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物显然不只是有一头头发和狭长的脑袋以及那种蛇类的一样的身躯,我能够明显看到的是,那些头发在不断蠕动,似乎是活的一样。
怪物伏在东子的身上,不知道在干什么?但东子显然凶多吉少,那怪物终于探出了它的怪脸,眼珠子从灰白色现在则是变成一种血红色!那家伙的嘴角还有鲜血流下,与此同时它的头部从乱发之内缓慢的伸出了两只触手一样的东西。
那怪物抬起头挑衅的看着我们,触手慢慢的抓起了身下的东子,东子的身体软绵绵的脖子上血肉模糊,显然是被怪物咬死了。
墩子悲愤的喊道:“王八蛋把东子咬死了!”
他的弹弓的皮筋早就拉得满满的,弹丸风驰电掣般的射向那个怪物,但令我没想到的事情是那怪物的动作奇快,身体抖动了一下之后,弹丸就射空了!
“不要轻举妄动,这东西动作很快!”墨谷的手中软鞭已经在手,全身戒备,目前来讲,对付那只怪物竟然采用的是防守的姿态,难道这只怪物在不是水中的地方更危险吗?
“它到底是什么动物?”我低声问墨谷道。
“你听说过土耳其的山洞血猴子吗?”墨谷说道。
我点点头,土耳其的北部山区之中很多神秘的洞穴,其中传说有一种血猴子,非常骇人,能够食人血肉,山区的牧人的羊群总是失踪,于是政府派军队要剿灭那种怪物,但血猴子生活在神秘的地下山洞深处。
要杀死这样的怪物就必须派探险队下去,以便确定血猴子活动的地下洞穴,但这却是一种自杀行为,军方组织了一次这样的行动,但最后仅逃出来两三个人,而进去的是十个人。
幸存的人告诉大家,里面的血猴子并不可怕,还有一种怪物更可怕,下去的队伍虽然找到了血猴子,但大多数的队员和血猴子全都死在另一种怪物的手里,他们管它叫做“地魔”
“传说中的地魔的样子与这东西的长相非常像,我曾经在一部古籍中看到过,这东西叫做螭蛊仙,是一种生活在西域地下的怪物,他的动作非常快,大家一定要小心。”
墨谷说完退后一步,将软鞭横在手中,但他这个动作确实要进攻额姿态,王宝柱怒道:“它了东子,我们怎也要为东子报仇,大家把武器拿出来,这一次绝对不能放过它。”
“他奶奶的,你们都有武器,我们没有啊!谁给件家伙事?”朱标骂道。
可是小马他们的武器也不过是三把短柄猎枪,两把砍刀,一把弹弓而已,而墨谷因为腰间有软便,朱标还真的没有携带武器,反观我,手里紧紧的捏着却是一把伞。
朱标手里拿着一个防水矿灯,他有点着急,毕竟手里面没家伙,他心里没底,总不能赤手空拳额跟那怪物搏斗吧?
但我们这边气势汹汹的围拢上来,那怪物已经行动了他闪电一般的速度猛的射出来,我能看到的只是一团头发拉出的黑影,而它的目标正是朱标!
“哎呀!我的妈呀!”朱标大叫一声,然后向后摔倒,随之它的矿灯灭了!我急得大叫:“胖子小心啊!”
紧跟着四周“叮了咣当”一阵乱响,然后就是众人的惊叫声,拿手电和拎矿灯首先是攻击目标,瞬间之内四周光线顿时暗淡了下来,这怪物竟然有智力,知道先弄灭我们的光源!它好摸黑下手。
有手电掉在地上来回滚动并且熄灭,有伙计慌乱之中开了一枪,火光之下,我发现那怪物正移动到墨谷的位置!但是随之就是“啪!’的一声鞭响。
紧跟着那股让我熟悉的森然的阴寒之气就扑到了我的面前,我刷的一声就撑开了金刚伞,随后一股巨力撞在我伞面上,我被撞飞了出去!
我颤颤巍巍的探出头来想查看一下情况,但刚刚探出头就看到那怪物的那张惨白的长脸,还有獠牙上的鲜血!
