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杨成轩只是寒门出身,当初又只是小小的县令,杨氏上面还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即使杨成轩夫妻二人再怎么疼宠小女儿,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紧着她。
再有,杨氏佩戴的那枚暖玉乃是杨家传家之宝,为了保住她的命传给了她,如果再格外偏宠她的话,她的兄弟姐妹肯定会不答应。
所以在纪周偶遇貌美柔弱的杨氏并提出求娶后,杨氏自己也同意嫁到永泰侯府当继妻。
一开始由于杨氏貌美,纪周也着实宠爱了一阵。但由于她身体总是病歪歪的,有很多时候无法满足纪周的要求。那个小妾身份比较特殊,乃是纪周的表妹,老夫人的娘家侄女。渐渐地,在老夫人的帮助下,纪周就又重新回到那个小妾的怀抱。
纪允连最后总结道:“所以说,不光是我爹想要把世子爵位给我那个庶兄,就是连我祖母也是一样。”
“那在这么要紧的时候,你怎么会来雍城?”王明然问。
“是因为被羲和郡主逼得紧了。”纪允连并没有隐瞒,“晚辈怕她做出什么不合时宜的举动从而逼迫晚辈就范,所以不得不以读书为名来到雍城。”又坚定道,“比起世子爵位,远离羲和郡主对于晚辈来说更要紧些。”
“那你应该知道,”王明然紧紧盯着纪允连,“我们家期期即使是与你假定亲,我们一家也将因此事而得罪太子。”
“晚辈对此深感歉意!”纪允连赶忙站起身朝众人拱手,“但晚辈实在想不出整个大明还有谁家,比你们侯府在皇上和太子面前更能说上话。”
“行了。”王宏哲摆了摆手,“你也不用给我们一家戴高帽,既然老夫已经答应了你的事,就一定会去做。”
“晚辈先谢过老侯爷!”
“坐吧。”王宏哲冲纪允连说完看向王慕妍,“期期,依你之见,这件事要如何解决?”
“祖父莫非是要考校孙女?”王慕妍调皮地眨了眨眼,“孙女都能想到的事,祖父和爹,还有纪二公子、大哥又岂能想不出?”至于她小弟,可以直接忽略。他还没有那个脑子想这样复杂的问题。
“哈哈哈,”王宏哲大笑了起来,“就当祖父想要让你卖弄好了。”
这话也太直白了吧?王慕妍暗地里摇了摇头,嘴上却道:“孙女想过了,这件事最好能想出个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
“哦?怎么个一劳永逸法?”王宏哲兴趣十足。
“那就是给纪二公子那位庶长兄来个釜底抽薪。”王慕妍并没有继续卖关子,“我们之前都纠结在袭爵嫡子的排位上。可是却忽略了他这位庶长兄记在他嫡母名下是否合理?”
顿了顿接着说道:“按照本朝律例,只有当各家没有嫡子时,庶子才被允许记到嫡母名下认作嫡子。可是永泰侯府明明已经有了嫡子呀,那这个庶子如果再记在嫡母名下,那就是以庶代嫡,欺骗世人!欺骗朝廷!欺骗皇上!”
“到时候什么世子爵位,就是连他永泰侯的爵位一并保不住。”王宏哲嘴角笑意更大,“哈哈哈,这确实是个釜底抽薪的好办法。只要有纪二公子在的一天,永泰侯府那个庶长子,就一辈子休想成为嫡子。”
王慕妍扭头看向纪允连,“不过,即使我们侯府以这个名目帮你争到了世子之位,但却将你的性命推到了悬崖边缘。如果你爹他们还想要帮你那位庶长兄争夺世子之位的话,那么就只有一条路,就是让你这个嫡子在这世间彻底消失。”
纪允连心存感激道:“多谢郡主提醒!这一点我早就已经想过了,我能依靠你们侯府一次,但不能依靠你们侯府一辈子。余下的事,还是交给我自己处理好了。”在人家长辈面前,总不好叫她乳名,所以又叫回了郡主。
第十一章 欲赐婚()
“那儿子回去后就给永泰侯去信。”王明然看向坐在上首的老侯爷,“先跟他说一下两家结亲之事,再谈一下爵位的事儿。”
“嗯。”王宏哲点了点头,“奏折就不用了。还是给皇上写封密信,告诉皇上期期退婚又定亲之事吧。”即使皇上有的是方法了解一众大臣家中发生之事,但他们主动去说显得更尊重。何况,皇上对于王慕妍的事向来比较关心。
“那太子那面呢?”王明然问。
王宏哲犹豫了片刻,道:“也去封信吧,就说等羲和郡主成亲时,咱们侯府会准备一份大礼给她填妆。另外,太子不是喜欢字画吗?把高皇后曾经画过的一幅扇面送与太子。”
“祖父!”王慕妍吃惊地站了起来,“难道就不能换一幅字画吗?”
