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漩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灰色漩涡- 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有头盔和手套。”

    高亚玲生气的把笔往桌上一扔,“头发看不到,五官看不到,手也看不到。是男是女总该知道吧?”

    “不知道。”

    “你不是说警察办案吗?怎么会什么都不知道?”

    “他就把带有警徽的证件递到我面前晃了一下,我们没有对话!”

    “你对专案组可不是这么说的,你说她在办案。”

    “是啊,电视剧都这么拍的。打扮成那样,又有证件,不是办案是干嘛?”可能是高亚玲的脸色太过难看,外卖小哥突然说,“我记得这人脖子上有纹身。”

    “你说她用围脖遮住了口鼻,又怎么可能看见她的脖子?”

    “我…;…;确实看见他脖子一侧就是耳朵下方有纹身,”外卖小哥边说边比划。

    高亚玲忽然合上笔录,风一般走出审讯室,嘴里念念有词道:这怎么可能,凶手就是陈思源,送外卖这人一定看错了…;…;同事看她如此失态,只好说,“组长,你去休息一会儿,剩下的我来。”

    十分钟后,她把赵棠拉到一边,“我要去抓陈思源,我们有目击证人,还有掌纹,只要掌纹对上就可以定罪。”

    赵棠看着她布满血丝的双眼,轻声问:“你没事儿吧?”

    “要不要跟我去抓人?”

    “你不打算请示领导?”

    “你说谁?李志军?他一定不会批。不行,我要抓人,万一她跑了怎么办?”

    赵棠怀着看好戏的心情跟着高亚玲走了,李志军承诺他会是重案组组长,高亚玲若不出错,他又怎么有机会呢?

    刘白刚眯了一会就被孩子的吵闹声惊醒,问了才知道高亚玲带人抓了陈珈和他堂姐。陈珈是带着手铐回局里的,他堂姐作为证人也被请了过来。想到李志军对陈珈的感情,他着急地跑到办公室将其叫醒。

    听到陈珈被捕,李志军乍看不慌不忙,仔细看却发现他扣扣子的手有些轻微颤抖。

    他问:“局长到了没?”

    “应该没有,我来的时候还看见王秘正在泡方便面。”

    局长秘书没去听审?李志军稍微一琢磨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他懒洋洋地往床上一倒,“让我再眯会儿,王秘来了叫醒我。”

    刘白也懂了,“高组长抓人局长没批?嘿,胆子真肥。”

    李志军曾说过,和云州相比,临津的队伍非常单纯。局长表面向着高家,那是因为局里的经费要靠政府拨款,一旦和高家对着干,很容易被穿小鞋。局长真要和高家关系匪浅,又怎么会纵容李志军搞出那么大动作去查赵凯文。有些事儿,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高亚玲不经局长同意就把陈珈抓了回来,一旦局长知道,肯定会请李志军去审讯室旁听。不到十分钟,王秘推门而入,刘白装模作样的整理着文件,“王秘书,有事?”

    “李局呢?”

    “里面睡着呢,昨夜熬了一宿,有事?”

    “专案组抓了个疑犯,局长让李局过去。”

    “稍等!”

    李志军一脸不悦地走出房间,刘白陪笑走在旁边。两人这模样好像完全不知道高亚玲抓了陈珈,真是拍戏都不用培训演技。

    高亚玲大爷似地坐陈珈对面,开口就问:“知道为什么抓你吗?”

    陈珈一言不发地低着头,她被吓到了,从案发到被抓只过了14个小时,警方办案效率真高。

    说来也不能怪她,遇到陈思源之前她只是大二学生,冒名顶替去警队也就待了四月有余。之后三年又随着吴修辗转于世界各地,生活过得跟大片一样。她对职能机构的认知为零,完全不知道在一个管制枪支的地方使用狙击枪会引起什么后果。

    某种意义上,她是一个单纯的人,能够心无旁骛的去做喜欢的事情。为什么她的破案能力比李志军强,因为破案时她脑子里只有案子,没有任何与案子无关的事儿。李志军不一样,要考虑的事情太多,行动起来自然不如她。

    高亚玲不满她的沉默,使劲儿敲了敲桌子,“问你话呢,为什么我们会抓你?”

    “是啊,为什么你们要抓我?”

    “陈法医,大家共事一场,你应该知道没有证据警方不会抓人。”

    “高组长,你可以把证据提交法院申请批捕,我有权沉默。”

    高亚玲美丽的脸蛋因为和陈珈对话越来越扭曲,眼见她要叫人进来核对掌纹,赵棠及时开口,“陈法医,昨天下午你在哪里?”

    “刘秘书家里。”

    “有人能证明吗?”

    “不是已经被你们带回了了吗?”

    “你说刘秘书的堂姐和侄女啊,她们只能证明你12点以前在家。之后有三个小时的午休,这段时间没人能帮你证明。”

    陈珈叹了一口气,“那就没办法了。”

    赵棠又问:“邱明涛你认识吗?”