它竟然就依附在我的金刚伞上!这一幕顿时让我目瞪口呆,另一边的墨谷正在向我扑过来!但就在此时。
“轰!”的一声巨响。
那怪物的脑袋突然爆炸,腥臭的汁液和黄红两色的液体溅了我一脸!那怪物额身体缩成一团滑了下去,我抹了一把脸,还沾着一团头发,忍不住恶心的爬到一旁呕吐起来。
开枪的人竟然是小马,他竟然就躲在我的旁边,而怪物因为我金刚伞的伞面能够反射光线,所以优先攻击我,这就给我小马开枪的机会。
怪物的尸体实在太恶心,众人谁都不愿细查看,而是跑向砖堆,东子的尸体还在那里!这一回我们险险环生,总算挺了过来,但小马的队伍有折损,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
“你看这个枯井有没有堵死?我怎么看不到一点光线照下来啊。”我终于止住了恶心呕吐,用清水洗了脸之后,问墨谷,他正在查看头顶上的枯井。
“没光线是因为现在是晚上。”墨谷说道。
第171章 离去之前()
我们干掉了怪物,却要伤心同伴的逝去,东子的喉部被噬咬断裂,人早就死去多时了,五个伙计当中最伤心的就是小勇和墩子,因为他们三个感情最好。
小勇的年纪在五个伙计当中是最轻的,所以他也哭的最伤心,我们默默地站在外面致哀,这一次行动对于小马等人来讲,等于是无功而返,对于我来讲却是找到了朋友,且朋友平安,即便是没有搜索整个区域,我也觉得知足了。
这一次的吕梁山区之行谜题很多,那么广大的地方,我们也只在很小的地方走过,墨谷和朱标曾经去过的地方我们根本涉足,但墨谷却成功的说服我们速速离去。
这个想法犹如那个怪物的头发一样缠在我的心上,为什么?为什么要匆匆离去?难道就是因为我们准备的不充分吗?
首先我在得知这里并不是一座古墓的时候真的失落了一阵,但随后也有点释然,可是我却想到,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该怎么跟告二爷交代?又或者,我该如何解开自己身上的谜题。
不对!这件事不太对,墨谷隐藏了很多的事情,我知道他有一些不得不隐藏的秘密,但他却忘记了,他当时带着朱标的,我完全有把我从朱标嘴里吧隐情套出来的。
在离去之前,我看向朱标,这小子明显是那种心里藏不住事的主,我决定从他身上下手,在离去之前我们需要解决一些事情,我不想背着疑问再来一次。
东子的尸体被被包裹起来,因为决定要带回去,然后后面还是有受伤的王宝柱,他的伤势很严重,伤口也被脏水沾了,为防止感染,不得不用掉了最后的抗生素,但他的情况很不好,必须送医院。
我询问了小马的意思,这一次无功而返对他来讲并不是太难接受,毕竟同伴的生命更重要,假如告二爷问起来,他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我们在砖堆的上方发现了大块的坍塌位置,根据分析,那是因为一座枯井的底部,但因为泥沙淤积所以被弃用了,可是在某次地下河水大量的冲击之下,井底坍塌了,也就是说当初这座井是打在地下河水充盈的地方。
但外面的人可能没想到,这条底下河是一种季节性的河流,一段时间有水,一段时间没水,这可能也是被弃用的原因。
黄河沿岸应该何种打的机井很多,但多是打在荒滩之上,因为历史上黄河改道了很多次,假如耕地距离河岸太远的话,沿着古河道打机井是用水的最佳选择。
所以我们头顶的这眼枯井就是绝对的出路,但也由此判断这里出去应该是黄河的古河道,但距离黄河也不会太远,假如我们真的继续沿着地下河道走,那么真的有可能会进入黄河河谷之内,那样的危险性会很大。
众人当中赵卫兵的身手最好,由他携带大量的绳索先从坍塌的地方上去,直接翻出枯井之后将绳索固定之后,我们随后上去。
赵卫兵的腰身很轻盈,因他他原来是在杂技团的,他很快就盼爬了上去,现在可能正是午夜时分,我看了看表,夜里两点多,现在无需解决电力,所以手电和矿灯都开着,一方面照明,一方面警戒身后和四周。
枯井的深度超过了六十米,加上底下的坍塌距离大概接近八十米,绳索勉强够用,赵卫兵很快就垂下了绳索,然后就是墩子攀爬上去,他们需要将东子的尸体和王宝柱先拉上去。
这是很费力气和时间的,上面的两个人显然也有点力不从心,无奈之下小马安排黄三和小勇也爬上去,他和我们暂时留在底下帮忙托一下。
王宝柱最后安然的被拽了上去,小马也松了口气,我对墨谷道:“你和小马先上去吧,我和朱标殿后,胖子的体重不轻,上面人拉起来会很费劲的。”
“胖爷虽然胖但是很灵活啊!”朱标显然不愿意听我说这话。
我从小马的手里接过短柄猎枪递给朱标道:“拍子撩拿好,你身手这么好,你要负责掩护我们的。”
朱标无奈,他有种自己被当枪使的感觉,而我给他使了个眼神,他就闭嘴了,于是墨谷和小马也抓着绳索上去了。
看着两人逐渐越升越高,我问朱标道:“跟我说实话吧,蘑菇小哥这次到底有什么收获?”
