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世枭雄- 第4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见王君临似话中有话,渊太祚哈哈一笑,道:“老夫玩笑之语,秦安公莫当真。”

    笑吟吟地看着王君临,渊太祚忽然一叹,神色严肃的说道:“两个岛屿秦安公放心,老夫自会完成承诺,还请秦安公能够好好照顾我儿,能够遵守承诺送我儿回国。另外,久居大兴城半年多,老夫多蒙秦安公关照了,在此谢过。”

    “渊相说笑了,在下真没关照什么,呵呵,惭愧惭愧”王君临干笑。

    很理解渊太祚的心情,这次大隋之行可以说是他的被坑之旅,而且主要是被王君临坑,临走说几句怨气话很合情理。

    渊太祚深深地看着他,叹道:“毒将郡公,果然不凡,大隋皇帝陛下能得秦安公这般人物,可谓社稷之福,老夫只恨我高句丽国内为何不能也出一个如贤弟这般的人物”

    王君临眨眨眼:“渊相之子渊盖苏文才是不凡呢!”

    渊太祚一滞,随即放声大笑:“贤弟说笑了,我儿愚笨不堪哪能和秦安公相比。”

    王君临也哈哈大笑:“渊相不用担心,我向来一诺千金,既然与渊相说好的事情,绝不会反悔,自会让渊盖苏文完好无损的回到高句丽。”

    渊太祚心中长松了一口气,以只有王君临能够听到的话语低声说道:“多谢秦安公,秦安公来日若需要外援,我高句丽或许”

    王君临仍然大笑不已,渊太祚这句话有深意,他装作没有听到,但心中却是凛然,他眼下并非是对杨广有异心,但绝不会有什么忠心,这一点或许是被渊太祚父子俩看了出来,再加上渊太祚父子本来也是这等人物,所以说不定还在做着某个白日梦。

    有梦想的人是值得尊敬的,可以肯定,渊太祚和渊盖苏文父子绝对不是一条咸鱼。

    当然,“梦想”与“白日梦”是有区别的,对于做白日梦的人,最好的做法便是朝他脸上狠狠扇一记耳光,让他清醒清醒。

    王君临靠近渊太祚,凑在他耳边轻声道:“上月我蓝衣卫府的探子从高句丽带来了一个消息,听说贵国之主欲攻伐新罗国?”

    话说得很随意,仿佛朋友间笑谑的语气,然而渊太祚却面色大变,很快脸庞刷的一下苍白,目光震惊地盯着王君临那张笑吟吟的脸庞。

    毕竟是一国宰相,渊太祚很快平复了情绪,甚至还挤出了一个难看的笑脸。

    “秦安公此话老夫为何听不懂?蓝衣卫府的探子胡乱捏造军情,应该把他杀了,否则误军误国呀。”

    王君临眨眼:“原来是探子打听错了,渊相见笑,就当我什么都没说吧。吉时快到,渊相该上路了,在下祝渊相一路顺风。”

    渊太祚干笑两声,忽然深深地注视着他,慨然一叹:“我儿拜托秦安公照顾了!”

    说完,也不待王君临回话,便扭头转身,渊太祚喝道:“启程回高句丽!”

    冗长低沉如天地呜咽般的牛角长号吹响,高句丽使团领着五百高僧和一百工匠,队伍浩浩荡荡开赴远方。

    不远处,裴元庆催马凑了过来。

    “君临兄,那高句丽宰相渊太祚跟火烧了屁股似的匆忙跑掉,你刚才跟他说了什么?”

    王君临微微一笑,伸手将刚刚

    下马的裴元庆肩膀揽住,说道:“我跟他说,大隋知道高句丽要攻打新罗国了。”

    裴元庆满头雾水,不过对王君临以如今的身份依然如此对他感觉很舒心

    “为啥?他们打他们的,咱们大隋就算知道又怎样?渊太祚为何逃命似的跑了?”

    王君临笑道:“有时候一句话说出来,听在不同的人耳朵里,会有不同的反应,越聪明的人想得越多,而渊太祚正好是个聪明人。”

    见裴元庆还是没有明白,王君临补充道:“高句丽攻打新罗国确实跟咱们大隋无关,这两个国家名义上都是我们大隋属国,可渊太祚是谁?他是高句丽大相,可以说,攻打新罗国的战略意图很早以前便是他和高丽王一同商议后定下的,现在作为代表大隋皇帝陛下来送他的我,在即将分别的时候无端端跟他说了这么一句莫名其妙的话,你觉得渊太祚会把这句话当成一句不经意的玩笑?”

    裴元庆眨了眨眼,说道:“所以,渊太祚想多了?”

    王君临笑道:“他想什么我不知道,只不过,新罗国位于东南部,虽然陆地与我大隋没有接壤,但从山东半岛乘船过去,距离并不远,高句丽还未发兵,其战略意图已被大隋知晓,反过来说,如果大隋决定横插一手,与新罗国互为军事联盟,一东一西对高句丽形成进攻犄角之势,你猜渊太祚和高丽王晚上睡不睡得着觉?”