每一个在藏宝书院念过书的学子,在他们没有发迹前,都被要求给藏宝书院留墨宝。等他们中有人发迹后,他们曾经留下的墨宝就会被文国公府珍藏。所以说,他们家最不缺的就是开国至今一众名人留下的字画。
高皇后对于他们一家来说的地位毋庸置疑,她留下来的物件更是被精心收藏。往往只在高皇后的忌日,一家人在缅怀她时,才有幸得见。
她的字画自成一派,尤其是人物画像画得是格外传神和逼真。这一点让同为穿越者的王慕妍拍马都赶不上。
“高皇后的东西给了太子也不算给了外人。”王宏哲苦笑了下,“太子殿下一定会更加珍惜和爱护的。”
听了王宏哲的话,纪允连心情十分复杂。就为了他的小算计,文昌侯府竟然连高皇后的遗物都要送出。
“晚辈……”
王宏哲一摆手,打断了他的话,“你什么都不用说,我们这样做可不是为了你。”
“晚辈明白。”纪允连一拱手,“但文昌侯府这份恩情,晚辈记下了。他日若有机会,一定会加倍报答。”
王明然笑着接过话头,“莫要谈什么恩情和报答,咱们只是各取所需罢了。”
以前“各取所需”这话纪允连也提到过,但眼下竟然有种被打脸的感觉。想人家文昌侯府都是些什么人?还能看不出他一个小辈儿的小心机?枉他之前还暗自得意,人家做这一切不过是为了王慕妍。
之后,纪允连和付明泽都被王明然安排进了藏宝书院,成了那里的插班生。不过一个是“天地玄黄”四个等级中的最高级“天”级班,一个是在最末的“黄”级班。
永泰侯纪周在收到王明然的信后,仔细琢磨了一番信上的内容,觉得他所言并非是危言耸听。
尽管纪周的娘老夫人庄氏和他那个小妾小庄氏,都劝他再等等,但在他只因为一件小事就被孝淳帝责骂后,立马上书皇上给纪允连请封了世子之位。
随后这个世子爵位被批复之快完全超乎了众人的想象。只是在第二天,御书房那面就拟好了圣旨,赐了下来。
更加超乎文昌侯府想象的是,连同这份圣旨,老皇帝还心血来潮想要给纪允连和王慕妍赐婚。
“什么?赐婚?”王慕妍在听到这个消息后震惊得无以复加。老皇帝莫非是太闲了不成?连这事儿也要管?那她将来还怎么和纪二退婚?
“郡主,”锦绣继续回禀,“宫里来的马公公还在等着老侯爷答复。另外他还说,要代皇上见见您,看您身体恢复得如何?”
马公公是代替皇上前来,怠慢不得。王慕妍赶忙叫锦绣几人帮着梳妆打扮。随后匆匆去了王宏哲的外书房。
还没进外书房,就听里面时不时传来愉悦的笑声。意味着里面交谈甚欢。
不过也是,马公公人称笑面虎,不管和谁说话,都一副和颜悦色的模样。但熟知内情之人却知道,这人就是皇上手中的一把刀,有很多不方便朝堂上解决的事情,都由他来做。其心狠手辣的程度可见一斑。
“马公公。”一进到里面,王慕妍笑着朝马公公调皮道,“许久未见,不知道马公公可还记得明霞?”
“哎呦我的郡主!老奴就是忘了谁,也不能忘了郡主您啊!”马公公说着话,上上下下打量了王慕妍一番,“依老奴看,郡主不但身子骨养好了,就连个头也长高了不少。模样更不必说,那在咱们大明贵女中,绝对称得上是数一数二。”
说到这儿,他又扭头看向早早被叫过来的纪允连,“别说,明霞郡主和纪世子还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要不然皇上怎么想着好事要成双,想要再下一道赐婚的旨意呢。”说完,哈哈大笑了起来。
“马公公就少取笑了明霞了。”王慕妍装出一副娇羞的模样。
“那丫头面子矮。”王宏哲笑着替她解围,“马公公就给她留点面子吧?”
“还真是老奴说错话了。”马公公面上笑容不减,“这样的话还真不应该在小姑娘面前说。”
“马公公这是没有把期期当外人才会这样说。”王宏哲和马公公客套完,又看向王慕妍,“既然马公公替皇上跑了这一趟,你就把自己的想法说给皇上听听?”
“祖父,要说什么?”王慕妍装傻充愣。
“就是皇上想要给你和纪世子赐婚,想要问问你的意思?”王宏哲这是将皮球踢给了王慕妍。反正她年岁小,说对说错都无所谓,反正还有他们这些当长辈的帮着圆。
“赐婚是何等大的荣耀,但期期的这点小事就不用劳烦皇上了吧。”
“郡主怎可妄自菲薄?”马公公笑着道,“您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可一点不比公主们低,您的事可不是小事,何况还是终身大事?”
