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得的,是这个小院的租金,两锭二十两银,可以赁下半年,难得的实惠。
进得院中,主次分明,客房两间,主卧一堂,偏厅外两个小隔间的仆役房间中,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租赁房屋的主人,将剩下的简单的家具,被褥,一并折算给了书童,算作了一两,也算是仁厚。
让今日中立刻搬家的顾峥几人,好歹就有了落脚的地方,勉强也凑合了一个安身之所了。
人这一生,无非是吃住用行,既然是住处确定了,那剩下需要解决的自然是吃了。
指望着疯道长这样的人会做饭,那无异于痴人说梦,现在的这个时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顾峥,也只能递过去几个钱,让小满出外购买了。
这时间的大周朝,可没有顾峥前几个世界夜晚中的宵夜不断的没事。
这路边摊贩早早的收拾回家,该吃饭的吃饭,该盘点的盘点。
负责巡街的将士们,再过不多个时辰,就要出门查这在大街上晃荡着的闲杂人等的宵禁令牌了。
若是有那无证经营出门溜达的,对不起了,今天晚上只能委屈一下,住在衙门中的监牢之中,等着明日中申清楚了身份,让家中的人员过来赎人了。
所以,被派出来的小满,好不容易给家中的两位大人带回来了,能够果腹的食物,也只剩下煎饼了。
502 春闱开始(江南v神话盟主打赏加更一)()
可不要以为这世界的煎饼,就是天津的煎饼果子呢。
这里的煎饼,反倒是有点像是山东的大个的圆锅煎饼。
只不过煎锅上的面浆水,换成了荞麦面的罢了。
两面焦黄,到它们卖出去的时候,也变成了软踏踏的软饼子。
最让顾峥惊诧的是,在大周朝,吃煎饼是配着蒜吃的。
一头蒜,被疯道长拿到了手中,咔嚓一口,呼,再配合着舒爽的这么一喷,那味道,别提多酸爽了。
莫名的,顾峥就怀念起,自家的牙刷,以及薄荷味道的漱口水了。
待到他塞下了一整张的凉白开配煎饼之后,也只剩下对这里房子屋舍的怨念了。
没有棉被,全靠布料层数取胜的,大周朝……你赢了。
顾峥就在这般,没滋没味的蒸饼芝麻粥以及凉爽透气的被褥中,度过了最妙曼的十几日。
望眼欲穿的,等到了这一届的春闱的举行。
此次的春闱,也就是所谓的国家考试,与顾峥曾经经历过的科举已经十分完善的朝代中的考试,有着大大的不同。
就拿最显而易见的人数来说吧。
此次与顾峥一起,一同参与到明经科的考试考场的人数,只有800人,而参与到最热门的进士科的科举考场的考生也只不过只有区区的1600人。
在今年中,明算,明法,俊士等其余的五十种的小分类,并没有省试的通知,所以在现如今的洛阳之中,只有这2000多人,一起来到了洛阳宫外的尚书省的门口。
在这里,更是没有后朝的天未曾亮就进场的规矩。
在尚书省的考点的内部,准备主持此次春闱的大人们,现在还饶有兴致的在聊天碰头呢。
趁着尚书省的大门与两道侧门齐齐的开放,由羽林卫组成的检查的小组,验明前来考试的贡生们的正身的时候,那些考官们,正在尚书省内,争得面红耳赤呢。
他们在争什么?
争状元呢。
现如今的科举哪里有什么会员一说,若是现在的武皇不下明旨,确定了要后边的殿试二次筛选的话,光凭着现如今的这七八名尚书省的官员们,就能将最后的状元的名单给定论下来。
无非是谁早早的声名远播,谁又是哪个权贵氏族的家族子弟,又或者当朝的那个要员的家中恰逢其时的有着子弟出仕,这些状元们的名额,自是要给这些人留用的。
因为谁让现如今,能够参加科举的人员当中,百分之96。7的人员都是世族贵胄的出身,就算剩下的那百分之几的算是‘平民’出身的学子,也多数是顾峥穿越的委托人这种,家中是富有余财的地主,自幼跟随的是名师大儒的‘平民’呢?
所以,取得乡试完毕的举人身份的人,本就不是那些贫穷的人能够奢望的。
那么这状元,人家预定了,你又有什么可以埋怨的呢?
