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问道。
“他说他来这里的时候,这个喇嘛的尸体已经在这里了,他在喇嘛的遗体面前。发现了亚特兰蒂斯神族的经书,并且他发现,他们的神族跟这里的西藏喇嘛之间有着莫名的关系,似乎这些喇嘛是神族真正的后裔,他们更接近神,能知晓神的旨意,并且他们在很多年前应该跟神有着联络,只是联络中断了。”女人的德文并不是非常非常的熟练。她翻译起来似乎非常的费劲儿。
“他认为,这里的经书的材料,就是他们本身已经找到的亚特兰蒂斯神族以前用的材料,这种材料只有神族才有,所以虽然他在来这里的时候,这里已经是一座失落的古城,但是他相信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的人是跟他们的神居住在一起。或者说是离的非常的近,是近神的人。并且他们找到了那个沙姆巴拉洞穴,他们在这里找到了证据,这座古城里以前居住的喇嘛通过这个洞穴和神族有过交流和沟通。”女人说道。说到这里的时候,她有短暂的停顿。
“还有呢?”这次不是我问,而是张正义问道。
“他说他和他的团队进入了沙姆巴拉,遭遇了重创,他的队友们全部阵亡了。他自己也差不多要死了,但是他坚信后面还会有祖先遗产学会的人来到这里,如果后面有人来到了这里发现了这个,就要立刻把这个绝密的档案送到元首的手里。这里是他们种族的秘密。”女人说到这里的时候,递回了那张纸,也不在说话,很明显这个敬呈他们元首的档案已经全部翻译完了。
现在我没有心情关心这个女人竟然还会德文的事儿。这个档案本身就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沙姆巴拉竟然是真的存在的?
“他没有说他们在里面遇到了什么?应该说一下的吧,这不合逻辑。”我皱眉道。
“没有说。”那个女人非常的冷酷,就简单的丢给我这三个字。
“他娘的。幸亏后来德国就投降了,也没有人来这里,不然真给希特勒发现了这里的秘密,现在还指不定是什么样儿呢。”光头男叹气道。
“你信这里存在地球轴心吗?”我问他道。我对这个光头男的印象一直都不错。
“信,为啥不信?”他反问道,反问的我哑口无言,是啊。为什么不信呢?
一切到这里似乎都已经非常的明了,当年纳粹的一支队伍的确是到了这里,只是在他们来的时候,这里已经是一座空城。只是纳粹的人在这里找到了神庙,并且他们坚信,佛像的这种黑铁的材质,是属于他们的亚特兰蒂斯神族。
“我感觉现在最重要的是先要搞清楚当年这里的先民们搬走的理由,会不会跟那个沙姆巴拉有关。”龙十三道。
“应该先去找那个沙姆巴拉洞穴吧?”张正义道。
“要不分头行动?反正这里不会有什么危险,除了这个喇嘛尸体之外啥也没有,你们去找洞穴,我们去找一些别的信息,以前的人都习惯去记录一下东西,而且当年一座城的迁移并不是什么小事,也不可能毫无征兆,说不定能让我们找到一些线索呢?”龙十三道。
张正义看着龙十三,龙十三也看着他,过了一会儿,张正义道:“那成。”
第一百三十三章 道观()
我分不清楚龙十三到底搞什么鬼,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分头行动,但是真正的在这个时候,我选择相信龙十三,而不是一直嘴巴上说我们既然走到了这里就是朋友的张正义,原因很简单,赵无极对我说过要我小心他,我自己的判断我可以不相信,但是我信赵无极。
我们分开之后,张正义他们去寻找那沙姆巴拉洞穴,而我们则在这个神庙里转悠,想要找到一些别的线索。我问龙十三道:“你想到了什么?”
