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雷劈回小时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被雷劈回小时候-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明显是从农村随着大人进城卖菜的小姑娘,还真是有意思,如果有缘,一定会再见面的吧。

    汪洋说完,也不管余明月正迈着脸不愿看他,直接笑着挥了挥手,驾驶位上的司机也这才一脚踩下了油门,开着车飞速离去。

    靠~这人是有恋童癖?余明月瞬间觉得有些毛骨悚然,转过头冷冷扫了眼还挂在车门边不停回头挥手的汪洋。(未完待续)

    ps:亲们,因为昨天和今天都太忙,所以今天更得有些晚了。请亲们理解一下,么么哒。

第77章 失望() 
虽然现在城里很多建筑物都没修建起来,而且楼房还都是红砖楼,但靠着大坐标,余明月还是知道,从这长寿路的岔路口进去,就是木钢的家属区了。

    前世时,她一个还算谈得来的同事嫁了木钢的职工,家就是住在这木钢最大的红砖房小区里,同事生孩子办满月酒的时候余明月来过。

    只不过那时的小区,已经重盖成了十来层高的电梯公寓,不再是如今这样的红砖楼房。

    这老式的小区共有三个出口,一个还要顺着公路往前走数百米,另一个更远,有一公里左右,但最远的出口外是木钢集团公司的医院,和一个木钢的小学至初中的学校,只不知道现在建起来没有,这事她前世没听说过。

    余明月早在心里打好了主意,等卖完菜,再往那边去一趟看看,如果医院和学校建起来了,明天让大人辛苦一些,背菜走远点,到那到最远的咱口摆摊是最好的。

    这条岔路进去二十多米就是小区,所以也没不用费多大功夫,余明月直接提醒两个大人,把菜背到了岔路口边空地上的两棵凤凰树之间摆起来,这空地在前世余明月看到时,已经变成了一片绿化带和长长的几栋商铺。

    就摆摊的功夫,已经陆续的有几个老年人围到了摊前,余明月问了问她爷爷时间,才知道已经是下午两点过了,也难怪习惯了睡午觉的城里老人会出小区。

    蔬菜都是上午刚从田里摘的,此时看着很是新鲜,余天周和余志清初到陌生地方,没敢像在南街上招呼围上前打望的顾客。

    余明月见人越聚越多。却无人主动问价,心思一转明白过来。

    “爷爷奶奶们,快来看看刚摘的新鲜蔬菜,茄子2角5、大青椒3角、秋黄瓜3角。。。。。。”

    余明月这一吆喝,十来个的人群突然安静了一下后。下一瞬间就全都激动的围了上来。

    “老大哥,你家这菜真卖这价?”一个有些心眼的老工人,用一口纯正的普通话问起了站在摊后的余天周,毕竟一个五六岁孩子的话,不太能当真,而且这菜价还被喊得比市场上便宜了不少。

    激动的另外几人也都愣了下。齐刷刷的看向了余天周。

    本想阻止余明月吆喝的余天周有些愣了。如今南街上有部分的菜价都跌了,小月却还喊着最初的价格,他还怕喊高了吓跑顾客,此时却好像不是那么回事了?

    只一想,余天周就一脸热情的笑了起来:“唉。是这价,是这价,这都自己家里种的,新鲜着,大家随后看随便选,绝对不会短斤少两的。”

    有了大人发话,要买菜的众人是放下了心,一时都围挤在了菜摊前挑起菜来。

    “大葱呢。大葱多少?”一个东北老大爷拿起了没报过价的大葱。

    “2角5。”余明月脆声报的价,把她家两个大人都吓了一跳。此时结里的大葱已经多少起来,菜站收6分。他们家今早也才收的8分。

    看到问价的老人一脸笑的捡起了两三斤的大葱,两个大人才是放下了心,也没再想阻止余明月报剩下的菜价。

    见买葱的老大爷像是要买下两三斤大葱,余明月稍一犹豫,还是劝道:“老爷爷,你家一天吃不了那么多葱吧。我家明天还会来卖菜喔。”

    “啊?”被问到那个六十多岁的老人终于回了神,冲余明月送了个带着些感激的笑:“哟。小姑娘,你家明天还来啊?”