不过这一次得春闱却有了一个变数,混入在了其中。
一下子就让这个中书省中的关于状元的名额归属,分成了两个不同的派别。
那分别就是以朝中权臣所公众推举的一个不知名的小子,顾峥,这是前几日中,当朝的首辅大人狄公狄仁杰家中的老管家,亲自递过来的行卷,指名状元的小子。
而另外一波的人,则全是皇亲驸马一派的带着爵位的勋贵来指定的人。
虽然他们在此次的科举试验当中,只是挂个参与的名头,但是为了这一届的明经科的科举试,他们也是倾尽全力的要争一个耳红脖子粗。
只是因为,他们要为一个在武皇面前最新崭露头角的男宠的哥哥张目。
而且这个男宠,还是太平公主咬着牙的双手奉送到武皇手中的,曾经是她身边最得宠的男人……张昌宗。
这一位在武皇口中,被形容成了一朵清雅的白莲的男子,很不巧的,在一朝得志了之后,就替他的两位哥哥们,拿到了此次春闱的乡贡贡生的名额。
而他的两位哥哥,一名名叫张一冷,家中行二,倒是老实木衲,心中只有一个念想,那就是要考个乡贡出身的举人。现在由他的六弟帮他实现了,自然也是心满意足。
当然了,大家的状元也不是为了他争得。
这状元是为了另外一个兄弟。
就算是不怎么关心八卦的顾峥,也是曾听闻过的,是鼎鼎有名的洛阳贵妇杀手,名为张易之。
这个人有些名声,在家中也自幼与张昌宗交好。
待到张家的六郎,在宫中一朝得了宠爱,作为当哥哥的五郎,那自然也是要一飞冲天的啊。
所以,那些得了武皇多多少少的授意的勋贵们,才这般的跟手握实权的大臣们叫起了板。
弄得这群当朝位高权重的老头子们,一个个吹胡子瞪眼的,气的眼珠子直瞪。
就在两拨人都相持不下的时候,中书省外的计时鼓漏,就敲击了三声,这意味着说,这两类科的分类考试的贡生们,现如今已经全部的落座,就等着你们发放此次春闱的试卷了。
到了现在的这种地步,两拨僵持不下的人索性就各退了一步。
“既然咱们的人数是势均力敌的,纳闷咱们索性就用此次的科举的成绩来说话吧。”
“不是说,张六郎在武皇的面前,说他家的两位哥哥,是难得的才智双全之人吗?”
“咱们就将各自推举的人,也不光是这两位了,诸位若是觉得都不错的才子们的试卷,都一并拿来,公平竞争如何?”
待这侍郎官的话刚一说出口,就得到了权臣的一致好评,而勋贵那边稍微有点脑子的人,虽然是犯起了嘀咕,但是在争不出结果的现在,这算是最为公平的方式了。
就算是后来武皇问起来,他们也可以一并的推给那张家兄弟的身上。
他们可以大言不惭的说,不是他们不尽力啊,是对方才学不够啊。
于是,想明白了的勋贵们,大手一挥,就赞同了。
到了这个时候,在门口等待着殿内大人们的争论结果的吏员们,才敢将怀中早就捧好的试卷,依次的派发到所有翘首以盼的学子的手中。
此时的尚书省内,左右的两个半露天的大殿中,已经满满当当的坐满了人。
每人屁股底下一个简易的蒲团,而面前只有一张容人跪坐的矮榻,其上一套统一制式的笔墨纸砚,这就是此次中书省省市中,朝廷中能为学子们所提供的全部了。
在进门之前羽林卫们,因学子们不必带自备的干粮行李,只需要将他们贴身的衣物检查仔细,防止夹带,就可以轻松的放行了。
这般宽松的考场氛围,可是在后朝后代之中,很难见到了。
所以,对于这种考场的环境,顾峥还是十分的满意的。
起码不用像是在明朝,如同坐监狱一般的,一锁就是三天,香的臭的都在一个几平米的小牢房中度过。
现如今,春寒初过,天气转暖,在这微风拂过的大殿的庭院之间的春闱,更像是一场自由而奔放的学子的盛会。
待到众人因为第一次进入到尚书省内那兴奋的心情还没平复起来的时候,那一身青色的吏员服的出厂,就让场内的所有学子具都安静了下来。
走到了大殿上方的吏员,捧着厚厚的一摞试卷,身后跟着随着他一同分发的同事,清了清嗓子,就开始说了此次春闱的要求。
“咱们此处乃是尚书省右偏殿的主殿院,在此院落之中的各位学子,皆是各个州府选送上来的,有着举人头衔的通过了乡贡的人员。”
“说是各地的人才也不为过。”
“但是,在诸位接到了试卷之后,我还是要善意的提醒一句,此次明经科的考试,决不允许有任何作弊的行为出现。”
“因为,作为此次的监考官的我们,会严密的巡视全场的考试过程。”
