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异盗墓实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灵异盗墓实录- 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虚弱的点点头,环视了一周,醒目的朱红色金丝楠木棺椁,妈蛋,又回来了。

    凌敏知道我担心什么,淡淡地说:“你放心,那只天狗已经跑了,墓室的门又消失了。”

    说到这里,凌敏居然兴奋起来,说道:“你猜得对,这里根本没什么奇门幻术,而是一种巧夺天工的机关,如……”

    我根本没心思听这些,目光有些失神,有一种错觉,刚才根本不是幻觉,也不是在做梦,为什么会看见自己躺在一口玉棺中?虽然那口玉棺只看到一眼。

    凌敏看我没心思,有些不高兴地说:“你到底看见什么了,吓成这幅德行?”

    我转头看看她,苦笑了一声,道:“自己!”

    凌敏显然也是一怔,她不同于我,那种情况下,只注意研究怎么回事,没注意到玉棺里的情况。

    沉寂了十几分钟,凌敏把水递给我,一半分析一半开解的说了个灵异事件,和我现在的情况很像。

    凌敏说的这个灵异事件很常见,基本上所有人都经历过,就是“鬼压床”。

    科学的说法是,睡眠姿势影响血液循环,导致大脑做噩梦,身体又全身麻痹。而迷信点的说法是,人的精气神受影响,晚上被“鬼压床”。

    曾经有个人,用自身经历做了一个“鬼压床”的试验。这种试验的实施者,必须是意志力坚定,胆量超强的人。

    而人为科学试验的“鬼压床”,绝对讲究技巧和时机,要在人很瞌睡的边缘,躺在床上,然后睡觉。

    但大脑潜意识里需要“无意识”的提醒自己,不要睡着,却又要进入睡眠状态,等他睡着后,马上想起来自己不能睡,于是强挣扎坐起来。

    也就是这人坐起来的一刻,他再回头,如果机遇准确的话,他就会看到,自己还平躺在那里睡觉,而自己的意识,也就是魂魄却坐起来了。

    平常人看到这一幕,早就吓得魂飞魄散了,于是“坐起来”的这个他,也就是这人的魂魄马上吓散,这人也就死了。整个个过程叫做灵魂出窍。

    “陈晨,这个例子和你描述的极其相似。”凌敏有些调笑的看着我,说:“不让你乱看吧,你这人就是想得太多,那口棺材肯定有问题的。”

    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说道:“对了,我们忘了个事,就这么大一个墓穴,所有地方我们都转遍了,怎么会看到那么多东西,是不是……”

    “是真实存在的!”凌敏武断的说。

    我心底一凉,你这个死婆娘,有你这么开导人的吗?

    “那你说棺材上写着东西是……”

    凌敏瞪了我一眼,说道:“玉棺是真实存在的,我们看到的死人头也是。呵呵……如果不看到这些,我还不明白呢,顺便告诉你,我也明白为什么默默和我们一起跑,却进了两间墓室。

    我们在墓道里看见默默在墓室磕头,进来却发现环境变了,其实这真的是个古人的猫腻。”

    接下来她将道家、五行八卦、天文地理、阴阳风水等原理结合在了一起告诉了我,让我对古人的智慧和能量叹为观止。

    这处陵墓从洞口下来,只有四间耳室,每一间长四十九尺,宽四十九尺,高四十九尺,墓道四条呈十字路交叉,道宽五尺!

    在这狭小的空间里,我们却永远处于方向错乱状态,还看到了超出这个空间的一幕,其实都是真实存在的。

第177章 开棺(上)() 
凌敏笑看着我,说道:“我们一直在研究道士拓文里的墓主人,却忽视了道士带来的两个人。其中之一就是东汉天文学家,张衡。”

    众所周知,张衡发明了地动仪,但学者也有一种说法,地动仪研究初始,不是为了测量地震,而是一种近似天文仪器。

    而张衡另一项发明叫做浑天仪,我们所处的这个环境,就是一个放大万倍的浑天仪内部。

    整座陵墓,是一个镂空球形,我们从升天洞下来,刚好踏在圆球内部的一个横截面上。

    浑天仪从外表看上去是个球形,实际上是一个由:不同一空间中的无数“同心圆圈”环绕而成。而我们所处的横截面是墓室地板,墓顶是圆拱型,恰好又和古代的天圆地方学说相匹配。

    说白了就相当于,无数的铁圈圆环,把墓室吊在圆球之内。空间感十足可以体会一下,这种构造很奇特,充分利用了物理力学,任凭你玩命跑、翻腾,这个地平线始终是平的。

    所以“卸龟龙”墓室出来的水和盗洞的流沙,肯定是滑下了地表。

    千万别惊叹于古人的智慧,这会显得自己更无知,凌敏兴奋地跟我陈述着。

    匪夷所思的是,这个圆环吊墓室的构造,一方面因为受力点的变化,保证我们处于同一直径不同空间的圆内,这相当于地球自转。

    “我前些年研究过张衡的地动仪,结合现在情况来看,这个球形整体还在移动之中,难怪资料中说古墓是条幽灵船,确实是在公转。陈晨,你肯定知道这东西的公转周期吧?”凌敏笑道。

    “十年?”

