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一年工整的都多。”丁大山一听赶紧夸闺女能干。丁大山做一天工二十文,一千文才是一两银子,这得做两年共才能挣到这么多。
“爹,我就是把蜜枣方子卖给酒楼了,这银子是掌柜给的方子钱。”丁衣衣解释道。
“这么简单的方子也能卖钱?”丁大山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丁衣衣看着她爹这样只好说道:“爹,以后我们多研究点新鲜吃食,我们家就能挣很多银子,这点银子不算什么了。”“你这孩子是不知道挣钱不容易吧,我跟你爹攒了好几年才攒了十几两银子。”丁陈氏笑着点了点丁衣衣的额头。丁晨在丁陈氏的怀里呵呵傻笑,他可听不懂大人再说什么。
“娘,民以食为天,好的吃食自然赚钱,何况咱一个方子才卖了十两银子,那掌柜赚了。”丁衣衣一脸肉痛,为了本钱她只好忍一下了。丁大山夫妇一听也觉得碰到奸商了,没办法,他们这些朴实的农民哪能斗得过奸商呢。
丁陈氏把银子放在一个瓦罐里藏到屋角挖的一个坑里,再细心的把土填好,恢复成原来的样子。
下午丁衣衣抱着弟弟去找小翠玩,小翠大哥也在家,听到丁衣衣说话边走出来,一起出来的还有一个人:“衣衣啊,来找小翠玩呢,正好,你们在家玩,我和丁林出去一趟。”丁林也笑着和两人道别。
小翠大哥比她们大三岁,二哥在镇上当学徒,比她们大一岁。丁衣衣抬眼打量了一下丁林,长得是有点帅,整个一小白脸。丁林要是知道丁衣衣这样评价自己,肯定会哭笑不得。
小翠看两人已经走远,拉着丁衣衣坐在原理的小板凳上:“衣衣,你看丁林长得多好看,比我大哥好看是不?”丁衣衣看着一脸害羞的小翠,犀利忍不住腹诽,看来古代女子也蛮早熟的。丁衣衣忍不住逗小翠:“你不会是喜欢他吧?那我得跟身子说说,让她找个媒婆给你撮合一下。”小翠羞的满脸通红:“你在这样说我以后就不找你玩了,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们女孩家哪能自己做主。”
小晨玩了一会要瞌睡,丁衣衣就跟小翠说要回家了,小翠起来送她到门口。
丁衣衣回到家把弟弟放好,给他盖好被子就坐到院子里绣花,还好以前绣过鞋垫,不然真要像小说里的女猪脚一样扎的十指都是洞了,虽说她绣的不太好,不过她现在这个年纪也是正常了。
丁林回到家想起上午见到的那个叫丁衣衣的小姑娘,那小姑娘不像村里其他姑娘一样害羞的偷偷看他,她落落大方的样子让他怦然心动,他今年已经十二岁了,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看那小姑娘年纪不大,先多了解一些再做打算。丁衣衣可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惦记上了,她还想着以后婚姻自主呢,前世的婚姻是很自由的。
绣到做午饭的时间丁衣衣起来伸伸懒腰准备做饭,今天就做疙瘩汤吧,虽然家里条件不太好,但还是有点白面的。丁衣衣摘了邪小白菜,拌了一碗白面疙瘩准备做饭,等爹娘回来就能开饭。
做好午饭她就坐院里晒太阳,顺便剥花生,等下午煮点花生当菜吃,剥花生时她看着白胖胖的花生,想着怎样把花生菜籽炸成油,这个才是发大财的好办法,想到以后全国都需要花生油,甚至可以买个别的国家,丁衣衣就像看到好多张着翅膀的金元宝朝她飞过来。