“那满满的一大张密密麻麻的文字。就翻译出这么一小段,我们都不懂德文,那个女人又是张正义的人,可能他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们都没有办法反驳。正如你刚才说的,那个女人绝对隐瞒了那些德国人在这里遇到了什么,他既然坚信他的那个祖先遗产协会后续会有人来,不可能不交代他们在这里遇到了什么。好让后面的人有所防备,别的地方不说,这个地儿那个女人肯定没有跟我们翻译。”龙十三道。
我一想似乎还真的是这个理儿,如果我是最先来探路的一个人。在这里遇到了危险,在我弥留之际要写遗书,并且我知道我的队友后面还会来,那我肯定把我遇到的危险告诉他让他规避,而不是避而不谈。
“还是你细心,这个张正义实在是让人搞不明白。”我点头道。
“我一直都认同一句话,就是你知道一个人有想法,却不知道他到底要干什么的时候是最可怕的。”龙十三道。
“那我们现在去哪里?悄悄跟着他们知道他们想要干啥?”我问道,此时跟踪他们,来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最好的选择。
“我们不一定是他们的对手,之所以跟他们分开,我其实也怕他们杀我们灭口,那就太他娘的冤枉了,没死在雪山里,死在了他们手上。”龙十三道。
不得不说,龙十三虽然年纪轻轻,考虑问题也是十分的周全,之后他说道:“我们去那王宫看一看,如果这个古城真的跟那古格古城一样是吐蕃时期的话,其实那时候。宗教对西藏的统治不如王室,能让整座城都迁徙,应该是王室下的命令,喇嘛们没有这个权利,就是他们想,也要通过王室来发政令。”
我们离开了这个神庙,没有继续在这里转悠,在我们走的时候,张正义他们还在这里找那个沙姆巴拉洞穴的遗址,看到我们还问我们有没有收获,我故意告诉他们我们要去王宫那边碰一碰运气,他还交代我们找到什么要赶紧在团队里面分享,他越是这样表现的不动声色,我越是感觉到他心里有事儿。
我们匆匆离开了神庙,那个王室所在的位置应该在更高处,这个更高处只是相对而言。因为这里总体的还算是平坦,更加准确的应该说是王室建筑在更加核心的位置,等到了那里,很明显可以体会到王室的建筑相对于神庙那边要更加的豪华。只是也并不算大,里面保存的也还算完整。
或许这里跟神庙的区别在于,神庙那边喇嘛的迁移似乎是有条不紊的,因为神庙的遗迹显的要干净的多。而这个王室的地上,则散乱着很多的金银,还有一些其他的对于藏民来说是宝物的东西。
在我身边都是一些聪明人之后,我已经改掉了很多我之前懒惰的部分。很多时候我也会用一下我自己的脑子,我对杨婷他们俩道:“其实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一个线索,你们看,如从王室跟那些贫民百姓那边看,他们当时的迁移其实是非常仓促的,很多东西都来不及收拾,但是那些喇嘛都有所准备,他们除了那本经书是那个死去的老喇嘛要看的之外。其他的他们全部都带走了。”
“你的意思是,当时造成迁徙的,其实是喇嘛?”龙十三的反应很快,马上接道。
“很有可能。”我道。
正说着。我们在进入王室那边的王宫之前,却发现了整个王宫这边奇特的地方,有一个院子,准确的说是在王宫这边有一个独院。跟整个王室的建筑风格格格不入,这个建筑的样式风格更偏向于我们在电视上看到了中国内地古代的建筑风格。
“这是怎么回事儿?”我问龙十三道,这个怪异的事情就不是我用想象力就可以想明白的。
“傻啊你,这你都想不明白?刚不是都说了,这个古城存在的时候那时候是咱们那边的唐朝,唐朝的时候跟吐蕃都是有通婚的,那松赞干布跟文成公主不就是那个时候的?说不定这吐蕃王很喜欢大唐的公主,就按照大唐的房子样式给她修了一个房子。免的她思念故乡。”杨婷说道。
正在我想夸杨婷这小丫头说的很有道理的时候,龙十三道:“别被电视剧给洗脑了,那时候的女人地位不高,特别是在少数民族,而且你看着建筑的风格,不是给公主住的,而更像是一个道观。”
说完这句话之后,龙十三忽然兴奋了起来。道:“我想我找到了原因了!”
“啥?!”我一头雾水。
“吐蕃王信了道,丢了懒嘛的佛,甚至都有可能灭佛信道,古时候的很多王朝都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那时候跟现在不一样,基督教没有传入中国,佛道两家几乎是不敢见面,自古就有一句话说的就是佛道不两立。既然吐蕃王信了道教,并且找了道士居住在王宫的旁边,这就招来了喇嘛的不满!”龙十三一边说,一边朝着这个类似于道观的建筑那边走去。
他这话说的我似曾相识。仔细一想,这他娘的不还是西游记里的桥段吗?那什么车迟国斗法不就是这一段儿?
