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198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扬帆1980-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然不愿主动提及周建平想说的事,但也不能冷场,好兄弟周建平第一次登门拜访,怎么也要显示出主人的热情。“建平,时间这么早,你应该还没吃饭吧?”徐继明道。

    “这都几点了,哪有还没吃饭的?我早吃过了。”

    “你别跟我客气,要是没吃饭,家里有现成的,我弄两个菜,咱们喝一杯。”

    “跟你客气啥,我要是上你家吃饭,肯定得先告诉你。”周建平道。

    “好,那就别怪我招待不周了。”

    既然徐继明不愿主动提及,马兴伟又不在跟前,尽管难于启齿,周建平也得亲自开口了。“大哥,现在买地这件事看来已经定下来了,过两天就要评估,可是资金还没有着落,你看怎么给我想想办法。”

    “你是说买地的资金还没有着落?”徐继明这是明知故问,健生食品厂的资金状况他是基本知道的。

    周建平点点头。

    “你厂里现在能拿出多少钱?总不能一点也没有吧?”

    “厂里倒是能拿出一部分,但是自从扩产增加品种以后,流动资金就一直不宽裕,厂里的现金得用来做流动资金,不敢动呀!”

    徐继明好一阵不说话,他起身往周建平和自己的杯子里加了些茶水,又坐下来,显得很为难的样子,“这样吧,你先匡算一下需要多少钱,这笔贷款也不是不能放,但是需要抵押或担保啊!”

    “抵押担保?大哥,以前那几笔怎么没有这些说道?”

    “以前那些?建平,你购买健生食品厂的贷款,不就是用厂子的所有权抵押的吗?你厂子那些契约现在还押在我们联社,你忘了?至于最早和现在那两笔流动资金,包括你的扩产资金,完全是联社兑现当初的承诺,给你特事特办的。”徐继明解释道。

    “现在不能那么办了?”周建平试探着问道。

    “你的企业已经走上正轨,不能永远特事特办呀!再那么做,联社领导班子的其他人就会有意见了。”

    “理解理解。”周建平连连点头,“可是健生食品厂已经抵押给了联社,现在没有什么抵押物了!机器设备能不能作抵押?”

    “机器设备随时都在折旧,金融机构一般不喜欢这样的抵押物。”

    “这可怎么办呢?那边要是评估完了,街道就得要求办理过户手续,接着就得付款呀!”第一次遇到资金难题,周建平有点慌神。

    “嗨,你别听他们的,谁说评估完就得办理过户,就得付款?往后拖个一两个月都很正常。建平,没有抵押物,你可以找人担保呀,只要有担保单位,放款也很快。”徐继明道。

    “担保,找谁担保呢?你知道我做企业的时间不长,在企业界还没有什么朋友,你有这方面朋友吗?”周建平道。

    “我一直在基层,没有跟大企业打交道的机会,接触的都是一些商贩,那些商贩没有担保资格。”

    气氛陷入沉寂,过了一会儿,周建平说:“大哥,你的意思,只要有人担保,这笔贷款肯定没有问题?”

    “原则上讲,只要贷款用途明确,合法,任何一笔贷款,在有担保的条件下,都是没有问题的。呃,建平,我觉得马兴伟认识的人很多,他应该有做企业的朋友,你让他帮你想想办法,说不定能找到合适的担保单位。”

    徐继明这句话还真是提醒了周建平,只是,那又得让马兴伟出面。

    “嗯,看看吧。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就是做贷款计划,上报贷款申请,是这样吧?”

    “对,你先做个计划,匡算一下究竟需要多少钱。然后,抓紧时间寻找担保人。”

    时间不早了,第二天大人要上班,孩子要上学,周建平不好待得很晚,再说,事情已经很清楚,再待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

    起身离开之前,周建平从里面的上衣兜里取出一只具有一定厚度的牛皮纸信封,递给徐继明,“我不会买东西,这是给孩子的,买个书包,买套衣服。”

    徐继明对周建平的这一举动再次感到愕然,“建平,这是干什么?你怎么能这样?”并把信封退回周建平手里。

    “两三年了都没给大侄子花过一分钱,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你不要拒绝。”周建平把信封再次塞到徐继明手里。

    “这个我不能要,你要这么做,咱们就见外了。”

    “你这人真有意思,这又不是给你的,你要再不收起来,我就给大姐送去。”

    徐继明看出周建平的一番真心,再不收下就有点驳面子了,“好吧,我收起来,不过下不为例啊!”