“承蒙皇上厚爱,但是赐婚一事还要劳烦马公公回去跟皇上回禀,等期期年岁再大一些再议可好?”
随后又露出一脸的担忧,“公公,您也不是不知,期期之前定的一桩婚事可是过了十几年还能发生变故。这赐婚的旨意一旦下来,万一纪世子将来做了什么对不起期期的事,期期就是想要反悔都不成了。”
第十二章 不好的消息()
“郡主这是信不过纪世子?”马公公眯着眼看向纪允连,“老奴想,纪世子不是那样的人吧?”这句话带有一丝威胁的意味。手机端
没有人比马公公更清楚,纪允连这个世子之位如果没有王家人帮忙,是不可能这么容易得到。
作为皇上手中的一把刀,皇上的喜恶就是他的喜恶。皇上因为高皇后的缘故喜欢王慕妍,他就喜欢王慕妍。如果有人想要过河拆桥,他不介意替皇上、替王慕妍除掉这人。
纪允连连忙起身,保证道:“郡主多虑了。就如我先前所说,既然我认定了明霞郡主,那就是一辈子的事儿。”
“这还差不多。”马公公又恢复了之前的和善,“那郡主看还要不要皇上赐婚?这个荣耀可不是什么人都有的。”
“这个荣耀还要麻烦马公公回去和皇上说,先帮期期预定下来啊!”
“那老奴回去就这么和皇上回禀了。”
临退下前,王慕妍叫锦绣把早就准备好的礼物送上来呈递给马公公。
“公公,这其中一份是期期给皇上准备的礼物,另外一份是给皇后娘娘准备的。还有一份是特意给您准备的。”
“怎么还有老奴的?”马公公简直是受宠若惊。
王慕妍娇憨道:“期期一直把马公公当作长辈看待,给您准备礼物是应该的啊!只是从前期期年岁小,那时的礼物多是祖父他们帮着备下的,这次的礼物可是期期亲手准备的。”
“哦?”马公公立马好奇了起来,“是什么礼物啊?”
“您亲眼看看不就知道了。就是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王慕妍随手打开给马公公准备的礼物盒子,从中拿出来几样礼物。
“这是宝墨轩的新品。”王慕妍甜甜介绍了起来,“知道您武功高强,乃绝世高手。所以期期为您准备的是一套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造型的毛笔。”
自打高皇后薨逝,文国公府按照先祖王裕浦留下的遗训,逐渐退出了朝堂。将原本属于文国公府的一些生意交还给高祖皇帝朱元安。只留下了和文人有关的,取名为“藏宝阁”的藏书楼以及藏宝书院和宝墨轩。
但因为没有了高皇后这个灵魂人物,宝墨轩再也没有独具匠心的笔墨纸砚问世。又因为没有产权保护,宝墨轩的笔墨纸砚很快被别家效仿,因此很快便有了没落的迹象。
在王慕妍对高皇后做了大量研究后,发现自己在宝墨轩这块似乎还可以再争取一下,毕竟她在现代见过的新奇事物比较多。近两年,宝墨轩就在她帮助下,再一次换发了生机。
这一次除了给马公公准备的这套兵器造型毛笔外,她给皇上准备的毛笔顶端挂着各种趣味横生的民间小物件。像什么糖葫芦、拨浪鼓、小算盘、小钥匙之类,都是根据真实物件缩小几倍精致而成。不过为了突显对皇帝的尊重,那些小物件儿全部是用纯金打造。
而她给皇后准备是可以佩戴的发簪样式毛笔。既可以插在头上当发簪,还可以用来写字。不但实用,看着还特别养眼。当然,在选料上也是怎么贵怎么来。
以上这些的普通版今后会在宝墨轩辟出的精品专柜中售卖。
马公公看着一个个新奇毛笔别提有多高兴。一边把玩,一边直说“让郡主费心了”。直到他离开,还不忘替王慕妍警告纪允连要好好对王慕妍。
另外,在他离开前,还留给了众人一个不太好的消息。那就是羲和郡主朱子君在听说王慕妍和纪允连定亲后,已经说动了太子,要和她二哥诚郡王朱谦旭一起来雍城的藏宝书院念书,目前已经在路上。
因为韶京地理位置相对来说比较偏远,为了加快与各地往来,尤其是高皇后和孝祖帝曾经居住在这里,因此在朱元安灭掉雍国后,专门派人在韶京和雍城两地建了水路。估计要不了多久羲和郡主他们就会来雍城。
纪允连在听说后,暗暗握了握拳。如果他手中有人,他不介意在半道儿给那兄妹二人制造点麻烦让他们打道回府。可惜他目前没有任何依仗,竟无一人可派。
更出乎侯府众人意料的是,羲和郡主和诚郡王以太子府在雍城别苑由于长久没有人居住,没能收拾妥当为由,要住到文昌侯府一阵子。理由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