    裴元庆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

    看着高句丽国使团队伍越行越远,王君临笑了笑,道:“这次渊太祚恐怕真有点急了,若新罗国被高句丽灭了,从此高句丽东面高枕无忧,可以腾出手专心经营辽东,尽可能多的图谋我辽东疆土,但如今大隋知道了这个消息,高句丽的战略意图只怕要更改一下了,至少短时间内不敢对新罗国轻举妄动,这样也好,高句丽与新罗制衡,自然对我大隋有很大好处。”

    裴元庆一脸敬佩的看着王君临,叹了口气,说道:“君临兄一心为国,小弟佩服!”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居

    

第八百五十四章 天子西巡() 
早在杨广提出迁都洛阳之前,杨广便下旨修建各地官路驰道。

    大业四年一月下旬,正在蓝衣卫府内务司统领刘子明‘不务正业’,每天都来见王君临,求着王君临去觐见皇帝,劝说将修建大运河之期延长且多怜惜百姓民夫的时候,雍州刺史王通将一个大好消息送抵宫中:从大兴城通往金城的驰道竣工了!

    修建官路驰道其实才是杨广登基为帝之后提出来的第一个大工程,以这个时代官吏的德行,这个工程自然又会死不少百姓的,但从国家战略上来说,这个工程王君临是举双手支持的,国家的统治疆域是受军事交通能力限制的,大隋这几年灭了吐谷浑,弱了东、西突厥之后,在西北多了两郡之地,虽然自汉以来推平了不少关梁,但许多地方的派官、调兵都要花费数月甚至一年半载时间,十分不便。

    所以从三年多起,杨广一登基为帝,便要求州郡县修缮道路,将原先泥泞的羊肠小道修成能容数辆马车并驾而驰的“国道公路”!

    而西北有东、西突厥等游牧民族边关危害,所以往西北的驰道官路是优先修建的,只不过工部当时上报需要至少五年修好,杨广当时说一年就要修好,最后工部用事实百般上谏言,杨广又下旨询问地方州郡县官员,最后才又改为三年。

    杨广当时要求三年内,必须修好从大兴城出咸阳、天水、通陇西、金城往张掖郡的“西方道”,同时还提出经过洛阳、荥阳、陈留,直达齐地海滨的“东方道”,出武关至长江北边的的“南方道”。

    三道之中,西方道路途最短,路途最少,所以最先修完,而如今刚一修完,所以杨广就张罗着,要开始成为皇帝后第一次长途旅行,三月份向西巡游。

    杨广最为尊崇秦皇汉武,一心想要成为与这两位比肩的千古一帝,所以很多事情都向这两位有意无意的模仿,比如修建长城,穷兵黩武,好大

    喜功,还有就是喜欢巡游天下,历史上秦始皇和汉武帝、隋炀帝杨广正是最喜欢巡游天下的三个皇帝,只是前二位成为千古一帝,杨广则成为暴君和昏君的典范。

    “西北张掖、西平两郡之地自汉之后便被异族占领,如今被我大隋收回,朕自然要去西垂看看,或还会出金城,到张掖,远眺域外之地……”

    杨广在朝会上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众臣神态各异,而想的更多的则是天子西巡,会让哪些官员随行。

    这次杨广西巡雍州金城,首先便召王君临同行,却让王君临心中留下了隐忧,他在西北的秘密太多了,而且他的敌人也不少,他做事虽然隐秘,但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马脚会露出来,有些事情若是暴露,会给他带来极大的麻烦,甚至杀身之祸。

    所以,既然难以改变杨广西巡的计划,最好的结果是自己也跟在杨广身边去雍州,好随时根据情况加以应对。

    “我随驾西行,短则两月,长则半载,蓝衣卫府以沈光为主,子明为辅,但遇有大事你二人要商议决定,若时间来得及派人快马报给我,敬宗今天就先走一步,暗中去雍州准备,万不可在陛下西巡之时露出马脚……”西行之前,王君临召集蓝衣卫府官员,安排一些事宜,后面将许敬宗、沈光和刘子明三司统领又留下交待隐秘之事。

    三人恭敬称是,许敬宗早就料到王君临会让他先去雍州打前站,在蓝衣卫府成立之前,王君临在雍州暗中经营的几处势力和安排都是他在打理。而留沈光负责蓝衣卫府也是预料中的事情,沈光毕竟是最早跟着王君临的心腹。刘子明心思不在这方面,还想着等会私下里再和王君临说一说,让其劝杨广放慢节奏,给洛阳新都和大运河的完工之日延长一些时限。

    蓝衣卫府的事情安排过之后,王君临回到府上,聂小雨、卫子奇、叶鹰、景田、虫妖、春秋谷主等人已经等在这里,王

    君临本想带聂小雨随行,但想着武林盟刚刚成立,需要做的事情很多,而且江湖武者闲散管了,并不好管理束缚,换成旁人未必有能力真正的将武林盟掌控在手中,所以交待小雨剧院和武林公会及武林盟之事由聂小雨全权负责,他只带虫妖和沈果儿、春秋奴三人西行,当然明里还有二十护卫,暗中还有蓝衣卫府一百心腹高手与探子随时供王君昨差遣。

