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杨奕辰所说的条件,简直是炎炎夏日中的一缕清泉,冬日里的暖阳,照亮他的希望。
或许这就是他的机会呢,周县令在的时候,虽然一心为民,但是对于手下之人就没有事事周到了,加之平常周县令最多时间都在体察民情,又有江为同压着,根本没有出头之日。
“大人,小人自小生活在乡下,十分理解百姓之苦,但是,民以食为天,最重要的是提高粮食的产量,对于这个问题,纵观历史,没有谁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们可以观察出来,每一年收获的时候。。。。。。。”
王林从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发现说起,总结出来一个道理,那就是上了年纪的劳动对于耕种十分有经验,在这么一批有经验的人中,更是有一些产量总是比别人高。
那么为什么呢?归根究底,是技术的问题:“小人还找他们了解过,他们有自己的诀窍,在耕种的时候,一般不用别人的种子,他们会在收获的时候,将最饱满的留下来,作为下一年的种子,不单单是颗粒饱满,而是从长得最大的穗子或者棒子上,挑出来颗粒最饱满的。”
杨奕辰了然的点头,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选择精华中的精华,或许可以一试呢?不过是多费一点点功夫而已。
“好,本官觉得有道理,选择最好的作为种子,第二年种下去,自然养分最为丰富,庄稼苗怎么可能不长好?”
恰好这一季粮食马上就该收了,等下一季种植苞谷的时候,咱们尝试一下。
要想有突破,就要有大刀阔斧创新的激情和魄力,有敢为人先的勇气。
杨奕辰从来不缺乏这些,脑海中突然闪现出一个奇妙的想法,或许他可以制造一些工具,加快人们干活的速度,比如说麦子玉米脱粒,比如说磨面,比如。。。。。。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节省出来更多的时间,让人们做一下副业,提高生活质量。
毕竟去年的地震让临沂百姓元气大伤,修养生息一年之后,还有许多人吃不饱,可以说全都是靠政府以及有些善心人的捐赠度过一个又一个艰难的日夜。
然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次两次的救济可以,时间长了呢?多少钱都养不住这么多张嘴,最关键的还是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王大人说的不错!还有人有其他的建议吗?”杨奕辰扭头看向其他人。
第四百零二章 反将一军()
其他人一看王林这个平时不吭不响的人在杨奕辰这个新来的县太爷面前露了脸,又有刚才杨奕辰所说,可以给每一个人同等升官的机会,那么他们凭什么不好好把握呢?
至于昨天夜里县丞大人和县尉大人暗中表达让他们为难这位县太爷的指令?呵呵,谁还有那个闲工夫听他们的呢?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么好的机会不把握,是时候扇自己两巴掌清醒一下了。
“大人,小人也有一个对策。。。。。。。”
“县令大人,小人曾经听说。。。。。。。”
“大人,小的办法更好一些,效果肯定更加显著。。。。。。。”
于是乎,这些人一个比一个积极,县衙大堂之中,前所未有的热闹,这些三班六房从来没有如此积极主动过,生怕对方在杨奕辰这里留下好印象,自己却没有,生怕升官发财的机会就这么失之交臂,他们使出浑身解数,在杨奕辰面前表现。
对于如此结果,完全在少年意料之中,虽然以他的判断,短时间内提出来的这些方法,很多都不可执行,或者说效果可能不明显,但是他不会打消大家的积极性。
“还没有有人说了?”安静片刻之后,杨奕辰清润的声音在大堂中响起。
刚才激烈讨论那么长时间,有问题的很多都解决了,不用县太爷亲自出面,因此也就没啥可说的了。
“既然你们都不说了,那我说两句,首先,感谢各位大人对本官上任的支持,其次,感谢你们为百姓们考虑,想出来切实可行的办法,谢谢你们对临沂千千万万百姓做出来的贡献。”
如此感谢的话,突然让他们脸红开来,因为一开始目的根本不是这个,而是对官职的渴望,现在听杨奕辰这么一说,自己瞬间高大上起来。
“杨大人说笑了,是下官该做的。”
这个时候,正是该谦虚了,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大言不惭的站出来,他们就等着在杨奕辰面前露脸,指不定???
