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诡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官诡印- 第4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进京不久。恰逢一年一度的花灯会,那日我被江夏河拉着去游玩,最终连答二十一道灯题,成了当夜的花王,那时莫兰也在台下,因为圣上恩宠,所以特准她出宫玩游,弥留之际她笑着对我说,说她见到我的第一眼起,就感觉很熟悉,似乎上辈子曾遇到过我,只是结局未能在一起。所以上天让我们再度相遇,弥补前世遗憾。

    她还说,那夜灯会人多,她和侍卫被人流冲散,身边仅剩一侍女,结果行至偏僻处受到地痞调戏,我和江夏河恰好路过,解了危局,那时她就更加认定,她和我之间有一种冥冥中的缘分。

    回宫后,莫兰一直在打听我的消息,等我高中状元的时候,圣上曾开玩笑,说要将我点为驸马,未想莫兰一口答应。

    每当我想到这些,总会心如刀绞,我曾对莫兰说过,我欠她的会用余生来还。她也痴痴的笑着,说好,然而天不遂人愿,我刚懂得珍惜,它便将莫兰从我身边夺去,我也开始悔恨。悔恨早年前为何对莫兰如此冷淡。

    人总是这样,只有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安葬好墨兰后,金小发问我,孩子的名字起好了没,我说起好了,男孩叫繁弱。女孩叫忘归,金小发愣了愣,说忘归不是不吉利吗?我看着乳娘怀里的孩子,看了许久才扭头看向他,说我的女儿叫莫忘归。

    莫兰死后,圣上罢朝了三天,回来后对我的态度重新变的十分冷淡,对于这一切转变,我都默默忍受,其实我已经厌倦了这一切,厌倦了朝堂上的反复无常,我开始懂得了李林涵对我的教诲。于是未过几天,我上书请求辞官归乡,而圣上却驳回了我的请求,这时我才知道,圣上并不打算放过我了。

    时间又过了几个月,朝堂上却发生了一件大事,右副督察御史江念越被人弹劾,列出了条条铁证,指出其收了巨额的贿银,此事让圣上震怒,严查下发现证据属实,于是江念越便被打入天牢,责令秋后问斩,而督察院右督御史江夏河,上书替其弟求情,却也被盛怒下的圣上罢了官,顷刻间,昔日一手遮天的江家双龙陨落,朝堂上人人叫好。

    江夏河离京的前一天,我前去相送,许久不见,江夏河须发斑白,面容极为憔悴,见昔日好友沦落至此,我心里有些难受,也有些感慨,江夏河锋芒太盛,不懂收敛,在朝中树敌颇多,一旦露出破绽便被人群起而攻之,虽位高权重,却也如无根之萍。

    “既闲兄,我忽然想明白了一个道理。”走了许久,江夏河忽然抬头向我说道。

    我愣了愣,道:“什么道理?夏河兄请讲。”

    江夏河仰天一叹,道:“昔日我总想将这朝堂之上的蛀虫老虎统统抓起来,但却未曾想过,这朝堂和一张桌子是一样的,你即便擦干净了,过阵子还是会落上一层灰尘,擦不干净,洗不清白。”

    我沉默片刻。道:“如今讨论这个已经毫无意义了,夏河兄,你有什么打算?”

    江夏河看了眼身后的马车,黯然道:“还能有什么打算,把念越送回家乡安葬后,我也要落叶归根。再不涉及这庙堂之争了。”

    说到这,江夏河有些担忧的看了我一眼,道:“既闲兄,圣上如今对你的态度转变你也感觉的到,京城绝非久留之地,你还是趁早脱身吧。”

    如今距离莫兰死去已经过了快两年了,但想起往事我依旧隐隐作痛,强笑一声,我看着江夏河,反问道:“夏河兄,你觉得我如今还走的了吗?”

    说着,我看向东南。有些眷恋的道:“况且,她就在这,这就是我的家,我如今还能去哪?圣上要我的命,我给他便是,繁弱和忘归是我和莫兰的孩子,我即便死了,他也不会拿这两个孩子怎么样的。”

    江夏河沉默良久,最终轻叹口气,看着面前的官路低声道:“既闲兄,此去一别,我们怕是不能再相见了,想当年我们同来京城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只是如今却犹如条丧家之犬,若是能重来一遍,我绝不会赴京赶考,只愿在家中当一安乐公。”

    要是能重新来过,也许,我也不会来这京城了吧,若不是我,莫兰也许就不会死,若不是我,宋明君也不会黯然离去,算下来,和我想要白头偕老的女人,似乎没一个有好下场的。

    身旁的江夏河没能察觉到我的情绪,他回头最后看了眼京城,道:“行了,就送到这吧,既闲兄,你,好自为之,希望我们还能有机会再见,毕竟你是在我在京中的唯一一个朋友,来这京城中我所做的一切都是错的,唯一没错的,就是交了你这个朋友。”

