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又从衣袖里掏出一张画像,举在贾珍眉心两寸高处。
上面一个美丽的女子,正是秦可卿的形象。
贾珍的眉心越凸越尖,到了黄豆粒大小的时候,尖头处冒出一缕白烟。
白烟徘徊一圈儿,就钻进了秦可卿的画像当中。
这缕白烟,就是贾珍的副元神。
贾环收起符箓和画像,。下炕走到外屋,开门出去。
“怎么门又开了”。
身后传来嘟囔声。
出了院子,贾环又释放了一枚隐身符,就向家里不慌不忙地走去。
回到自己屋里,把那张画像,连同招魂符、聚魂符一起,放进铜盆里面,又往盆里加了一点儿朱砂,在蜡烛上点着一张纸,扔进盆里,盖上盖儿。用脚踩着。
不会一会儿,盆里传来震动的感觉。,似乎里面有什么东西要出来。
不过,没多一会儿,就再也没有动静了。
贾珍的副元神已灭,虽然不会死,但从此以后就是个植物人,即使他想做恶,也无能为力了。
按照贾环的推测,今晚东府里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儿,府里的主子和下人们,此刻即使没睡觉,也都应该忙于八卦,晴雯应该不会来了。
没想到,刚过子时,晴雯又来了。
“喂,贾环,东府蓉大奶奶的事儿,你知道了吧”?
“知道了,怎么啦”?
“你没去安慰一下蓉大奶奶”?
也是,秦可卿经历今晚这事儿,此时一定非常紧张,孤独无助,倒是应该安慰她一下。可是我没法去啊。
要是叫别人知道了,说不定会出什么八卦绯闻呢。
“她是我侄儿媳妇,我去算什么”?
“如果不是你侄儿媳妇吗,你就去啦”?
“晴雯,你这是假设,我不回答你这个问题”
“你曾经在天香楼跟蓉大奶奶那个了,此时她孤立无援,你都不管,男人果然没有好东西”。
这个小狐狸精思想还挺超前呢。在这个男权社会里,竟然有这种意识。
“晴雯,是贾珍不是好东西,你不说他,反而来说我”。
“也是,那个贾珍竟然如此卑鄙,人族果然没有好东西”。
你个死丫头,这么绝对,打击面太大了吧。
“晴雯,人有好有坏,灵类也有好有坏。就是在鬼差里面,也有象贾珍那样的坏家伙”。
“鬼差里不可能有那样的坏人”。
“你才知道多少,只是他们隐藏的比较深,你不知道罢了”。
“你知道”?
“我当然知道”。
都说狐狸狡猾聪明,你不是也一样上当?挖个坑你就跳。
“那你说说,哪个鬼差是坏人”?
“白无常啊”。
“不会吧,白无常很好啊,他要是坏人,怎么能当上鬼差呢”?
“嘿嘿,这就是你们灵界孤陋寡闻了。我告诉你,白无常此事,非常隐秘,连地府都替他隐瞒,所以你们不知道也正常”。
“什么事儿,你说说”。
晴雯立刻来了精神,坐了起来,连鼻息法都不练了。
嘿嘿,你们胡家消息最灵通,越是这样,越是爱八卦,今天就是要借着你们的嘴,给黑白无常造谣,把白无常给搞臭。
“晴雯,这事儿我只给你一个说,你可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啊”。
越是不让她告诉别人,她越是会告诉。这就是八卦的特点。
何况黑白无常还位列十大阴帅之列,他们的绯闻,更加具有爆炸性。
“好,我不跟别人说”。
“晴雯,白无常原来叫谢必安,黑无常原来叫范无救对吧”?
“是啊”。
“他俩在阳间的时候,是结义兄弟对吧”?
“是啊”。
“你知道范无救是怎么死的吗”?
“他俩外出,走到南台桥下面,天要下雨,谢必安回家拿伞,叫范无救在桥下等着他。后来河水暴涨,范无救个子小,他又是个守信之人,担心谢必安回来找不到他,就一直在桥下等着,最后被水淹死了”。
“谢必安回来之后,见好友死了,感到羞愧,就上吊死了。两人情同生死,令人敬佩”。
“晴雯,你们都被白无常骗了,其实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儿”。
“不会吧,那你说是怎么回事儿”?
“黑无常其实是被白无常给害死的”。
“有什么凭据”?
“我也没什么凭据,不过阳间人都是这么说的。说白无常回家拿伞,根本就是撒谎。他回去其实是跟黑无常的娘子幽会去了。白无常之所以跟黑无常交好,就是贪图黑无常娘子的美貌,才故意接近黑无常的”。
“不会吧,要是如此,黑无常能一点儿也没有发觉”?
