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幸的是,民乐演奏者们并没有完全适应“交响”的意义,也不会看指挥动作,这方面确实还要慢慢适应。
以往他们对于戏曲的伴奏相对于交响曲目的复杂程度实在算不上什么,沈武寰身为指挥一边要指导他们指挥语言,一边还要安排和声,算是忙苦了她。
不过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梁祝》整体的难度并不算太高,再加上参演的所有乐师都是足以撑得起场子的名角,仅仅用了半个月时间,就排练到了沈武寰觉得满意的程度,这可以说是相当好的成绩了。
为了让《梁祝》的登场产生一定的轰动效果,沈武寰果断联系了宁文兰,就算民乐暂时还没有和文化局部署产生交流,但让官方推动这次事件一方面有助于两边破冰,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整个事件的轰动程度,算是一举多得方法。
“宁小姑,这边的曲子都已经排练好了,宣传工作只好交给你们了,毕竟我们可没有你们那么大的渠道。”
面对沈武寰完全一副丢给自己的态度,宁文兰也是哭笑不得,“你这孩子总是这么乱来,就不能先找我商量商量吗,这可是民乐交响化的第一首曲子,可不是件小事啊。”
“当然不是小事,否则我们自己就弄了,毕竟那边的人和你们之间还是有距离的,想要把他们稳住,只有全权交给他们自己做主才有可能,你们掺和进来有可能完全放手让他们去做吗?这就是根本问题。”
沈武寰一语中的,如果是官方插手这件事,这首曲子最后会变成什么样,谁知道?
又有谁知道会不会从哪突然蹦出来一位“专家”对他们指手画脚?
这些东西都是不得不防。
民乐这边希望借东风一扫颓势,文化局这边则希望能和民乐关系破冰的同时掌握主动权,这里面无论怎么做都是隐藏着矛盾的,所以沈武寰的出现恰巧在这座悬崖上搭上了一座木桥,只是
只是这木桥实在有些太会自己乱动了。
想到这里,宁文兰苦笑着说道:“我当然知道这些,可是这就是官方的工作规程,我们做事讲究流程,而你们这些艺术家则讲究随心所欲,但也不能就这样放任,一辈子不振兴民乐了,总有人要退步,可是想让官方退步,谈何容易。”
沈武寰笑道:“嘿,这次曲子结束之后你就知道要退一步有多容易了,总之别想那么多,民乐合流是势在必行的事情,而且必要的监管也是要有的,但对待艺术家不能采用逼迫的形式,至于原因,宁小姑您这么聪明,就不用我说了吧。”
宁文兰轻啐一口:“哼,就你鬼点子多,不过听你这话说的,我倒是真对你这曲子有点兴趣了,你这曲子有什么讲究吗?”
“这可是秘密,你只要把能找来的媒体,能找到的大佬都叫过来,保准你们满载而归!”
沈武寰打了个哑谜,但她对这首曲子就是这么充满自信,哪怕眼下这个时间距离原来世界这曲子出现晚了数十年,但大家对民乐的印象也同样晚了数十年,而且这种经典曲目不说国外的反应,单说国内是完全不值得担心的。
“你就会卖关子。”宁文兰真是拿这孩子没办法。
认识沈武寰也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自己看着这个孩子从一个还在网上奋斗的小网红,成长为闻名大江南北的音乐教授,不得不说世事弄人啊。
突然她眉头皱了起来,随即开口了:“小寰啊,先前网络上那件事你还有印象吗?”
