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孽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半世孽缘-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皇上前去,扶起相宜,心情沉重地说:“相宜姐姐,请恕比叡这次不听你的话,比叡离不开心沫,让她留在朕身边,朕是一国之君,难道连保护自己心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吗?”

    皇上亲手扶起自己,还以原名自称,这是降低了身份,在请求自己啊,也是在命令,这样看来,心沫是要不回来了。相宜长公主低落了,她也忘了礼节,就拖着步子走出东宸殿,念着:“皇上,容姐姐说起一件伤心事。你曾为太子时,与韩云端相恋,可她枉死在听月池中。”

    皇上看着相宜出去时,垂着背,低着头,也不顾礼仪了,可见她是多么不想让女儿处于危险莫测的皇宫之中,但朕只能让她失望了。

    她提到了韩云端。皇上坐在了地上,想起自己和韩云端相恋时,常不回东宫,就躲在相宜的府上。那里,也有自己和云端的回忆。

    记得那时,相宜很喜欢韩云端,曾对当时的左丘比睿说:“比睿,姐姐觉得这位韩云端相貌秀雅端庄,却有一种上进不服输的气魄。听你讲述你们相遇相识的经过,可看出她心地慈爱,宽广,懂理,姐姐怎么想,她都有母仪天下的风范。而她的父亲是当朝丞相,这样难得的才情,品性,身份,做太子妃是最合适不过了,为何你还与她这样躲躲闪闪呢?还不快把她介绍给父皇母后,立她为太子妃。”

    当时左丘比睿也为难:“相宜姐姐不知,云端是韩丞相庶出的长女,又一嫡出的妹妹叫韩锦衣,姐姐也见过的。云端从小在妹妹面前自卑为奴。现在,韩丞相有意将那个嫡出的女儿韩锦衣送入宫。而云端不敢违背他父亲的意思,所以一直没有将此事告诉她父亲和大娘。”

    相宜无奈摇头:“嫡出庶出是身份之别罢了,品行才最重要。若那位嫡出的韩锦衣有韩云端一半好,勉强为太子侧妃也可,但我看,她实在无此德。”

    左丘比睿倒是调皮地笑:“相宜姐姐是父皇嫡出的长女,却从不高傲骄纵,比睿也是看云端有姐姐慈爱容纳的胸怀,才与她相爱的。”

    “好了,都是太子了,要有担当了,别倚赖姐姐了。不过,以后呀,比叡你要是立太子妃,立皇后,姐姐定支持这位韩云端。”相宜抿紧嘴微笑,一手重拍左丘比叡的肩膀,给他加油鼓劲。

    想到此,皇上回到现实了。

    现实是:韩云端还未与先帝先后相见,就死于非命。相宜长公主也无从为她做后盾,而皇上自己,现在为了韩云端,要自私地将相宜长公主的爱女夺走,留在自己身边。这样,是否对不住相宜长公主?如果给心沫无限的宠爱,是否可以消除相宜姐姐心中的一丝不舍?

    皇上坐在了台阶上想着:刚才,相宜姐姐说到云端之死,是希望朕能保护好心沫,不要让她成为第二个云端。不会的,那时,朕还是太子,现在,朕是一国之君了,谁敢伤害心沫?

    皇上坐在台阶上回想以前时,相宜长公主已回到公主府,她脸色阴暗,楚平伯已看出结果是什么。

    相宜叫来另一个贴身侍女,一拳打在桌上,但又只能叹气说:“初秋,你现在奉我的命令进宫,与晚春一起,保护并伺候三小姐,楚国夫人!”

    没办法,相宜将她出嫁时,先帝,就是她爹赐予她的两个文武双全的侍女全部派到复杂恐怖的宫里,保护年幼的心沫。

    而刚正在东宸殿接见了相宜长公主之后的皇上,还坐在地上,回忆当初自己带着云端躲在相宜府上的事,觉得自己夺走了她的女儿,很对不起相宜姐姐。

第十二章 新莹长公主() 
这时,太监来报:“皇上,新莹长公主求见。”

    “她怎么来了?”皇上很不耐烦的样子,起身,说道:“让她去西宸殿等着,朕即刻就到。”

    这位新莹,也是长公主,皇上一母同胞的姐姐,为何不能像相宜一样,在东宸殿受到皇上的接见呢?古代以东为尊,这不明显看出皇上的偏向了?为何会有偏,很快就知。

    皇上来到西宸殿,见到新莹已在哪里坐立不安地走来走去了,估计皇上再不来她就要骂那些禀报的太监了。这仪态不规矩并不是令人讨厌的主要。

    且听新莹说话,已生育两个孩子的她,自己还像个孩子,走到皇上面前,就是耍赖,发脾气般,手摆动,脚蹬地,说着:“皇上,你封了相宜姐姐的女儿为楚国夫人都一年多了。可别忘了,相宜,那是你的异母姐姐。我才是你的亲姐姐,可我的女儿盈满比楚国夫人只小一岁,你却没任何册封,这让我在皇族们面前抬不起头来啊。”

    皇上猜到她就是这番话,看她那不懂人情世故的样子,与其说是皇上的同胞姐姐,不如说是妹妹。

    皇上还是静下心来,问她:“新莹姐姐,这盈满的名字是你取的?”