第八百三十五章 往事如烟() 
江夏河走了,我在京中也就剩下了金小发这么一个朋友,正当我在家中安心等待,已经做好了圣上将我调到不毛之地的心理准备时,圣上的决定却出乎了我的意料。

    圣上并没有如我想的那样,让我为其守牧一方,而是让我接替了江夏河的空缺,继任督察院右督察御史的职位,这让我心里愈发地凉了。

    右督察御史,正二品,位高权重可以监察百官,看似风光无限,但坐在这个位置上,要么和权贵虚以委蛇,要么便如江夏河一样,成为圣上手里的一把刀。

    圣上如今将我调到这个位置上,显然不会允许我保全己身,而是要像江夏河一样。像李林涵一样,与朝野上的百官为敌。

    长叹口气,我跪在地上谢主‘隆恩’,只是心里一片死灰,我知道,踏上这条路后,我不可能得到什么善终,要么中途被政敌抓到把柄,提前陨落。要么便和李林涵一样,卸任后遭受旧敌报复。

    在圣上的频频暗示下,我屡屡弹劾朝中大臣,以维系圣上想要的平衡,圣上虽然如愿了,但我也如昔日的江夏河一样,百官畏我,恨我,明面上对我假意奉承,背地里却恨不得将我扒皮抽筋,对于这一切,我只能认命般的沉默以对。

    昔日金小发说我是文曲星下凡,但我感觉自己更像是扫把星,在我四十九岁那年,一日外出时忽有刺客行刺,万般危急之下金小发舍身殿后,自己却死在了弓弩之下。

    安葬金小发的那天,他的妻子和儿子金文轩在我身旁哭泣,我也站在坟头泪流不止,自小金小发便在我的身旁,哪怕进京赴考时也始终伴我左右,几十年来我们不是兄弟更甚兄弟,却未想到他竟因我而死。

    在我如李林涵一般,已垂垂老矣之际,圣上驾崩,新皇登基。我仿若看到了一线曙光,立刻上奏想要乞老归乡,新皇知道我,似是因为怜悯,终于准奏,跪在朝堂上的我听闻后泪流满脸,忽有新生之感。

    新皇登基三年后,一辆马车缓缓驶到了张既闲的家乡,从车上下来一位老人和一位中年人,老人自下车后便激动无比,眼神不断打量着四周,而中年人小心翼翼的扶着老人,似是生怕后者出现什么意外。

    “张叔,您慢着点,可得当心点身子。”中年人苦笑道。

    老人摆了摆手。道:“不碍事,到家了,想四处看看,文轩,这就是你爹和我当年的家乡,我们俩就是从这出来。赴京赶考的。”

    说到这,老人的脸上出现了一抹许久未见的笑意,连整张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

    中年人点了点头,笑道:“您在京城天天念叨着要回来,要不是忘归姐和繁弱哥忙,肯定得跟着您一起回来。”

    老人轻叹口气。道:“他们还年轻,我是大半截身子要入土的人,自然想着要落叶归根。”

    中年人默然。

    不久后,老人站在两座坟前,哭的已成泪人,旁边的中年人想要劝。但挣扎良久还是轻叹口气,消了念头。

    “爹,娘,不孝子张既闲回来了,这些年让您二位受苦了,孩儿不孝。”

    跪在坟前,老人对着面前的两座孤坟自言自语了许久,直到中午才艰难的站起身,道:“爹,娘,孩儿去给许先生认罪,您二位别急。待孩儿去了地下,要打要骂随您二位。”

    说着,老人在中年人的搀扶下一边转身,一边道:“文轩,回去打听打听,是谁在我不在的这些年给我爹娘上坟,我要好好感谢感谢人家。”

    中年人忙应了一声,从来时便见这两座坟上连一根杂草都没,两侧还有烧尽的纸灰和香烛,一看就是有人来经常打理,只是中年人内心很纳闷,究竟是谁,会在张叔人在京城的时候替他打理双亲的坟墓呢?

    然而,在早已物是人非的村中问了许久,都没人能给出一个答案,无奈下之二人只能离开,只是上了马车,老人却对马夫吩咐道:“调头。去许安城。”

    中年人愣了愣,道:“张叔,去许安干嘛?咱们不是要回京城吗?”