    见余明月点头。老人看了眼提着称的余天周,热情的笑了起来:“呵呵,大兄弟,那我今天就少称些,不好意思了啊。”

    “老大哥,你买够今天的就成,往后我家不管刮风下雨也会每天都来的,什么菜的价格要是比市场上高了,你们给说一声就余数。”

    余天周很会说话,听得十来个老人心里很受用,一时都打趣的笑了起来,都说会给通知下邻居来这里买菜。

    看到家里两人大人一会儿就与小区居民混熟了,还结下了人缘,余明月翘了翘嘴角轻笑起来。

    前世就听说,江北这片区早时就桥北下方一个大菜市场,看来是真的了,如她猜想的,能就近买菜,真的很受到小区居民欢迎。

    余明月想了想,打算着以后鼓动家里带上些鸡、鸭和蛋类来这里卖,于是就打听起了城里菜市上家禽和蛋类的价格。

    不打听不知道,一打听,余明月和她家两个大人都狠吓了一跳。

    市场里的活鸡1块6一斤,活鸭鹅都是1块4一斤,活兔子1块一斤,鸡蛋则卖1角2一个。

    不管报价的人有没有报低,这价格已经高得让余明月一家非常的吃惊了。

    余明月很清楚,如今她们大平乡的集市上,活鸡最高只能卖1块2,活鸭鹅最高也只能卖1块,兔子没见人卖过,鸡蛋则是8分一个。

    不过也只高兴一瞬,余明月就冷静了下来,前世她就大概的听说过,90年代前木棉钢铁集团公司普通工人的工资,平均不到100元,鸡鸭利润虽高,可销量必然不大,一在下来最挣钱的,应该还是卖菜。

    只不过,往后为了方便小区居民,也为了多挣些钱,家禽和蛋还是可以卖上一些的。余明月心里打下了这主意时,旁边都不笨的余天周和余志清其实也有了这想法。

    这些城里老人都是好热闹的,一些人称完了几样菜也都不走,就围在菜摊前吹牛聊天,一些买完了菜跟着闲聊几句后,就回小区招呼熟人来买又新鲜又便宜的菜了。

    近半小时,看到来买菜的人都没断过,也没人来阻止不让摆摊什么的,余明月心里大大的松了口气。

    三点多钟时。三百多斤各种蔬菜都卖了个精光,连掉下来的菜叶子,也被在楼下或楼顶养了鸡鸭的老两个老人捡走了。

    余明月一家今天也算是在小区老人面前,混了个脸熟,余天周与余志清也会来事。称菜时称得多些,收钱时少一两分零头,还往往给买菜的人添几棵小葱,或是加几棵香菜当作料,得了不少的人情,也被不少退休老人给了不少的提示。更是把这城里的菜价了解得一清二楚了。

    余明月初报完价就知道她家的菜价定得比市场上低,但也在这时才清楚的知道,原来她家的菜卖得比市场上同类的便宜两三分或是五几分,想明天涨价的心思刚起一瞬,就被她果断的否定了。

    做人应该以诚换诚。这价格比起在区里卖菜时已经多挣不少了,就算进城来回要多花一块多车费,但还是利润可观,涨上几分一天也才多几块钱收入,却容易伤了实言想告那几个老人的心。

    余明月两世,都不是贪心的人,她很容易知足。

    看着家里两个大人与退休的老爷子们聊得投机,余明月也想去打听下小区靠医院那出口的事。但转瞬一想,终是乖乖站在一旁,轻笑着回答逗她的老人们的问话。

    毕竟她才五岁多。又是“第一次”进城来,在外人面前不应该问出那样的问题,绝不能引起别人的猜忌。

    等余天周与几个熟起来的老爷子道完别后,要准备到路边赶车回仁义区时,余明月才是赶紧靠了上前。

    “爷爷,带着我逛逛城里吧。这时回区里,也赶不上回去的长途车了。”

    余天周本打算回了仁义区。再找个安全的地方清点一下今天收入的,此时见孙女巴巴的看着自己。他看了一下时间已是近下午4点,也改了主意。

    “成,今天我们就在城里好好逛逛,顺便也找个食店吃个中午饭,都这时候了,小月应饿了吧。”余天周背着空篮子弯腰去抱余明月,被余明月轻轻的躲了开。

    “爷爷你累了,不用抱我,我不饿能自己走的。”饿是真有些饿了,但要是被抱住,还怎么带着路往可能已经建起来的医院那路口走。

    打定了主意,余明月就顺着主公路边,固执的一直走在前方带着路,并不时跟两个大人说着话。

    直走到了铁路下的桥洞边,还没遇上一家食店,有些饿了的余天周住了脚。

    “小月,别往那边走了,坐车过桥去吃饭去。”

    余天周有些后悔的看了看一旁像是在想心事的余志清:“志清也该饿了吧?早知道刚才问下那些老工人,我们这第一次进城方向都摸不清,竟走冤枉路了。”

    余志清回了神,扫了显然着急起来的余明月一眼后,才冲余天周轻轻咧了咧嘴:“爹,我不饿呢,小月要逛,就再等她逛逛吧,刚好我们也熟悉熟悉这小区周围的情况。”

    “嗯,爷爷,再逛逛吧。”余明月拉起了哭笑不得的余天周,直接往桥洞旁一条岔路走了进去。

    路都通了,医院和学校应该建起来了才是。余明月的些激动了。

    毕竟摆摊还是摆在这方最合适,每早送孩子上学的人,都能顺便买些菜,医院里出进的病人家属,也会多少买上只鸡或是蛋的。

    如果医院和学校建起来了,就算医院口子上那栋一楼为菜市场和超市的大楼还没建起来,医院外的公路两侧,至少应该也各建起了一排排只四五层的小楼才对,前世时一楼都是门面,应该有卖吃的。

    刚激动没多久,在听到机器的轰鸣声时,余明月心里一紧,开始变得有些失望起来时,也加快了脚步往前方小跑起来。

    靠!搞什么啊?

