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异盗墓实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灵异盗墓实录- 第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贝加尔湖本来就是一片大海,海水的朝夕现象,白天把幽灵船卷到某个港湾,潮水退下,幽灵船搁浅。夜晚涨潮后,幽灵船才飘荡出来。

    阿布却执拗的摇头说:“可是,我父亲看到的那艘破船里的热汤、油灯、海图又怎么解释?”

    阿布讲道,渔民的渔船,因为祖祖辈辈以它为生,融入了渔民的心血,都是有灵性的,遇到海难后,即便主人死了,渔船也会在夜里出没,寻找主人。

    在他看来,他父亲发现的那艘渔船,就是一千年前某一艘遇难船只,遭遇海难后,人虽然死了,但渔船内部,还保存着遇难前的模样,比如滚热的鱼汤,点燃的油灯,和发热的老烟斗。

    凌敏看他如此执拗,明白在他心里肯定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沉默了几秒钟,说出一句欠抽的话。

    “既来之则安之,我们带上装备,去这些帆船上看看怎么样?”

    “真的可以去?”阿布急道。

    我咳嗽两声,提醒凌敏别乱来,“要不……等天亮了再说?”

    凌敏起身看着湖面上飘荡的无数帆船,淡淡的说:“阿布,我觉得你父亲没有讲实话。或许他真的遇到了幽灵船,但是我敢保证一点!”

    “什么?”我和阿布异口同声的问道。

    “这些船,根本不是渔船,造船风格更不是东欧俄国的方式。这是东汉的楼船。”凌敏目光犀利的看着雾气昭昭的湖面。

    怪不得看着熟悉,这帆船风格,完全不是西伯利亚地区本土特色。

    我刚想说什么,忽然意识到不对啊,如果是唐代船只还可以理解,历史怎么一下子又倒退了。

    帆船确实是汉朝就有,而且还能建造多层楼板的甲板船舱,不得不说,我国古代帆船的跨越性进步,貌似是出自张良之手。

    这千载难逢的良机,凌敏自然不会放过,去船舱搬出些装备分发给我们俩,阿布挑了把鱼枪,我和凌敏分拿了两把步枪。

    阿布对这些凭空出现的船队的好奇心,甚至远胜于我们俩,单手抡起一捆绳索,嗖地一下子扔了出去,刚好缠绕在就近的一艘帆船桅杆上,拽了两下,还算结实,当仁不让第一个爬了上去。

    凌敏紧随其后,我殿后,心里却是一片狐疑,“妹子,你说,汉朝的船只,怎么跑西伯利亚来了,历史上没写着跟匈奴有水战吧?”

    “谁知道呢,两千多年过去了,兴许以前内陆有河流注入贝加尔湖,船队是从内陆漂游进来的,更或许,是丝绸之路的水路也说不定。所谓历史,不都是现代人考究出来的吗?”凌敏一副什么都明白的鬼样子。

    绳子拽地帆船桅杆吱吱作响,总觉得有人在上面走路似的,三人快速爬上顶层甲板。阿布端着鱼枪警惕四周,凌敏有些职业病,第一件事就是检查木料和船体,断定朝代。

    “东汉,水军。”凌敏剥下一块糟腐的木屑,来到桅杆下,风化严重的白帆旗帜上,依稀可以辨认出个“汉”字来。

    帆船长达三十米左右,三层船舱,足有五六米高,估计容纳千八百人不成问题。

    在一块残破的甲板区域,我也把木板掀开,朝船舱下丢了几个荧光棒,便和凌敏朝下面看去,冷光下的船舱里,堆满了货物,上面盖着帷幔,不过布料烂的差不多,能分辨出货物是木材来。

    凌敏眯着眼睛苦思冥想,良久,她才开口说道:“古代不同现代,造一艘帆船也是耗工费时的工程,湖面上这么多船体,说明当时是一支很强大的船队,没经过战争,怎么就废弃了呢?”

    “你怎么知道没打仗?”我问。

    凌敏说:“你看船体的伤痕,明显是自然风化,没有战争的痕迹。何况,如果水军战败,敌人肯定会缴获船只。”

