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198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扬帆1980- 第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哦,原来赵总也是大学毕业,你是那一届的?”成副局长问。

    “八五届的,华兴六中毕业,读的是省城的理工大学。”

    “我是八三届的,华兴二中毕业,大学读的是外省一所农学院。”

    “成局长毕业于重点高中,了不起。”

    “但赵总的高考成绩却比我好,你读了更好的大学。”知道了赵馨梅的底细,成副局长在以后的交谈中,说话也许会收敛一些。

    其实,刚才赵馨梅对成副局长的话并没有多少反感,毕竟社会上确实有些民营企业存在成副局长说的那种现象,但石科长听着成副局长的话觉得不顺耳,这不明显是瞧不起人吗?于是,她把赵馨梅的简历复述了一遍。

    看见成副局长的说话态度有些转变,石科长趁热打铁,“成局长,在参加工作以前,你跟赵总都有类似的经历,应该说你们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今天见面,一来想介绍一个做企业的朋友跟你认识,另外,还有一事相求。”

    “哟,是石科长的事,还是赵总的事?”

    “是赵总他们企业的事。”

    石科长把健生食品公司新项目的大致情况做了介绍。

    “有你们市计委的政策支持,不就很好了吗?”成副局长道。

    “但是人家这是正宗的涉农项目,按规定,除了享受技术层面的支持,也应该享受涉农的政策扶持。”

    “是有这方面扶持政策,赵总,你们写个申请材料,直接报到农业局的有关部门就行了。”

    “他们在农业局没有任何熟人或关系,即使报上去,先别说能不能批,即使批下来,还不知道要等到哪个猴年马月!今天让赵总跟成局长见面,一方面交个朋友,另外请成局长在健生食品公司的项目扶持方面提供些方便。”石科长说的很直白,这些话从赵馨梅嘴里不一定说得出来。

    “提供方便,我不分管这方面工作呀!”成副局长显得有点为难。

    赵馨梅见状,她怕话题卡壳,便接了过来,“成局长,请你在百忙之中抽个时间去我们企业看看,我们的食品行销全国,即将建成的新项目,其产品已经跟市的所有大型商场和超市签订了销售协议。我们的生产线都是现代化的,并且在西山乡的元坝村建成了大型蔬菜种植基地,为当地村民的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

    成副局长对赵馨梅前面那些话基本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蔬菜基地建设和当地村民的脱贫致富。“蔬菜基地建设是件大事,就冲这个,我们局里也应该支持,你抓紧时间把材料报上来,有时间我一定要去看看。”

    一听这话,赵馨梅马上从包里取出一份打印装订好的材料递到成副局长跟前,“成局长,有时间的话,请你过目。”

    “这,这是什么?”

    “我们申请政策扶持的报告。”

    “你们都准备好了?”

    石科长插话道:“做企业的,想事情都很周全。”

    “好吧,我带回去看看再说,等我的电话。”

    赵馨梅趁机邀请道:“欢迎成局长随时去公司指导工作!”

第112章 如何表演() 
王副局长看着赵馨梅,“指导工作以后再说,现在的问题是这酒怎么喝?”

    赵馨梅看着杯中剩下的酒,自己都笑了,“真是抱歉,刚才只顾说话,这么半天,连一杯酒还没喝下去,请石科长歇歇,王局,我单独敬你!”

    “怎么喝?”王副局长不为所动。

    “杯中还剩三分之一,一口干,我先干为敬!”赵馨梅说到做到,一口喝干了杯中酒。

    “果然女中豪杰,请赵总替我一点。”说着,老王端起杯子就要往赵馨梅杯中倒酒,很明显,他没安好心,想让赵馨梅多喝。

    旁边的石科长看不过去了,“王局长,还不到一杯酒你就让人替,这有点不厚道吧?据我所知,这样的酒你三杯也很轻松,再说,这是赵总敬你的第一个酒,哪有让人替的?”石科长如今的行政职务虽然不如王副局长高,但资历却比他老,有些话她敢说。

    “让石大姐见笑了,好吧,这酒我喝了!”

    一瓶酒显然不够,赵馨梅让服务员又启开一瓶,倒满两只空杯后,王副局长道“石大姐,你杯中酒怎么办?”

