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富,家贵,你们明天就要去我家上工了,以后我们就天天见面了,到时候可不要怪大姐说你们。”丁陈氏笑着说道,她是大姐,有的时候爹娘没空管他们,都是她这个做大姐的教导他们,几人感情非但没有生疏反而比别的姐弟更亲近。
一会就听见李老汉在门口喊她们,丁陈氏抱着小晨,丁衣衣跟在她娘身后走出院子,坐上牛车跟陈老实他们告别之后就走了。
陈老实他们望着牛车渐行渐远,渐渐消失在视线中,几人转身回了屋子。
“娘,大舅妈是啥样的人啊?”丁衣衣仰着脸好奇道。“你大舅妈就是有点好吃懒做,心眼不坏,对你们也亲,就是家里没银子,所以看着没你二舅妈亲热。”丁陈氏客观评价道。
“娘,你跟我仔细说说呗!”丁衣衣有点好奇大舅妈有多懒才能吃饭都不管孩子,还是她姥姥给小表弟盛的饭。
“我去你大舅家吃过几次饭,每次去了都是两个锅和一堆碗泡在水里,夏天天热的时候都泡臭了,后来我就不去他家吃饭了,想起他家那锅碗臭的好几天才洗我都吃不下饭。”丁陈氏想起来都忍不住恶心。
丁衣衣心想这大舅妈确实够懒的,怪不得儿子的衣服脏的发明都不洗。
丁陈氏仿佛知道她在想什么:“你大舅妈懒是懒,不过她做了不少鞋,前几年你二舅没成家,家里穿的鞋都是她做的,以前也做过一段时间小本买卖,后来没赚什么钱就不做了。”
“那还真没看出来,看来大舅妈还是有很多优点的。”丁衣衣惊讶的看着她娘。
丁陈氏趁机教育她:“人都有优缺点,你喜欢一个人时就会不自觉放大他的优点,忽略他的缺点;你讨厌一个人就会只看到他身上的缺点,看不到他好的地方。衣衣啊,做人不能只看一面,人都是有好有坏的。”
丁衣衣觉得她娘斗大的字不识一个的人能说出这番话真不容易,这些话就印在了丁衣衣的脑子里。
第十四章 在下白瑾瑜()
丁衣衣在牛车上晃的都快睡着了,小晨好像也有点想睡,丁陈氏拍了拍他小娃就闭上了眼睛。
路边散落着几朵不知名的小花,青绿的叶子衬得黄色的花朵娇嫩可爱,在这秋季格外赏心悦目。
路边黑白羽毛的喜鹊喳喳叫着,掉了叶子的杨树上有几个喜鹊搭的窝,鸟窝是用枯树枝搭成的,在树上格外打眼。
丁衣衣想到小时候会搬着梯子在屋檐下,房顶上掏鸟窝,那时掏出来的都是麻雀,喜鹊本身带着吉祥的色彩,农村的人都喜欢见到喜鹊,所以大人是不许他们伤害喜鹊的。
丁衣衣想起小灰红色的肉皮里长出几根细细的羽毛,她特地用她妈妈煮给她吃的鸡蛋喂它们,结果把小麻雀撑得肚子圆滚滚的,小麻雀没有活多长时间就死了,打那时候起她就不掏鸟窝了,心疼那些死去的小麻雀。
牛车缓缓前进,丁衣衣觉得过了好久才到村子,她瞌睡的都睁不开眼了,晕晕乎乎的。丁衣衣抬头一看,西边的太阳已经落山了,留下红色的晚霞把大地照的一片通红。红色的晚霞就像大海一样泛着波浪,一层层的涌过来。
蔚蓝的天空带着一层黑纱,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有的像在水中跳跃的鱼,有的像软软的棉花糖,还有的像一头奔跑地雄狮,真是变幻多端。
等回到家里吃过晚饭天已经黑了,丁衣衣躺在床上想着作坊的事,她明天就把作坊里大大小小的事都交给舅舅和堂哥们,她要去镇上的学堂读书,整天装着不识字很累的。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她不由得想起了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想着这首诗就想起了远方的爸妈。
等到早上丁衣衣起来时她大舅二舅已经到了,正往东边屋子里放包袱。
“大舅二舅你们好早啊!”丁衣衣毫不顾忌形象的揉揉鸡窝头,用手捂着嘴打哈欠。
“衣衣,你先吃饭吧,一会我们跟着你去作坊。”陈家贵说道,看这外甥女的样子,怕是还没有梳洗吃饭呢!