    “什么下不为例呀,过年过节,我跟家里的老人买点礼品,给小孩一点压岁钱,那还值得大惊小怪吗?”周建平道。

    “建平,我发现交往时间越长,你越跟我见外,咱们兄弟之间真没有必要。好吧,回头你抓紧时间申报贷款计划,至于担保人,你跟马兴伟尽量想办法,还有,贷款还从城区办事处申报,那里的主任是我原来的副手,我打电话跟他说一声就成。”

    周建平听得清楚,徐继明说话的腔调又有些变化,起码比开始阶段更热心了。

    “就这样吧,时间不早了,我得告辞,免得影响家人休息。”周建平站起身来。

    “好,有什么事需要联系我,直接给我打电话。”

    周建平跟叶学梅道了再见,便往门外走去,徐继明要送他下楼,被周建平推进屋里,他一把带上门,快步跑下了楼梯。

    。。。。。。

    这两天,周建平很想跟马兴伟见面,他有重要而紧迫的事情需要跟马兴伟商量,但考虑到马兴伟刚调到律师事务所,在一个新的工作岗位,必定有很多事务需要熟悉,周建平实在不忍心打扰,他只能忍着。

    马兴伟那边,也有事情想跟周建平沟通,他跟方正评估事务所的领导和相关人员已经接触过了,该办的事已经办了,这些情况他想跟周建平汇报,免得周建平心里没底。但是,没有周建平的任何消息,他怕周建平事情办得不顺利,正忙得不可开交呢。

    再等了一天,仍然没有周建平的消息,马兴伟有点坐不住了,这是怎么啦?管他事情办得怎样,建平你得通个气呀!想到这里,马兴伟抓起桌上的电话,往健生食品厂办公室打了过去,“喂,建平在吗?”

    “兴伟,你忙得怎么样了?”

    “先别问我忙的怎么样了,你那边情况如何?”

    “几句话说不清楚呀!我的意思你要忙的差不多了,我想找你,咱俩得尽快见个面。”周建平道。

    “想跟我见面,那你咋不早跟我打电话?这两三天我一直都在等你的电话呢。”马兴伟道。

    “嗨!我怕你正忙着,你刚去新单位,事情一定不少。”

    “你管我忙不忙?再忙,有事也得办呀。再说,咱俩见面又不非要在上班时间,哪次见面不是下班以后?”马兴伟都有点急了。

    “好,那就今天傍晚,咱们约个地方见面?”

    下班以后,反正都要吃晚饭,周建平跟马兴伟在路边一家经常光顾的小饭馆见面了,他们选择了一处僻静的餐位坐下来,随便点了些饭菜。

    马兴伟首先跟周建平汇报了办事经过,“他们收下了辛苦费,但是毕竟要以公正为主,对方名言,不可能做得很露骨。”

    “对于公家单位可能感觉不出来,像我这样的私营企业,我没有什么贪心,能节省一点是一点。”

    “但他们也有个承诺,那就是在评估范围内,就低不就高。”

    “这就很好了。你想想,如果一亩地差五千一万的,那是个什么概念?所以,那点辛苦费花的太值了!哦,对了,办事过程中一共花了多少钱?我一并给你。”

    马兴伟说了个大概数,周建平一翻包里,钱没带够,顿时觉得很尴尬,马兴伟看出来了,“算啦,这点钱就当我请客了。”

    “看你说的,帮我办了事,还要让你请客,我也太没数了!”

第57章 人生知己() 
先贤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在周建平的人生中,马兴伟便是这样的知己,他不仅主动为周建平的事出谋划策,而且亲力亲为,利用自己的广泛人脉,拿周建平的事当自己的事办。

    要说马兴伟贪图什么,那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都好几年了,除了过春节周建平给马兴伟送些年货,而且马兴伟返回的有时甚至比周建平送的都多,平时只是周建平有事需要商量,才借此聚在一起吃顿饭,他们之间完全可以说是君子之交。

    事实上,马兴伟没有兄弟姊妹,他父亲是副厅级干部,母亲是小学校长,妻子叶学敏是教师,他自己以前是国营企业中层干部,现在是本市最大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这样的家庭条件,他会贪图什么?

    马兴伟帮助周建平的唯一动机,是他认为这个高中阶段“睡在自己上铺的兄弟”值得帮助,在马兴伟看来,周建平为人正直,愿意干事,而且一旦干起来就非常专注,既不好高骛远,又不安于现状,善于经营,对新观念新事物接受得很快,意识超前,也有吃苦耐劳精神。

    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马兴伟认为自己跟周建平是同一类人,好兄弟周建平在城里干事,以前社会交往少,人脉资源匮乏,而自己正好有这方面资源,用来帮好兄弟办事,岂不正好物尽其用吗?