    凌敏点头说道:“没错,恰好是第十个年头的月圆之夜,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平白无故的碰见那么多怪物了,正应了古代一个天文现象,天狗食月!”

    我听得直咧嘴,唐代有高人根据李淳风的浑天仪,研究了一种香炉,就是这种构造,香炉里吊着一个小盘子,盘子里装一盆热水,明明看见水满快溢出来了,但无论你怎么动旋转,那个水就是静止不动的,不会洒出一点。

    凌敏看我差不多明白了,拍拍我肩膀说:“今晚就是月圆之夜,也就是说,我们所处的这个球形外,因为自身转动原因,墓道口再偏移,月光只有在那一刻照得进来,过了这一刻时间,墓道口要等下一个十年才会重新出现。”

    “十年……这他娘的不被天狗吃了,也得饿死啊。真他娘的扯淡,更别指望盗他的墓了,这不扯淡吗?”

    凌敏也点头道:“如果是无数同心圆吊着墓室,确实,无论我们走到哪,都相当于在圆心转悠。刚才我们看到骷髅和玉棺,可能就是因为这东西公转和自转相结合,在地平面特定视角下形成的实像。”

    我心里也渐渐清晰起来,猛然间想到一件事情。

    “金木水火土,五间墓室有问题!”

    “对!”凌敏破例夸赞了我一句,随即有些感慨起来。

    “这真算个弥天大谎了,墓主人西海侯,表面上做这个局是应付周天子的镇龙坛,谁知自己死后躺在里面当寝墓。又利用了这的五行、龙脉,做了个浑天、浑象的大局,地的尽头、海的边际,人为制作了一个天啊!又用人头做星,洞口做月,引了个众星拱月的常理……”

    我连忙打断凌敏的钦佩之情,“不对,按照现状分析,这个浑天仪吊墓室的架构,最后完成的是祖师爷几个人。难道,祖师爷……”

    “这才是我最担心的,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你还记得那些骷髅和玉棺吗?虽然是另一个空间的,但肯定属于这座墓。要么是,道士忌惮什么,连祖师爷都不敢触及。要么就是,道教创始人协助了这个距离他几千年的西海王。”

    说到这里,两人都闷了,这个西海王比秦始皇都牛啊!

    墓顶的穹拱有悬在天上的洞口,想到此时那些怪物正进行着天狗食月的传说,脑瓜皮就发紧。

    好在现在墓室又全封闭了,那些家伙进不来,想到这里,我激动的一拍大腿。

    “墓室一共四间耳室,为什么我们每次都能进到这一间?既然是祖师爷完成最后修建,肯定是他有意而为啊!”

    凌敏坐在我身边,端看着那口金丝楠木的棺椁,又环视了一周墓墙。

    “陈晨,你说得对,这里面绝对是个不得了的东西。请仙班镇守,估计是要封住里面的东西。”

    朱红大棺,全部是金丝楠木拼组,下面架十根木柱,细看的话,每根柱子下都是圆形兽头,能辨认出其中几个,混沌、饕餮、穷奇、梼杌。

    别的不常见,饕餮肯定熟悉,饿狠的连自己身体都吃掉的上古凶兽,鼻梁吐出,双目炯炯,看一眼就让人觉得脚板发凉。

    说实话,这东西真不能镇宅,是人都受不得饕餮这样的凶气。

    南方人喜欢生财,带貔貅,那东西一般人也镇不住,少戴,貔貅噬财,但你要挣不来大钱,它可就噬人了。

    “开棺!”

    我蹭地站了起来,出去是死,不死也找不到浑天仪的出口,不出去饿死,与其这样,不如开始就按照凌敏的意见来,是骡子是马,放出来遛遛。

    这时的矿灯有些发暗了,事不宜迟,我拎起工兵铲来到棺椁前,心里不突兀就不正常了。

    不管什么凶神嫉恶,一个粽子就够喝一壶的。

    我下墓辟邪的冥器带了不少,但对付粽子不知道有没有用。

    不过我倒是知道黑狗血倒是可能管用,狗有灵性,对付鬼怪杀伤其实也可大可小。

    看养狗的人是谁,狗忠诚,主人正则狗正,因此这种动物身上带着很重的“人阳”,所以吃狗肉有时会流鼻血,阳气重嘛。至于狗能不能咬住鬼怪,有一句话说的好,“狗咬吕洞宾”,只是问题现在我们都没有。

    我掐着工兵铲站在棺外,朱红色棺椁格外渗人,青铜锁扣着,年代这么久,估计一铲子下去能砸开,锁头下有一扇小门洞,应该是给棺主人留出升天的出口。

第178章 开棺(中)() 
“等等!”身后的凌敏忽然来了这么一嗓子。

    当啷,啷啷啷……清脆的声音,回荡在墓室里。

    一时间,我和凌敏全愣住了,看着青铜锁在墓砖上一圈圈的颤动,耳膜有些共振了。

    我机械般地咽了口口水,这他娘的还没动手砸呢,锁怎么掉了。

    一直等这个声音消失很久后,我才诧异地看着凌敏,没等开口,墓室里的矿灯忽闪了两下,偏偏这个时候,电量不稳定了,说不诡异,谁信?

