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举动让周建平觉得唐突,“范总,你这是干啥?咱们之间你可别跟我来社会上那一套。”
“不是跟你搞社会上那一套,我是真心实意跟你说声对不起,你大人不记小人过,以前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跟你们做对,在旧批发市场那会儿,还收了你们的场外费,后来又去你们的新批发市场捣乱,再就是故意跟你们竞争。我真没想到你会放我一马。”老范真诚道白。
“这是什么话!怎么叫放你一马?我跟你说实话,当时决定跟你们展开竞争,就是想通过竞争,使你们品尝失败的滋味,从而达到让你们守规矩,不乱来的目的。现在目的已经达到,我从来没想把你们赶出市场,你不必把话说得那么难听,这里不是江湖,我不喜欢听那种话,尽管你的意思我理解。”
“好,我以后注意就是。听周总的意思,当时做出跟我们竞争的决定,就已经设定了目标?”
“当然,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目标,如果凭意气用事,靠拍脑门决定,那和乱撞的绿苍蝇有啥区别?”
“佩服周总!我们这样的人,就是你说的绿苍蝇,做事情一无计划,二无目标,所以到现在也一事无成。来,我敬兄弟!刚才你说蔬菜批发这块业务你不过问了,我看以后你还是要抽时间帮助操点心。”老范是个粗人,一旦让他彻底服了,这种人也有厚道的一面。
“你记住,鸿翔公司和健生公司是两个企业,就算我偶尔过问一次,也跟你们无关。只要两家企业相安无事就好了。”即使关系缓和了,周建平也不想跟老范走的太近,他从内心不喜欢老范这种混社会的人。
“这我知道,你是健生公司的老板,即使操心也只为自己的企业。我的意思是你多过问这块业务,咱们就有见面的机会,通过跟你见面接触,我能跟你学到知识。”老范这不是客套,现在他对周建平佩服的五体投地。
“想得倒美,要学知识,你得交学费。”
第145章 愿者上钩()
二十世纪最后几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物质的逐渐丰富,全国各地的城市建设掀起了新一轮高潮。
赵馨梅在跟市计委石科长的一次饭局上得到一个内部消息,由于华兴市原来的街道和道路普遍过于狭窄,已经严重影响到全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市里已经做出规划,即将大规模扩宽城市街道和道路。
“这意味着什么?”周建平问赵馨梅。
“健生食品公司处在市区,扩建街道和道路对咱们应该有影响吧?”
“肯定会产生影响。你看看,咱们公司四周,南北是两条街道,东西是两条道路,将来也一定会发展成为街道。如果街道和道路扩宽,必然要挤占厂区空间。”周建平分析道。
“这是政府工程,到时候真要挤占厂区,咱们啥也不能说,最多根据挤占面积,政府给点补助。”赵馨梅道。
“那几个补助不值一提,政府给不了多少钱。如果在厂区的东南西北面各切下一块,即使不牵涉生产车间,厂区剩下的空间也很少了,到时候将会严重影响老厂区的生产与生活。”
“是啊,从长远看,不如趁早把老厂区搬走,免得到时候被动。”赵馨梅建议道。
“嗯,”周建平想了想,“馨梅,你尽快请石科长帮助把具体规划搞到手,包括扩宽工程从何时开始实施,先从哪个区开始,这些信息对咱们很重要。”
“你的意思?”
“如果最先从这一片区开始实施,咱们除了被动接受,没有其他任何办法;假如从别处开始,事情就好办多了。”
第二天上午,赵馨梅特意再次拜访石科长,说明来意后,石科长答应的非常爽快,“这点小事难不倒我,规划局跟我们市计委有很多工作交集,他们在规划过程中还要征求我们的意见,我跟他们打个电话就能知道具体情况。”
果然,石科长的一个电话,把情况了解的一清二楚,因为企业较多,又不属于繁华地段,健生公司这一片区的街道和道路的拓宽改造,被安排在最后实施,但是全市这项工作必须在三年内完成。
知道这个消息后,周建平稍微从容一些了,但下一步的工作却必须抓紧进行,他告诉赵馨梅,趁现在社会上绝大多数人还不知道市里的这项规划,第一,抓紧时间搬迁老厂;第二,尽快寻找需要在城里买地的地产开发企业。
第一件事情很好办,滨城镇的新厂那边早就为公司搬迁预留了空地,现在企业又不缺钱,只需联系设计施工单位就可以了。关键是寻找需要土地的地产企业,还要表现出不慌不忙,稳如泰山,愿者上钩的样子。
寻找地产开发企业,周建平跟赵馨梅主动出面都不合适,他们把这项任务委托给市计委的石科长,还有两位好朋友,一位是市联社的徐继明,另一位是方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马兴伟,而且在交易方式上,只考虑出售。
城市土地资源有限,要想卖出去非常容易,按理说委托给一个人就可以了,但周建平毕竟商人出身,买东西需要货比三家,卖东西同样有必要多找几个买主,看谁出的价格高。
一个星期后,周建平陆续接到电话,都是打听健生公司老厂区这片土地的事,地块区位大家都知道,唯一要谈的就是价格,周建平让对方先报价。
一天上午,周建平接了个电话,和对方进行一番交谈后,他放下电话想外出办事,站起身来刚要往外走,电话铃声又响了起来,周建平回到椅子上坐下,一把抓起电话,就听耳机里传来多少有些熟悉的声音,“周总,老朋友,你好吗?”
