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声音未落,从城门口处便冲出来一人一骑。只见张飞拎着一把丈八点钢矛,急匆匆的跑到刘备面前,显然是等不及要去和曹军大战一场了!
秦绍对于张飞挺好奇的,确切的说是对张飞的容貌挺好奇的。在后世,关于张飞的容貌一直是争论不休,虽说罗灌水的豹头环眼黑张飞深入人心,但对于三国迷的秦绍来说,慈眉善目,耳长唇厚,面无白须的小白脸张飞也是很出名的!
据史记载,张飞是个富家子弟,家中颇有田产,平时爱敬君子,并且画得一手好仕女图。而且张飞生有两女,两女都嫁与后主刘禅,并先后当上了皇后!
皇后是什么?且不说母仪天下,但就相貌而言,一定丑不到拿去。根据“女像父,子像母”的遗传规律,那么身为其父的张飞,自然也不会差的!
《三国演义》毕竟是一本小说,为了突出张飞的勇猛,而故意把其描写出高大凶猛的样子也情有可原。
其实对于张飞的容貌,秦绍是偏向于后者的,但……这世界毕竟是根据电影来的!
于是……秦绍失望了。
于是……张飞怒了!
想他张飞纵横沙场,身经百战,何曾被人看轻过?就是曹操见他,也要叹一句此真乃猛将也!
但现在,他却从一个羸弱青年眼中看到了失望的神色!
张飞感到很不爽,那么作为回报,他也要让面前这个让他不爽的人,试一试不爽的感觉!
然而他刚想拍马上前,却猛然间发现自己大哥就在那个小白脸身边,而且看上去有说有笑的,关系还挺亲密。这就没法说理了,总不能当着大哥的面把那小子捅个窟窿吧?
于是……张飞更不爽了!
“不爽不爽!”
张飞想起那青年的眼神,顿觉忍无可忍。于是他拽着昨天学的文话,大吼一声:“呔!你这白脸小子,为何如此看我,可是欺我刀兵不锋利否?!”
“嗯嗯,这感觉,不错!”张飞咧嘴一笑,他发现读点书还是有些用处的。
刘备登时一惊,这可是仙人,哪是凡人能随意呵斥的,他一边向张飞使眼色,一边教训道:“三弟,休得胡言!这位是上天派来的仙长,你怎能对仙长如此说话?赶紧向仙长道歉!”
张飞虽然莽撞,但对这个大哥的话确实言听计从,虽心中不愿,还是朝秦绍揖了一礼,不过脸上的表情却写满了对秦绍的怀疑!
刘备见到三弟这幅表情,满脸无奈的朝秦绍拱了拱手,歉意道:“我这三弟就这性子,还望仙长勿怪!”
秦绍当然不会怪张飞,话说张飞会如此,本就是他的算计,不然他也不会露出一副失望的神色了。
事实上,秦绍也明白,就连刘备也并没有完全相信他的话,张飞的神情就是最好的证明。若刘备相信他为仙人,张飞就不会再他面前乱晃!
“没事,看我法宝!”
刘张二人只见秦绍不知从哪摸出来一块一面光滑如镜的东西,然后手指在上面点了几下,片刻后……
“妈呀!”
张飞一蹦两丈高,连连往秦绍相反的方向跳去。刘备也受惊不小,不过这一天让他惊讶的事情太多了,此刻见到一个发出声音的盒子,反而有些习以为常。只是周围的民众又磕起了头,这让秦绍连连皱眉。
生在一个鞠躬握手的时代,秦绍对跪拜这种早就被废除的礼秩很是反感。但为了不让刘备起疑,秦绍只得视而不见。
“咳咳,这是进出天界的令牌,不知可否证明本仙的身份?”秦绍平静的看着张飞,语气淡然。
此物只应天上有!能拿出这等宝物,除了神仙还能有谁?张飞心思转动,他本是一个豪爽的汉子,知道自己错了,也不拖拉,当即就要下跪认罪!
秦绍见张飞想要下跪,那还得了?立刻上前一步把张飞拦住!他是为了立威,若是张飞下了跪,那就成拉仇恨了!
……
樊城县衙,刘备跪坐在主位,秦绍位于刘备右手旁,下位则是刘备的一票文臣武将,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后世家喻户晓的人赫然在列!
刘备扫了眼下面的人,见人都已来齐,便开口说道:“曹操大军南下,相信你们都清楚,而秦仙长的五败论,也在路上告知了诸位,不知各位对此有何看法?”