这边发生的一切很快传到江为同和另外一位县尉大人耳中。
“什么???”身体不适,卧病在床的江大人一个激灵从床上跳下来:“你说的是真的?”眼睛瞪得如铜铃般一样的他紧紧看着面前瘦弱的小衙役。
“回禀大人,都是真的,现在县衙之内,上上下下无一不在夸赞这位新来大人。”
可不是嘛,那么大一个圆饼画出来,就不信没有人上钩,那可是实实在在的官位啊,以前看来遥不可及的位置,现在貌似唾手可得。
江为同没有想到,自己不过一日不在,杨奕辰就能做出如此重大的变革,果真是有魄力,有手段。
自己培养多年的手下,居然也为他痴迷,下工之后立刻回家查阅资料临沂上上下下这么多官吏的积极性难得的被调动起来。
可以说是空前的盛况。
“咱们这边那几个人呢?”江为同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
“回大人,都跟着新来的杨大人走了,说是参观参观县衙,至于他们说什么?下官不敢靠太近,没有听清楚。”
“呵呵,可以啊!”江为同牙关紧咬,冷笑不已,就这么容易就叛变了?果然他妈的都不是好东西。
“县尉大人那边呢?”今日没有上工的不止他一个,还有另外一个人呢。
“县尉大人那边也正在着急呢?”话说,两个人的情况也差不了多少。
所以说,两人本来想给人家一个下马威呢,结果被人家巧妙地利用,反而剩下他们两个被架空了。
这算不算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被那个少年摆了一道。
江为同不躺床上了,身体也舒服了,立刻梳洗一番,换上官服,备马前往县衙,然而。。。。。。
临沂县衙之内,杨奕辰正在查看这几年来大大小小的卷宗,后边几个负责这块的官吏认真介绍,就在此时。。。。。。
门外有人禀报:“县令大人,县丞大人求见!”
话音刚落,另外一道声音响起:“县尉求见!”
呵!两人来的可真是时候,我们正说到关键的地方呢。
杨奕辰默默不语,就知道被隔绝的情况下,他们两个会坐不住,这不?不用叫,人就乖乖来了。
但是,这里是让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吗?开神马玩笑,风水轮流转,上午谁让他不高兴了,下午他就如此光明正大的还回去。
“县丞大人身体不舒服,就不要带病工作了,毕竟作为一方官员,自己身体不好,谈何为百姓?还是好好回去休息,身体什么时候彻底养好了就什么时候回来。”
“哦,对了,还有县尉大人,本官请求他处理好家中琐碎事情之后,再恢复正常也不迟,毕竟后宅乱,自己家人都管不好,谈何管理百姓。”
当两人通过衙役的传话,听到杨奕辰如此安排的时候,脸上的笑容僵硬在原处,这什么意思?
“不是,这。。。。。。”
江为同和县尉面面相觑,好歹之前他们两个也是临沂县衙地位较高的两人,怎么到了这里,就这样了呢?
不过一天不在,权利就被剥夺的干干净净,都不知道杨奕辰这个毛儿都没长全的年轻人怎么做到的。
这下好了,即使想回来也回不来了。
这简直就是赤果果的报复!
然而,他们有苦难言,人家已经说很清楚了,为他们考虑,考虑他们的身体,他们家庭的和睦。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是他们已经完全被架空了。
此时此刻,他们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奈何杨奕辰根本不见他们的面。
如果世界上有后悔药的话,他们绝对赶紧买点去,然而一切都是想象。
跟在杨奕辰身后的官吏们看到他如此轻轻松松搞定两位最不简单的人物,心里除了佩服就是佩服了,真心不知道怎么做到的,就差星星眼了。
“好了,我们接着说,除了重视农耕之外,我们对出现的案子什么的,必须做到大堂上高高悬挂的正大光明一样,还百姓公道,不冤枉一个好人。”
“审案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引诱提问,不能屈打成招,不能。。。。。。”
第四百零三章 机械()
自古以来多少冤假错案,杨奕辰不想细说,但是在他手里,不希望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有了前面打下的基础,以及为官之人对权势的渴望,在这位新上任的县太爷面前,大家伙都积极发挥能动作用,卯这劲儿的加油干。
徒留县丞和县尉两位大人赋闲在家,接连回来两次,都被杨奕辰以给他们放假为由劝了回去,两人这才真正开始心慌。
至于以前对他们卑躬屈膝之人,现在完全是一个态度,闭门不见。
人就是这么的现实,得势的时候,趋炎附势的人多的是,而当你有一天落到谷底之时,被人避如蛇蝎的滋味真的不好受。
杨奕辰就是要拿这种人杀鸡儆猴,这样才能更快的在临沂县衙站稳脚跟,事实证明,他的做法十分正确。
眨眼间,又是一年收获的季节,艳阳高照,炙热的温度火辣辣的烧烤着大地,金黄的麦浪层层叠叠,一眼望不到尽头。
为了更好的留下一年的种子,杨奕辰采用王林的建议,在临沂县百姓手中开始推行开来。
一望无际的麦田中,皮肤黝黑的农人们面朝黄土,手拿镰刀,争分夺秒的抢收,汗水顺着额角流下,依然阻挡不了丰收的喜悦。
孩子们挎着篮子,跟在大人身后捡漏掉的麦头。
人们边收获自家庄稼,一边和邻居聊天:“哎呀,今年的收成可不错了。”
“可不是,去年这个时候咱们可都是颗粒无收,老天爷也算是变相补偿咱们了。”
“对了,你们听说了没有,新来的县令大人让咱们把好的麦头都挑出来,说是明年当种子用。”
“听说了啊,咱们往年用的不也都是挑颗粒饱满的用?今年这有啥区别啊?”