“要知道,此次的明经科的录取人数,也只有区区的35人的名额。”
“若是诸位乡贡们,因小失大,为了一道小题而采取了非常的手段,被我们负责监考的吏员们给抓到了的话。”
“那么,诸位不但是这一届的明经科的考试,就到此结束了,朝廷更是将作弊的学子的名单,录入到尚书省的春闱后录之中。”
“上了此名单的所有的乡贡,自此就断了朝廷取士的资格,自此之后,也只有一个贡生的名额罢了。”
“至于回乡之后,你们地方的学政以及父母官,将如何惩处你们,就不是我们中书省的职责了。”
听到吏员说道了这里,不少的学子们都禁不住的打了一个冷颤。
这简直就等同于剥夺了一个读书人的身份啊。
还是永久性的那种。
这样的学子,别说回乡了,直接找一个护城河投进去算了。
就算是回到了家乡,那也是臭名昭著,无路可行了。
想到这里,原本还有些小心思的学生们,立刻偃旗息鼓。
800取35的录取率,就算是没有取中,也不会有人过多的嘲笑与自己的。
当然了,那些早就名声在外的才子们,压根就没有把这当回事。
自己的才华,等待的就是这一刻的检验啊。
503 唐朝学生学霸学神怎么区分(江南v神话盟主打赏加更二)()
环顾了一周的老吏员,将诸位学子的表情都铭记于心,朝着身后五位同是监考官的吏员们一点头。
就捧着试卷,从大殿院落中的最后侧,一人一排,依次的派发起试卷来。
而居于人群之中的顾峥,并没有焦急。
他一边细细的将手上的墨锭在砚台上磨开,一边在黄纸上,尝试着写下他最拿手的小楷小字。
统一配发的笔墨,很容易在书写上出现瑕疵。
一个才子,怎么才能在诸多的试卷中,得到考官的青睐?
第一印象就是小字。
干净整洁,下笔有无,一笔利落的书法,能为自己的卷面增色不少的。
让自己安静下来的顾峥,一直到,将墨锭磨均匀了之后,才将早已发到了他手中的试卷,在面前的矮案上铺开,仔仔细细的看着此次春闱的第一部分的考题来。
明经科的试卷,分成了两大类的内容。
一类为帖经,一类为墨义。
帖经者,以所习经,掩其两端,中间开唯一行,裁纸为帖。
凡帖三字,随时增损,可否不一,或得四、得五、得六者为通。
不但明经科的要考,就算是进士科的试题中,也是不可避免的出现其中的小部分试题的。
因为所有唐周的学员当中,学子们所学习的知识,全部都是与政治有关的。
其中《礼记》、《春秋左氏传》为大经,《诗》、《周礼》、《仪礼》为中经,《易》、《尚书》、《春秋公羊传》、《谷梁传》为小经。
这些都是学子们,所必须学习的科目。
而判断学子们的学识是否渊博,是不是具有了一定的水准?
也是依照是否通读,并且融会贯通了这九经作为最基本的标准。
想要从一个最基本的学院中毕业,最基本的考试,就是要通两经。
而这两经的选择,可就是灵活多变的。
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来选择你想要学习的经书。
就如同现在的大学,选科与选课一般的灵活。
比如说这通两经的标准,可以是大经中的任意一部,搭配上小径中的一部,就算是两经了。
但是只学习两个小径的,就不能算是通两经。
若是通两经,怎么也要将中经中的两部精通了,才算是最低的标准。
总之,不可以有偷懒的想法。
若是在毕业之前,大中小当中各通上一种,那么就能达到通三经的水准。
这个时候的学员,身上就自带了一层:名为可以教书育人的光环了。
到了一地的乡村城镇,可以办个书斋或是启蒙的课堂,而到了更偏远山区之中,就算是教出几个秀才,也是可得的。
这种人,就是我们现在单纯意义上的普通班的第一名,年级的前十,一二本的好学生了。
当然,这样的学生,是称不上学霸的,因为,在大唐大周,学霸们的标准,最低也是要通五经。
通五经者,大经皆通,余经各一,《孝经》、《论语》皆兼通之。
这就等同于是不偏科,不缺腿的学霸了。
他们不会为政史地挠头,更不会为数理化叹气。
抓出一门来,是侃侃而谈,翻着白眼的鄙视那些普通学生们。
到了这个时候,那就是妥妥的乡贡举人的本领了。
运气好的一试就过,运气不好的,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