“这就不清楚了,不过,黑无常之死,也确实有很多可疑之处”。
“哪里可疑啦”?
“你看啊,黑无常虽然个子小,但他不傻啊。河里涨水了,他完全可以往河岸远处躲啊,何必非要在原地,等着被水淹死?河水是一点儿一点儿涨起来的,他尽可从容撤离”。
“便是他是守信之人,也可以在白无常回家的路上,等着他回来。白无常回来自然能找到他,对不对”?
“哎呀,叫你这么一说,还真有道理啊”。
当然有道理,只有脑残才相信那些鬼话。
“我也不知道是否有道理,反正阳间人都是这么说的”。
“白无常回来,为何又上吊死了呢”?
“他也不是羞愧,而是跟黑无常娘子幽会时,被人捉奸在床,奸情败露,不得已才死的”。
“贾环,你说的不对,既然是这样,他们两个为什么还那样好,总是在一起?难道黑无常不会找白无常报仇么”?
也是啊,这个漏洞是个硬伤啊,怎么圆呢?
“晴雯,枉你修行这么多年,连这么简单的事儿都不知道。我问你,人死了之后,要去哪里”?
“去阴间啊”。
“到了奈何桥孟婆那里要做什么”?
“喝迷魂汤啊,哦,我明白了。他们喝了孟婆汤,把前世的事情都忘了,所以才不记得仇恨”。
这可是你说的啊。
“晴雯,我不得不承认,你确实很聪明啊”。
“唉,两个仇人天天在一起,也真是够可怜的”。
“晴雯,他们在一起不可怜,而且非常高兴。两人白不离黑,黑不离白,形影不离,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不是互相帮助,一起勾魂吗”?
“阴间的鬼差多了,换个人就不行?何必非要他俩在一起”?
“也是啊,你说这是为何”?
“宝玉为何总是跟秦钟在一起?薛蟠为何总是跟香怜、玉爱在一起”?
“啊?你是说他俩好男风,有龙阳之好”?
对头,好基友嘛。
“晴雯,这可是你说的哦,我可没这么说”。
黑白无常你们两个混蛋,老子就先把你俩给搞臭,叫你们绯闻满天飞。
第76章 和离()
第二天,贾府传开两条重大消息。
一是贾珍病情严重,始终处于昏迷当中。王太医来了,也束手无策。不过贾珍只是昏睡,倒也没有其他症状。
第二条消息,是贾蓉和秦可卿两人正式和离。
现在的夫妻离婚,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种就是休妻,这是男方因为女犯触犯“七出”之罪的一种主动离婚行为。
这种情况下,完全是男方把女方扫地出门,女方没有什么选择,只能被动接受。
另一种就是和离,意思是和和气气地和平分手。类似于协议离婚,是双方都自愿的行为。
秦可卿的父亲秦业被请到了宁国府,贾母、贾赦、贾政、邢夫人、王夫人等也作为亲属到场见证。
条件已经事先谈好了,贾政的清客詹光和程日兴根据双方的意思,起草了《和离书》。
由詹光宣读《和离书》。
《和离书》的意思是:凡是夫妻,必定是前世三生的缘分,才能结为夫妻。既然成了夫妻,本应该如水如鱼,相敬如宾。
但是因为双方性格不合,经常冲突,大小不安,六亲相怨,实在相处不下去了。
既然缘分已尽,难以相处,倒不如彼此给对方一条活路,各奔前程。从此之后,以前的恩怨一笔勾销,互不打扰。
最后是关于财产的安排。
以前秦可卿带来的嫁妆,全都拿回去。秦可卿在府里时候得到的金钱、衣物、首饰等,也都归秦可卿所有。
秦可卿的两个丫鬟宝珠、瑞珠也归秦可卿。
为了秦可卿今后的生计,宁国府给秦可卿赡养费银一千五百两。
“双方是否还有疑问”?
詹光问道。
“尤氏、蓉哥儿,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么”?
