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维笑了,弹了弹衣襟,拱起手来,一躬到地,说道:“下官谨记冠大人教诲!”
冠玉目光深邃,冷冷凝视着张九维,过了许久,他垂下眼帘,向外挥了挥手。护卫放下窗帘,向赶车的马夫吆喝一声,銮铃声响,马车和众多的护卫在张九维面前缓缓行过。
过了许久,张九维才收起鞠躬施礼的姿态,挺直身形,望了一眼冠玉马车的背影,哼笑出声,心中嘀咕,我看你还能威风到几时?
在旁人看来,张九维是当今圣上眼中的红人,对他恩宠有加,但张九维却是满心的失望。
先帝在时,他是有名无实的外务大臣,新帝登基,他依旧是有名无实的外务大臣,什么都没有发生改变,他又怎能不失望?对长孙伯昊,又怎能没有埋怨?
一连数日,风军在天京城外叫得嚣张,但却是雷声大,雨点小,一直未对天京发动进攻。
五日后,风军的后军抵达天京,与前军汇合。
后军的到来,并没有让天京城外的风军兵力增加多少,十五万的后军,二十二军团就占了整整十万人,抵达天京后,二十二军团只休整了一天,而后便向西行进,离开了天京地界,在天京这里,风军的兵力只不过有原本的八万,变成了现在的十三万,只增加了五万人而已。
但至关的一点是,后军的到来,来的不仅是人,还带来了的武器装备粮草弹药。
有超过两千门以上的火炮都架在天京南城的城外,放眼望去,那就是一面由火炮组成的钢铁长城,一眼望不到尽头。
风军后援的到来风军在京城外一下子布置起这么多的火炮,声势吓人,城内的守军也着实是恐慌了好一阵子。
不过,布置完火炮的风军依旧是雷声大,雨点小,迟迟不肯对天京发动进攻,这个时候人们才猛然想起,风军是空有成百上千门的火炮,但其弹药早已被十三军团给毁掉了,风军现在这么做,纯属是吓唬人的。
这个时候,宁南军将士们倒是由衷感激起十三军团。不管十三军团以前犯下过多少错误,打过多少场窝囊仗,但它捣毁风军弹药库的这个功绩,的的确确是让己方受益匪浅,至少是把风军变成了纸老虎。
十三军团的将士在京城内本属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毕竟是他们把风军引到京城的,的罪过都应由他们来背,但随着风军只敢在城外大呼小叫的吓唬人,却始终不敢直接发动进攻,十三军团的将士也跟着水涨船高,地位得到大幅的提升,就连将士们走在街道上,都变得昂首挺胸,精气神十足,偶尔碰到巡逻的兵卒,对方还会主动上前和他们打招呼。
在民间,十三军团的功绩也逐渐受到了百姓们的称赞。甚至很多百姓都觉得十三军团是大智若愚。
别的军团与风军打仗,要么是受到重创,要么是被打得全军覆没,只有十三军团在风军手里从未吃过大亏,反而还捣毁了风军的弹药库,反让风军吃了大亏,逼的风军跳脚。
中央军有那么多的军团,有那么多的军团长,而能让风国开出十万两白银买军团长脑袋的,查斯坦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这个‘殊荣’,目前还只有十三军团享受过。
国家危难之际,无论是军还是民,都希望救世主能横空出世,救国救民于水火,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在别有用心之人故意的引导之下,十三军团被潜移默化的变成了救世主的形象。
这件事,看似无关紧要,但实则却是至关,也为天京的沦陷埋下了伏笔。
这日傍晚,查斯坦正在书房小憩,有家丁进来禀报:“老爷,张大人求见。”
查斯坦睡得不沉,闻言,他慢慢挑起眼帘,问道:“张大人?哪个张大人?”
天子脚下,遍地都是官,姓张的官员,没有一百,也有几十了。
家丁小声说道:“是外务大臣张九维张大人!”
呦?张九维来了!查斯坦一轱辘从躺椅上坐起,心中疑惑,自己和张九维可没什么交情,他怎么会突然来访,事先也没给自己送过拜帖啊!
他边站起身形,边说道:“速速有请……算了,老爷我还是亲自出门迎接吧。”
论品级,张九维在他之上,论得圣心,十个他捆在一起也比不上一个张九维,查斯坦不敢丝毫怠慢,亲自出府相迎。
把张九维请入自己的书房,寒暄过后,查斯坦率先切入正题,好奇地问道:“张大人今日到访寒舍,想必是有事吧?”