第七章 花生油()
丁衣衣等爹娘回来吃饭时一问,这个时代果然没有花生油。“爹,明天你把那十两银子拿出来买花生吧,我想做花生油卖,对外一定得保密,有人问就说替别人收购的,千万别说露了。”
丁衣衣对丁大山说。“闺女啊,你这方法靠谱不?反正是你赚的钱,你想用就用吧,过两天我就跟李大叔说一下,让他跟我一起去收花生。”丁大山虽然不舍得银子,但是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这个道理他还是知道的。“对了爹,也可以收点辣椒,我可以做辣椒油,菜籽也能做菜籽油。”丁衣衣补充了一下,确定自己没有遗漏什么了。
又过了几天,田里种上了麦子,也浇过麦子了,丁大山租了几天牛车开始在附近村子收花生,花生不能当饭吃,所以价格也不贵,十文一斤。四五天收了五六百斤花生,还有一些辣椒,菜籽,丁衣衣觉得差不多了就让他爹停止收购了,反正也够第一批油用了,接下来就该剥花生了。
丁陈氏找了几个相熟的妇女来剥花生,每天十五文工钱,那些妇女在家也没事,又赚钱又不耽误做饭,挺划算,所以没人拒绝,等花生剥完了就让那些人回家了。丁衣衣把剩下的几两银子用来在河边搭了个小作坊,对外说是存放花生,其实是准备做花生油。
准备工作完成以后,丁衣衣让丁大山去找大伯一家帮忙,毕竟以后还是亲兄弟能靠住,大伯一家都是老实人,再给他们一成分红,有钱大家赚嘛。丁大山马上去找他大哥丁大海和两个侄子商量此事,丁大海一家当然同意了,反正现在也没找到合适的活儿,就当给弟弟家帮忙了,说啥也不要分红,还是丁衣衣说,亲兄弟当然要有福同享,丁大海一家心里挺感动,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他们一定记着这份情。
把晒好的花生搬进作坊,一家人就开始用大锅炒花生,还好选的地方偏僻,没人注意到这里正在进行的事。炒好一锅就倒进专门请石匠做的石磨里面,这个磨像一个大盆一样,上面的磨盘稍小,石磨底部有一个小孔,把花生倒进石磨,用一个木桶放在小孔下面,这样就可以榨油了。
榨好的油用细布筛过,把花生渣筛出来,剩下的就是透亮的香喷喷的油了。
第一桶花生油两家留下自己吃,第二桶卖到酒楼,结果酒楼生意特别好,用花生油炒出来的菜不像猪油那样会凝固成白色,卖相极好,盘子也不油腻,比猪油盘子好刷,刷的干净。掌柜的自然想买方子,不过这次丁衣衣可不会便宜他,由于想到掌柜可能会派人监视他们,丁衣衣还专门养了几条大狼狗,掌柜派去的人都无功而返,也就不再大这个主意了。
丁衣衣又做了一些辣椒油,菜籽油,卖的也挺不错,邻县的人听说也都来下定金,半个月赚了几千两。丁大山一家开始商量这么多钱怎么花,一致决定盖座大房子,推到茅草屋,再添一些衣服被子什么的,拿出五百两买地种花生辣椒,至于菜籽可以收购,菜籽油相对销量不大。
丁衣衣看着榨油剩下的花生渣忍不住心疼,这古代的出油率真低,就让爹把花生渣压成饼子便宜卖掉,两文钱一斤的花生饼很受农村人欢迎,花生卖了买花生饼吃划算的很。
现在丁衣衣家有钱了,娘也经常做些好吃的给家人吃,每天看见闺女都要感谢老天给了她家一个福星,脸上的笑容特别多,每天都是好心情。