    ……

    ……

    大业四年三月,王君临跟随着杨广的御驾,沿着驰道出大兴城,过咸阳,一路向西。

    即便以王君临一个后世人的眼光来看,这条官路驰道也是极其夸张的,尤其是出大兴城往咸阳这近百里,道路宽达五十步,能容纳十辆马车并行!每隔三丈就种一株笔直的青松,道路以黄土为基,用碎石子夯筑厚实,路中间为供皇帝出巡的专用通道,再两侧为官道,最边上才是百姓车马行人行走的区域。

    光是这条道路,便极尽豪奢,按照王君临的猜想,大概是杨广有过吩咐,西域吐蕃、突厥等各族前来朝觐时,这半截路是必经之路,以杨广的好大喜功,必是想着让异族使臣在还没进大兴城之前就被这条宽敞如广场的道路震惊……

    过了咸阳十里,至杜亭后,道路宽度好歹收缩了些,但亦十分宽敞平坦,能与后世的乡镇道路媲美,王君临甚至能靠在车舆上打着瞌睡,舒舒服服前往陈仓、天水两郡。

    陈仓和天水两郡同属渭水南北岸,沃野六百里,正是周文王、武王的肇基王迹之地,诗经里赞颂为“周原膴膴,堇荼如饴”,也是春秋战国之时秦国最先立国之地,。

    周朝末期,一支名为“秦”的嬴姓之嗣为了这个承诺,连续数代人不顾死亡,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一尺一寸恢复了岐山附近的周原之地,驱逐了群戎。对于这块再也无法掌握的土地,周王室兑现诺言,大手一挥,送给了秦人。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居

第八百五十五章 六合御车() 
秦人遂在此建立城池,到秦德公时从偏远的西陲老家迁徙过来,建立了他们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座都城“雍”,后来东进,又迁都到咸阳城。

    杨广最崇拜之人便是秦始皇,所以在这里,杨广特意留宿,并且祭奠秦皇。

    离开岐山县后,杨广的庞大车队继续向西。

    随着坡度慢慢向上,原本宽敞的驰道,逐渐变成一条只能容两车并行的小径,农田里闾渐渐退去,四周尽是茂密深林。

    崎岖的灰岩丘陵也日益陡峭,到了第三天,已经成了山脉,虽然已是四月初,但王君临从山脚看去,发现最高处的岩峰竟仍肩负陈雪,恍如灰白相间的巨人,屹立此地,将陈仓郡和天水郡分隔开来。

    随行的一位来自陈仓郡的礼部外侍郎告诉王君临:“陇坂,其坂九回,不知高几许,欲上者,七日乃得越,而山上最高处的风雪,五月方才冻解,现在还早哩。”

    这是和蜀道并列的天险,好在驰道不必翻山,沿着山间溪水蜿蜒而西,御车虽笨重庞大,好歹有路可走。

    不过,眼前的风景已跟关中秦岭山脉渐渐有所不同,山梁高处是一片片低矮苍劲的桦树林,还有广阔的草场,犹如碧绿的波涛铺满了整个山脉,偶尔还能看到衣着质朴的牧马人驱赶着大群矫健奔驰的骏马。

    为王君临拉车的是血鬃马,脚步也变得欢快起来,不断嘶鸣,若非王君临连身呵斥,恐怕早已脱缰而去,到草地上撒欢了。

    ……

    ……

    七天后,隋帝杨广庞大的巡视队伍出现在了雍州最南边天水郡的土地上,巡视队伍足有五万人之多,延绵十里,旌旗铺天盖地,声势浩大。

    巡视队伍的核心,便是皇帝的行宫六合巨型御车,六合御车实际上称得上是一座巨大的可移动木制宫城,由少府寺卿何稠制作,顾名思义,呈六角型,周长有三十米,女墙距地面高达两丈,皇帝杨广以及皇后等一众宫女宦官都住在里面。

    六合御车下面装有八个巨大的木轮,它本身并不能行走,需要二十匹高头大马拉拽,缓慢而又平稳地向前推进。

    杨广兴致很好,开皇二十年,他作为主帅统领十五万大军,从金城郡出塞,击败了西突厥达头可汗,曾经路经天水郡,这次重返旧地,使他又想起自己当年的勇烈。

    杨广站在御车头对妻儿们笑道:“想当年朕也曾烈马戍边,北击突厥,一晃近七年过去,可朕觉得就像昨天才发生的事情。”

    杨广和萧皇后感情深厚,尽管做了皇帝,但他依然不愿广纳嫔妃,他的用情专一也深得母亲独孤氏的赞赏,在取代杨勇为太子一事上,他也得到了母亲独孤氏的大力支持。

    同时也是因为国事繁重,杨广虽然喜欢营造宫室,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