求做工也精致。

    李捕头和张捕头在路上已经听侍卫长讲了事情的经过,匆匆忙忙的走进来看着满屋子的军袄。张捕头看着侍卫组长埋怨道:“狗改不了****,一天天的就知道给大人惹麻烦。”组长现在有一份正经的工作,都靠张捕头引荐,此时此刻被他骂也不敢回嘴,低着头。

    李捕头拿起军袄看了看,问大人想怎么做,“李老将军常年带兵打仗,你应该从小就接触过军用品,能不能从这军袄上面找出不合理的地方,这样我们也有抓人扣货的正当理由。”大人说道。

    李捕头用手掌撑起军袄掂了掂重量,叫侍卫组长去拿秤过来,对着大人说道:“朝廷规定军袄的重量要达到五斤,我感觉这个也就四斤。”大家脸上都露出了一点笑容,张捕头插话道:“宫里的禁卫军不像边关打仗的军队,或许要求没那么高呢。”

    李捕头想了想觉得也有这个可能,虽然律法上没有单独提到禁卫军的军袄重量,但也不一定会按照边关军队的规格做,也许是这次任务中临时提出的要求。

    秤拿过来一称三斤八两,十件军袄全是三斤八两,李捕头不能确定这个数字是这次任务中临时提出的要求,还是他们偷工减料也有个标准,所以必须要接着找找。

    整个内堂变得非常安静,只有李捕头一个人认真检查着军袄,其他人完全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下手,把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直勾勾的盯着他。

    李捕头研究了一会儿,提出拆开一件看看里面的材料,大人有些犹豫。如果查不出问题,抓人扣货还可以勉强解释成是一场误会,可军袄被破坏这罪名可就不小了。大人问他有几成的把握,他摇摇头说:“如果他们选用的棉花有问题我一定看得出来,可我不能确定这伙人有没有掺假。”

    大人正在犹豫,旁边的侍卫组长突然举起手喊着大人,大家都看向他,他战战兢兢的说:“大……大人,我的娘子擅长刺绣,做衣服改衣服也没有问题,李捕头拆的时候只要不扯坏布料,我想我娘子就可以把它复原。”

    张捕头在旁边笑起来,“那还等什么,老李,拆。”李捕头用小刀挑开边线,抽出了一团棉花。他把棉花放在烛光下,仔细观察棉花的颜色,又用手反复撕了几次,下意识地摇了摇头。大家都盯着他气氛非常紧张,他重新取出几团棉花,用同样的方法反复试着,几次之后终于点头笑了笑。

    一抬头吓了一跳,自己刚刚太投入了,完全没注意到几双眼睛都盯着自己呢。他拿起棉花说道:“这里面掺了废棉纱。”几个人听到都松了一口气。

    大家拆开了剩下的九件军袄,取出棉花给李捕头检查,他全部检查后深呼吸了一口气说道:“这九件全部都掺了废棉纱,我想那十箱三百件也应该是一样的。”组长一听激动的蹦了一下,张捕头瞪了他一眼。

    水大人看着满地的军袄沉思了一会儿,交代侍卫长带着府上的侍卫把十箱军袄抬到库房里,并且告诉他们此事不许对外张扬。让李捕头和张捕头先回去休息,也不要和周捕头徐捕头提起此事。李捕头问了句:“那魏总捕头那里也不交代一声吗?他毕竟是总捕头,这件事怎么说也算是公事。”

    水大人顿了一下似乎忘了这个人,义云来之前他的确不指望这四少爷能做什么,可是在钱府埋伏的那晚让他明白,四少爷不是来混日子的。可这件事情终究是手下惹出来的麻烦,尽量越少人知道越好,也不想麻烦四少爷跟着操心。

    他对着李捕头说:“算了,他刚刚任职很多事情还不是很清楚,也帮不上什么忙,不用特意告诉他,知道了再说吧。”说完摆了一下手各自散了。

    第二天一早,张捕头惦记着头天晚上的事很早赶到府衙,看见刑部侍郎朱大人的管家和一个陌生男子在大门口候着,他想着还挺快和朱管家打了个招呼:“有事?怎么不进去?”管家张着嘴指了指门口的侍卫,没敢说出声。