“哦,还好!请问你是哪位?”周建平在脑子里搜索着,但一时想不起这人是谁。
“想不起来了吗?真是贵人多忘事,我是弘达地产公司的老郭薛呀!”
“弘达地产公司,老薛?哦,薛经理你好!”在对方的提示下,周建平想起了这位郭经理,当初要求跟健生公司进行土地置换的,就是老薛的弘达地产公司。
“周总,现在有没有时间?我想去贵公司登门拜访。”
“薛总有什么事,不能在电话里说吗?”周建平对这位薛总印象不太好。
“看来周总不欢迎我呀!不过我不明白,我想跟你谈生意,你为啥要拒绝一个生意伙伴的拜访呢?”这个老薛还粘上了。
“薛总别多心,不是拒绝你的来访,我是怕耽误你的时间。”
“周总不必多虑,谈生意就是咱们的工作,无所谓耽误时间,你说是不是。”老薛道。
“哦,也对,如果你认为有必要,那就欢迎你的光临。”
半个小时左右,一辆面包车驶入健生公司,停在办公区前面的空地上,来人正是弘达地产公司的薛经理。
因为周建平对老薛没有好感,在办公室见面后也没有跟他多客套,“薛总你坐,请问找我什么事?”
“周总,听说你们公司这回要搬迁了?”老薛也是开门见山。
“你听谁说的?”周建平也很纳闷,这个消息怎么传到老薛耳朵里去的?
“现在人们交往便利,接触广泛,连地球都被称为地球村,何况小小的华兴市。你托朋友帮助寻找地产开发商,我们公司就是做地产的,大家都是同行,能不相互通气吗?”老薛说的倒是事实。
“是有这么回事儿,下一步公司准备搬迁。”周建平不得不承认这一事实。
“周总,这么重要的事,竟然把我们凉到一边,看来我们跟你的交情太浅了!”言语中,老薛还有些伤感。
“你这不是知道了吗?怎么叫凉到一边呢?”
“好,就算我们知道了,请问周总,你们有什么具体打算?”
“你是指搬迁后留下的这块地吧?你的同行朋友没跟你说吗?我们的处理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出售!”周建平说得毫不含糊。
“那就是说,还跟前两年你说的一样,现在打听的人多吗?”
“不少,你来电话之前,我刚接了个这方面的电话。怎么,薛总也有兴趣?”周建平明知故问,没有兴趣他来干啥?
“出售?看来其他方式没得商量了,有人报价吗?”
“当然有,跟我交谈的,每个人都跟我报了价,薛总要是有兴趣的话,也报个价?”
老薛真是相中了健生公司这块土地,否则他不会听见风声就赶过来跟周建平亲自接触,但是相中归相中,老薛始终不愿给出与这块土地价值相当的价格,这让周建平对他有点反感。
眼看得不到想要的结果,老薛觉得再磨下去也是徒劳,寒暄几句后,老薛要告辞。
“薛总如果有意的话,是不是也该留下你的心理价位供我们参考,如果我们觉得可以成交,也好再跟你联系。”周建平道。
毕竟自己主动来访,要是就这么走了,显得没有礼貌,临走时,老薛拿起笔在周建平面前的一张纸上,写下了他对这宗土地的报价。
送走老薛,周建平回到椅子上坐下,拿起那张纸,看见老薛给出的报价,嘴角流露出一丝讥笑,就这个价格你也想买地?做梦去吧!
第二天上午十点多,周建平又接到一个陌生电话,但耳机里传来的声音却有点耳熟,“周总,好久不见,现在很忙吧?”
“还可以,请问你是哪位领导?”
