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异盗墓实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灵异盗墓实录- 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终于明白了,阿布所说的这一场贝加尔湖海震,震出来一片新的湖区,这才是进墓的关键,古胖子一行人,虽然乘上这艘东汉幽灵船,却没等到海震的时机。

    我思考着,拿起照片仔细一看,照片里酷似老余的人笑得如此坦然,却感觉另一种异样,怎么说呢,笑得很虚伪,甚至有些阴险……

    我终于领会到老余以前为什么胆小还要奋不顾身的跟我一起冒险,隐约跟这事也有关系,不过现在事态不明朗,我为了追寻玉匙,却引出了如此多的暗藏因素,而且现在玉匙却始终没有浮出水面。

    当我看到阿布的这张合影照时,有种无以复加的陌生感,让我感到害怕。

    “陈先生,这还有几个字。”阿布将照片翻过来,背面有三个铅笔字,有些模糊。

    我凑近了一看,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这三个字是:我死了。

    凌敏的爷爷凌乾坤也曾暗示自己已经死了,到底是什么意思?

    在我看来,“死”这个字,已经是一种代称,去了罗布泊后,老刘留下最后的踪迹也是死亡讯息,可他却也活着。

第303章 湖底冰层() 
阿布抓起酒坛子转着看了两遍说:“我父亲弥留之际曾对我说起过,他在幽灵船上没找到诸位,再返回破冰船后,甲板上渗漏了出血液,还有奇怪的脸,甚至包括海底冒出的头发,我觉得肯定和这些酒坛子有关。只不过当年他们搬运了一大批,而我们手里只有这一个,可能是被遗漏的。”

    聊了一会儿,让阿布先睡,我负责值班。到了后半夜,阿布很自觉地起来替换,我这才眯了一觉。

    这觉睡得格外不踏实,一直处于半梦半醒之间,第二天早上被说话的声音吵醒,睁眼一看,凌敏已经醒了,在船尾甲板上也不是忙着做什么事情。

    我伸个懒腰,打着哈哈起来,看了阿布一眼,两人都很默契,没跟凌敏提昨晚的话。

    “妹子,睡得怎么样?”我拍了下凌敏的肩膀。

    凌敏哼了一声说:“让你值班,是不是觉得委屈了?”

    我笑道:“那倒是没有,女人就应该多睡觉。”

    甲板上放了些食物水等装备,应该是刚才阿布爬绳子回渔船拿的,三人席地而坐吃了早饭。此时没有了夜色,但雾水还是那么浓,喘一口气,嗓子眼儿都是湿润的。

    我说:“这鬼船还没到地方吗?”

    阿布端来热水,蹲在我身边说:“我想我们应该处于陌生湖区了,贝加尔湖本来就对外开放,如果湖面上有这么一支庞大的船队,即便卫星图上捕捉不到,自然保护区的人也会看到的。”

    吃完饭,我和阿布把倒链固定在桅杆上,将拉拽渔船的大绳拖行一段距离,发现绳子是松松垮垮的,这说明幽灵船已经停了。

    凌敏跳回渔船,收拾了一下一应装备,准备下水。这趟行程虽然有很多奇怪之处,但最终还是抵达了这片水域。

    三人商量了一下,让阿布在湖面上负责接应,他了解贝加尔湖的自然条件,如果有异常,可以提醒水下的人上来,也能做出必要的抢救措施。

    我和凌敏则下湖探路,初次下去,先了解个大概情况,然后再做部署。

    在阿布的帮忙下,我和凌敏穿上厚重的潜水服,我开玩笑说,还他娘的潜水服呢,下水穿着,出了水面这东西都能当防盗门。

    气瓶、背板、减压阀、呼吸器、面罩、脚蹼,应有尽有,手里在拿上一杆鱼枪,整个就是外星人。

    在深水中,说话肯定不可能了,好在面罩里装了无线电,不过要是潜水太深,无线电频率肯定很低,又做了些手势等方面的沟通。

    捣鼓了差不多一上午的时间,凌敏来了个跳水,我紧随其后。水下可不同陆地,深海潜泳,其实正规情况下应该经过至少一个月的训练,我们也算是赶鸭子上架了。

    据说贝加尔湖的湖水,是世界上最清澈的水,能见度很高,甚至下水后,比在船上都清晰。我和凌敏并肩下潜,虽然水清,但湖底还是黑压压的一团,说明湖水很深。

    下潜了一段距离,抬头已经看不到船底。

    无线电里,凌敏对我说:“注意看压强计,出什么意外,谁也救不了谁。”

    我说:“你要是死了,我就把你带回祖国。”

    凌敏一个猛子扎下去,一下子潜了好几米深,一路便无话,随着下潜的越来越深,我心里也有些发毛,世界地理杂志上说,贝加尔湖是最深的,看样子不骗人。对了,凌敏貌似就是美国那什么地理周刊的顾问。