“哇,你猜到了啊?”朱标表示惊讶,但随即坏笑的说道:“我先不告诉你,蘑菇小哥真的有收获,但这里人多嘴杂的,他不好告诉你,我觉得还是让他告诉你吧。”
“我怕他跟我说的不尽不实。”我抬头看了看枯井的窟窿,小马和墨谷就快出去了。
“好吧,你既然这么在意这件事,我就告诉你。”朱标说道。
而在这个时候,枯井上面的绳子晃动,上面喊话让我们尽快上去,我对胖子道:“我先上,你在地下托着啊。”
“你哪手脚都不利索,别抓不稳掉下来砸在我身上啊!”朱标不太愿意在底下。
“好好,你在上面。”我不愿跟他争这个。
与是朱标抓住绳索开始往上爬。爬过那个坍塌的地点,上面井壁并不是太大,完全能够用双脚撑住。
“快说,蘑菇小哥到底得到什么秘密?”我在底下喘着粗气问朱标。
“他拿了一张玉瓦,好像还有一些发黑的竹简,我判断那东西应该跟先秦古卷有关。”朱标放低声音说道,枯井之内仍然会有回声,他也担心被上面的人听到。
“你怎么知道?”我不信。
“燕子哥,你也有点小瞧我了,蘑菇小哥拿到东西之后,脸上的表情足以说明一切了,你可别以为我看不出人家的脸色。”
朱标的话让我陷入了沉思,他将很有道理,看来我真的需要找墨谷好好谈谈了,就在此时我的脚突然一紧,那个力道很大,使得我不由的往下一滑,我低头一看,发现有大团的头发竟然缠住了我的脚。
我这一下惊得亡魂直冒,对着朱标大喊道:“快,快将拍子撩给我,赶快!”
“咋了咋了?”朱标急忙问道。
而在此时我脚下的力度加大,我已经抓不住绳子了,身体开始往下直掉……!
第172章 好吧,互动一下。()
第173章 从那里再开始()
进入十月份之后一天冷似一天,十月底的时候一场秋雨使得气温骤降,我缩在自己的房间里不出来,裹着毯子上网。
外面的店里孙涛仍然在打瞌睡,天气冷了,我担心他睡觉着凉,就从后面给他拿了一个电暖气,热热乎乎的让他睡,等下班他就知道外面有多冷了!想到这个我就捂着嘴偷笑。
上一次我外出之后回来已经在家呆了半个月了,这段时间很安静,没有人来找我,我应该安排的事情通过电话全都安排好了,所以我将所有人都打法给别人去干,我仍然是宅在家里,应该说是宅在房间里面不出来。
其实我并不是无所事事,而是在网上查阅了很多的资料,这里面除了寻找关于西域古代昆仑地区的风土人情和传说,还有就是我们发现的那个方尖塔。
但网上的资料并不全面,又全都是转载,有些珍贵的资料在网上是根本看不到的,古代西域地区尤其是昆仑山区的情况,往往都是一些神话传说,真正涉及到古文明的东西,根本不会出现。
至于方尖塔,这东西在古代的文明当中非常常见,有专家曾经说过,方尖塔非常符合现代建筑的一些特点和审美,并不简单是古代图腾柱,所以后世当中也有很多仿造的,像美国华盛顿白宫的前面就造有这样一座方尖碑。
方尖塔只是我们当初在看到那根方形石柱的时候的一种猜测,具体那东西是什么样子?我们谁也不知道,所以这东西到底是不是我们相像的样子?真的很难说。
不过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好像还真的没有发现过有这样的建筑样式,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历代建筑结构都非常喜欢使用木质的,石质的建筑材料很少用到,除了廊柱地基台阶之外,大部分的主体建筑多会是土木结构。
木就是木头建材,而土,则是指的泥土,中国古代陶瓷生产发达,甚至在秦代就从事过大规模的烧制砖瓦,所以建筑材料会用砖瓦和木料。
而范围的开采石料作为建筑材料则非常少见,这是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建筑方面发展不同的原因,所以中国古代虽然有许多非常精美和气魄的建筑物,最后总是毁于战火!而无法保存下来。
这一点不同于西方,西方的建筑受古希腊古罗马甚至是古埃及建筑特色的影响,很喜欢使用石料作为建筑材料,虽然历经战火和时间,保留下来的古代石头建筑群也很有气势,成为后世的遗迹。
这一点中国能够留下的就很少,历史上最著名的阿房宫,秦代宫殿群,汉代的宫殿群,乃至唐代的宋代的大型宫殿群都无法留下来,项羽那个二球一把火就将人类建筑的结晶阿房宫烧了,而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二球层出不穷。
方尖塔这样的石头建筑,受建筑材料和建筑思维的影响,应该注定在中国不会出现,可是在吕梁山的大山深处的山洞之内,却有这么个东西,的确是让人匪夷所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