    “对,她是小满那天出生。我希望她将来的日子充盈满足,什么都不缺,十全十美。”新莹介绍着她的女儿,但话锋一转:“皇上,你难道对我这个亲姐姐还不如相宜那个异母姐姐吗?”

    皇上本想和她谈“月盈则缺,水满则溢,盈满这个名字不好”,但她执意要说这个册封的事,就依她:“新莹姐姐,你为何让朕册封盈满呢?”

    “皇上册封楚心沫为楚国夫人,是有意立她为太子妃,所以先给足了她名分,好让她将来顺理成章地成为太子妃是吗?可是我的女儿呢?皇上,不是还没立太子吗,那不能偏心啊,我的盈满也是两位皇子的表姐,也有机会竞选太子妃,皇上可要公平,不能让背后说闲话。”

    “等等,”皇上扭过头去,伸出手掌,止住了新莹的话,问道:“新莹姐姐,你很希望盈满入宫,成为太子妃,将来成为妃子,成为皇后?”

    新莹理所当然地说:“皇上,难道你认为盈满不够资格吗?她是长公主与骆将军的女儿,是先帝的外孙女、、、、、、。”

    “行了,新莹姐姐,将来,若是盈满被哪位皇子相中,朕自然会成全你的心愿。好了,下去吧。”皇上下了逐客令。

    新莹离开时,还很不满:“皇上,我家盈满是要做太子妃的,而不是某个皇子的王妃。”

    这样就看出来了,为什么皇上会更敬仰那个异母的相宜长公主,对这个亲姐姐新莹长公主却另一番对待。因为自从先帝的皇后去世后,相宜对皇上承担了母亲及姐姐的身份,现在,只有面对相宜,皇上才可看到慈爱,仁厚的亲情,而相宜对心沫的爱,想地周到,久远,更是一个母亲的爱。

    皇上对相宜,自然是有别于其他姐妹。可这位亲姐姐新莹呢,张口闭口就是她的女儿要入宫成为妃子,皇后,也不想想,做帝王的女人有多痛苦,不管得宠不得宠,都要如履薄冰。

    新莹她不懂,也不怪她,她从小就是由生母,就是现在的徐太后抚养长大,被宠得有什么有什么,从来不知有节有还,只知道索取。好在自己是在先帝的皇后的教育抚养下,和相宜长公主的陪伴下长大的,才没有变成新莹的顽劣样子。

    这很清楚,为何两个长公主,一个在东宸殿接见,另一个,刻意让她去西宸殿,皇上这是打心底里不喜欢这个亲姐姐啊。

    之后,新莹长公主又去建安宫徐太后那里扭着,闹了一番:“母后,你看皇上将相宜姐姐四岁的**立为楚国夫人,这不是有意让她成为将来的太子妃吗?可相宜是平阳母后之女,我和皇上才是母后你一母同胞的姐弟啊。皇上怎么不看看我的女儿呢?皇上就不懂肥水不流外人田吗?”

    新莹在建安宫里走来走去,那里做一下,这里站一下,没个停。连徐太后这个生母都不喜欢她这样像只宠物一样乱窜。不过,新莹长公主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德性是徐太后宠出来的,徐太后若是讨厌她,那就是讨厌她自己。

    所以也不说她言语举止的不是,就对她说:“新莹,你安静些,坐下。”

    新莹长公主坐下了,嘴里还闹叨着:“皇上就是因为小时候被父皇报给了平阳母后,以至于现在脑子不好,什么事都向着外人。”

    新莹的话触到了徐太后的痛处,但还是没有批评这个已成人的女儿,只缓慢说:“新莹,你住嘴,怎么可以说你父皇的不是?”

    “不说就是了。”新莹把脸一歪。

    徐太后看自己的亲生女儿新莹确实不及嫡出的相宜长公主,难怪皇上会倾向于相宜。

    现在,新莹已长大成人,习性是难改了,只能多说她:“新莹,皇上的两个皇子也才四岁,不会急着立太子妃。况且,现在连太子也没立,哪来的‘准太子妃’?你的女儿要想将来成为太子妃或是王妃,就教导好,看看你各位皇叔的王妃是如何,就如何教导她们。”

    新莹似乎听不进去这话,她坐着也不安分,一下看着外面,一下看着徐太后。

    反正这金碧城是她从小长大之地,这建安宫的主人是徐太后,是溺爱她的生母,新莹她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唉”了一声长的,做作地让徐太后反感至极,还要听她夸张的叹息:“我刚去东宸殿求见皇上的时候,遇见相宜姐姐从东宸殿出来,看样子是去找皇上谈了些什么,不知她为何泪眼盈盈的。耍什么脾气啊?女儿都被封为楚国夫人了,她还有什么不满?”