诸葛亮身为刘备的头号军师,率先走出来发言道:“果如秦仙长所言,曹军则不值一惧,然具体细节有待商榷。亮认为我军可东联孙吴,西结刘璋,合力抗曹。”
“亮听闻马腾拥兵西凉,虽被曹操上表封为前将军,槐里侯,然却与曹素有间隙,早有反意。我军可使一细作潜入许都,离间曹马之间的关系,则马腾必反!马腾一反,曹军则腹背受敌,必败无疑!”
诸葛亮一袭文士装,轻摇羽扇,侃侃而谈:“现曹军兵锋正盛,此诚不可与之争锋,而荆州既降,樊城则成一座孤城,所谓孤城不可久守,亮建议我军暂避江陵,收拢军队器械,以图后事!”
刘备听到诸葛亮这么一番见解,不由信心大增,抚掌大笑。继而扭头看向秦绍:“不知仙长意下如何?”
秦绍笑而答曰“我也有一计,如若成功,定能动摇曹操根基,不知将军想听乎?”
“当然!”
刘备连连答道,就连诸葛亮也一副不可置信却略显期待的神色。他自认为自己的计策无人能及,却也仅可击退曹军,以图自保,并待后续发展。没想到现在却听到了一条绝户之计,若不是说出这条计策的人是天上下来的仙长,他早就出言反驳了!
“以上诸葛军师所言,足以使曹军退走,若操作得到,纵使曹军几年之内无力南顾也不是不可!”说着,秦绍朝诸葛亮拱了拱手,以示拜服。
诸葛亮摇了摇扇子,对此不可置否。这本是他的初衷,在曹军无力南顾的时间内,先取荆州为根基,而后再以荆州为跳板,西取巴蜀,掌荆蜀两州三十郡之地,以图天下!
接着,秦绍话锋一转:“然曹操已统一北方,经济政治人口都要远远多于南方,而且自古以来统一之路都是由北向南,并没有南攻北之说!因此我军必须攻取北方之一地,以之为根基,才能再图天下!”
其实在后世,由南向北统一天下的王朝也很少。不……不是很少,而是就只有一个明朝,还是在推翻异族统治的基础之上才成功的!
究其原因,北方在很多方面要完爆南方,尤其是骑兵,这种冷兵器时代的王者!
在汉末北方广袤的平原上,除了大戟士、陷阵营等有限的兵种外,骑兵强大的机动性与穿透力,将会成为一切敌人的噩梦!
“曹操打败袁绍,占据河北等地时日尚浅,立足未稳,却急于南下,这正是我们的机会,也是曹操最大的败笔!”
“袁绍在河北素有名声,时至今日,仍有很多家族拥戴袁氏,更有谋臣猛将暗中蓄势,以图光复之举。现袁绍有一幼子尚在人世,我建议派人与袁绍残余势力联系,在关键时刻袭取冀州,给予曹操致命一击!”
说着,秦绍右手握成拳,猛然向左掌一拍,朗声说道:“冀州新得,却为曹操心腹,其人口粮草在曹操所控州郡中,当属第一。若袁氏取其冀州,则断其一臂,由西凉攻取长安,取关中之地,则又断其一臂。若我军再与孙吴联盟,灭其大军,则曹操必亡!”
刘备“噌”的一声站起,满脸激动,浑身颤抖:“仙长所言,令备茅塞顿开啊!”
听了秦绍的话,以刘备那半吊子的谋略,都能想得出,若秦绍的话能够完美的执行,那曹操绝对会陷入到万劫不复之地!
下面众人听后也是兴奋异常,诸葛亮更是抚掌而叹:“仙长之智,我不如也!”心中却不由对自己的地位有了一丝担忧。
秦绍心中也是长舒一口气,到目前为止,他的几步计划都实施的很好。
其一,取信于刘备,让刘备一步步相信自己的仙人身份。
其二,收服张飞这个莽汉。像张飞这样的人,一旦认定了某件事情,就会坚持到底,更是见不得别人侮辱,若张飞肯定自己的身份,别人便不敢对他有丝毫不敬!
其三,提出计策,立威于众人,提升自己在刘备团体中的地位。
“计策再好也是死的,实行过程中总会发生或者或那的意外,可谓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更需要在座诸位的鼎力协助,毕竟绍不是军师,偶尔提一些意见还行,真要实际做的话,那就是两眼一抹黑!”
虽说秦绍是个宅男,但小说看的多了,对于人际关系多少也懂点。功劳是个好东西,但独自吞了的话,却容易被撑死!
果然,听到秦绍恭维的话,在座的文武都一副受宠若惊的表情,心中却很是享受,随之对秦绍也多了很多认同感!
感受着众人的目光变化,秦绍心中冷笑:“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此时的你们,下错的已不仅仅只是一步棋了!”
