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文化商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位面文化商人- 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这个七十万也是一个很基础的数字了。

    在计划中,这艘战舰最高装载量为四百万架标准机甲或6000万人口。

    没错,真的是六千万,这一艘船就能装一个省的全部人。

    建造五十艘,就能把目前地球上的华夏人全部带走了。

    然而这都还是小型运输舰。

    如果使用文明标准等级衡量的话,这艘战舰属于三级中等战舰。

    三级下等地球有,就是李诗棠俘虏来的帝落母舰。

    帝落母舰是一艘小型的运输舰,荷载最大人口不过三百万人,当时飞船上也只有七八万人了…

    不说帝落没有更大的战舰,而是出逃时,大的战舰自然目标也大,很容易被希莱文明给拦截…

    而三级上等的文明地球也有,它的名字叫月球…

    据图灵所说,这艘母舰的荷载人数是12亿人!

    不过这是图灵根据图灵人舒适标准计算的,若是根据中国人的风格,挤挤的话,三十亿人也是绝对放的下的。

    所以,蓬莱真的不大…

    至于说遮蔽了天空什么的…其实放在宇宙背景下,那完全是不显眼的。

    宇宙超级战舰的成功极大的振奋了中国人。

    他们有了一次成功的经验,并且也有了一批熟练的工人,各种完备的设施,硬件设施全部到位,所以,第二艘战舰南海也很快被提上了日程。

    这次要建造的是主装电磁炮和榴弹炮,配备太空战机的防御型战舰,之所以造防御型,还是因为华夏被这三天两头打的有点怕了。

    很多都是一不留神就阴沟里翻船的战争啊…

    之所以起名为南海,因为南海住的是观世音菩萨。

    虽然观世音菩萨也能打,但是在光大中华人民心中,这还是一个奶妈型角色。

    毕竟挂在嘴边的观音菩萨保佑不是白念的。

    这六十年里,华夏的成果显然不是一艘蓬莱这么简单。

    在经过六十年的发展,三代人的孜孜不倦的研究后,现在的机甲终于做到了耐打,灵活,高机动性等要求。已经可以真正意义上的用在战争中了,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只能进行一些模拟训练或者即使要开打了,也只能让士兵们坐在电脑前像玩游戏一样操控。