“的确有事。”张九维含笑点点头,他端起茶杯,慢条斯理地喝口茶水,而后,又慢悠悠地放下茶杯,说道:“风军兵临城下,虽不敢直接进攻京城,但就这么虎视眈眈地驻扎在城外,也终究不是个办法。”
查斯坦连连点头,附和道:“张大人所言及时。”
“现在,风军就是陛下心头的一根刺陛下寝食难安,我等身为臣子,理应为君分忧解难才是。”
“是是是!张大人所言甚是。”
“那么,查将军可有破敌之策?”
“这……这这……”查斯坦‘这’了半天,也没‘这’个下文出来。他面红耳赤地垂下头,低声说道:“末将无能,实在……实在想不出合适的破敌之策。”
张九维笑了,摆摆手,说道:“查将军不必羞愧,不仅查将军想不出破敌之策,就连满朝的朝臣,也同样想不出破敌之策,不过,本官倒是有个法子,可让风军退兵,解京城之危,解陛下之急。”
“哦?不知张大人的退敌之策是……”查斯坦眼睛顿是一亮,目不转睛地看着张九维。
张九维慢悠悠地重新端起茶杯,浅饮了一口,而后微不可察地蹙了蹙眉。查府的茶水,实在难以入他的口。他嫌弃的放下茶杯,对查斯坦一笑,问道:“风军是因谁而来?”
查斯坦脸色顿变,垂首说道:“是……是末将……”
“没错,是查将军引风军到了京城。”张九维抬起手来,轻轻一指查斯坦,笑吟吟地说道:“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现在能退风军之人,也只有查将军了!”,。!,!!
第1322章 选择()
,。
第1322章 选择
查斯坦身子一震,又惊又骇地问道:“张大人的意思是……”
张九维悠悠一笑,向前倾了倾身子,凑近查斯坦,低声说道:“只要查将军死了,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风军会退兵,京城会安然无恙,陛下亦可高枕无忧!”
只一瞬间,查斯坦的脸色就变得煞白,他难以置信地瞪大眼睛,结结巴巴道:“张……张大人,你……你……”
张九维笑了笑,不紧不慢的从袖口中抽出两张书信,一并放在方桌上,推到查斯坦的近前。
他先是轻轻敲了敲左手边的书信,说道:“查将军打开看看吧!”
查斯坦看着张九维,过了好一会,他的目光才慢慢落到张九维推过来的书信上。他颤巍巍地伸出手,拿起书信,打开,低头细看,这哪里是什么书信,而是皇帝手谕。
他坐在铺垫上的身子险些瘫软在地,难以置信地说道:“张大人,这……这……”
“查将军有什么话,等把陛下手谕看完之后再说。”张九维端起茶杯,放到唇边,提鼻子闻了闻,又把茶杯放下了。
早知道这偌大的查府连点上好的茶叶都没有,他自己顺便带点过来好了。
这份手谕当中,长孙伯昊历数查斯坦的罪状,什么治军不严,疏于,玩忽职守,中饱私囊等等,光是这些罪名就够要查斯坦的命了,可这还不算完,接下来还有更重的罪名,欺压百姓,掠夺钱财,以及数次在战场上不战而败,临阵脱逃,给本方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
在手谕的最后,长孙伯昊给查斯坦定了性,罪无可恕,罄竹难书,当满门抄斩,以儆效尤。
看过这份手谕,查斯坦瘫坐在铺垫上,瞠目结舌,彻底傻眼了。
啪啪啪!查斯坦看完手谕的反应,完全在张九维的预料之中。
他抬手在查斯坦面前连打了三个响指他回神,而后,他又轻轻敲了敲右手边的书信,说道:“查将军,我想,这个你更应该过目一下。”
此时此刻,查斯坦的脑子都是麻木的,他知道自己罪责难逃,不过心里还抱着几分侥幸的心理。
前几日在朝堂上,冠玉等大臣联手为他求情,陛下也打消了问责他的打算,他本以为自己已经平安度过了这一难关,可是,长孙伯昊的这份手谕,彻底打碎了他心底的希望。
按照张九维的意思,他机械性地又拿起另一份书信,打开,这依旧是一封皇帝手谕。而这封手谕,与上一封完全不同。
其中不仅表彰了查斯坦的生前的功绩,还表彰了他死后的功绩,把他的死,定位成为国捐躯,杀身成仁,追封他为忠义伯,赐忠烈将军,查斯坦的嫡长子,亦可世袭伯爵位。
两份手谕,相同的结果,却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虽然最后都是一死,但第一封手谕,查斯坦是因罪被处死,是罪有应得,死不足惜,最为关键的是,还要连累家人,被满门抄斩,而第二封手谕,查斯坦的死是杀身成仁,为国捐躯,大义殉国,不仅家人不会被株连,还能获得世袭的伯爵爵位。
张九维看着一脸呆相的查斯坦,说道:“陛下的两封手谕,查将军都看清楚了吧?陛下是何用意,我想,查将军应该更加清楚吧?”
