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牢城中的虚实我们也清楚,牢城两边有高地,可以借高盾掩护,在近处堆土台与牢城齐高,将船上栈板拆下来,直接在土台与牢城之间架云桥,走云桥强行攻进牢城……”刘一东心中已经有一套攻打牢城的方案。
王君临点了点头,说道:“从船上拆五架远程强弩下来,攻打牢城门和正面牢城的城墙,以吸引寇兵,这样从两侧堆土台,走云桥强攻更容易一些。”
“大人,要不直接拆几架投石车下来,能直接砸开寨门那就更好了……”王君临说道。
“就这小小牢城,那城门破烂不堪还用不了投石车。”王君临摇了摇头继续说道,“再说船上投石车拆起来很麻烦,用远程强弩拉近距离,完全可以洞穿城门,不过牢城距离海岸较近,一千石的船只接近港口,完全可以在船上抛射攻打牢城。”
这个时代的投石车,都是用人力或重物下挫猛力拉动梢尾,发射石弹,掷向敌阵,这几种投石车都不能安装在船上。
因为利用人力发射的投石车,需要有给人跑动猛拉弩梢的空间,这就需要几十步远的距离,王君临乘坐的那艘大船前后也只有五十步长,主甲板最大长度也只有二十来步,都无法安装人力发射的投石车,更不用说其他战船了。
而聂小雨设计的投石车之所以能够在战船上用,是利用重物下挫猛拉弩梢发射石弹,是在弩梢尾部系一重物,先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在割断绳索的瞬时,重物猛的砸下,扯动弩梢,将梢头皮囊里的石弹抛出。
而且,聂小雨设计的投石车体积小,发射石弹时又不会产生破坏甲板的垂直下挫巨力,所以能安装在船上用于水战,算是王君临所属蛇岛一系水师的秘密武器之一。
牢城里面燃起的烽烟直冲云宵,几乎是上百丈的高度,狼烟给海风吹了也聚而不散,据城死守的高句丽官兵其实和来攻打的王君临一行人数相当,但刚才一百名高手护卫带领三百精后所表现出的战力,一下子将牢城内的高句丽人吓住了,再加上这两千人能够回援白翎岛,说明大弥岛哪里的计划已经失败,本来他们这两千人是为了伏击王君临一行从大弥岛逃到此处残兵,现在看这两千人哪里像是残兵。
所以高句丽人选择依牢城而守的同时,期待宰相渊太祚能够派援兵及时赶来。
很快,刘一东已经做好强行攻打牢城的准备。
白翎岛据点南面的高地上,五架远程强弩给架了起来。
另外刘一东调集了六艘一千石的战船,上面的投石车弩梢头皮囊里装散石弹,也做好了抛射牢城的准备。
一阵猛攻之后,牢城的城门开始晃动,而六艘千石战船上投石车发射石弹,三五轮之后,也有三分之一准确打击到牢城的墙上,二三十斤重的圆形石弹,在四五百步外的距离投掷过去,砸得牢城的城墙晃动,城墙上的高句丽人给砸中十几人,立时肉绽血流,眼见性命不保,其他高句丽人吓的不得不退下城墙。
制海权的意识,在这个时代各国君臣思想里面并没有形成,即使是如倭国这样的纯岛国也没有形成。
在当世的皇帝和武将中,虽然有人意识到海战这种战争形式的存在,大隋也有三个水师,高句丽因为南北两边临海,南边有三万水师,北边也有一万水师。百济国和新罗国在沿海地方也筹建水营舟师,但包括大隋在内,其实主要还是防备海盗。
第一千零四十章 歼灭(上)()
可是因为海途艰险、风波难测,几乎各国的水师都极力避免出海作战的原因。即使水师出海作战,也不过是接舷而战,或者以登岸清剿岛陆据点为主要作战模式。
总之,在当世几乎所有的各国各级军人的想法中,战船是渡海的乘渡工具,而非战争利器,更不是战场上可以依仗的东西。
但王君临建立一支强大的海上水师,除了针对下一步杨广征伐高句丽原本历史上惨败,尽可能的挽回局势,让隋人少死一些之外,其实就是想将大隋海域控制在自己手中,这样一来下一步大隋分崩离析的时候,他便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因为后世西方殖民主义盛行的那段历史早就证明了一个道理:拥有制海权之后,才拥有选择陆上战场的主动权。战争的时间和地点也牢牢掌握在手中。想打就打,不打就回到海上,想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海岸线那么长,完全可以做到如入无人之境。