    “不知道认不认识,前段时间脑子受伤,很多东西想不起来。”

    赵棠愣了片刻,显然忘了陈珈失忆这茬,他和高亚玲都把她当正常人讯问。

    隔着一层单面镜,李志军已经通过局长和专案组成员的交谈得知了高亚玲手中握有什么证据。也明白仅凭那么一点儿证据,高亚玲根本不该把陈珈抓来,她已经被仇恨蒙蔽了双眼,这案子审不下去。

    赵棠问话,陈珈回答。一旁的高亚玲实在是受不了陈珈那副你们能奈我何的表情,忍不住招手让法证进去取掌纹。

    陈珈颇为无奈地摊开手掌,一块块被化学品灼伤的皮肤接近了手掌面积的30%。法证看了一眼就对高亚玲摇摇头,他从广告灯箱上取到的掌纹非常完整,与陈珈斑驳的掌纹完全不一样。

    高亚玲彻底傻眼了,这怎么可能,难道陈珈真不是杀人凶手?

    赵棠礼貌地帮陈珈打开手铐,嘴里一直在说对不起…;…;陈珈惺惺作态的安慰道:“这事儿是我错了,不该住在刘白家里惹高组长误会。近期内我想离开临津,行吗?”

    高亚玲大声说,“案子一日不查清楚,你休想离开临津。”

    陈珈瞪大眼睛,一脸无辜的说,“高组长,我非常体谅你想要破案的心思,但不能平白无故的冤枉好人。从家到警局,我一直配合你工作,这是我对同行的尊敬,也感谢李局在我最困哪的时候伸出援手。这一点,我希望你能清楚。”

    “陈思源,你少拿他说事儿,我查你是因为你杀了人。”

    “高组长,你确实因杀人案找我麻烦而非其他?那么我问问你,死者是谁,同我有什么关系,我的犯罪动机是什么,证据有什么?如果什么都没有,你这样闯入别人家里抓人怕是不好吧?我看在李局的面子上不投诉你,请你以后办案有点职业道德,好吗?”

    陈珈的话句句在理,聪明的人自然见好就收,一切都等有了证据再说。

    高亚玲不聪明,她一夜未睡,好容易找到线索却和陈珈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撑着她的那股劲儿散了,她像普通人般被陈珈讥讽的失去了理智,伸手就给了陈珈一耳光。

    她出手不是很重,陈珈却趔趄着倒向墙壁,那模样就像被她一巴掌扇过去似地。

一百五十八、心直口快() 
陈珈被打,最糟心的人是李志军,他冲进审讯室朝着高亚玲道:“高警官,不要太过分。”

    “我过分?若不是你一直给她提供内部消息,我们的人早就找到凶器了,又怎会让她如此嚣张?”

    “我都不知道你把人抓了,怎么可能提供内部消息?这里是警局,无理取闹也要分清地方。”李志军非常配合陈珈,努力把整件事刻画成高亚玲因妒成恨。

    局长出来打圆场,“你们都给我闭嘴,陈思源同志,今天的事儿非常抱歉…;…;我让人送你回去!”

    “局长…;…;”高亚玲还想挽回,局长瞪了她一眼,“还不快去写检查,没经过我同意就敢抓人,你们平日都这么办案啊!”

    高亚玲站在原地不走,桀骜的瞪着局长。王秘书快步走到她身旁,“高组长,局长可是为了这个案子专门给上面打过电话,陈思源的身份没有问题。大家是同行,你没有证据就抓人,局长很难办的…;…;”

    八点,专案组开会。

    高亚玲没到,赵棠主动站出来认错,自言立功心切不经领导批准就冒失的跑去抓人等等。他是个聪明人,知道这样做是给局长台阶下。高亚玲脾气那么倔,要她道歉或是写检查根本不可能。

    局长正打算踩着赵棠给的台阶往下走,高亚玲来了。她推开会议室大门冲着众人来了句,“明日一早上面会派专家组过来,大家准备一下材料方便专家组了解案情。”

    一人问:“什么专家组?”