丁衣衣家开始准备盖房子,所有盖房子事宜都交给丁大山哥两,两人每天忙着买砖瓦,买木材,村里好多人看了都眼红,想着自家闺女咋没那么能耐呢。
丁陈氏抽空带着丁衣衣去镇上买了一些布,有做衣赏的细棉布,粗布,绸缎,还有做被子的花棉布,又给丁衣衣买了几支珠钗,丁衣衣不要,她娘偏说有钱了不能苦着闺女,丁衣衣是不喜欢那些沉甸甸的东西的,多了压的脑袋疼。
丁陈氏用买来的布料一人做了几身衣裳,干活穿粗布的,耐磨,平时穿细棉布,透气,有什么重要场合就穿绸缎的。丁陈氏又找来大嫂丁田氏,两人一起做了两床薄被,等房子盖好了再多添置些过冬用的东西。
由于丁大山一家的原因,丁大海一家也跟着富了,最近好多媒婆给丁大海家的大儿子丁向南说亲,丁田氏还拉着丁陈氏相看了几家闺女,她要为儿子把把关,当然最后还是要儿子愿意。丁陈氏也说要找个识字又勤快得侄媳妇,可是农村有几个识字的闺女,识字的又只会勤快的绣花扑蝶,想想未来的侄媳妇在花生地里扑蝶,画面不要太美,何况那些小姐不会嫁到农村的。
娶媳妇的事不急,先盖房子,等丁衣衣家的房子盖好就该给丁向南盖房了,丁向南今年已经十八了,盖好房子就该娶媳妇了。丁向南丁向北兄弟两现在管着作坊的事,丁衣衣是技术顾问,掌柜一肩担了,丁衣衣她爹娘还奇怪闺女那算账用的字他们见都没见过,是跟谁学的,虽然他们没去过学堂,还是见过字的,丁衣衣就说梦里一个白胡子老先生教的,在这个信鬼神的年代爹娘深信不疑。丁衣衣决定把自己会的阿拉伯数字算账法交给堂哥,那样她就没那么累了,等房子盖起来他要去学堂上学,顺便找个相公,当然相公可不是那么好找的,慢慢寻摸吧,省的到时候爹娘找的自己不喜欢。
第八章 盖房子()
丁大山把砖瓦木材准备好就开始招工盖房子,由于大家都已经种过麦子了,由于大家都已经通过麦子了所以很多人都来帮丁衣衣家盖房子。
丁衣衣家盖了三间南屋,又在东边盖了一间厨房和一间粮仓。丁大山家每天给每人二十文工钱,中午管一顿午饭,请了两个妇人做午饭,每人每天十五文。
盖房子的进度很快,二十个汉子边说笑边干活,先是挖根基,把土夯实了以后放进跟脚石,这样地基就完成一大半了。丁衣衣一直在作坊,只是吃饭睡觉才回家,现在订购花生油的人多了,她每天都很忙,只是看到房子一天天盖的很快才觉得所有辛苦都是值得的。
五天以后,地基建好了,要开始垒墙体了,丁衣衣家买的青砖,青砖垒的墙体比黄泥胚做的墙结实多了,丁衣衣一家再也不用担心哪天下大雨房子会塌了。
大家伙除了种地也帮人盖房子挣钱,所以盖房子是熟门熟路的,有人还取笑丁大山盖了房子别把门槛弄的太高,不然还真不好再来他家串门哩,丁大山憨厚一笑:“哪会哩,乡里乡亲的多来往,我就喜欢热闹。”
墙垒好了就该上檩子大梁了,大梁可得挑好木料,要结实粗壮,这样房子才能住的久住的踏实,丁大山买了一棵百年树龄的洋槐木,这样的树花了十两银子买到的,因为村里有规定个人不能乱砍乱伐山上的树,想要一棵好树只能拿银子买。
上梁那天村里的孩子都在丁衣衣家门口等着抢糖吃,七八个大汉拉着麻绳把房梁拉到房顶上放好。丁大山把长长的鞭炮挂在竹竿上点燃,丁衣衣挎着小篮子撒糖,小孩子们兴高采烈的捡地上的糖果,有那没捡到的大喊:“衣衣姐,往这边撒,这边。”丁衣衣听到喊声朝那边撒了一把糖,小孩子笑得眉开眼笑,孩子们都容易满足,抢完糖就三五成群的去享用战果了。