毕竟人们又不是傻子,当种子的,怎么可能挑选差的?
不过这直接在脱粒之前选择大的麦头,也是一个令人好奇的地方。
虽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具体是什么,但想想也不是瞎胡造的。
再加上杨奕辰的名字在去年就已经被附近百姓熟知,更是有很大一部分曾经接收到过杨奕辰派送的粮食。
这些都为他现在新政策的执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虽然有疑惑,但是按照他的命令做的还是占绝大多数。
不过这也加大了人们收割时候的工作量,不过为了下一年更好的收成,现在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杨奕辰从来不是一个害怕吃苦的人,跟着下地干活指挥,一点都没落下。
眨眼间,麦收十来天的时间,已经抢收差不多,好在今年天公作美,这些天都没下雨,否则雨水一来,麦子全被淋到地里,那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而为了更加方便麦子脱粒和扬场,杨奕辰设计了简单的风扇和筛斗,能够快速的将碾压好的麦粒筛出来,不仅干净,速度还快不少。
恰好这两个东西都十分简单,可以交叉重复使用,铁匠一天能做好多个,所以临沂县大多数都用到了这个看似简单,但十分讨巧的机械工具。
比起前世全自动化的加工,单靠人力物力,是怎样都不可能比得过机械。
杨奕辰仿佛天生对这些东西敏感,简单的构造在他眼里什么都算不上,因为他还有好多好多没有表现的技能。
或许这些东西和脑海里时不时闪现出来的画面有关系,杨奕辰对自己的来历已经产生怀疑。
两个少年少女空间上距离不远,但他们都在各自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打出名气的柳清溪生意络绎不绝,十里铺能用的人都用上了,附近村子的人也陆陆续续招收,有专门负责农村单层土坯房屋或者青砖瓦房的;有专门负责碧溪镇建筑的,更有被柳清溪培训更为复杂的建筑形式。
总而言之,在这里做工,不认识字没关系,但你要看得懂简单的图纸,能看着施工,如果单靠设计者前来解释,实在耗费人力物力精力财力。
在正式加入之前,会有人专门过来对他们进行培训,之后才能正式上岗。
只有这样制定一个章程制度,大家都按照规定办事儿,才能够井然有序。
就这样,时间又过去半个月,麦子抢收完毕,田地在黄牛的帮助下也都耙犁完成,又到了种植的季节。
秋季这里一般都中苞谷,产量相对高一些,至于花生大豆?种的人很少,即使种了,自己也会舍不得吃,还是苞谷实在一些。
然而苞谷这种庄稼,它的种子退化速度十分块,前世的时候,有专门的研究基地研究粮食种子,可这里没有啊?
那么只能尽可能利用最原始最简单快捷的方法。
事情终于踏入正轨,杨奕辰在临沂县经过第一次机智的扭转局面,加之自己亲力亲为的表现,下面的人打心眼里佩服。
等到县丞县尉两人再次回来的时候,他们完完全全被排除在外,处于尴尬难忍的地位。
可以说,临沂县衙之中,没有谁能够在这么短的内完成这么多事情。
他是第一个。
这日,加班加点完成手头的工作,他合上账本,上马飞驰而去。
还好距离较近,骑马比马车快得多,天色完全漆黑之前,他回到十里铺,此时,人们家中只剩下微弱的灯光,透过月色散发出啦,带着光晕的光亮,一道道,美不胜收。
“谁啊?这么大晚上的敲门?”里面传来一个带着睡意的声音,不耐烦的打开门,顿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