    我终于明白凌敏憋着什么心思了,“湖底下是汉墓?”凌敏没有否认。

    从古至近代,唯一能让一支军队神秘消失,工料还保存的状况,恐怕就是修建王陵了。这个观点已经无需证实,大墓封顶之时,参与建墓的人,不会留一个活口。

    而偏偏帆船货舱里运送的就是木料,不得不说,这是一种玄妙的巧合。

    凌敏没有否认,但也没有赞同,因为这有很明显的不合理之处,汉代的皇陵都在陕西咸阳,跟这里八竿子打不着边,此为其一。

    其二,即便承认东汉的技术,可以支撑在贝加尔湖畔建造陵墓,建墓动用的帆船,为什么不销毁,任由其飘荡成幽灵船。

第299章 谎言() 
登船前,我们已经观察过,湖面上的船只残骸虽然多,但基本已经不成船型,只有这艘还像点样子。

    我暗暗嘀咕,阿布他爹,当年上的不会就是这艘船吧,听他的描述可是很像,而且貌似湖面上只有这船是楼船。

    我转头看去,阿布在甲板上东南角蹲着,似乎在检查什么,估计又触景生情了。

    我本想说此地不宜久留,凌敏已经纵身跳下船舱,我跟阿布打了个招呼,也跟了下去。

    船舱甲板虽然通风,但还是有股子霉味儿,跟二十年没喝的普洱茶似的。

    我看了下那些帷幔下的木材,不是很齐整,松木居多,不是什么好料。凌敏手脚倒是麻利,很快把二层的甲板也撬了起来,扔了荧光棒,纵身跳下去。

    我心说,这女人是真缺心眼,还是没脑子,也跳了下去。

    咔嚓!腿上没留神,一脚陷进木板里,我大骂了一声祖宗,抬头一看,凌敏正蹲在货仓一角研究什么。

    我顾不上抱怨,也谨慎的走了过去,发现舱角堆着几块硕大的生铁墩子,上面有挂钩的地方,应该是船锚之类用于停泊的。

    这一层船舱,看样子是船内物资储藏的地方,还有几个麻布袋片子,用手一捅便风化了,里面都黑化了的粮食,已经凝结成一个蛋。

    “虎威?”凌敏用手电照着铁墩船锚,吃力的辨认起来。

    我说:“大姐,我可没听说东汉有这一号水军啊。”

    凌敏也思索起来,说道:“虎威是个杂牌称号,东汉后期才有,蜀国赵云曾因为汉水之战成名,被称为虎威将军。看样子,不像是军队番号。”

    趁她研究几个铁球的时间,我观察了一下船舱的空间,和船体外形相配套,船舱是一个长方形空间,因为帆船的倒梯形结构,比上一层空间略小。

    船舱还有几个月亮门洞,把船舱划分为几个没有门的隔间,我们所处的应该是船尾的一间。

    我说:“大姐,照你这么个研究法,这艘船就够你看一年半载的,走吧,去前面那两间看看。”

    凌敏还有些恋恋不舍的样子,却也不好呆的太久。两人谨小慎微地踩在糟烂严重的船板,朝着黑洞洞的船舱深处走去。

    几间船舱都类似,除了风化程度不一样以外,装载的或是木材,或是粮食。

    很快我们就走到了尽头,最里面这间,面积明显要大了许多,但也因为大,船板结构破坏更加严重,走在上面,咯咯吱吱,浑身不舒服。

    这间的舱壁前端和两侧,都有木窗,可以看出去,似乎随着夜深下来,湖面上的雾气更加浓重了,如果不是附近吱呀呀的木头声和风吹帆布声音,已经辨认不出湖面还有其他破船。

    我吸了口海风,刚转身,忽然脚底下被什么东西绊了一脚,低头一看,顿时哑口无言。

    脚下是个酒精炉,炉子上坐着一个不锈钢锅,锅盖没了,里面的东西凝固成一坨黑乎乎的玩意,我忽然想起来,阿布说他爹当年上了那艘鬼船后,发现驾驶舱里炖着一锅热汤,难不成就是这个?

    我咽了口唾沫看着凌敏说道:“你可千万别告诉我,东汉就有酒精炉了。”

    凌敏也直勾勾地看着我,半晌才接受这个现实,低声说道:“在阿布他父亲上船时,船上真的有人。”

    我连忙警惕地朝四外看了一眼,阿布口中的幽灵船故事里,显然被刻意改造,你可以让汉朝的幽灵船里出现汤锅,但绝对不能是酒精锅。

    我趴在凌敏耳边低声说:“阿布他爹,肯定有秘密。”

    凌敏眉梢一挑,询问我怎么个意思。

    我说:“阿布肯定不可能骗我们,明知道我们上船,还把故事说露馅,这不是找揭穿吗?所以是阿布他爹死前说了谎,说谎的目的……恐怕就是,一旦日后有人见到幽灵船,让他们不敢进来。”

    凌敏也纳闷起来,说:“我们可以这样捋顺一下线索,阿布老爹登上幽灵船前,有人在这艘东汉楼船上做饭,会不会是汉船上的人,想要杀阿布老爹呢?”

    我想了想,摇头道:“一个渔民,有什么好抢的。而且,真遇见‘海盗’,阿布老爹干嘛不说出来。”

    “那你的意思呢?”凌敏有些心急。

    我哼哼了两声,压低了嗓音说:“你可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阿布是干嘛的?”