    感觉过去了两个多小时,前面的凌敏突然停止下潜,两条长腿晃动着脚蹼,对我说:“位置正确,可能真的能进去。”

    “第一次就找这么准啊……”我开了个很隐晦的黄颜色笑话。

    凌敏指着黑漆漆的湖底说:“贝加尔湖之所以清澈,是因为湖水里含有分解功能的水藻,但我们潜水附近没有海洋生物,说明这一带湖泊确实是海震震出来的新湖湾。”

    我心中一凛,海水压强不知感受不到,但觉得这水温应该很低,面罩上的呼吸器有些刮白雾。

    “对了,海震我不大懂,不过这玩意应该是裂开……”

    “湖盆。”

    凌敏说:“按照地质构造常识来讲,如果是纯粹地震,会有大量的地热。当然,如果是人为创造,自然没有地热可以散发。”

    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朝深水下看去,古代有开山建陵,从海底建陵绝无仅有,真有海底墓葬,也是利用“沉船”的形式,将墓葬撞在船舶里,然后将船击沉,沉入海底。改变海底地形这种事情,别说是古代,现代也是不可能的事吧。

    凌敏说:“也不用惊讶,既然是地震震出来的湖湾,说明这里地质构造本来就不是很牢固。我猜测,这里以前应该是湖岸,沧海桑田的变化后,将古墓沉入海底。”

    这个说法我倒是能接受,给她竖了个大拇指说:“我听说亚特兰蒂斯就是这样,古代文明沉入海底……”

    “咦?”凌敏突然扬起手,指着下面说,“到底了?”

    我愣了一下,看看脚下依然是死静的湖水,用脚蹼踢了一下,居然是实打实的。

    凌敏也不再浮动脚蹼,直接落在“水上”,用鱼枪的尖触碰了两下,抬头看着我说:“是冰层!”

    我也好奇,双脚落地踩实,像探测外太空的飞行员一样,扎着手走了一圈,用鱼枪击打脚下,真的是冰层。

    湖水太清澈,脚下是冰层都看不出来,还误以为是液体水,其实仔细一看,冰层和湖水是有本质区别的,在冰水相交的地方,有一层白色的膜似的。

    放眼望去,不禁被这一地理自然景观所震撼,视线所及的湖区,脚下的部分居然是一个巨大的冰盖。

    这冰盖肯定很厚,能承重数百米深的海水压强。

    我惊愕的拉着凌敏问道:“现在不是七月吗,怎么结冰了?”

    贝加尔湖相当于海,海水结冰可以,但理论上是海水表层结冰,怎么表层不结,海底结成了冰盖。

    凌敏沉思了一会说:“西伯利亚,尤其是贝加尔湖区,冬天温度在零下四十度附近,六月以前是解冻期……我猜想,六月份的解冻期,冰层融化,吸收湖水中大量的热量,所以我们潜下来这段,连生物活动都没有,水温过冷,反而保存了很久以前由于地址变迁形成的冰盖层。”

第304章 深水炸弹() 
说着,凌敏声音阴郁起来,“这就像珠穆朗玛峰的冰川,融化的只是表层冰雪,反而因为表层融化吸收大量的热,底层的冰川更加冷冻了。”

    这样一来,脚下的冰层厚度,实在让人无法想象。

    两人走在湖底冰层之上,心事重重,本身湖底墓葬已经完全超乎想象了,水深带来的不便很难行动,现在又多了一层千年寒冰,看架势人力是够呛了。

    突然,凌敏拉住我胳膊,趴在冰层上朝下看去。

    我以为她发现什么了,朝脚下的冰层里瞥了一眼,没看出什么来,黑漆漆的。

    正当我准备站起来时,忽然怔住了,冰层下黑漆漆的区域,宏观上一看,居然是……一团巨大的黑影。

    冰层下的黑影看的我们哑口无言,那是一条龙的雏形,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龙,而是一只类似麒麟的怪兽。

    怪兽匍匐在冰层之下,傲首向上,栩栩如生,如果说是自然形成,那也太不可思议了。之所以让我们沉默,是因为我和凌敏都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

    镇陵兽,大型王陵中,最具神秘色彩的守陵方式。

    为了让死者不受外界侵扰,特意建造的镇陵兽,战国时期楚墓出土了几件,不过都是类似于石像生的物种,像这种好比一艘邮**小的镇陵兽,真没见过。

    凌敏从冰层上爬起来,递给我一个海底专用的护目望远镜,我也爬在冰层上一看,心跳都快连成一个点了。

    宏观看上去是镇陵兽,望远镜里面所呈现的情景,不禁让人愕然,这是何等的逼真。

    无线电里,凌敏对我说:“看样子确实没人进去过,冰层还是完好无损的,炸开吧!”