    “好啦,先把这个放一边,这点钱哪天给我都行,说说你那边的情况,资金有着落了吗?”马兴伟道。

    “既有,也没有。”周建平模棱两可地说。

    “这是什么意思?”马兴伟非常不解地看着周建平。

    “我去家里找继明大哥了,他倒是同意贷款支持,但需要抵押或担保。”

    “抵押担保?你的健生食品厂早已抵押给联社了,再上哪儿找抵押物?”

    “没有抵押物,他说找人担保也可以,现在还没找到担保人,所以我说既有,也没有。”

    “弄了半天,你是这个意思。可是,街道这边就要开始评估了,这买地的钱还没有着落,得抓紧想办法筹集资金呀!”马兴伟道。

    “是啊,我急于跟你见面,也是为资金着急。”周建平在马兴伟面前,说话倒是痛快。

    “建平,跟我见面也解决不了资金问题呀!我加里那点存款,对于买地这么大一笔资金,仅仅是杯水车薪。”马兴伟两手一摊。

    “兴伟,我不是那个意思,家里能有多少钱。继明大哥说你认识一些做企业的朋友,能不能找一家企业帮我做个担保?”

    “哦,找担保人,”马兴伟也皱起了眉头,“担保相当于间接把钱借给你,这需要相当不错的朋友才能答应,一般关系免开尊口。”

    “这个意思我知道,借款人还不了贷款,担保人就得替人还贷,但那样的情况在我这里不会发生。”周建平道。

    “建平,你的为人我很清楚,要不咱们也成不了这么好的朋友。只是,让谁帮你担保呢?”马兴伟在脑子里搜索着,“这个人不仅要跟我有很好的关系,对你也要有所了解,否则,我在对方面前把你说的再好,人家也不一定相信。”

    “对呀,谁愿意为一个自己从不认识的人担保?要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恐怕不好办啦!”周建平看上去有点沮丧。

    马兴伟端起酒杯向周建平道:“来,先喝酒。”放下杯子,他拿起筷子准备夹菜,像突然想起了什么,又放下筷子,“建平,咱们怎么没想到他?”

    马兴伟的话让周建平为之一振,“谁呀?”

    “老刘,原先你工作那个附属企业公司的老刘,你还记得吧?”

    “老刘?当然记得。可是他行吗?”周建平这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老刘能不能同意担保,二是老刘那个公司能不能担保。

    “附属企业公司的担保资质绝对没问题,至于老刘本人,当时你从他那里辞职时,你俩关系没闹僵吧?”

    “闹什么僵呀?我这个人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任何情况任何时候都不会把事情做绝,当初辞职时,我用了近两个月时间,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先是辞去销售科长的职务,又等了一个来月,才最终辞职。记得办理辞职手续时,我跟老刘进行了很好的交流,那天晚上他还让附属公司中层以上领导作陪,为我举行了欢送宴会。”

    “那就好,根据我的分析,担保这件事,就找老刘,让他的附属企业公司为你担保。”马兴伟道。

    “你觉得是你出面合适,还是我单独找他好?”

    “最好咱俩一起跟他见面。”

    “兴伟,你跟他联系吧,附属企业公司办公室的电话号码我都忘了。”

    “好,我跟他联系。”

    “那你抓紧时间,明后天就跟老刘联系。”周建平真是心急火燎。

    第二天上午,马兴伟处理完手头的事务,他抽空抓起办公室的电话,“喂,请问是轻工机械厂附属公司刘总办公室吗?”

    “是的,请问你是哪位?”

    “马兴伟。”

    “兴伟?听说你转行了,既当律师又当老板了,厉害呀!你。”

    “是转行了,但你听谁说我是老板?”马兴伟道。

    “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不就是老板吗?真以为我一点也不懂呀?”

    “嗨,才刚开始,不值一提。”

    “请问马律师,今天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

    “不准这么称呼,以后还叫兄弟。有个朋友想你了,要跟你见面,这两天你有没有时间?”

    “哪个朋友?”

    “先不告诉你,见面就知道了,你就说有没有空吧,下班以后。”

    “今明两天,呃,后天不是星期天吗?”老刘提醒道。

    “嗨,整天把我忙的,连时间观念都快没有了,对呀,后天就是星期天。就后天,跟一个老朋友见面,怎么样?”马兴伟道。

    “可是你说的谁呀?”

    “先别管是谁,到时候就知道了。就这么着,后天上午十点左右,我打车去你楼下接你。”

    马兴伟心想,星期天正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