    “王局放心,我绝不赖账。”石科长端起杯子就要喝。

    赵馨梅非常机灵,“大姐,我陪你。”

    王副局长跟随道“还是赵总会办事,来吧,赵总,咱们一起陪着石大姐。”

    服务员跟石科长的杯子倒满了酒,应王局长的要求,又把另外两个杯子添满,这回不用赵馨梅主动敬酒,王副局长端起酒杯,一次又一次地跟她喝酒,一时间,旁边的石科长似乎成了多余的人。赵馨梅多么聪明,她怕石科长尴尬,在陪王副局长的同时,她不时端起杯子跟石科长同饮。

    第二杯酒喝得很快,王副局长又让倒满第三杯,赵馨梅有些为难,但她看得清楚,今天要是把这位王大局长陪不好,项目扶持的事,恐怕就不好办了。

    舍命陪君子,这话谁说的?酒桌上需要别人陪的,有几个真正的君子?虽然桌上只有三人就餐,石科长坐在主陪位置,为了表达对王副局长的尊重,把他安排在主宾位就坐,赵馨梅自然坐在副陪座位上,她离王副局长自然就要隔得远些。

    开始都没什么,两杯酒下肚,王副局长开始挑理了,“赵总,这酒如果还要继续喝,你就离我近点,要不咱们现在就结束。”

    “王局,座位安排有问题吗?”赵馨梅跟石科长都觉得莫名其妙。

    “座位安排没问题,一共三个人,离你那么远,好像跟我们格格不入似的。”

    “没有啊!从开始到现在,一直不都是好好的吗?我坐在副陪位置,正好为你们服务。”赵馨梅一头雾水。

    石科长看得清楚,两杯酒下肚以后,王副局长就有些忘乎所以了,官场上某些男人在酒桌上的德行,她见得太多了,她要看看这位王副局长如何表演。

    “有服务员,用你服什么务呀?你坐到跟前来,咱们一起喝酒。”王副局长装出有些酒意的样子。

    赵馨梅跟石科长交换了一下眼神,往左边挪了两个座位,“好,这回离得近了,王局你说怎么喝?”

    “赵总,政策扶持不是件简单事,不过我要是跟他们说这是我朋友的项目,他们怎么也要给我面子!”

    王副局长以为健生食品公司是一帮没见过世面的老土,其实,人家的项目早已获得了不止一次的政策支持。

    “我代表健生食品公司谢谢王局长!”赵馨梅一如既往地大方得体。

    “怎么谢我?”王副局长醉眼朦胧地看着赵馨梅。

    “来,我敬你!”赵馨梅举杯相邀。

    “敬个酒就够了?”

    “请王局抽时间去公司指导,我们不会忘记帮助过健生食品公司的恩人。”

    “有数就好,来吧,咱们同饮!”趁端酒杯的功夫,王副局长的膝盖故意触碰了赵馨梅的大腿,幸好没有穿裙装,赵馨梅敏感地往旁边挪了挪。

    “想揩油?就你这样的,哼!”赵馨梅内心道,区区一个农业局的副局长,赵馨梅心里真没瞧得起他,如果她是那种想以自身美貌换取利益的人,比这位王副局长大得多的官员也早就不在话下了。

    王副局长的意思很清楚,他以为自己酒量大,跟赵馨梅单独喝,让她喝醉出洋相,自己好趁机揩油。

    赵馨梅机敏,她早已看出了老王的目的,便端起酒杯,把石科长加上,“王局说得对,咱们同饮,石大姐,你请!”

    “哦,对,石大姐,咱们同饮。”王副局长尴尬地一笑。

    这场酒局是以石科长的名义约请的,对方的行政级别又比她高,虽然王副局长此前的言语多有无理之处,她也只是笑笑,但看见他在赵馨梅跟前举止轻佻,石科长有点看不下去了。

    在石科长印象中,这位王副局长以前在市计委当科长时,是个比较本分的人,当了市农业局副局长还不到两年,怎么就变成了这样?

    石科长认为,赵馨梅是很漂亮,但她是我带来的朋友,即使你见了漂亮女人迈不开腿,当着我的面,你王副局长这样的举止,既是对我的不尊重,也是对我朋友的轻视。我的朋友有求于你,你就想占人家便宜?

    石科长端起酒杯,“王局长,我单独敬你两杯酒,第一杯,多谢你肯赏光!我先干为敬。”

    话说到这个份上,王副局长无论如何也没法推脱。

    “第二杯酒,为了赵总他们公司的事,如果王局能给予关照,我先感谢你。”说着,石科长端起杯子示意干杯,然后继续道“但是,你也不要为难,如果王局觉得不便出面,我让孩子他叔找你们局长打个招呼也可以办,毕竟馨梅他们的项目是符合政策规定的。”

    石科长说的孩子他叔,指的是她丈夫的兄弟,是市监察局一把手,曾经为了赵馨梅跟周建平涉嫌帮助城建环卫局的罗科长套取政策资金,亲自过问案情,并最终水落石出,还他们以清白。

    王副局长以前在市计委当科长时,倒是听说过石科长的一个什么亲戚在市监察局,当时他也没在意,刚才听她说可以找农业局一把手打招呼,难道老石的小叔子是监察局长?