第五章 回归()
绍者,继也;衣者,可引申为德化,教言。所谓入乡随俗,秦绍来到三国,也就顺便为自己取了个表字——继衣,有继承先贤教化万民之意。
表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志向,例如南阳袁术,取字公路,公路有代汉之意,结果袁术果然称帝了!由此也可以看出,秦绍有不愿争霸天下之意。
确实,在确定自己来到了汉末,尤其是建安十三年后,秦绍便选择了另一条路!
赤壁之战后,天下大势已成,而他孤身一人,没兵没将,与这个世界的世家又没有任何关系,根本没有成就霸业的契机。
契机不再,也就无所谓王途霸业之说了。
但这不代表他就胸无大志,不然他也不会给刘备势力下坑了!
继衣,即为继先贤之志,教化万民。秦绍来自后世,那时的华夏昔日的辉煌不再,人民血性全无,只一个弹丸小国便压得国家抬不起头来。
一个人被人欺负了,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欺负他的人狠狠揍一顿,不问缘由,没有妥协,哪怕欺负他的是一个比他更强壮的人!
这无关乎法律与道德。
古有气血之说,一个人愈强大,他的气血就愈强。反之,一个人气血愈强,他才能愈加强大!
血冷了,闯劲没了,遇到强大的人,自然尊严也就没了!
一个国家亦是如此!
战争就是混乱,旧的秩序被打碎,新的规则才能重建!从某些方面来说,战争也就意味着机遇,新旧势力的交替也多发生在战争时期!
而秦绍要做的,也必须在国家交替中才能做到的——摒弃儒家思想中磨灭人性之理,再现百家争鸣,重塑民族血性!
历史证明了百家争鸣的必要性,绝对的权利意味着绝对的腐败,而没有竞争的思想,固步自封之下,必然会导致覆灭浪潮的降临!
思想纯洁而至高无上,她不是当权者的工具,而是心灵慰藉,是时代前行的灯塔。
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帝王的统治。而要使帝国稳定,百姓不闹事才是关键,百姓怎么才能不闹事?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君权神授,人不可逆天!
于是,新儒学应势而生,化成了被统治阶层的思想枷锁,束缚了人们几千年!
“百家争鸣,我为其一,立言成家,应运成教!”
秦绍的理想很伟大,但现实并不乐观,其中有或大或小的问题,君王的态度、儒家的阻挠、世家的不满、人手的不足等等。
其中只君王态度这一点,以汉室宗亲自诩的刘备便不会让他动祖宗留下的根基,哪怕他是仙人!
这也是秦绍不选择辅佐刘备的原因之一。
虽然有了目标,但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一切都是未知。
此时刘备正与手下商议军事,秦绍听的是一知半解,只觉心中烦闷,便想辞别刘备,出去走走。
刘备见秦绍对军议不感兴趣,心中暗喜,毕竟秦绍贵为“仙人”,又智谋超群,若想夺权简直轻而易举。而秦绍此举无异于在向自己表明志向,他当然高兴,而且还派了赵云给秦绍当护卫,以护安全。
当然,还有暗中监视之意。
秦绍见刘备派赵云来保护他,虽知刘备还是不放心自己,可心中依旧涌出一丝感动:这可是赵云,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其武力冠绝天下,后世就有一吕二赵三典韦之说。
史实不可查,但这可是以电影为蓝本。在这里赵云七进七出曹军的风采,比之吕布也不遑多让!
………
樊城城外,一座小山丘之上,秦绍静静的站在那里,眺望着远方天际。
此时已是傍晚,夕阳西落。暗金色的云层下,一只觅食归来的鸟儿孤独的盘旋着,传出一声声凄鸣。远处的群山笼罩着一层层暮霭,两三棵树孤零零的耸立在空旷的原野之上,只能看见一条条黑色的轮廓。
“子龙,你老家是常山真定的吧!家中还有什么人?”
“嗯?”
赵云就站在秦绍身后,低着头不知在想什么。听到秦绍的话,赵云抬起头,却看见秦绍呆呆的看着远方,眼神迷离。
“家中尚有两子。”赵云在秦绍身上感受到了一股彷徨与孤独,心中疑惑,口中却毫不迟疑的回答道。
“赵统、赵广,可惜了……”
秦绍回忆起赵云两个儿子的生平,可以说有赵云这样的父亲,两人怎么着也该大有所为。可是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对赵统与赵广的记载却都是平淡无奇。
归其原因,还是因为赵云的出身不好,受到刘备势力的排斥所致。
赵云对此不是不知,心中有怨气也是一定的。但这个时代本就如此,寒门子弟尚且不受重视,更何况他赵云呢?
或许是受到秦绍的影响,赵云也不由的叹了口气,然后低下头,没有再说话。两人就这样一前一后的站在山丘上,直到夕阳完全落下,直到大地吞噬掉最后一丝光芒,一道话语遂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