    小跑了近百米,远远看到前世医院的位置上还正在建设,而路上方几十米远处的学校还是一片荒地,余明月失望之余,暗骂了一声。(未完待续)

    ps:亲们,昨天会准时在早上8:30更新的,求票票喔,么么哒。

第78章 天赐良机() 
看到不远处的工地,余天周一下来了兴趣:“哟,看那下面在建什么呢,这么大的动静,看那房子盖得可不小啊。”

    “嗯,是不小喔,这样大的规模,一定是公家的了。”余志清也是一脸的好奇,说着时,上前几步弯腰抱起了呆站住的余明月:“嘿嘿,小月,来爸爸抱着你,我们看看城里人建大楼去。”

    余明月心里失望,也不挣扎,冲她爸爸轻笑了笑,就看向那还在建设中的木钢总医院。

    木棉市钢铁集团公司,并非属于木棉市所有,而是属于央企,唐山大地震后,大型的公家公共场所的建筑也更是谨慎,这木钢总医院明显都是采用了目前最安全可靠的技术在建设。

    余明月不懂建筑施工,但在看清建筑工地上那些正轰鸣声大作的“落后”机器,和众多没戴安全帽的建筑工人时,还是差点闪瞎了眼。

    看习惯了前世现代化的施工场面,余明月觉得眼前的一切,除了更热闹也更辛苦外,真没什么看头。余明月从她爸怀里挣下地,开始漫无目的的边在四周闲逛,边打量着四周的情况。

    这地方太荒凉了,从正施工的医院斜下方看过去,直接就能看到长江和对岸荒凉的江坡,此时所站的这一大片地方,也还是大片高低不平的荒地,这一方小区的出口如今还被近三米高的红砖墙围着,墙头上还插满了碎玻璃渣子。

    看来传闻与实际情况,差距很大啊,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建学校呢。余明月看了看几十米远处的荒地。有些悻悻然的坐到了脚边的草地上。

    坐在草地上,余明月有些惆怅。这片草地,将来会建上一栋七层高,一楼却是菜市场和一个超市的大楼地基,前世唯一一个闺蜜王佳丽的母亲病重。在木钢总医院住院时,她跟着王佳丽来过这菜市几次。

    当时她听王佳丽说那栋大楼是一个姓杨的私人老板建的,光门面费和楼上的房租费一年就要收数十万,王佳丽还笑说,都是那杨家命好,从外地来木棉市做小买卖。结果私搭建了个栋简陋的民居住下,因户口不是当地的,又是非法占地建屋,所以无权使用宅基地,就被政府勒令拆走。

    那姓杨一家也是挣下了些钱。一气之下买下了近千平米,有40年使用期限的商用地基后,就花钱盖起了栋两层五间的红砖小楼,并在楼后地基的范围内围上了围墙。

    因注明是商用,所以一楼杨家开了间小食店,一间杂货店,租出去了三间;二楼杨家自己住了三间,出租两间。结果后来靠着出租一楼的商铺。和做小生意挣上了不少钱,就在原地盖起了栋崭新的六层大楼。。。。。。

    姓杨的真是有眼光,也真够好命啊!前世时自己就没。。。。。

    “不对!商用地基?出租门面?”余明月轻轻嘟哝出声时。一瞬间觉得脑中灵光一现,细回想了一下前世时一些了解的政策后,忍不住的嘿嘿笑出声来。

    前世是不好命,可这次重生而来,算是天赐良机,一定要变得好命才行!

    如果没记错。在1987年之前,国有土地是不能买卖的。如果私下买卖就是重罪,可随着改革开放。不少外商到中国来投资办厂,所以在1987年出台了新的政策,把土地买卖划分定成了商业用地使用期限40年,工业用地使用期限50年,住宅用地使用期限70年。

    嗯,大概是这样的,只不知道现在具体是什么情况,是不是可以在城市里买地皮用做商业用,毕竟那姓杨的是什么时候买的这块地,并没听好友提起过。

    前世那姓杨的能买这地,就证明这世自己也能买到,至于具体的政策此时根本不用费神想,将来到相关部门打听一下就知道了。

    余明月打好了要早一步买下这地皮的主意时,突然间却是心里一空,很是失望的郁闷上了。

    钱啊!她的私房加上家里的存款,也不够2000块,如何买得下这块风水宝地。。。。。。

    再次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