在不知道对方详情的情况下,这样问话最保险,如果对方真是某位领导,这话没有半点毛病,要是对方就是一平头百姓,叫他一声领导,就当和他闹着玩,也无伤大雅。
“嗯,时间长了不见面,声音有点陌生,听不出来,这很自然。周总,我是兴旺区老杨。”
“兴旺区,老杨?哦对,我们所处的位置就归华兴市兴旺区管辖,请问杨领导,你?”周建平想问对方是区里干啥的。
“可能你还没想起来,我再提醒一句,还记得市府办那位杨副主任吗?”
“市府办杨副主任?哦,杨主任,请问后来你调到哪个单位了?现在怎么又在兴旺区?”
没错,虽然周建平现在是一家数千人的企业老总,是华兴市纳税大户的前十名,更是当地民营企业纳税第一名,但他对政界一直漠不关心,甚至华兴市的书记市长是谁,他也没有印象,什么这个书记调走了,那个市长调来了,他对类似的新闻从来不感兴趣,至于市府办一个副主任,他知道老杨变换工作岗位了,但他从来不打听下文。每当有人跟他谈论这些话题,周建平总是回答,官员们调动换岗是别人的事,跟我有一厘钱关系吗?
就在前年,老杨离开市府办以后,正好被上级安排在华兴市兴旺区当区长,周建平对此却一无所知。
就任兴旺区区长后,周建平的健生公司就在老杨的地盘上,按说对于辖区内的大企业,他本该以调研的名义到健生公司走访,考虑到在市府办因为帮朋友进行土地置换,跟周建平弄得有点不愉快,杨区长就任一年多也没跟健生公司进行任何形式的联系。
昨天下午,老杨的好朋友,那位弘达地产公司的薛老板又找到他,还是因为健生公司那片土地。
“人家已经明确拒绝跟你置换,你老惦记那事干嘛?”杨区长对于老薛也有点不耐烦。
“这回有了准确消息,他们公司马上就要搬迁了,据说已经开始在新厂区那边建办公楼。”
“哦,那又怎么样?”
“弘达公司以前一直在华兴市周边的乡镇做地产开发,我很想把他们那块地当做我们进入城市地产的桥头堡。”
“想法不错,你不是说人家不想置换,就想出售吗?”
“这我知道。同样是出售,要是你出面,价格能不能公道一点呢?”
第146章 又是交换()
老杨跟周建平打过不止一次交道,他深知这个人不是那么好糊弄的,要想从他手里抠出东西,绝非易事。
“我出面?我又不是没出过面,当时就想跟他做土地置换的交易,他宁愿不要我们的政府补贴,也不肯跟你置换,你忘了?”
“没忘,当时他拒绝的很干脆。”
“没忘你还让我出面,你不是想让我故意难堪吧?”老杨注视着老薛。
“你想哪去了,我能让你难看吗?健生公司那块土地,此一时彼一时,当时他们没想搬迁,咱们提出土地置换确实不合时宜,现在不一样了,他们自己就想搬迁,留下的土地虽然只愿出售,但价格得合理呀!”老薛道。
杨区长看着老薛,“言之有理,可是你怎么不亲自去问周建平?”
“不瞒你说,就在昨天,我去找过周建平了。”
“他怎么说?”
“只卖不换,他说现在有不少上门报价的。”
“你要是真相中了那块土地,也抓紧时间报价呀!”老杨很着急的样子。
“我也报价了,自己找上门的,不报个价说不过去。”老薛道。
“那不就行了嘛,等着结果吧。”
“不能被动等结果,要是我的报价不能令周建平满意,说不定他把地卖给别人了,我还蒙在鼓里呢。我的意思,还是请你出面跟周建平谈谈。另外,我还有个想法,你知道我们公司实力有限,资金紧张,我想给周建平一部分现金,再用我们在市郊那块土地跟他置换。”
“我到兴旺区已经一年多了,还没跟周建平联系过,谁知道结果怎样呢。”老杨从内心也不愿意出面。
“你是大区长,兴旺区的父母官,周建平说啥也得给你个面子。”
“作为朋友,我会尽力的,但你也别抱太大期望。”
老杨现在是华兴市兴旺区区长,他要是亲自去健生公司找周建平,就没法背着区政府的工作人员单独行动,一定得有办公室人员随行,可是有政府工作人员在场,他又怎么和周建平谈土地的事呢?如果以区政府的名义把周建平约出来,也免不了有政府工作人员在场。
权衡了半天,老杨决定还是以打电话的方式跟周建平联系。
电话接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