这跟没有千里防贼的道理一样,被攻击的目标只有挨打的份,若是再加上强悍的陆军,王君临便拥有了争霸天下的势力。
而且水师辐射的范围之广,远超这个时代人们想像之外。骑兵已经是这个时代陆上行军速度最快的兵种,但在保持战斗力的前提情况下,日行两百里已经是极限了,可是两百里海域对于水师来说,若是顺风连一个时辰都用不上。
试想一下,王君临的水师从蛇岛到江都多长时间,而走陆上从洛阳京都到江都又是多长时间。
杨广征伐高句丽,聚集军队到辽东,再杀入高句丽,没有三个月准备时间是不可能的,可是王君临将以水师征伐高句丽,或者水师运送陆军杀过去,连一天时间都用不上,而且还有水师战船随时可以撤退这个后路。
当然,也不是说这个时代的君臣人杰就想不到制海权的重要性,只是受战船性能和航海技术的影响,水师离开陆地,到了大海上不可控的因素太多,别的不说,光是迷路这一条便吓退了太多人,哪还敢跑远路。
还有战船不够结实,碰到一场风暴,茫茫大海之上没有任何逃生的可能。
这也是原本历史上,直到大航海时代人们才渐渐重视制海权的原因。
所以,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兴替、千年战事频繁,从来都是以陆地争霸为主,传统的军事思想里忽视甚至无视制海权也是必然的。
没办法,海洋远航能力太薄弱,可如今王君临因为有聂小雨这非人存在,先是解决了战船坚固问题,然后又逐一培养出能够海洋远航的不少人才,甚至连战船远程攻击的问题也解决了,等等,总之如今王君临的水师已经初步具有了控制制海权的实力。
……
……
同样的兵力,一个守牢城,一个攻牢城,可是一个时辰之后,守城的高句丽一方损失了四百多人,而攻城的没有死伤一人。
造成如此夸张的战果,却是因为王君临一方能够打得上城内的高句丽人,可是对方射得最远的弓箭手也难以射到已方任何一人。
六具远程强弩已经将牢城并不牢固的门摧毁了,但王君临并没有让人立刻冲进城门。而是又拆卸了六具远程强弩,共十二具远程强弩分别放在牢城左右两侧高地上对城墙上的高句丽人进行射杀。
再加上停在海岸港口边上六艘千石战船上共有十二架投石车对牢城进行抛射。
而牢城就那么大,之前又被高句丽人将房屋拆卸了准备守城,导致没有多少地方能够藏人,就这样活活的被弩箭射死和石头砸死了四百多人。
“大人,牢城两侧高地上土台已经搭设起来,要不要用栈板搭上,形成能直接进攻牢城的云桥,然后我们的人从城门和两侧同时杀过去。”
刘一东见形势大好,便想速战速决,体现自己的能耐。
王君临却摇了摇头,这个时候发起强攻,有远程强弩和战船上的投石车掩护,最终拿下牢城没问题,但是等近战厮杀之后,他们的远程攻击优势便不复存在。
王君临早就发现这两千高句丽人战力不弱,最主要的是悍不畏死,在没有将对方杀伤到一定程度,或者将对方士气摧毁之前,与敌近战厮杀肯定伤亡不会少。
“我看这牢城的墙虽然坚固,但毕竟远不能跟厚达三四丈的砌砖夯土城墙相比,高度也只有丈余。让六艘战船上的投石车集中射击牢城的墙壁,过不了多久便会崩塌,到时候敌人在牢城墙上和墙下藏不了人,而没有了城墙掩护,我们的远程强弩可以随意射杀他们。所以,传令下去,让大伙多一些耐心,我们的目的其实不是夺回牢城,而是为了杀光所有敌人,同时不能让我们的损失过多。”
“卑职明白。”刘一东恭敬一礼之后,便去准备。
歼灭据牢城而死守的二千高句丽人实在没有什么悬念,说实话光是他身边一百名护卫在张天冈、虫妖和春秋奴带领下,正面厮杀也能够将这两千人杀死。
所以若是为了杀这两千人,让自己损失几百人那实在是得不偿失。而且王君临要有意识的让官兵熟悉利用自己的优势,学会新的武器装备带来的新作战模式,毕竟以后类似于这种海战或者岛战还会很多。
王君临费尽心思,好不容易才有了六千水师,因为蛇岛的事情是瞒着朝廷和杨广做的,他没有地方补充兵员,所以每一名官兵都是极为珍贵的,留在后面还有大用,可不能在刚开始便被损失,前面留守白翎岛的一百名人被这些人杀了,已经让王君临心疼好一会儿了。
六艘海船上十二具投石车持续不断的攻击牢城南侧墙壁,半个时辰之后,终于牢城的南边城墙中间有一段墙支撑不住,轰然倒塌,破开一个宽足足有四五丈的大口子。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歼灭(下)()