    “相宜的夫君是个无能的书生,估计她就是不想让她女儿过宫廷生活,而皇上头脑发热,非要立四岁的楚心沫为楚国夫人。相宜还不伤心?这有何难理解?”徐太后一句话解了疑惑,满心对相宜嫉妒:“得了便宜还卖乖。”

    “对啊,就是。我再东宸殿面前等了好久,皇上让人传话出来,让我去西宸殿等候,还弄得我从东边到西边,走了好久呢。”新莹滔滔不绝地说着她自以为的委屈。

第十三章 后宫近况() 
徐太后无心听下去了,因为她听到了新莹所说:相宜长公主从东宸殿出来,而新莹却要在西宸殿等候。

    徐太后松散的脸紧绷了,眼神聚集了:东宸殿和西宸殿本都是批阅奏章之地,也是皇上的书房。但历来已成传统,前五代帝王都将东宸殿当作批阅奏章之地,接见重要臣子之地,西宸殿只是帝王少来之处。而如今,皇上对两个长公主,两个都是姐姐,分地如此清楚,让人寒心啊。

    皇上那样算是随意,又算是有心之举,是对相宜的敬爱。

    让徐太后知道了,却更增加了她对相宜的不满,让相宜的未来更是迷雾险境。

    这也会连带心沫的命运。

    不过,心沫的命运暂时还好着。

    皇上独宠心沫的事,虽然一直隐蔽地很好,没有传出半点风声。

    但徐太后和后宫们可着急了:皇上已有一年多没有宠幸后宫各妃子了,那么侍女们想要怀上龙种,地位提升,就是件难事了。

    暂时没人把事件的源头想到心沫这个小孩子身上。

    徐太后也知道,后宫里,没有能够让皇上心悦的女人,可皇上不能因此而放下为左丘氏皇族续写族谱的责任。

    为了让皇上对后宫的女人感兴趣,徐太后请来皇上,召集后宫所有妃子昭仪,连最低级的常侍都来了。

    一群人在建安宫里召开一次宴会。皇上坐在正位,对于眼前的这些女人,他已完全没有兴趣了。是啊,他每晚有一个和深恋的人相拥相依的梦境,哪里还需要这些本就没感情的人呢?这些女人也多是可怜的,大多是被家里送进宫的,不过不排除一心要进宫生下皇子,光宗耀祖的女人,这样的人,就没有谁去可怜了。

    整个宴席,皇上就想着两个人:韩云端和楚心沫,实际是一个人。

    他想到梦境里与韩云端的缠绵细雨,温存恩爱,就会情不自禁地笑着,恋爱中的少年一样笑着。

    想到每天白天和楚心沫在世昌宫里打打闹闹,听她说着那些装作小大人的话,就会摇摇头笑着这个早熟的小女孩,脸上是那么的慈祥,像个父亲一样。

    而徐太后呢,因为在皇上六岁时,皇上就被先皇抱走,给当时的李皇后抚养,所以对皇上的性情喜好基本不知,也不知他在傻笑什么。就喊了他几声:“皇上。”

    沉浸在快乐中的皇上没有回应,徐太后丢脸了,来了一句重的:“皇上。”伴随着一声咳嗽。

    皇上这才清醒过来,面对这个不亲的生身之母,他笑容也没了,只是按礼节回答:“母后,朕失礼了。”

    徐太后感觉母子两真的心相隔太远了,有点心凉,但不想这个,先将重点事情说出来:“皇上,先帝一生只生育两个皇子。而皇上,不可让先帝遗憾啊,虽然他的皇子少,但他如果有很多孙子,也可让他在地下安心。大郑国才能千秋万代。”

    说了一大堆无用的冠冕话,皇上听着也烦:子孙多就能千秋万代吗?无用的子孙,多一个就是一个负担。

    眼前两个皇子。雍妃的大皇子延智,容妃的二皇子延勇,今年六岁了吧,他们还不会拿筷子呢,都是他们的母妃哄着,宫女给他们喂饭,要求着他们才肯吃饭,旁边还有太监逗他们玩乐呢。

    皇上想到每天再世昌宫用膳,心沫都会自己乖乖地拥筷子,说着让自己舒心的话,就更烦这两个儿子了。

    这么一下来,他对徐太后所说的“多临幸后宫”也无心思,就放下碗筷,也无表情,只有礼仪:“母后,朕吃饱了,要去批阅奏章了。朕要以国事为主。但母后说的事,朕也会放在心上的。”

    皇上将刚才摘下的扳指重新带在了左手大拇指上,那是一个细小的玉扳指,不会影响用膳,写字。但皇上还是会常摘下来,细心看着上面的雕纹,那是雕刻精细的梅兰菊竹,每次看,他都会思绪万千。

    这个平常的动作,让徐太后一直嫉妒着,甚至成了心病。那个玉扳指并没有什么名贵,只是,那是先帝的皇后送给皇上的,皇上视如珍宝。

    知道此事后,徐太后以为皇上喜欢扳指,就在先帝驾崩后,请工匠们之作了许多扳指,“金银铜铁锡”都有,个个粗大阔气,不是“双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