    高亚玲这才注意到大家的面色不是很好,她解释说,“局长,我不认为自己有错,为了不受干扰的查清案子,我越级给上面打了电话…;…;”

    越级?局长冷冷地看了高亚玲一眼。案子才发生他就给上面打过电话,上面让局里先查,专家组没那么快过来。高亚玲的电话只怕不是打给上面而是打给亲戚!他压下怒气道:“大家先整理材料,弄完了早点回家休息,一切等专家组的人到了再说。”

    会议结束了,刘白十分不满的说,“亏我当初还觉得她家庭好,模样好,对你也好…;…;就她这性格,若不是有背景,怎么死都不知道。”

    李志军没笑,重压暴露了高亚玲最真实的性格,但愿以后的日子她能一帆风顺。

    早上十点,专家组的人到了。一行六人,每个人都是业界专家,李志军一看这阵容就慌了。陈珈的事情上,他一直自欺欺人,天真的希望警方什么都查不到。疑罪从无,只要没有证据,陈珈就没罪。

    可他清楚陈珈有罪。刘白说得对,除了陈珈,还有谁能把狙击枪带入境内并用那么夸张的方式杀人?该怎么办,帮她,还是…;…;挣扎了片刻,他心态平和的走向专案组办公室。他是警察,一切跟着法律走,陈珈是否犯罪交给法律来判定。

    两天后,专家组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邱明涛案并非一人所为,诸多痕迹显示该案有两名案犯。两者不但善于清理现场,更懂得迷惑警方,专案组在其中一个狙击点找到的浅色鞋印是狙击手故意留下的线索。

    第二、案发现场一死一伤,死者是狙击目标,伤者不是,两者分别被不同型号狙击枪射中。专家组在现场还找到一枚弹头,据分析,狙击者当时想要射杀的人是高亚玲。第二名狙击者抢先打伤了高亚玲身旁的人,伤者倒地,高亚玲本能闪避的同时堪堪躲过了子弹。

    这个结论震惊了专案组,两杆狙击枪出现在临津,实在是不可思议。高亚玲也吃惊,死神竟然离她那么近,凶手真的是陈思源?

    第三、专家组重新分析了监控视频,通过一系列手段提高了视频质量,清晰的影像可以看出疑犯杵着灯箱的手戴着手套。专家说,这种手套使用了最前沿的科技,戴上之后不影响狙击手用枪,法证取回来的掌纹不属于疑犯。

    以上三点让整个案子彻底失去了方向,警方唯一确实的情况是狙击者是高手,具备非常强的反侦察能力。听到这一点,高亚玲琢磨着凶手有没有可能故布疑阵,借此打乱警方的侦查方向,比如目击者看着的纹身?

    犹豫再三,她说了自己对陈珈的怀疑。专家组非常重视她的说法,不但专门走访了刘白所住社区,还找人调查了陈思源的档案。

    两天后,又一次案情分析大会,专家们客观的分析了陈珈有没有犯案可能答案是否定的。

    时间不对,陈珈用来迷惑专案组的布置成功迷惑了专家组。根据串门大婶的证词,专家组不认为陈珈犯案之后还有时间排队去买鲜肉烤饼。不排除她有提前安排的可能,但串门大婶的小孙子说鲜肉烤饼是热乎的。

    专家们看过烤饼门店,那儿的生意特别火爆,交钱拿号,排队等饼出炉。购买时间超过二十分钟,小孙子既然说饼的热乎的,显然陈珈是现买的。如果她犯案,从狙击点往返于刘白家,所用时间超过三个小时,这期间她把饼放在什么地方,又如何保证饼的温度?

    仅凭这一点,专家组肯定不会排除陈珈的嫌疑,最重要的理由是他们被陈思源的资料误导了。在不知道陈思源和陈珈是两个人的情况下,单看陈思源的履历,就她在警察学院的学习成绩,短时间内她没可能成为狙击手。

    什么是狙击手?绝不是打枪准就可以成为狙击手,一名合格的狙击手最先看天赋,其次就是数以万次的射击训练,不断调整枪支在不同环境,不同温度所造成的变量。封闭环境内想要击中目标不难,开放环境里能够影响命中率的因素太多,合格的狙击手不但要预测这些,还得想办法排除干扰。

    除此之外,狙击手对自己的身体要有非常强的掌控能力。远距离瞄准射击只要呼吸与身体不协调,很容易造成准星失误无法击中目标…;…;总而言之,陈思源不具备成为狙击手的条件。谁培训她,训练地点又在哪里?

    如果这两点不够,作案动机也是专家组的困惑之一。目前资料来看,陈思源来临津是为了她的上司原重案组组长。她不相信上司会死于意外,此次来临津就为了重启上司当年的案子,找出藏在临津警局里的内奸。

    听到这个信息,高亚玲若有所思的看了赵棠一眼。陈思源是卧底,她的上司也是卧底,只不过她上司在和赵棠执行任务时死于意外。赵棠是赵凯文的哥哥,所谓的意外也许根本不是意外。

    会议进行到这儿,唯一一个疑犯也洗脱了嫌疑。专家组一行六人除了推翻专案组的部分结论之外,对案情进展并没有起到什么推动作用。依照他们的说法,临津一下子出现了两名狙击手,一人射杀了邱明涛,另一人阻止前者继续射杀高亚玲。

    邱明涛死后,一人疑似假扮乞丐消失在人群之中。另一人根本找不到任何出现或消失的痕迹,若不是案发现场有两种子弹,专家都要怀疑是不是他们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