老祖宗问道。
“没有了”。
“老亲家,你还有什么疑惑?若是不满意,尽可提出来,咱们再做商量”。
“没有了,如此就好,谢谢老太君成全”。
秦业答道。
秦业以前不知道详细情况,他还以为秦可卿在宁国府里一直过的很好。
今天来了之后,听到秦可卿说了情况,起初还不太相信,后来从贾赦和贾政那里得到了印证,才知道真相。
虽然他不愿意女儿就这样回家,但事已至此,他也不愿意女儿在这里遭罪,无奈中接受了这个结果。
在他看来,这个和离条件,贾府做的还算厚道。虽然有失体面,但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总比一纸休书把女儿赶回家去要好的多。
“唉,是我们贾家对不起你们。说句实在话,这个重孙媳妇,我非常喜欢。无奈天不遂人愿,只好忍痛割爱。今后虽然不是亲家了,但你我两家毕竟有过这段缘分,今后得闲了,还要经常过来走动,不要断了来往”。
按照贾珍和尤氏的主意,本来是要休了秦可卿。在老太太的主张下,采用了和离的方案。
表面上看,这是多少给秦家保持一些体面。实际上是保全贾府的体面。
如果休了秦可卿,必将引起舆论的反弹。
贾府虽然有地位,但跟他们一样有地位的人也不少,甚至还有忠顺亲王这样的政敌在一旁虎视眈眈。
加上贾家的人也干了不少坏事儿,没人敢保证就没人趁机攻击贾家。
“既然双方都无疑问,就画押吧”。
于是贾家由贾蓉画押,秦家由秦业画押。詹光在书写人一行画押,程日兴和贾赦在见证人一行画押。
画押完毕,和离程序完成。从此以后,秦可卿跟贾家再无关系。
秦可卿出来,给老祖宗磕了头,然后又给贾赦、贾珍、邢夫人、王夫人、尤氏磕头。
不免就留下眼泪来,老祖宗等女眷,也纷纷落泪。
“走吧”。
秦业说道。
东西早已经收拾好,秦可卿坐上秦业带来的马车,帘子放下,马车启动,向府外走去。
老祖宗等人跟着,送出了大门。
秦可卿又下车,再一次给老祖宗、邢夫人、王夫人磕头。
至于尤氏和贾蓉,则根本就没有出来。
秦可卿最后看看贾府的大门,神色变得坚毅起来,转身上车离去。
秦业是工部营缮司郎中,从五品官,家住匠作坊。
匠左坊一带,是匠作监所在地。
匠作监是朝廷的衙门之一,主管各类工匠,类似于制造业的管理机构。
匠作坊这一带的住户,就以匠作监官员和各类工匠为主。
秦业一生未娶,女儿秦可卿和儿子秦钟,都是他从荣养院抱来的孤儿。
不过秦业对儿女非常喜爱,视如己出。秦可卿和秦钟两人从小生活也比较优渥,没受什么苦。
家里有两个丫鬟,一个使唤婆子和两个男仆,一间正房,加上东西两边各有三间厢房,倒也宽敞。
秦可卿回来,就住在东厢房里面。
到家时候,下人们就开始收拾房子,安顿秦可卿,秦可卿则跟着秦业来到正房。
“可卿,回来也好,这里终究是你的家。你要想开些”。
“父亲不必担忧,女儿早就想开了,就盼着这一天呢。如今回来,算是逃出虎口,否则女儿早晚死在贾家”。
“我曾听到一些风言风语,说天香楼之事,不知是真是假”?
“是真的,那一回若不是环三叔,女儿已经没命了”。
“环三叔,是贾环么”?
“正是,此人倒是跟贾家其他人有所不同。虽然不被人待见,做事倒是颇有主见,特立独行”。
于是秦可卿就把天香楼的事情说了。
贾环给她做人工呼吸的事儿,本来想说,但终究害羞,最后没提。
“环三叔还说,九月初九女儿还有一场生死劫难”。
“贾环怎么如此确定”?
“女儿也不知道,不过女儿相信是真的,父亲不妨找贾环来一问”。
“也好,一会儿我就叫人请他来”。
“父亲,女儿如今回来,今后如何自处”?
现在回家了,秦可卿倒是有些犯愁了。
虽然是和离,但毕竟是从宁国府那样的世家大族出来,今后如何见人?
“先安顿下来,明日便出去到四邻街坊那里走走,就跟他们实话实说。虽然不免会有些风言风语,但几天也就过了。听到一些不好听的话,你也不必放在心上,就当他们没说”。
“女儿知道,明日便出去走走”。
秦可卿出来,看着下人们忙忙碌碌的样子,不禁有些茫然。
如今回家了,今后怎么办呢?
没几天就是九月初九,真的会象环三叔说的那样,还有一场劫难么?
第77章 传闻四起()
贾环来到秦家的时候,已经是午时。
秦业详细地询问了贾环关于九月初九的事情,贾环也不隐瞒,就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经过讲了,黑白无常的事情,自然也没有落下。
现在的人还都比较迷信,对于妖魔鬼怪、阴间地府、天庭仙界的事情都比较相信。
秦业虽然仍然有所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