    张捕头笑了一下告诉他水大人马上就到,再耐心等等。正往里走被义云叫住问道:“张捕头,夫人没事了吧。”

    张捕头“啊?”了一声,“夫人?”,义云接着说道:“昨晚你突然被叫走,水仙居的伙计说你夫人胃痛,现在怎么样了?没事了吧。”张捕头:“啊?啊!没事了。”说完就往里走,义云在后面看着他总觉得怪怪的。

    义云一边往院里走一边想着头天晚上的事,先是水大人突然被叫走,谁都说不上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不到半个时辰张捕头又被叫走,虽说是夫人胃痛,可事情赶的太巧,难以让人相信。

    可如果真的是府衙出了什么事,为什么要瞒自己呢,说起来自己是国舅府的人,自然也是站在水大人这边的。

    想来想去莫名的心烦意乱,鼻尖发酸,似乎不知道该如何呼吸。觉得大人是真把自己当成了一个百无一用的少爷,只是仰仗着父亲的面子才得到总捕头这个职位,来京兆府混日子的。想着想着倒吸了一口冷气。

    水大人进到府衙后将朱管家请到内堂,茶水点心一样不少的奉上,让他们说说来意。

第十章 义云买醉() 
朱管家介绍旁边这位是朱大人的表弟杨老爷,家中经营着一个纺织作坊,这次受朝廷委托制作了三百件禁卫军的军袄,按照计划昨天晚上就应该抵达京城。朱管家顿了一下看向水大人,大人只是点点头不接话。

    朱管家只好继续往下说:“听说商队和城门的侍卫闹了一些不愉快,人和货都被带到这府衙来了,还请水大人通融通融,看在朱大人的面子上把人放了,让他们带着货先和我回去,改日朱大人会亲自来登门道谢。”

    水大人喝了口茶,看着茶杯自言自语道:“今天的茶不错嘛。”说完抬头看向他们两个,摆摆手请他们也喝口茶再尝尝点心,说这点心是新来的厨娘做得非常酥软可口。朱管家和杨老爷对视了一下又看向水大人,杨老爷急着说:“大人,您可知道这是朝廷禁卫军的军袄,宫里的差事一天也不能耽误呀。”

    突然“啪”的一声,水大人拍了一下桌子说道:“你们也知道这是宫里的差事,还敢造假。”他又看向朱管家,“朱管家你可能被蒙在鼓里,不是我不给朱大人面子,开箱验货是规定,这点我们京兆府说到哪都有理。可这一验货真是没想到,杨老爷连圣上都敢欺骗,你们自己看看这棉花里都掺了些什么。”说着朝侍卫摆了一下手,侍卫递给朱管家一团棉花。

    杨老爷咽了一下口水低下头没敢再说话,朱管家连看都不看站起来就说:“水大人,这里面一定是有什么误会,杨老爷胆子再大也不敢给皇宫里的货物掺假,您不看朱大人的面子,也得看看丞相的面子,朱大人可是丞相的得意门生,没有丞相的引荐怎么会让江南的纺织作坊来接这个任务。您先把人放了,让我们把货物带走,朱大人一定会调查清楚这掺假是不是有人吃里扒外,还是什么地方弄错了。”

    水大人当然明白,京城北五十公里处的一个村子,全部经营着纺织作坊,他们的原材料也是从江南进货,在京城一带很有名气。而且运输原材料的成本要比运输成品的成本低多了,怎么看找江南的作坊都不划算,可丞相舍近求远,让朱大人的表弟制作这批军袄,不只是帮自家人赚了银子,这一层层的也能捞到不少,看样子每件军袄偷工减料抽出的钱,主要都喂了朱大人和丞相。

    但事已至此,就这样轻松地让他们得意,国舅爷在丞相面前也会丢了面子。这两个皇上面前的红人明里暗里的一直在斗,自己作为国舅爷的门生自然也是和丞相对立的。只要货在自己手里,有理有据他们也不敢怎么样。

