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们走的这条路一年几乎也没什么车辆经过,但我们还是在前面看到堵车了,一大群人围着看,原来是出车祸了。
我们停下车,上前去看,发现一辆体型很大的suv可能是上面掉下来的,现在四脚朝天的躺在下面几十米深的沟里面,那辆车基本上摔得四分五裂了,幸运的是没有发生油箱爆炸,但里面的人估计全完了。
楚五爷脸色阴沉的看着那辆车,周围的人都在看,议论纷纷的,还有掏手机打电话给交警部门,这地方丘陵纵横,手机信号很弱,打通电话,交警赶过来也不知道会啥时候了。
“五爷,要不要下去看看?”小马问道,道路前面二百米左右有一个人工修建的石阶,费点力是能够下到沟里面的,但小马究竟要看什么?楚五爷想来也知道,他的独眼翻转,似乎正在思考什么
第240章 米仓走廊()
车祸现场,有热心的司机正在疏导交通,这里的地势险要,似乎每年都有车祸发生,经常跑这条线的司机似乎司空见惯,前面的车辆在慢慢的开动了,但要轮到我们还有点时间。
趁这个功夫,墩子主动要求下去看看,那辆ruv的样子对我们来讲并不新鲜,但对于楚五爷来讲,在这个地方出现这种车辆,肯定是值得怀疑的。
墩子的动作很快,一会就下到了沟底,在底下观察了片刻之后,他再次沿着石阶回来了,小马伸手把他拉回来,同时问道:“怎么样?”
“三个男人,全死了!穿着登山用的防寒服,我看到他们带着武器,不过我没动。”墩子说道,他这一趟来回气都没有大口喘。
“不像是雷子吧?”我插口道。
“不像。”墩子很肯定的说道,众人都明白我的意思,这些人携带武器排除公安人员之外,那么身份就很可疑了。
“他们的行李都散了,我看了一眼,好像是什么外国的牌子。”墩子补充道。
“你没看行李当中有些什么特殊的地方没?”朱标插嘴道。
墩子想了一下道:“一大堆吃的东西,还有酒,两个大包都破了,其中里面好像是一堆电子器材的东西……我没太看清楚。”
“看来人家动作挺快啊,哼,动作快,准备充分又怎样?照样去不了那地方。”楚五爷冷哼说道。
“五爷,你知道那些是什么人了?”小马问道。
独眼楚五点点头并没说什么,想了一下对我们道:“按计划我们继续走。”
狭窄的道路慢慢的通畅了,我们的车也经过了这一地段,开始向着前面继续开,车行道下午的时候我们经过勉县,明天要赶到夹头沟,那里就是楚五爷安排获得给养和装备的地方。
但是晚上的时候,卡车之内的那些麻袋和编织袋就被换掉了,变成了另外一些麻包,楚五爷的手下此时也这地路面固定下来,原来路上跟着的两个人离开了,不知道是不是独眼楚五的安排。
留下的了人有三个,之前我们见到的那个中年人还有另外两个年轻人,中年人叫做吴海勇,人称勇哥,此人满身都是伤疤,眼神阴鸷不太爱说话,另外两个,一个叫袁海滨,一个叫赵林,都是很精壮的年轻汉子,但说话的口音却像是沿海福建那一块的人。
现在我们这个九人队伍队伍组成了,可是卡车内的装备被朱标打开之后我们都愣住了,这算什么玩意?纤维被子,普通的麻绳,普通的刀具,洛阳铲都没有,更没有火器枪支,更离谱的是,里面还有一大包的妇女卫生巾!
朱标叫起来问道:“怎么回事啊?,咱们这是去发妇女劳保用品还是怎么地?”