    而专为机甲设计的高能震荡切割刀和高能电离狙炮都已经设计成型并且经过了实战测试。

    至于说机甲为什么不用冲锋枪这类武器…

    冲锋枪造的大了,子弹相应的也要增大…

    然后再看冲锋枪消耗子弹那速度…可以看一下黑客帝国第三部…

    即使华夏人想玩,但是地球君不答应啊,铜矿都已经挖完了,钢质子弹不易保存,其他的材料又容易出问题…

    所以只能放弃这种设计。

    当然现在的机甲也不是完全没问题,那就是,不能在空中随意的转向。

    因为只了四个引擎,机甲现在是会飞了,但只能往一个方向飞,就像战斗机一样,不能平移,不能后退。

    所以暂时来说,这依然只是一件陆战。

    生物医学方面,医学家已经通过基因技术来彻底根治诸如艾滋病,乙肝等等绝症了。

    只是可惜癌症这种目前人类最大的敌人,基因技术并不怎么有效。

    电子科技的变化倒不是很大,因为人类体感的原因,这类产物在屏幕达到5。0或者5。5就基本不会变大或者缩小了。

    倒是重量一直在减轻,机身也越来越薄,不过这个厚度到了0。4毫米时也到了极限。

    不是因为技术上无法做到更薄,而是因为再薄就会割伤手了。

    现在的外形也就这样,几本是没什么大的变化了,其他的就是各种小地方的创新比如双面屏幕,VR链接等等…

    其他诸如游戏网络,也几乎是几十年没什么变化了。

    之所以是这样,就是因为当初图灵失败后科技直接转进华夏了,而图灵的文明侧重点就在计算机。

    地球在这个科技上的研究算是直接到了max级,想要升级,除非文明等级做出突破了。

    之后变化最大的,莫过于机械制造业了。

    图灵不擅长机械制造,但是帝落擅长啊…

    当年从天而降的一个大蛋壳里面能装下那么多机甲并且毫无损毁,帝落人的机械制造水平可想而知了。

    得到了帝落科技的地球在开发了十几款超巨型工程机械后,工程建筑的工期几乎都直接缩短了一半以上。

    甚至有些夸张的能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上少。

    当然你要问蓬莱为什么工期不仅没缩短还延长了…

    实在是制造一艘飞船总能遇见各种各样的事情,很多事情都是完全没有头绪又厄待解决的,工程师们在这种未知的难题上浪费了实在是太多的时间。

    好在蓬莱已经建成了…

    阵阵悠扬的乐声从空中的蓬莱上传来,这是一首传世名曲,天空之城,配合此时的蓬莱,的确是相得益彰。

    李诗棠看着天空,笑了笑。

    不过他很快又看向了身边那一沓厚厚的资料,收敛起来了笑容。

    纸上,是根据白潇潇和何安心的聊天记录得出来的星联概况。

    上面记录的星联的一切李诗棠看的又是羡慕,又是嫉妒。

    这也增强了李诗棠发动战争的决心。

    不管星联多么美好,他总归是在麦哲伦星系的。

    如果以后发展到四级五级,这么小的星系,两家人迟早也碰到。

    而星联的大小是地球的八倍,人口是地球的三倍,发展的潜力注定也比地球要大。

    如果不趁现在地球的科技还有优势而把他们打败征服…

    等以后,李诗棠都不敢想到底是谁灭了谁了…

    毕竟现在星联是和善的,但没人敢保证他们一直能和善下去。

    ;

第四十八章 诸君;我渴望战争() 
“星联,位于大麦哲伦星系编第773的恒星系中,第四个行星轨道,是一颗体积为地球7。74倍大的固态行星…”大屏幕上,李诗棠指着上面的3D模拟图案,一边说着,一边讲解。

    与会的人们面前还有一个全息投影,就是阳星系的行星运转情况。

    以前还要称呼什么大大什么长老的,但是现在就完全不需要了,因为这里论辈分李诗棠最高,论年龄李诗棠最大,论地位李诗棠虽然依旧只是个都市的校长和学院的院长,但是偏偏在坐的全都是他的学生。

    李诗棠总有种无为而治几十年,终于熬成了最**oss的感觉。

    星联表面积是地球的四倍,但是陆地面积却是地球的十一倍,一共有十一块儿大陆,六个大洋。

    该星球主要组成元素依然是硅,但是各种矿产的储藏量也是相当的可观,至少比地球可观太多。

    这其实也不算什么,毕竟各个星系中这样的星球太多了。

    但是最关键的一点,这颗星球宜居,并且已经存在生命了。

    早些年参与会议的都还有一些普通人,但是现在全都是新人类了,这些东西听一遍就记住了,所以也没人拿笔记录。

    并且他们已经开始从这些信息中分析李诗棠开会的目的。

    一个有文明的星球,地球该如何对待?

    和平共处?或许星联人会有这种想法,但是饱经战乱和灾难的地球却知道,这基本是不可能的。

    现在的地球很像当初的RB内部严重不足,整个文明又正处于发展的紧要关头,再加上英美高额的借贷RB自然而然的走上了发动战争的道路。

    这个比喻虽然不好听,但的确是现在地球的现状,不过虽然要发动一场非正义的战争,但是这里却没人说出什么圣母的话来。

    还是那句话,开会的都不是笨蛋,李诗棠能够看到的未来,他们同样也能看到。

    “我们需要占领这个星球…”李诗棠指指会场中央这颗还在缓缓自转的巨大球体:“即使我们要成为华夏文明的罪人…”

    在会的十二人神情都很严肃,李诗棠这么说的原因他们自然也明白。

    别看地球科技高于星联就能够对其为所欲,当初的帝落也是这么想的,但是现在呢,坟头草已经五丈高了。

    并且地球也只占了科技的优势,在人口上,星联四十亿,地球四十亿,看似是一样的,但是星联二卫星上还有未迁移的四十亿呢…

    在地理熟悉度上,地球是进攻方,有比不过星联这些生活了多年的土著。

    到现在李诗棠还不知道星联人的母星是星联二呢,他还以为是星联人发展的很不错都发展到卫星上去了。

    并且现在的地球科技程度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未来三百年星联虽然肯定追不上,但是缩小差距那是一定能做到的。