说话之间,他把两份手谕从查斯坦的手中慢慢抽出来,仔仔细细的叠好,重新揣回到自己的袖口当中。
“查将军不让陛下难做,陛下自然不会亏待查将军,更不会亏待查将军的家人,反之,查将军为难陛下,不仅查将军自己要遭殃,连带着,全家都会被株连。查将军究竟是对陛下心存善念,还是暗藏歹意,这,并不难选吧。”张九维把该说的话说完,站起身形,还慢条斯理地弹了弹衣袖。
“张大人,末将……”查斯坦眼圈湿红,眼巴巴地看着张九维,眼神中充满了求助和哀色。但凡有一线生机,但凡还有一条生路,谁会愿意选择去死?何况还是查斯坦这样的人。
“陛下现在杀不了查将军,查将军心知肚明,但查将军不死,风军不会退,陛下也吃不香甜,睡不安稳。老夫还是那句话,咱们这些做臣子的,理应为陛下分忧解难,而不是让陛下为难。查将军好好想一想,老夫告退。”说着话,张九维向查斯坦拱手施了一礼,转身向外走去。
没等查斯坦回过神来,张九维恍然又想起什么,他停下脚步,回头说道:“对了,查将军不能让陛下久等,最迟明日早上,陛下就要知道结果。”
查斯坦闻言,嘴巴动了动,刚要说话,张九维向他摆摆手,说道:“查将军不必送了,老夫自己走就好。”说完,他推开房门,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看着空荡荡的门外,查斯坦呆呆地坐在铺垫上,久久都是目光呆滞,一动不动。
陛下给了他两个选择,其实,又什么选择都没他,只给他指了一条路,死路。
两份手谕,同一个结果,古往今来,能做到如此手腕者,屈指可数,但确切的说,这个手腕,并不是长孙伯昊玩出来的,而是搅屎棍张九维在操控。
这一宿,风军于天京南郊展开操练,喊杀声阵阵,城内,很多人都是彻夜未眠,其中便有查斯坦一个。
翌日早上,查斯坦很平静地在府内吃完早饭,而后回了自己的书房。当有家丁去书房找他的时候,才猛然发现,查斯坦早已吊死在书房的横梁下,连身子都已经僵硬了。
查斯坦的自尽身亡,在天京城内可是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很多宁南百姓都冀望于十三军团能再创造出一个奇迹,再次重创风军,结果,人们的期许还未来得及实现,查斯坦就在自家自杀了。
还没等朝廷有何举动,阴谋论的调调已经在军中和民间传扬开来。
身为一军统帅,堂堂的军团长,如果不是受迫于无法承受的压力,又怎么可能会无缘无故的在家中自尽呢?而能给军团长制造压力的人,除了皇帝,还能有谁?
皇帝表面上不向风军屈服,当朝许诺,不问罪查斯坦,而实际上,皇帝还是打骨子里畏惧风军,最后使用了见不得光的手段逼死查斯坦,以此来确保他自己的太平无事。
虽说阴谋论的调调都是一些捕风捉影的言论,谁都无法去证实,但与实际的情况也**不离十。
宁南朝廷还未对查斯坦的自尽做出相应之举措,长孙伯昊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令人到查府,带走了查斯坦的尸体,并着人送给城外的风军。
另一边,他又下旨,表彰查斯坦的功绩,并赐予他一系列的追封。基本上,手谕中有写到的,他也都有做到。
如果说查斯坦的自尽,人们还只是捕风捉影的说其中有阴谋,那么,等长孙伯昊把查斯坦的尸首送给风军之后,阴谋论便已基本成定论。
不管是军方,还是民众,甚至连朝中的大臣们都认定,查斯坦就是被皇帝活活逼死的。
这样的结果,可以说让人都对长孙伯昊大失所望。
宁南并不缺少忠义之士,更不缺少甘愿为国玉碎的死士,他们不怕死,也可以随时去赴死,但起码要死的有价值,要死的有意义,可是,这么一个贪生怕死,不惜以牺牲臣子性命为代价,换取自己苟且偷生的皇帝去死,他们不愿意。
冠玉等大臣那么反对长孙伯昊现在就处死查斯坦,原因就在这里。查斯坦不该死吗?他太该死了,哪怕死一百个来回,都没人会为他喊一句冤。
但什么时候都可以杀他,唯独在风军兵临城下的时候不能杀他,这个时候,皇帝必须得挺直腰杆,顶住压力,必须得表现出一国之君该有的骨气与尊严,也只有这样,皇帝才能博得天下人的爱戴人们心甘情愿的为皇帝去作战,为皇帝去赴死。
可长孙伯昊不仅逼死了查斯坦,还厚颜无耻的把他的尸身送给风军,去献媚,去邀功,去保自己的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