对此独眼楚五之说用起来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他手下的吴海勇等人,将一大包的辣椒还有暖壶之类的东西装起来,抬起眼看了我们一眼,都不说话。
墨谷的意思是一切按照人家的安排来就行了,小马也没意见,我和朱标无奈,现在没有武器是最大的麻烦,看来需要解决这个问题才行。
第二天我们就赶到了夹头沟,小马有点焦虑,因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告二爷的任何消息,我们现在已经身在山区了,这里竟然有个联通的基站,可是要命的是,我的手机使用的是移动的信号,这等于我们从现在开始,已经彻底跟告二爷他们失去了联系了,好在之前小马已经告诉告二爷,我们此行的落脚点。
夹头沟的村民对我们这些人根本见怪不怪,原来最近几年经常有一些自驾游的驴友来到这里,目的似乎都想去龙门那里,甚至也有登山者前往摩天岭的。
夹头沟的村民不多,但却有两三个马圈,里面圈养着一些云南马,原来周围的山路南行,要想上山需要骑马才行,村里还有一些人专门给人当向导。
村里没招待所,没找到地方住,只好去敲村委会的门。村支书倒是很热情,给我们找了间守林人的临时空木房子。我们付了钱安顿了下来,在村里呆了两天,租好了马,几经辛苦,准备第二天动身。
晚上我们坐在木房子里面围着火塘说话,这个时候独眼楚五才对我们脸色少稍好一些,因为我将自己带的一瓶洋酒送给他,火光映着他的脸,我发现这个楚五爷的脸上竟然没有皱纹,但额头却有着深深的皱纹。
独眼楚五说道,寻龙容易点穴难。《葬经》上说,三年寻龙,十年点穴,定一条龙脉最起码要三年时间,但是找到宝眼要十年。这一过程是非常严格的,既然我们知道了龙头所在,只要进到山里,自然能够找到宝眼的位置。问题是,怎么进到山里去,这里不比其他地方,雪山太高,一般猎户不会去那种地方,守林人也到不了雪顶,要找一个向导恐怕很难。
好在那个地方十五年前他曾经去过,所以,上摩天岭是假,真正的位置确实在米仓山上,要到那里必须要走米仓走廊才行。
“到了这里我也不怕跟你们说实话,我们不穿过河谷平坝,是到不不了哪里的,可是沼泽雪山却都需要过的,危险性自然不必说,这个斗有些名堂,告二爷也没有跟你们说,但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们了。”独眼楚五喝了一口酒道。
小马和我对视了一眼,还没说什么的时候,突然传来敲门声,我们全都紧张起来,吴海勇翻了翻眼睛,示意身边的袁海滨去看看。
袁海滨站起来去开门,然后声音不大的与外面人交谈了几句,回来对楚五道:“外面有个人想要给我们当向导。”
独眼楚五嘿嘿一笑道:“那人是什么路数?”
“是个彝子”袁海滨说道。
“给他几十块钱给我送些蔬菜和水果就行,就说我们不需要向导,就在附近玩玩。”楚五吩咐道。
袁海滨点头出去,朱标问道:“怎么还有彝族人?”
楚五白了他一眼道:“有什么新鲜,不但有彝子,还有回子和藏胞,这里是就是个多民族的区域,向北走就是秦岭山脉,翻过秦岭就是八百里秦川。”
第241章 沼泽()
独眼楚五爷为我们普及了一下地形方面的知识,因为我们现在属于四川省的广元市的区域范围,所以虽然靠近了川北的边缘但仍然是在广元。
这里处于四川北部边缘,山地向盆地过渡地带,摩天岭、米仓山东西向横亘市北,分别为川甘、川陕界山;龙门山北东一南西向斜插市西;市南则由剑门山、大栏山等川北弧形山脉覆盖广。地势由北向东南倾斜,山脊相对高差达三千二百余米。
摩天岭山脊海拔由西端最高点三期七百八十七米也就是大草坪,向东下降至两千八百多米,向南则急剧下降到七八百米左右米。龙门山接摩天岭居青川全境及利州区西部。
纵观这里的山势的走向,我们要走的米仓走廊相对海拔较低,其余的地方却是还把三千米以上的地方,对于我们这样常年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人来讲,这的确是个挑战。
米仓山居朝天区全境旺苍县城至广元一线以北,山脊海拔从北向南由二千两百七十六米名叫光头山。从这里下降到一千多米的石家梁,坡面多在二十五度以上,山顶浑圆。河谷深切相对高差一般在五百到八百米间。川北弧形山脉居元坝区、旺苍县城以南,及苍溪、剑阁两县全境。
在龙门、米仓山前缘与盆北弧形山交接地带,形成了一条狭长的山前凹槽。称为“米仓走廊”。范围东起旺苍普济、西至下寺镇,东西长一百多公里,南北宽五公里,其中堆积地形较为发达,呈现河谷平坝之景观。
这里的河谷切割亦深,多呈“v”形。相对高差在二五百米米间。山顶平缓,多呈台梁状,坡面一般很小,但这是在雪线以下的区域,曾经的河谷低洼地,形成的有沼泽的地势。
“这里以西到横断山脉,往东跨山界,这么大一片区域可是不简单的,在古时候曾经是苴国的地盘,你们谁知道苴国啊?”独眼楚五此时卖弄起来。
我说道:“苴国,是不是四千多年前的那个苴国?好像遗址就在昭化古城那里吧?”