“大家辛苦了,下来喝碗水歇歇吧!”丁陈氏把碗一字排开,高声招呼大家喝水。丁衣衣又从屋里端出一些糖,让大家抓些回家哄孩子,大家一人抓了一把,这个时候糖果还是不多买的,有余钱都会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所以谁都没有客气。
中午做的捞面条,卤子是猪肉白菜加豆腐,大家都说丁大山家的伙食好,每人都吃了两大碗,有那饭量大的还吃了第三碗,吃完后还砸吧着嘴说跟过节吃的一样好,以后有活还叫他。忙了一天总算把檩子也弄完了,就等着盖瓦了。大家都打过招呼后回家去了,丁衣衣也从作坊回到家,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晚饭。
“爹娘,咱们的作坊最近接的活多了,要不考虑招些人手?”丁衣衣觉得每天忙的脚不沾地,好累啊,自家又盖房子,堂哥两人根本忙不过来,有必要多找些人。
丁大山看着闺女累的趴在桌子上心疼的不得了:“她娘,你看找什么样的人合适呢?”丁陈氏思考再三一脸慎重道:“要靠得住的,不然泄露了榨油的方法就得不偿失了,要不咱买些死契的仆人?卖身契在咱们手上也不怕他们出什么幺蛾子,再给闺女买个丫鬟,给小晨买个婆子带他,你们觉得咋样?”
“娘,你这主意好,就这么办,我有什么事自己不想做也能让丫鬟做,你也不用一天都把小晨带在身边。”丁衣衣举双手赞成。丁大山也觉得媳妇说的有道理:“那我明天跟中人说一声,让他留意点,找那健康老实的勤快人买十个,在给闺女买个机灵乖巧的丫鬟,给小晨找个老实的婆子。”
丁衣衣端着饭碗加起一个鸡腿放到丁陈氏碗里:“娘,你多吃点,你吃的好小晨才能吃饱,你得吃两个人的份。”“你这丫头就是个鬼灵精,尽捡好听的哄你娘。”丁陈氏满脸欣慰的笑,还是闺女知道疼人,真是她的贴心小棉袄。
丁大山一脸羡慕吃醋的表情:“咱家咋这么大醋味呢?爹,你去厨房看看是不是醋坛子翻了。”丁衣衣边说边给她爹也加了个鸡腿。
丁大山脸上马上就堆起笑来:“我闺女知道她爹爱吃鸡腿,真孝顺,这鸡腿还是给你吃吧,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说着就要把鸡腿夹给丁衣衣。
丁衣衣赶紧拦住她爹的筷子,“爹,你吃,你干活累,多补补,我不爱吃鸡腿,我就爱吃鸡头,鸡爪子,鸡翅膀。”丁衣衣说的是实话,她以前就爱吃这些,鸡爪比鸡头还贵呢。
又过了两天,瓦片都摆好了,房子也建成了,剩下的就是收拾收拾等房子干了搬新家了,一家人都很高兴,没想到新房盖的这么快,以前还想着攒个三五年才能盖房子呢,跟做梦一样。
这期间丁大山也联系了中人,中人捎信说让他们有时间来看人,人都找好了,就等着丁家来买呢。
丁衣衣看到幸福生活在向她招手,等腾出时间就去上学堂,自己还不太会写古文字,就是能看懂古代的字也得装文盲,她总不能说白胡子先生什么都教自己吧,那也太牵强了。
丁衣衣一有时间就会教堂哥们学习用阿拉伯数字算账,堂哥们发现小堂妹真聪明,用这阿拉伯数字算账可比他们算账算得快多了,也简单易学,账面清楚明了。丁衣衣却是知道这样记账有弊端,比如花了十两银子加个一就能是一百两,在一上面家一横就是七十两,所以还是有必要让堂哥们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