    水大人想着喊了一声送客,杨老爷立刻看向朱管家,他愣在那,显然也是没想到水大人会这么不留情面。两个侍卫逼近他们摆了一个请的动作,他们也只好先离开。

    朱管家骂骂咧咧的往外走,义云和他擦肩而过,之前和父亲给丞相祝寿时见到过朱管家,本想打个招呼朱管家已经走过去了,义云回头看着感觉莫名其妙,不过可以确定,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而且和昨天大人的离席有关。他又看到李捕头匆匆忙忙的向内堂方向走去,就跟了过去。

    李捕头一进门就问朱管家是不是来要人拿货了,大人接下来要怎么做。水大人给他讲了刚刚和朱管家的对话,李捕头觉得这事如果和丞相有关,以水大人的身份不一定能对付得了,应该让魏总捕头知道这件事,万一事情朝不好的方向发展,好歹也有国舅府的撑腰。

    门突然被推开,义云面无比情,走进来就说:“如果我不是国舅府的人,你们就不打算告诉我这件事对吗,我这个总捕头在你们眼里只是个摆设对吧。”

    李捕头行了礼没敢说话看向水大人,大人赶紧解释这件事不宜张扬,除了张捕头和李捕头没有其他人知道,昨晚又是熬了半个通宵,实在不想让他跟着受累。

    义云行了个大礼,强调不要把自己当成是什么四少爷,穿上这身总捕头的衣服,就是京兆府的总捕头,为大人排难解忧是自己的职责。

    大人没再说什么点了点头,把事情的细节给他讲了一遍。他听完马上有了想法,建议立刻让商队的人签字画押,白纸黑字的证明杨老爷在这批军袄里掺了废棉纱,而且要强调是给皇宫禁卫军的这批军袄里掺了废棉纱。

    他觉得如果丞相参与其中,不一定会为了自保而放弃杨老爷,不但浪费一次捞钱的机会,还容易让下面的人对他失去信任。他一定会想出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件事,所以要快速拿到指认的证据,仅是物证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

    李捕头看向义云,对他的印象有了些改观,看着他说张捕头擅长审讯,这就去找他。大人看着义云面带微笑,刚想夸他不愧是国舅府的少爷,又憋回去了,决定以后还是少提国舅府。

    义云的心情仍然没有平复,看大人也没有什么想说的,没行礼直接走了出去。一整天都在巡街,路上听到捕快喊魏总捕头,却没有第一天听着那么开心,忽然觉得这种打招呼都是敷衍。

    放衙后他换上便装满大街的晃悠,不想回府又不知道能去哪,忽然想喝酒,却发现自己除了水仙居,竟不知道这京城里还有哪些酒馆。他不自觉的走到水仙居,停在门口犹豫着,似乎没喝就醉了,看着牌匾哼笑着重复道:“水仙居……”。

    伙计出门送客认出了他,直接喊道:“魏总捕头里面请。”他跟进去后伙计开始问今天是几个人,有没有看中的包间,义云扫了一眼大厅,角落里的一张桌子没有人,他直接走过去坐下了,伙计愣住了。

    他喊点菜伙计也没反应,他扫了一眼周围质问道:“怎么,不可以坐在这里吗?”伙计点了一下头又拼命地摇头,笑脸相迎:“可以可以,大人想坐哪都可以。”

    义云点了一壶酒半斤酱牛肉一盘花生米,伙计看着菜量也猜到他这是一个人来喝酒的。伙计觉得这些人根本不差钱,这样让他坐在一楼似乎有些怠慢,跑到水仙的包间说了此事。

    水仙正在喝茶,听伙计一说端着茶愣住了。以前听义父提到李捕头看不惯这里的规矩,死活都不肯来这水仙居,曾暗自欢喜,也明白了李捕头为何肯对观音出手相助。

    本以为自己认识的义云心地正直,也许会和李捕头一样不喜欢这里,昨天只是应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