尚未放弃防守的高句丽人立刻以大盾为主,涌到缺口处,想要阻挡王君临一方从缺口处攻入牢城之中。
可惜王君临压根就没有想过派人立刻冲过去近战,更没有现在便抢夺牢城的想法。早有准备的十二具远程强弩在第一时间向缺口处进行了射击。
惨叫声顿时响成一片,强弩的穿透力太强,高句丽人手中大盾直接被击碎不说,粗如短矛的弩箭继续往后射穿了两个人才停下。
而没有了盾牌阻挡,下一波弩箭射过去之后,缺口处的两百名高句丽人还活着的不到三分之一,吓得赶紧跑到了一边。
而此时缺口让开,城门大开,但王君临依然不让属下官兵攻城,继续以投石车砸墙,每砸开一段,高句丽人虽然不再去堵缺口,但城墙后面的高句丽人便会暴露出来一些,被远程强弩射死一批。
等几乎整个南边的城墙都被砸倒之后,高句丽人又损失了四五百人,如今只剩下一千来人,最主要的是他们一直被压着打,又射不到对手,士气早已降到了谷底。
而即使到了这种程度,王君临依然不让人发起进攻,继续进行远程攻击,逼着所有还活着的高句丽人全部退入了牢城最中间仅剩的那一片房屋里面。
接下来,借着远程攻击的掩护,王君临终于下令发起进攻,源源不断的将水师官兵输入牢城内进行巷战,而且为了尽可能减少死伤,将百名护卫高手也派了出去。
战斗进行的很顺利,半个时辰之后,剩下的一千人已经杀死大半,只剩下一小股高句丽人盘踞牢城中的石牢中负隅顽抗、抵死不降,王君临懒得派人发起强攻,直接从破开的墙洞拿装满火油的陶罐掷入引燃大火,将这一百多名高句丽人活活烧死,才结束战事。
此战,消灭高句丽人一千五百多人,俘虏四百多人。而王君临一方除了之前留守白翎岛的一百人之外,又战死一百来人。
积薪为筏,牺牲的两百多人裹白布置于筏上,推入海中,引火葬之,在天际微微泛白的晨光里,随风逐流,飘向远方,仿佛海上明灯。
海葬仪式结束,王君临下令所有人上在船上休息,明日在上岛,而且下令各船注意警惕,防止岛上还藏在敌人,引燃或者凿破战船。
王君临将兜鍪戴上,系紧颔下皮索,凝视着远去的火筏,尸体最终会烧成灰烬,洒入海中。
今天这两场大战,不管是大弥岛的海战,还是白翎岛攻打牢城之战,换成任何人也许都会视为大捷,但王君临却觉得这样的伤亡有些重了。
之所以这样想,主要还是因为他们损失的水师官兵不好补充,而如今在高句丽眼皮底下占领对方两岛,渊太祚父子又与他结下生死大仇,绝不会善罢甘休。
可以想见今后大弥岛和白翎岛上的水师派出哨船和巡航船将是常态,与高句丽人的水师官兵大小规模的冲突和战斗多半会频繁发生,若是动辄伤亡过百,他这四千人能坚持多长时间,而高句丽虽然是小国,但也有两百多万人。
这时,突然从大弥岛飞来一只海雕,直直落在了王君临的大船之上,王君临突然心中有了不好的预感。
果然,海雕带来的大弥岛新消息,渊太祚救援大弥岛被困五千高句丽官兵的速度很快,又派了五千水师,此时已经快要抵达大弥岛。
王君临立刻下令所有战船和官兵前往大弥岛,白翎岛直接没有留人。
因为这个时候留人已经没有任何意义,留下人太多,救援大弥岛人手不够,留下人太少,高句丽人再派水师过来,简直是给对方送菜。
全力航行,半个多时辰后,王君临便看到大弥岛西海岸的轮廓和火光。
此时大弥岛上燃起熊熊大火,将东方天际烧得暗红……
王君临其实也没想到渊太祚这么快就派五千水师援兵过来,他猜想这五千人本来就准备好的,甚至就在附近海域,甚至是在原渊太祚的计划中,这五千人是等他之前派来的一万人打败王君临一方之后,用来特意劫杀他王君临的。
所以这五千人才能够这么快得到消息,并且赶来救援,而且看火势规模,此时大弥岛上的战斗非常激烈。
还有十余里时,王君临已经能清楚的观察大弥岛上的作战形势。
在大弥岛的东面与南面,都有高句丽军队围攻,大弥岛西面的坞港已给高句丽水军占领,好几艘战船都给纵火烧得正旺,只是不知道是他们的战船,还是高句丽的战船。
新来的高句丽水军开始从坞港对岸上发起抢攻,而大弥岛深处李成坤带领着高句丽的残敌开始往港口方向跑来……
另外,王君临发现,高句丽新来的援军一千石以上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