    “凌大美女,你……是不是想起什么来了?”

    凌敏目光犀利地盯着忽然从棺椁上掉下来的锁头,缓缓地说道:“没有,就是心里突然发紧,禁不住叫了你一声。”

    我暗骂了一声,你不是牛吗?关键时刻,还不得看爷们的。

    “我们最后看见默默的时候,他跪在这里磕头。我突然想,他的动作太诡异,默默不像真信这些的人,会不会是因为跪下来磕头,从某种角度上,会看到一些东西?”凌敏深思道。

    当时默默磕头,我也看见了,感觉他整个人发毛,没多想,凌敏一提醒,我也想起来了,连忙放下铲子,跪下来,反复低头抬头朝棺椁底下看。

    可是那底下还是严丝合缝的墓砖,要有什么机关暗门,我肯定能看出来。

    “嘭!”凌敏背后阴了我一手,把我脖子强按下去磕在地上。

    “虔诚点,也许不是机关。”

    连磕三个响头,我终于蹿了起来,脸红脖子粗的看着凌敏。

    “有病啊你!”

    “发现什么没有?”

    我真后悔听凌敏的意见,做出这么可笑的事来。

    “脑袋都磕破皮了,你说够虔诚了不?”

    凌敏却一点不理会我的感受,疑惑起来,这里面的道道,或许也只有以前来过的老刘才明白。

    “明明看见默默一个劲的给棺材磕头,为什么……”

    自言自语着,凌敏一把拉拽在棺椁门洞上,猛地一下子拉开。

    只听墓室里,嘎吱一声!

    我下意识端起工兵铲后退两步,感情这娘们是真不怕。

    第一层棺椁打开,墓室里出奇的安静。没有任何人家,把自己的房子刷成大红,更没有分刷成纯黄。这两种眼色太正,怕房子夺了人气。

    这座寝墓的墓主人,无疑是个风水奇才,不会犯这种错误,但感觉他似乎有意违背常识。

    第二层,纯黄表纸棺椁,扎眼的黄,渗人的红,光是看着就觉得浑身不舒服。

    黄色棺椁上,密密麻麻刻满了红色梵文。

    我凑近了,和凌敏一起看,心里的诧异远胜于恐惧。

    “这个……文字,我见过。”

    “我也见过。”凌敏平淡地说,随即摇了摇头,半蹲在门洞前,从背包里拿出那些墓道墙壁的复印纸。

    “我太大意了,既然是祖师爷写的文,第一是向后人传达墓室信息,估计最重要的应该是,符咒。对了,你在哪见过?”

    我忙摇摇头打了个慌,这种文字,就是在祁连山尸洞金棺里的那种,但是犯不上跟凌敏解释。

    凌敏也没多问,把道士誊文平铺好,然后用手指了指几处。

    “当时我还好奇,小篆和隶属很圆,但是这篇文中,穿插了一些字符,我以为是偏旁部首,现在想想看,应该是祖师爷在文中加了咒文。”

    “你现在能认识吗?”我好奇地问。

    凌敏摇摇头,说道:“祖师爷又不是我的祖师爷,我怎么认识?不过这倒可能就是‘天书’。《简易经》里提到过,‘人献河洛,问何物,昊曰天书’。”

    原来这就是所谓的天书,“昊”指的是伏羲,河洛是河图和洛书,中华最古老的文化起源。

    据说“天书”只能有几个人看懂,看样子祖师爷就是其中之一。被天国收藏的经典,地上的人肯定不知道。

    我忽然想起老刘说的一段话来,昆仑山里面,有一部记载华夏一支兴王的传国秘典,可能就跟这有关系。

    所以,我推断,其实凌敏和凌莉一样,这种深不可测的女人,也许知道一些隐情,对我说了谎。

    在我了解的历史中,唯一破解“天书”的人是唐朝的李淳风,据传这种上古加密文字,传达出的信息量肯定是震惊的,上到承天景明、朝代更替,下到灾难和某些不为人知的历史。

    因此,李淳风都没有把天书的秘密流传下来。

    而在我看来,“天书”再神秘,也是一种文字,不管神话还是传说。

    拿祖师爷为例,他在东汉时期,不也是考古研究者吗?然后学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