等丁衣衣吃过早饭,就带他们去了作坊,跟舅舅介绍了堂哥他们,又像堂哥们介绍了两个舅舅。“堂哥,以后我舅舅们就负责在外面收货,你们负责账目,榨油,卖货就行了。”丁衣衣把作坊里一切事宜安排妥当。
等到下午的时候丁衣衣带着丫鬟去了镇上,这次是丁大山陪她一起去的,由于他们雇了牛车,所以丁大山也坐了一次牛车,坐的他浑身都快散架了,还不如走路舒服。
到了镇上寻到学堂,这个时代男女观念不是太严重,所以学堂里有男有女,丁大山带着丁衣衣找到夫子说明来意,夫子看了看丁衣衣,这个小姑娘看着就是聪慧之人,听说她家的生意都是由她打理,也是个有本事的小姑娘。
“丁衣衣,你就坐在白瑾瑜的右边那张桌子上。”夫子用手指了指一个白净面皮,浓眉大眼的书生道。
丁衣衣依言坐下,抬眼看了看白瑾瑜,长的确实挺帅,有这么个同窗也赏心悦目一点,读书也不会枯燥无味了。
夫子出去了一会,丁大山交了银子就去镇上找房子了,把丫鬟也带走了,丫鬟翠莲就跟在丁大山身后走出学堂。二人转了一会就找到一处院子,院子不大却一应俱全。
院子里有几间砖瓦房,一间是厨房,一间茅厕,还有三间房子可以住人。房子里家具一应俱全,丁大山对这院子很满意,以后他们想来镇上也有个落脚的地方。
等到学堂放学的时候丁大山又去了学堂,丁衣衣正在收拾书本,丁大山告诉丁衣衣他该回去了,翠莲在外面等她,一会翠莲会把她带到他买的小院子处。
丁衣衣收拾好东西果然看到翠莲在学堂外等她,翠莲看小姐出来就带着她往新买的院子走去。
丁衣衣一看白瑾瑜跟他的书童就在她们身后:“你们住在哪里?”“就在此处,这座院子就是我家。”白瑾瑜面色微红的指着一座高宅大院道。
丁衣衣抬头打量他指的院子,只见门口有两座大石狮子坐在两旁,一只脚下踩着一个球,另一只踩着一只小狮子,端是威武雄壮。大理石的门楼上挂着一块黑色牌匾,牌匾上书白府两个大字。
丁衣衣知道白府,镇上的酒楼就是他家的产业,白府还开着丝绸铺,粮铺,钱庄,是这个镇上最富裕的人家。白衣衣恍然记起白家二公子就叫白瑾瑜,只是开始她没有注意到这些。
“哦,那我们走了,再见白公子。”丁衣衣对着白瑾瑜道别,转身带着翠莲离开了。
真是个有趣的女子,举止落落大方,英气十足,白瑾瑜在心里平价到。
“公子,人都走远了,我们还是回府吧,老爷夫人还等您回府用餐呢!”书童提醒到。
“回府,书童,你不觉得那小姐挺有意思的?”白瑾瑜对着书童说到。
“公子,你不会是喜欢上人家小姐了吧?”书童不怕死的问道。
白瑾瑜在他头上敲了一下:“我只是觉得那小姐挺有意思,你不要乱讲,否则罚你三天不要吃饭。”
第十五章 逛街()
丁衣衣自从来到这个时代还没有真正意义上逛过街,女人有几个不爱逛街的,她也不例外。
趁着学堂休沐,丁衣衣拉着翠莲去逛街。丁衣衣一身蓝色的翠烟衫,散花水雾绿草百褶裙,一双粉色牡丹花绣鞋,看着清新灵动。
丁衣衣一头乌黑长发挽了双髻,发髻上各簪一朵粉色纱娟花,衬得整个人清新可爱。