西周的时候,巴、蜀、苴、氐的先民们在嘉陵江、白龙江合台地上,建立奴隶制式国家“昔阝”。春秋战国的时候,为蜀王领地。开明氏蜀王,“别封其弟于汉中,号苴侯”。以葭萌,就是今天的昭化镇为都邑。在当时的川地域的知名度仅次于巴和蜀。
而在公元前三一六年,因“苴蜀相攻击”,秦惠文王趁机伐蜀并苴,秦吞苴、伐蜀、灭巴,在苴侯都邑设葭萌县。
而这个公元前三一六年,也同时是古蜀国和古巴国覆灭的时候,在历史上是被记录的很详细的,作为巴蜀之地的整个文化发展和历史发展的重要时刻,很多考古方面的人对此都非常熟悉。
我不是考古专业人士,但对此也很熟悉,一般人对那些从事古玩和古董行业的人都觉的他们很灰色,而我恰恰喜欢这种灰色的身份,太白了你赚不到钱,太黑了你就离进监狱不远了,现在我感到我是百分百上了公安的黑名单了,想想都觉得挺郁闷。
我之所以那段历史熟悉,就是因为去年做的一单生意,而物品据称是三星堆的文物,现在我对此很懊悔,为了分辨真假,我做了很多的功课,到最后被确定是赝品,明知道是文物而我却很贪心,那次事件是个教训,对我来讲,我决不允许自己倒想完全的黑或者完全的白。
听到我能说出苴国来,独眼楚五对我点点头,他说道:“很多人以为我们这次下的应该是苴侯的斗,殊不知,苴侯那时候虽为王侯,但却没有什么大魄力,他们死后都是直接埋在土里面的,苴侯墓早就被盗了多少年了,而我们这次要去的那个穴,属于秦代末期。”
朱标插嘴问道:“那是谁的斗?”
独眼楚五摇了摇头道:“我那一次走的不是这条路,当初有人告诉我有一个非常牛逼的穴,我想也没想就跟着去了,那一次我走的是秦岭,但是谁知道路上怪事太多……最后那个知道穴位具体地方的人也死了,后来我从两面勘查地形走了两次,基本上确定了位置,我不管是谁的斗,这辈子我一定要下去看看,哪怕以后死了也闭眼了。”
独眼楚五爷今天的话有点多,但也给我很多信息,他曾经经历过的事情,想来就是他以现在这种年纪仍然念念不忘的原因了,作为外八门的老人,此人身上带着太多的秘密了,而且此人能够与鬼神沟通,用墨谷话来讲,“他很厉害”。
赵林说道:“老爷子,早点睡吧,明天要过沼泽,肯定很辛苦的。”
……
第二天一早,我们骑着马就出发了,云南马的个子很矮,身材高大的人骑上去两只脚都会挨到地上,但这种马去好在吃苦耐劳,我们九个人十二匹马,驮着行李装备,浩浩荡荡的向着山里进发。
一天之后,我们翻过一处山拗口,等于越过了龙门山,前面就是山体斜坡和宽阔的米仓走廊了,这个走廊曾经是古河道,又受到两侧山体溪流的冲刷,所以有的地方显得像个峡谷。
一开始我们骑着马可以沿着山坡一侧的土路行走,到后来,山坡变陡,我们就下了马,直接进入了米仓走廊的古河道,旁晚时分走到了这个走廊最快阔的地方。
前面有一些稀疏的植被灌木,但直接靠近雪线,地上有斑斑的白雪,我们拿着望远镜看了看,发现地上有波光闪现,独眼楚五告诉我们,那里就是沼泽,原来可能还是一个积水湖,现在已经干涸成了沼泽了。
由于天色将晚,我们就在原地宿营,等到第二天的时候再过沼泽,沼泽这种地形说起来算是非常危险的,这一点不用独眼楚五给我们科普我们也知道,带着马匹怎么才能穿过这片沼泽哪?
墨谷始终不吭声,似乎对于独眼楚五的安排很有信心,只有小马显得忧心忡忡,而我知道他在担心告二爷他们,按照计划,我们早就该汇合了,但是到现在,告二爷的队伍连影子也没看见
第242章 狼群()
晚上宿营我们没有生火,因为有足够的电池,最难得的是独眼楚五这会带来了几桶煤油,甚至还有那种煤油灯,点燃之后挂在帐篷外,光亮足够。
之所以没有生火,主要是能够烧火的枯枝干草实在是太少了,沿路根本就没有发现多少,这里是雪线之下的一条古河道,沼泽的位置上倒是有些植被灌木,但这黑乎乎的夜晚,谁没事去沼泽溜达?只为了找些烧火的干柴吗?
帐篷是两个大帐篷,我们全都缩到睡袋之中,令我们想不到的就是这个睡袋,竟然是那种能够充电加热的型号,夜晚降临之后,气温下降到零下六七度,有了这种睡袋还真是能够睡得很舒服。
十二匹马就围在帐篷外面,云南马耐寒耐高原缺氧的反应,现在都安静的啃食着地上斑驳的黄草,但是没过多久,这些马就开始躁动起来,并且有的出现惊叫的声音,而且拼命开始挣缰绳。
大家发现不对劲,反应过来立刻朝外围看去,这次才发现外面果然有情况,我爬起来朝外面一看,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
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