    “那倒用不着,这种事只要符合政策规定,吩咐给具体的办事人员就可以了,找一把手干嘛?”王副局长道。

    “是啊,能不麻烦一把手,就尽量不去打扰他们。王局,馨梅是我的好朋友,就像亲妹妹一样,今天你们认识了,也可以做朋友嘛,你说是不是?”

    石科长这话,是故意说给王副局长听的,这是我的好姐妹,休想打什么歪主意,别以为非你不可,离了你,事情照办不误。

    事情完全出乎王副局长的预料,他原本想跟赵馨梅提点条件,通过他的言行举止,石科长也看出了他的心思,但石科长搬出一位比他更大的领导,一下弄得他骑虎难下,不帮这个忙,不仅难不倒人家,还被石科长耻笑,帮这个忙,他又心有不甘,还不能讲价钱。

    赵馨梅当然不能依仗石科长的关系而目无领导,她很会办事,在周建平的默许下,那次见面后的第三天上午十点左右,赵馨梅带着从华兴百货大楼购买的一块“雷达”手表,敲开了王副局长办公室的房门。

    当赵馨梅出现在门口的时候,王副局长也是一惊,“赵总,你怎么来了?”

    “我来看看领导。”

    “哦,你请坐。”王副局长指着对面的沙发示意赵馨梅坐下说话,“你要是来打听项目扶持的情况,我可以告诉你,现在才刚把材料交到职能部门,他们正在研究,什么时候有结果,我可不知道。”

    王副局长的话语中带着几分冷淡,这是石科长那天警告的结果,否则,他对赵馨梅肯定会格外热情,但那不是赵馨梅希望的。

    “王局长,要说我不想打听这件事,你恐怕也不会相信,但我来这里的主要目的,真的是为了看你。”赵馨梅起身关上办公室的门,把一只精美的小纸袋递到王副局长面前。

    “这是什么?”王副局长并未动手翻看。

    “嘘,你看看就知道了。”

    老王不很情愿地把手伸进纸袋里,取出一只精致的小盒,啪地一声打开盒盖,他认得这件物品,“赵总,你这是干什么?这么贵重的礼品,我可不能收。”

    “王局,收与不收,反正你把盒盖都打开了,你看着办,我走了。”说完,赵馨梅起身就往外走,到门口又回头说了一句,“我们那事不着急。”

    等王副局长回过神来,赵馨梅已经出了办公室,往楼下去了。

    王副局长赶快把东西塞进旁边的抽屉里。

    周建平带着两位农科所的老师返回元坝村,到了下一步工作程序,两位老师要给菜农们讲解示范田间管理、浇水施肥和蔬菜的病虫害防治。这里的村民以前对蔬菜种植确实一窍不通,他们对匀苗、掐尖和杂草识别等基本常识都没听说过,好在这些东西一看就会,只是全村上千户菜农,从头到尾走一遍,哪怕走马观花似的指导一下,于学才跟何力也需要在村里呆上几天。

    周建平跟村里的主要领导在村委会碰头,刚一见面,村主任周建良就一脸沮丧的样子,“建平,上次谈到的事,恐怕要让你失望了。”

    “怎么回事儿?”

    “关于修路的事,我们跟乡上反映了,乡长和书记都大力支持,但仅限于口头上,因为乡里财政相当紧张,根本拿不出钱来支持修路。”许书记道。

    “我跟许书记好说歹说,乡里总算同意解决修路需要的砂石。”

    周建平皱着眉头,赵馨梅当时就预料修路资金指望不上乡里,看来她猜得很准。

    。

第113章 两条消息() 
赵馨梅汇报了新项目的设备调试安排,周建平为安装进度感到惊讶,“这么快就要进入调试阶段了?”

    “现在这些出来干活的人,不像在单位上班那样混时间,挣这些钱,就这些活,早晚都得干完,而且工期延误要罚款,工期提前有奖励,根本用不着督促,他们自己就会抓紧时间。”赵馨梅道。

    “可是,村里的蔬菜还没到成熟的时候,现在没有原料,怎么试车?”

    周建平高中阶段就偏爱文科,他对理化知识的兴趣没那么浓厚,走向社会后,即使进了工厂,他对生产设备原理之类的知识也不怎么感兴趣,从不把精力放在这上面。

    还以为新项目跟生产饼干糕点一样,需要投料试车,赵馨梅告诉他,“蔬菜加工的大部分设备都可以空转调试,有些设备本身就需要事先清洗。”

    “哦,那你看着安排就是了。”

    “我是说,联动试车时,你要不要去现场观看?毕竟你是老板嘛。”

    “空转试车就算了,等将来投料试车我再去现场。另外,我想告诉你一个坏消息。”周建平谈话的兴致一直不高。

    “可我却想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先说你的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