“有啊,那件事弄的我确实挺烦的,不过等这次的发布会结束之后,我也就有资本反击了!”沈武寰说的倒是轻描淡写。
“最近那人似乎还在诋毁你,说你和民乐家们搞在一起只是沽名钓誉罢了,网上支持那人的还挺多,所以这次的曲子一定要完美收场啊。”宁文兰不无担心的说道。
“嗯,我知道啦,一定没问题的。”
面对宁文兰的担心,沈武寰心头暖了一下,也许这就是有人关心的感觉吧。
到了这个世界之后,关心自己的人多了,自己关心的人也多了,自己也因为这些人的存在发生着变化。
但沈武寰非常喜欢这种变化,也许这就是成熟的感觉吧。
两人后来又聊了聊生活上的琐事便挂断了电话。
时间一晃而过,经过了长达半个月的筹备,民族交响音乐的发布会如约举行。
早在半个月前,由官方渠道发布的生命便如同一声惊天巨雷打在了人们的心口。
民族交响乐这个名词有一个特点,民族在前、交响在后,这说明这首交响乐具备着极强的民族特色,对于现在已经接触过交响乐美好的民众们来说,这就意味着一首“完全”烙印着标签的交响乐即将诞生了,这不得不说是一件非常期待的事情。
而全国各地媒体也纷纷慕名而来,他们都满欢期待的想要知道,沈武寰这次和民乐搭上边,又能擦出怎样的火花。
第三百三十一章 何占豪、陈钢《梁祝》()
今日的首都音乐厅被别致的气氛装点着,长长的红毯上人头攒动,明星、政要、学者他们都被此时的气氛所点燃,在聚光灯下开怀的笑着,仿佛今日的事情跟他们有着莫大的关系一般,却丝毫不愿意移动分毫,以至于造成了拥堵。
突然一辆看起来非同一般的红旗车停在了红毯的尽头。
这车绝非是市面上能见到的量产款,宽厚的外观像极了一头钢铁猛兽,足见其份量。
当在场的所有人都将目光落向那车时,都面露讶然,接着自然而然的分成两排,如同被摩西分开的海水一般。
副驾的车门打开了,走下来的是一位身材高大壮硕到极点的男子,留着干净利落的板寸,面相倒是十分淳朴,但骨子里却流露出一种犹如洪水猛兽般的威慑力,让人不禁屏住了呼吸。
他拉开后座的车门,接着一位穿着中山装精神灼烁的老者站立在了地面,他环视了一圈后,缓缓走上红毯。
人群中响起了嘈杂的惊呼声,却很快的被抑制住了,可交头接耳的声音却不断传来。
一位看起来颇为年轻的记者并不认识这位老人,但见周围的状况,心知这位一定是位大人物,索性举起相机准备拍摄。
当他马上要按下快门的时候,边上的年长记者抓住了他的手,“你要想以后还当记者,就不要乱拍。”
年轻记者听了这话浑身打了个激灵,冷汗打湿了他的后背,知道眼前这位人肯定是最顶上的那几位之一。
但猜测始终是猜测,他放下相机忍不住问道:“这位老先生是谁啊?”
年长记者没有开口,只是比了个“三”的手势,便埋头检查自己相机中的照片去了。
在哑口无言的年轻记者身后,那位老者缓步向前走去,却不想另外一位老先生却挡在了他面前。
“许久不见,洪先生的身体还是这么硬朗啊。”
“廖先生也是如此,自三十年前那次的谈话后,你就避而不见,想不到这次我那外孙女竟然把你都请动了,真是让我汗颜啊。”
“洪先生言重了,您家那位的真才实学才是该让我汗颜才对。”
洪老爷子笑了笑,问道:“现在整个大环境的气氛已经没有三十年前紧张了,不知道廖先生现在对我当年的提议是如何看待的呢?”
廖先生拱了拱手,“今日不谈别的,只听曲子,相信洪老爷子听过之后,自然会有答案。”
“好,今天只听音乐!请。”
“请!”
两位老爷子齐头并进,缓缓步入音乐厅,只留下站在红毯上的人们人声鼎沸。
洪老爷子的到来并没有干扰正常的入场顺序,因为他是走的特殊席位通道,直通音乐厅二楼的台子。
在纷纷扰扰之际,当所有人落座之后,舞台上终于今天的主持人。
余杰成拿起话筒对观众说道:“感谢各位来宾莅临今日第一首民族交响乐发布会及首演的现场,请让我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在掌声之中,洪老爷子突然想到了什么,对着身后站立的宁文兰说道:“小宁啊,这是你们家培养的那个孩子吗?”
在一旁孙允文咬牙切齿的目光中,宁文兰不卑不亢的答道:“嗯,这孩子叫余杰成。”
洪老爷子面露疑惑,“是个好苗子,不过他不是专门的主持人吧?怎么让他来主持?”
宁文兰面上闪过一丝尴尬,毕竟这事情从头到尾都是沈武寰策划的,文化局这边一点插手的余地都没有。
孙允文似看到了机会,连忙抢话,“这都是那个沈武寰的主意,如果不是她在中间百般阻挠,我们肯定不会让这次发布会看起来这么不专业。”
洪老爷子“哦”了一声,却并没有像孙允文期待中的那样,说上一句“真是乱来!”,“怎么能让她们这么胡搞乱搞?”,“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不免有些遗憾。
并不是孙允文是抖m,而是想试探一下这个沈武寰到底在洪老爷子心里是个什么位置,毕竟听到发布会的消息,洪老爷子第一时间就下发了文书说要出席,走官方出行记录,在洪老爷子的一生里可不多见,这似乎隐隐有种帮衬的感觉,让他心中发虚。
眼下的状况让他更是拿捏不准,不禁想道:“看来以后对这个沈武寰的态度要稍微转变一些了。”
台上的余杰成问道:“在大家的心中,民族交响乐这个词汇恐怕还有些陌生吧?”