我们在进入了这个建筑,一进去就发现这真他娘的是个道观,因为院子里有一个硕大的只有在道观里才常见的青铜香炉。香炉巨大,因为青铜的材质非常的解释,所以并没有腐朽,在这个香炉里。还有一层几乎要化成石头的香灰。
这个道观在这么多年的风雨沧桑之中已经变的杂乱而残破,我们在进去之后,还发现了在里面供奉的三清祖师神像,神像周围也长满了杂草。而且神像已经只成了半个身子。
在一直都礼佛到一个境界的西藏这边,发现一个道观,这个反差让我感觉到怪异的同时也认同龙十三的猜测。
绕过了祖师殿堂,后面还有一通别院。应该是道士居住的地方。
“古代的道士有长生一说,成吉思汗晚年的时候都相信道士可以给他们练长身不老药,你说会不会是当时有道士云游到了这里,他对吐蕃王说他可以让他长生不死。以此诱惑了王?”我问道。
“很有可能。”龙十三说着,推开了前面的那扇门,里面瞬间尘土飞扬。
只是这里面,堆放着几口大箱子,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一张石床,石床的旁边有一个大大的星辰罗盘。
这一看就是古代道士用的东西。
打开这几口箱子,里面的晃的让人眼花的金沙,满满的几箱子,而最后一个箱子里,我们却发现了其他的东西。
箱子里面的东西保存的相对来说比较完好,最表面的是几个道袍,一提起来就烂成了碎片,而在下面,我们发现了一个紫金的道袍,道袍由金丝织成,看起来极其的奢华,道袍上有一只白鹤似乎要冲天而起。
在这个道袍下面,还有一幅画,我几乎是全身颤抖的打开了这幅画,因为这幅画里的内容,才是真正可以为我们解开整个谜团的东西。
打开之后,我已经站立不稳。
画像里的这个人,我一点都不陌生。
我在看那一个紫金道袍。
一瞬间就想起一个人。
大唐的金紫光禄大夫,杨筠松。
第一百三十四章 石头()
杨筠松这个名字对于我来说非常的敏感,不单是因为同为杨姓,更不是因为杨家自认杨公传人,而是说杨筠松的那本遗著天子风水术正是导致了这一切事情的导火索,能想到杨筠松的人绝对不止我一个,他们两个在看到这个资金道袍的时候几乎同时都看向了我。
“看我干啥,我也不知道。”我耸了耸肩膀道,说完。我放下了这个资金道袍,在箱子里面继续寻找,最后找到了一个金黄色的绫罗绸缎,绸缎的两端为白玉玉轴儿,一看到这东西我们就大概知道了是什么,这东西在影视剧里面非常的常见,可不就是圣旨吗?
我匆忙之间打开,打开之后里面是一些繁体字,这些繁体字我并不能认全,就递给龙十三道:“这上面写的啥?”
龙十三接过圣旨,过了一会儿,他说道:“这个圣旨的意思是。唐僖宗任命杨筠松为一品国师,护送永平公主入吐蕃为后。”
这就解释了杨筠松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这种事我也可以理解,杨筠松的金紫光禄大夫掌管灵台地理事,实际上杨筠松也是一个奇人,西藏这边地理气候恶略,让这样一个人为领队护送结亲的公主也无可厚非。只是杨筠松如果就是来这里护送永平公主的,那为什么吐蕃王还特地的给他修建了一个道观?还准备让这个大唐国师在这里常住不成?
“这里还有一个!”杨婷在这时候。在箱子的底部发现了一个小块的金丝稠,虽然这个材质看起来非常的华丽,却并非圣旨,但是在打开之后,我看到在这一小块金丝绸上用朱批写了一行字:见机行事。
在这一行字的下面,印着大唐的国玺,跟之前的那个圣旨上印的国玺一模一样。
这一句无厘头的见机行事,就不像是圣旨的风格,这更像是一个手谕,这四个字不难理解,难道是让杨筠松见机行事的意思?
我闭上了眼睛,脑袋里不停的在勾勒去还原那件事儿,现在我们哪怕是猜也要先猜出一个想当然出来,因为杨筠松在这里的出现让我倍感压力,难道这里的一切,也跟扶龙经有关?
我想了几种可能。第一种就是杨筠松护送永平公主为虚,实际上是他要来这里有别的使命,他在跟唐僖宗汇报之后,唐僖宗告诉他见机行事。
或者就是,杨筠松在到这里之后,发现了一些事情,汇报给了皇帝,所以才有那种可能。
所以不管是杨筠松来之后知道的事情,还是来之前知道的,他跟唐僖宗之间肯定有书信往来,我甚至都可以在潜意识里断定这杨筠松虽然是个风水大家,但是他更类似是一个瘟神的存在,又或者说,杨筠松是在做某一件事情,所以他出现在哪里,哪里就一定没有好事儿。
“杨筠松肯定不会死在这里。他要是在这里死了,就不会有扶龙经传世了,你看这情况,当时应该是情况紧急。他本身都已经打包收拾好了东西准备走,却因为慌乱而什么都没带,可以断定,你家的祖师爷在这里肯定没干什么好事儿。”龙十三道。
“再找找看。看看有什么别的东西没有。”我没有回他的这句话,说完直接在这个屋子里找了起来,杨筠松是谁?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