    老人摇了摇头,并不愿多做解释,只是神情中却带着一丝紧张和期盼,看的旁边的中年人是目瞪口呆。要知道,他还是第一次见这个曾经显赫至极的老人露出这副神情。

    到了许安,老人去了很多地方,打听一人下落,只是却毫无收获,在许安待了几天。最终也只能无奈的放弃。

    出了许安,中年人见老人眉头郁结,似带着一丝遗憾的样子几次想问又不敢问,最终他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看到路边有一茶馆时忽然让马夫停下车,对着一旁的老人恭敬道:“张叔,正午炎热还是在茶馆里面歇息一会再走吧。”

    老人心不在焉的点了点头,和中年人一起走进了这家茶馆,茶馆不大,却极为干净,因为正是炎热的时候,所以茶馆里人满为患。这二人找了一个地方坐下后,中年人看着四周笑了笑,道:“张叔,您看这家茶馆的老板娘也是个能耐人,一个人就能将这个茶馆打理的井井有条。”

    老人回头看了一眼,只见柜台后面正站着一个妇女,看上去岁数和他差不了几许,只是年纪虽大人却显得极为精神,不时还和熟客大声调笑。

    老人摇了摇头,随即泯了口茶就将目光放到了别处,中年人也知其心情不好,于是便没有再言语。

    过了正午,太阳已没那么毒了,正当二人要走之时,老人却心中一动,来到老板娘的面前后从怀中掏出一块泛黄的巾帕,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向其问道:“掌柜的,您可听说这许安城中有一叫宋明君的女人?年纪和我差不多大。”

    老板娘磕着瓜子的手顿了顿,接着看了老人一眼,若无其事的问道:“叫宋明君的姑娘没有十个也有八个,我怎么知道客官要找的是谁?”

    老人眼睛一亮,似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急不可耐的道:“她爹是医师,她年轻时名气也挺大的,人们都说她长的漂亮,冠盖许安满芳华。”

    老板娘沉默片刻,接着笑了笑,道:“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听过,据说老早就嫁给了一个秀才,后来那个秀才考中状元了,当了回陈世美,她心灰意冷就回娘家,没过多久就改嫁了。”

    “改,改嫁了?”老人愣了愣,回过神后忙问道:“那,那她现在住什么地方?过的还好吗?”

    老板娘点了点头,道:“据说过的不错,但她住在什么地方我也不清楚,怎么,你认识她?”

    老人失魂落魄的看了眼手中巾帕。喃喃自语的道:“过的不错就好,过的不错就好…;…;”

    说罢,他摇了摇头,道:“没事了没事了,掌柜的,真是多谢您了。”

    老人缓缓走出茶馆。回到了马车里,过了不多时,留在后面结账的中年人就回来了,他一进来就哈哈一笑,对着老人说道:“张叔,今天真是碰到好事了,刚才您一走,那老板娘就给我们免了单,说什么今天高兴!”

    老人愣了愣,随即不敢置信的抬起了头,连手中的巾帕,都不知何时掉到了地上。

    几年后。张既闲在儿女的陪伴下,最终病死在了床上,新皇赐谥号为忠,并葬在长平公主的坟旁,只是据后人说,张既闲临终前手里紧紧握着一张巾帕,眼睛却盯着墙上的长平公主画像泪流不止。

第八百三十六章 梦醒时分() 
时光匆匆,当人们渐渐淡忘了张既闲这个名字的时候,却有一个孤独的灵魂在时间长河里挣扎。

    他做过行医,走贩,甚至是乞丐,但也光宗耀祖过,曾是富甲一方的巨商,也曾是让敌国闻之胆寒的大将,他每一世身份不同,外貌不同,名字也不同,但相同的是那身躯里深藏着孤寂迷茫的灵魂。

    不,曾有几个人似乎和影子一样,无论他身份如何,年岁如何,都会在一个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出现在他生活中,每当遇到这几个人的时候。他眼中的迷茫愈发浓郁,内心的悸动也愈发激烈。

    一直到第十世,他成了一个被路过老道收养的道士,也许是命运的捉弄,这一世他也叫张既闲。

    世道动乱,烽烟四起,收养张既闲的老道在临死前,给予了张既闲一把剑,那是一把平平无奇的剑,老道却慎重无比,似乎将其视作自己的生命。

    “这把剑叫为武,天道为和,止戈为武。我师傅将它交给了我,如今,我将它交给你,从今往后,你就是为和观的观主,无论今后你去向何处,切要记得,慎起干戈,止戈为武!”

    这是老道交待张既闲的话,说完这句话后没多久,老道便驾鹤西去,张既闲处理完老道的后事便孤身下山,行使一个道家弟子的使命。

    因诸侯争霸妄动兵戈,外加上各地流寇为害乡里,致使天下百姓民不聊生,见神州动乱,魑魅魍魉趁势而起。

    张既闲手持为武,一路游历神州大地,他仗义勇为,他斩妖除魔,途中他遇到过一只灵狐,也遇到过一个侠女,他们结伴而行,曾并肩作战,曾把酒言欢,但命运捉弄,这三人最终分道扬镳。

    十年后,为和观中,月色凄凄,映衬出一丝不详,观中槐树前有一具狐尸,雪白的皮毛尚带着温热的血迹,张既闲瘫坐在地,他怀中抱着一个女人,为武剑插在女人的腹中,他颤抖着手。脸上带着泪痕,看着怀中的女人眼中带着一丝憎恨,也带着一丝痛苦和不舍。

    “你毁了我的一切,我也毁了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