不等台下人回答,他自问自答道:“确实很陌生,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音乐名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音乐名词,但今天,它将正式的诞生于这个世界上,而大家将是目睹它诞生的幸运儿。”
听过这话,台下的观众不免有些咋舌。
这话说的也太满了吧?
即便再有把握也不可能当场说出这样的话,万一演奏中出现了事故,亦或者是曲子完全达不到作曲家想要的效果,那该怎么办?
这就跟医生在做手术前,一定会让你签手术同意书,并告知你手术有风险一样,这都是为了稳妥!
从来没听过有哪个医生敢跟人说他的手术一定会成功的。
因为万一手术失败了,医生可是拜这句话所赐吃上一个大大的官司。
就连二楼的洪老爷子都不免有些皱眉。
可台上的余杰成却没有解释什么,突然朗声道:“东晋时期,玉水河边,祝家有女,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途中,与一书生,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
“这是。。。”洪老爷子不禁瞪大了眼睛,这个故事他可是再熟悉不过了。
而在场的观众们则也都竖起了耳朵,有些人心中了然,有些人心中似有灵光闪过,却一时间摸不着头脑。
“听到这则序言,恐怕已经有来宾想到了我们今日的这首民族交响乐所讲述的故事了,对没错,今天打响我们民族交响的第一炮这首曲子正是——。”
“梁祝。”
第三百三十二章 两人最快乐的时刻()
随着余杰成的报幕,一干年均半百的演奏者走上舞台,并按照标准的交响乐形式就座于舞台之上。
看到这些演奏者手中的乐器,台下的观众们似乎有些明白了。
所谓的民族交响乐,乍看之下便是以西洋交响乐的形式进行民族音乐的表现。
但这样的形式不会让曲子的味道改变吗?
交响乐始终是国外的音乐形式啊?
这样想其实是非常错误的说法。
交响这个概念具体到底是东西方哪边更早提出来的本身就是个万古之谜。
更别说交响的基础概念说的简单一点便是让乐器群一起奏响音乐罢了,这样的形式说是西方独有,那真就是有些崇洋媚外了。
这次的民族交响真正学习的东西是西方交响乐经过数百年沉淀之中,积累的乐器与乐器的搭配所产生的表现力。
而民乐在这一块除了用西洋交响乐的相关知识进行一个铺垫,大多数都是处于完全空白的情况。
接着,余杰成喊道:“有请国内著名二胡演奏者方文海老先生和今天的演奏指挥沈武寰沈教授!”
随着沈武寰和方大师两人一同登台,台下响起一片掌声。
方大师穿着非常传统的大褂,沈武寰今天也选择的相对较为庄重的礼服,两人走到台前向观众们行礼。
待两人各归各位,余杰成向观众示意道:“那么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二胡协奏曲《梁祝》。”
随着余杰成的退场,沈武寰向方大师点了点头,一切正式开始。
首先传来的便是定音鼓连续不断的敲击,鼓声空旷仿佛从十分遥远的旷野传来的风声一般。
紧接着,在扬琴清脆的点拨声,竹笛悠扬如歌的旋律带着特有的轻松跳脱铺开了一片鸟语花香一般的场景。
竹笛的悠扬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处绝无仅有的人间仙境!
在所有的观众们被引入了故事的内核时,整个乐团进行了第一次的全奏。
也就是梁祝的主题部,这是在沈武寰原来世界中人们最为熟悉的梁祝开场白!
在沈武寰的指挥之下,琵琶、阮和笙这样的传统民族乐器争相辉映,带来了一串悠扬且极富民族韵味的旋律,让在场的观众们大饱耳福。
当二胡声加入这一整段的旋律时,整个舞台的意境霎时间发生了变化。
二胡那特有的哀伤倾诉仿佛从方大师手中的二胡之中流淌了出来。
整个主题部分伴随着极其空旷悠扬的鼓点与伴奏,铺洒开来,仿佛一位老人正手执毛笔,肆意挥洒在一张张棉白的画卷上。
古典音乐是极具民族韵味的,而此刻的旋律之中那种极其富有古代劳动人民朴实果敢的意境带给了现场观众完全不同的音乐体验。
“这才是真正的民族交响乐啊!”
“这样的旋律,怎么能不让人动容?”
“旋律的表现力实在太强了!”
正如此时观众们心头表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