    “炸开?”我猛然间坐了起来,不说这是世界上第几大奇观吧,也是历史沉淀的结晶,世界上有这一个,就没第二个,这女人疯了吧。

    海底冰层下,那外相恐怖神秘的镇陵兽,显然激起了凌敏所有的能量。

    但是炸开冰层,一来这是个技术难题,别说外行,内行也很困难。二来,冰层一旦炸开,贝加尔湖的湖水倒灌入下面,整个陵寝全部被压碎。

    当然,沉睡在贝加尔湖底的陵寝,是否在冰层之中,还是以冰层为保护层,我们也不得而知。

    我们又沿着冰层走了一遭,大体确认了情况,这一代确实是贝加尔湖新湖湾,庆幸的是,这里是浅水区域,只所以感觉下潜很深,是因为这里是个“u”形湖盆,而冰层将“u”上了一个盖子,四周是坚硬的岩石层。

    初步估计,以镇陵兽为雏形的古墓,底面积至少就有三千多平方米。我们也算看明白了,那镇陵兽实际上是一座经过人工修造的石雕,在它的嘴部,几颗白色高大獠牙,里面更显黑暗,应该和陵墓入口有关。

    勘察了几个小时,水里的光线明显变暗,两人才潜回水面,上去比下来容易多了,不出半小时,冒出水面。

    晚霞的余晖,穿透薄雾,洒在帆船上,感觉整个世界都是橘红色的。阿布已经做好了饭,鱼汤的香味,让人不禁感慨生活真美好,盗墓真心没必要。

    刚上船,阿布就报告了一个噩耗,渔船上的无线电,以及我们的手机讯号一点没有,更难以想象的是,连船上的导航都失灵了。

    凌敏则很淡然,靠在甲板上吃着热乎的鱼罐头。

    “地磁偏转,尤其是刚刚发生地质变造的湖区,这点现象不足为奇。”

    阿布虽然很决绝,但毕竟生在贝加尔湖畔,对于这北海,有些天然的恐惧和敬畏。

    他说:“卡巴尔的老人常说,贝加尔湖的一些地区会发生沉船事故,那里就是天然的蓝色坟墓,好多渔船有去无回。”

    凌敏解释道,这属于自然科学现象,磁场偏离,南北磁极不重合,甚至发生颠倒所造成的。当然,如果上升到天文现象的话,会更加复杂,太阳活动加剧,黑子活动频繁什么的。

    吃完饭,三人很默契的在帆船上休息,因为这艘东汉的楼船,经过前辈的休整,可比渔船坚固很多,而且大,越大越不容易沉,反倒钢制结构的渔船飘荡在湖面有些莫名的危险感。

    趁阿布去整理装备时,我跟凌敏说:“你是真打算炸冰层吗?”

    “不然,你还有别的办法吗?”凌敏抚摸着汉船的围栏说。

    我笑着调侃道:“从考古队辞职了就是好,当个盗墓贼,永远没那么多顾虑。”

    凌敏白了我一眼,“我知道你什么意思,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少放炸药,多炸几次,争取慢慢将冰层刨开,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这时,阿布也凑了过来,听见我们要炸冰后,坐下来一听,也直皱眉头。

    “湖底有冰层的话……用炸药倒是可以,可冰层下的深度是怎样的我们完全不知道,如果底下是真空的空间,炸口太大,湖水倒灌的话,形成连锁反应可就不得了了。”

    我忽然想起,阿布以前在********煤矿干活,对炸药不陌生,就问他有没有什么好点子,尽可能的保护爆炸的豁口,防止湖水倒灌。

    “何止是有爆破的经验,破冰的事我也参加过。”阿布有些自豪地说。

    这哥们儿以前在内蒙当矿工,有一年开春,煤矿上游冰河解冻,但是冰块来不及融化,便随着河水流向下游,越来越多的冰块堆聚,形成冰坝,导致河床抬高,冰水不泄,并且河道洪水越聚越多。为了防止冰河的河床超过煤矿高度,就在冰坝上组织爆破,将冰块炸碎,这样就可以泄洪。

    阿布说:“水下,尤其是深水爆炸,完全和陆地爆炸不一样。爆炸器材的抗水压能力,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比陆地上大太多了。”

    凌敏恍然大悟的看着阿布,“这么说你可以了?”

    阿布脸一红,怎么稀里糊涂掉这女人的陷阱里了。

    “我倒是想到几个方法,而且我们的设备可行性很高。”

    万没想到,阿布这个蒙古大汗还有两把刷子。他提出几个关键性的点分别是。

    第一,炸药的防水和爆炸时对抗贝加尔湖水压力的问题,可以用泡沫包裹炸药的方式,然后在冰层打洞。

    第二,打洞爆破,还安放了稳定性极高的泡沫等物,无形中降低了炸药破坏力,将扩散性爆炸,集中于一点,说白了就是闷炮。

    第三,最关键的一点,防止爆炸产生海水大规模余波震动,以及冰层整体坍塌,可以设置防护结构。在水下,建造一个防护结构。这样一来乐观一点的情形是,冰层炸开,海水也不会灌进冰内。

第305章 水柱激流() 
说干就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