黛眉弯弯,仿佛画过一样;一双丹凤眼,眼角微微上挑,灵气逼人;小巧的鼻子点缀在如玉脸庞上;朱唇玉齿,顾盼生辉,小巧的耳垂上带了一对珍珠耳坠,脖子里挂着和田玉锁。
翠莲挽了一个丫鬟髻,头上插了一只丁香花式的银簪。一身水绿罗裙,脚上一双绿色绣丁香花绣鞋。翠莲杏眼柳眉,琼鼻小嘴,鹅蛋脸庞,也是一个俊俏少女。
丁衣衣从没把她当丫鬟看待,在她看来,翠莲就是自己的大姐姐,也可以说是自己的闺蜜。
以前没有机会逛街,这次她可得好好逛逛,她要给自己和家人买点东西,等爹娘他们来镇上了再给他们,听李大叔说他们会在她休沐的时候来镇上住,以后都是如此。
大街上各种商铺鳞次栉比,商铺统一是红砖绿瓦,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
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可是街上还是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耍把事卖艺的。
丁衣衣本就是农家小姑娘,哪里会学那些小姐慢慢的往前挪,拉着翠莲左看看右瞧瞧,翠莲都跟不上她的步子,只能被拖着走。
两人走到一个卖糖葫芦的小贩处,麦秸杆扎的杆子上插着一串串红红的糖葫芦,红红的果子上面裹着一层透明色的糖衣,在阳光照耀下泛着光。
丁衣衣看着古代没有色素和添加剂的糖葫芦嘴里直泛酸:“一串糖葫芦多少钱?”“小姐,一串两文钱。”小贩笑着回答。“给我两串。”丁衣衣从荷包里掏出四文钱递给小贩,拿着糖葫芦给了翠莲一串。
荷包是翠莲给她绣的,粉色的荷包上用上好的丝线绣着兰草,很符合她的气质。
翠莲说小姐出门要用荷包,钱袋装在怀里弄得衣服鼓鼓囊囊的,不好看,荷包挂在腰间还能当装饰,别人家的小姐都是这样,丁衣衣倒是觉得钱袋被偷去的几率远远小于荷包。丁衣衣想着是翠莲一片心意,还是带着吧。
丁衣衣又看到路边有耍把式卖艺的艺人,场子周围围了很多人,丁衣衣拉着翠莲利用身高的优势挤到最里面。一个中年汉子正在表演喷火,只见他喝了一口碗里的液体,拿着一个火把放到面前,火光映红了他的脸,他张嘴对着火把一喷,火苗一下窜出很远,火势也变大了,这只是一瞬间的事。
场子右边有一个小女孩正站在凳子上叼花,小姑娘穿着一身粗布衣服,站在一张长凳上,凳子下面放了一朵红色绢花。小姑娘慢慢的往后弯腰,直到头低到凳子下面,小姑娘转了转头调整好位置,一口叼住了那红色的绢花,周围响起了一片掌声,还有人叫好。
小姑娘下了凳子端着铜锣转了一圈要赏钱,人们有的丢一个铜板,有的丢两个,丁衣衣也给了两文钱,看着表演结束了,拉着翠莲又往前走。
前边有个卖头钗的小贩,丁衣衣拉着翠莲挤到摊子前看头钗,摊子上有木钗,银钗,还有一些劣质的玉钗。丁衣衣就爱逛饰品摊子,看看里面没什么喜欢的,钗子的质地不好,给翠莲的头钗也比这些好的多。