    到时候打起来,真的说不准谁胜谁负。

    如果打赢了那自然皆大欢喜,但如果输了…

    签下作战命令的这十三个人,妥妥的文明罪人。

    不过到那时可能都已经没有华夏了。

    罪人与否,也没有后人评说了。

    十三个人挨个把自己的名字签在了纸上,用的是最原始的合同纸,还有国产的中华钢笔。

    可见这次签约的郑重。

    签字时郑重,签完后,气氛就稍稍的有些轻缓了。

    十三人开始研究,如何赢得战争的胜利。

    战争三百年后才会发生,即使是诸葛再世武侯复生让他定个计他肯定也是一脸懵逼,所以现在其实讨论的就是未来三百年地球的发展方向。

    依旧是以全面的科技提升为主,但是军事建设已经放在了次要位置。

    地球的军队已经承平百年,现在拉出来绝对没有以前世界第一陆军的风范了,练,自然是要练。

    新型的机甲,新型的炮弹新型的战机还有战舰带来的就是全新的战斗方式。

    全新的战斗方式自然要搭配全新的战略,这就交给各个学院的参谋系学生集思广益了。

    最的是,提升军队成员的军事素质。

    所以,要建军校,并且不是一所两所的建,而是十所二十所的建。

    名字依然是旧制,国家建造的军校由数字命名,私人建造的可以使用西点黄埔等经典军校名字。

    不过想起腾讯军校或者阿里军校,那依然是做梦。

    虽然距离战争都还有三百年,差不多都一个明初到明末的距离,但是这些却是一定要坚持下来。

    毕竟他们还在宇宙中,指不定就会冒出来第二个帝落。

    而当父辈是军人时,子女的作风也会往军人的方向靠拢。

    而三百年下来,那些世代从军的家庭,必定会诞生很多优秀的军人子弟。

    这些军人子弟,才是未来战场上的主力。

    军人的安排大约也就是这些,而最的部分,则是放在了新型武器上。

    机甲虽然威力大,但是制造也很麻烦,想要每个士兵都有一架是不可能的,但现在也要开足了马力去建造,能多造一台是一台,多造十台就是一个机甲小队,造一百台,这就是个机甲团了。

    空天战机的情况和机甲类似,这种可以在太空中飞行,又能大气层里战斗的超音速战机性能上已经完爆了第六代第七代战机,即使以后三百年有出了新的机种,这种飞机也不会被淘汰,因为发展到这种程度,其实能改进的地方已经很少了。

    他还能再战五百年!

    至于宇宙战舰,如果都造蓬莱这样的,三百年也造不了几艘,但是该造还得造,他们计划是造三艘,峨眉,王屋和玉京山三艘。

    其中峨眉和王屋都是攻击舰,而玉京山是指挥舰。

    之后他们要计划造大批的小型战舰。

    就像图灵那种十几米宽的,这种战舰实战性能一般,但是行踪隐蔽,启动转向悬停都比战机强太多,很适合作为侦察舰存在。

    最后,十三人又就华夏的政体和军制展开了讨论,毕竟都已经踏入了星际时代,原本的一党执政,还有什么人大丶常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很多时候都已经过时了,这些制度不仅效率低下并且遇到大事时总是犹犹豫豫难以统一意见。

    倒是李诗棠总是组织开会决定事情的方式更符合现在的国情。

    而原本海陆空的配置是没什么问题,但是星际时代的话,海军已经基本没什么用了啊…

    当然海军其实也在争论,星辰大海难道不是海吗?

    宇宙舰队其实就是海军吧…

    ;

第四十九章 星联的反应() 
确定了前面的问题后,几个人又开始研究另一个问题,和星联的关系。

    星联的科技程度也不低,地球的情况他们迟早能观测到的,地球肯定是要虚以委蛇的,但是这个时间点很难把握。

    如果现在就去巴巴的找星联,星联虽然可能会和自己友善交流,但架不住星联也会有有智慧的人啊,他们就会提醒星联的领导人提高警惕,而这三百年星联就可能加强军事防御,到时候就增大了地球攻占星联的难度。

    如果再晚点儿?前面也说了,数学和逻辑推理太可怕了。

    指不定交流时自己就露出了什么马脚,招致星联的怀疑。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星联如果问及高深的武器科技技术,地球是给还是不给。

    给了,那就是资敌,不给,那就是心里有鬼。

    几个人在纠结这个问题时,李诗棠却是摇了摇头:“你们难道不知道等价交换么,他们想要我们的东西,就让他们拿等值的东西出来…”

    他们在会议室中争吵的厉害时,一道来自远方的电波打断了他们的对话。

    这段电波来自星联,电波中只有一句话:“远道而来的陌生文明,星联欢迎你…”

    星联常年有人在观测着这颗行星的位置,但是前段时间,这颗行星偏离了原有轨道线大约4毫米…

    如果只有一座天文台监测到的话,这也不算什么,但是几乎的天文台都得出了如此的结论。

    如果一颗行星的轨道偏移了几毫米还算正常的话,但是在偏移的同时地球的一个角度上忽然出现了不正常的温度辐射…

    要知道他们也观测了这颗星球几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