    “向导啊……”凌敏随口说,说完,猛地一个机灵,瞪大了眼珠子看着我,我欣喜的点了点头,两人不拍而合。

    阿布幽灵船的故事中,我一直没好意思揭穿的一点,当我们没打过鱼吗,捕鱼撒网根本不是一个人能干的了得,所以阿布老爹,出海贝加尔湖,根本不是打渔的。

    此情,此景,何其相似。一伙深入贝加尔湖的盗墓贼,找到一个渔民当向导,夜色下的渔船上,几人畅谈湖底墓葬之时,忽然看到湖面上飘来幽灵船。

    几个盗墓贼也是大胆儿,登船检查,还在这里做了汤。中间的部分隐去,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最后活着出去的,就剩下阿布断腿的爹。

    因为盗墓犯法,阿布爹只能说出海打渔。若干年后,雌雄盗墓贼我和凌敏的到来,让阿布这个青年,萌生起出海的念头。

    我和凌敏面面相觑,阿布爹他们看到幽灵船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阿布口中所说,红色的血液浸透甲板,白色的怪脸,以及海底冒出拉翻渔船的头发……

    即便是遇到了海难险情,为何这艘汉代帆船平安无事,而渔船掀翻?

    想到这里,我出海以来,第一次觉得毛骨悚然,莫非幽灵船的说法是真的,我赶忙驱散脑子里混沌的想法,随即冒出个念头来。

    “会不会是同伙起内讧了?”

    凌敏此时却呆呆的坐在地板上,微闭着美目,眉头一皱开口说道:“陈晨,如果你说的正确,那岂不是很多年前,就有人抢先我们一步了吗?”

第300章 航海日记() 
在我思索幽灵船发生什么事情时,凌敏美目一皱,冥冥之中,不管我们去哪里,都有人早我们一步。

    帆船甲板腐蚀的厉害,我弯腰站起的一个动作,发出刺耳的咯吱声。我突然愣了一下。

    “咦?阿布老爹说热汤在驾驶室里,他怎么知道这里是驾驶室?”

    这也正好证明了我的猜测,阿布爹那些人,当年不止上了船,还在上面逗留,并且做饭开船。

    东汉的帆船,没有动力室,更别提驾驶室了,桅杆帆在世界上当时已经是最先进的,操作都在甲板之上。说明阿布爹等人,可能用某种方式,试图将幽灵船开动。

    凌敏也错愕了一下,把手指放在唇边,示意我别太激动,我们的找的这个向导,貌似不太牢靠。

    “航海……”

    “咔嚓!”

    卧槽,凌敏刚说了两个字,朝我走来,她那双带根儿的皮靴一踩,甲板咔嚓一声,这女人轻飘飘的陷入下一层船舱之中。

    我愣了一半秒钟,一个俯冲上前想拽住她,谁知我趴的甲板受力不均,也应声坍塌下去。

    好在船舱不高,凌敏抱着我肩膀,咣当一声,摔得我脑袋懵了一下。两人狼狈不堪的爬起来,打了几个荧光棒扔出去,发现这层船舱倒也空旷新鲜,不像我们之前想的那样,因为海水浸蚀,船体龙骨受损。

    我拿手电一照,发现舱壁上挂着煤油灯还,似乎还有油,不过怕这木质结构易燃,没有点着。

    “陈晨,过来看。”凌敏喊了我一声。

    我走到凌敏身边蹲下来,俯身一看,好嘛,一溜七寸的大铁钉,将一块方子木钉在船底龙骨上。

    不用解释,我和凌敏都明白了,这汉船,是经过阿布爹那些人修葺的,怪不得惟独这艘帆船保存完好。

    我又检查了一遍,不仅是船底,船身很多地方都被钉住,踩踩敲敲,十分结实。

    汉代帆船用的是榫卯技术,木质榫卯脱节的地方,都被人用铁钉以及方子木锁死,走在上面,反倒比上面两层要安全。

    更让我和张敏欣喜若狂的是,这艘帆船果然还能运行,船头龙骨两侧,有很明显的翻修痕迹。

    翻修的工艺极其高明,用厚木板做成几个螺旋桨,装在船底,这叫木叶轮,人力踩动,即便没有风帆,也能驱动帆船航行。

    在水车的人力踩踏螺旋桨周围,堆放着许多半成品木料,以及锤头扳手等工具。我试着踩了一下木叶轮,很吃力,看样子当年那几位体格不错。

    我打了更多的荧光棒,把船舱每个角落都照亮后,发现船舱尾部,还有几张席子,旁边堆放着碗筷等物。

    数了一下,一共七个大碗,证明当年的盗墓贼有六个或七个,要给阿布爹留出个余付来。

    可怪的是,船舱里没有打斗的痕迹,似乎幽灵船很祥和的行驶着,楼上还煲着鱼汤,船上的人突然间就消失了。

    席铺旁边,有个木头搭建的小桌子,凑上前去一看,桌上摞着一沓航海图,海图上海有个烟斗,和阿布所描述的幽灵船内模样,基本一致。

    不过,这个在西方叫烟斗,实际是中国的烟袋。我都不用拿在手里,瞟上一眼门清儿,乌木的杆儿,老坑玉的嘴儿,白银的烟袋锅,古铜漆纹着古色龙身。

    看架势,应该是清朝时的老玩意,只有八旗子弟有这份闲情逸致。

    由此看来,跟阿布爹出海的主儿,可能还真是老油子。

    凌敏虽然没我懂行,但也看出个子丑寅卯来,将烟袋轻轻拿开放在一旁,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这里应该记着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