“小姐,看看有喜欢的头钗没有?看这支梅花簪子,花蕊都刻的丝毫必现。”小贩说过之后还看了看翠莲的银簪,看过之后无语了,这小姐看上去也不像是特别有钱的人,这丫鬟的穿戴却也不赖,看来这小姐对丫鬟挺好的。
丁衣衣最后挑了一支翠绿色的玉簪,她准备送给小晨的奶娘:“这支簪子多少钱?”小贩谄媚的笑道:“这支簪子一两银子,小姐你真有眼力,这玉可是独山玉。”
丁衣衣一看这小贩就是忽悠自己的,这玉看着颜色还好,里面杂质却不少,根本不值一两银子,正要开口却听有一个好听的男人声音说道:“小姐,莫要被他骗了,这玉根本不值那么多银两。”
丁衣衣听着声音有些耳熟,回头一看就见一白衣华服的男子在看着她,原来是白瑾瑜。
白瑾瑜一身白色绣流水暗纹长袍,长袍上的流水纹是用银线绣成的,闪着银色的光。乌黑的长发用一条白色的绸带束在头顶,绸带上坠着坠着金镶玉,衬得整个人更加潇洒。
“哦,是吗?白公子家有手饰铺子,不如我们去你家铺子转转如何?正好我要买些首饰送给家人。”丁衣衣眨着眼睛,眼底露出精光,有便宜不占是傻瓜,都是同窗,他总不能坑自己吧!
白瑾瑜知道她的小心思,看着她闪闪发光的眼睛实在无法拒绝:“小姐既然如此看的起在下,那在便陪姑娘去转一转。”
第十六章 买买买()
小贩看是玲珑阁的白公子,知道他看出了玉钗的质地,也没再多说什么。
白瑾瑜带着丁衣衣往玲珑阁走去,玲珑阁是镇上最大的珠宝首饰铺子,玲珑阁经营着首饰脂粉,古玩玉器,所以有很多贵妇小姐都喜欢来玲珑阁买钗环首饰。玲珑阁有三层,第一层是卖胭脂水粉的,第二层是钗环玉器和古玩,第三层是接待那些贵客的,你也可以订做脂粉首饰,玲珑阁有做首饰的匠人,也有做脂粉的姑娘。
白瑾瑜带着丁衣衣向自己家的铺子走去,一路上惹得不少姑娘小姐暗送秋波,虽然他才十一岁,但是家里偌大的产业和他玉树临风的外表迷的一众姑娘小姐芳心暗许。
丁衣衣看着白瑾瑜在街上的回头率明显高出自己好多,看来古代的女人也不那么矜持啊,都快赶上现在的追星族了。这个小姐掉了帕子那个姑娘假装摔倒的,其实都是为了能吸引到白家公子。
偏偏白瑾瑜对此视而不见,他已经习惯了这些姑娘小姐千方百计的吸引自己的注意,有时候甚至对她们有些厌烦,不过良好的家教不允许他做什么有损白家声誉的举动。白瑾瑜很无奈,只得装作看不见,因为他家好多生意都需要这些人奉献银子。
有一次有个姑娘正在街上走着一看到白瑾瑜走过来就往他怀里倒,白瑾瑜身子一错,那姑娘就倒在白瑾瑜书童的怀里,姑娘看计划没成功,就用水汪汪的大眼望着白瑾瑜等他扶她起来,被书童一把扶起,姑娘跺跺脚羞红了脸,也许是气的,转身掩面走了。
白瑾瑜四人走到玲珑阁停下,伸出白皙修长的手掌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小姐,请进。”
丁衣衣抬头看着玲珑阁,门上挂着一块黑底金漆的牌匾,牌匾上用楷书题了三个大字:玲珑阁。牌匾四个脚还刻了几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