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嫡女如珠似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侯门嫡女如珠似宝- 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谢父王!”二人道谢后,手牵手走到左面的上手位置坐好。

    朱永宏此次除了带着自己的仪仗外,还带着几个心腹大臣一起来的。那现在就不是讲什么家礼,而是要以国礼来对待了。

    朱临溪和王姒宝二人的身份虽然比国公的超品低,但是此时却代表了君。因此选择坐在左面上手位置坐好是没有问题的。

    这就是所谓的君臣有别。

    等其余众人依次找位置坐好后,朱永宏朝朱真和林氏问道:“本王还没到这里,就听说林夫人给吾儿提了几个条件,而且只有吾儿和本王同意后,方能让吾儿媳上族谱可有这事?本王还想问一句,如果本王不同意呢?”

    朱真本来想要拦着林氏,但是林氏实在是憋不住这口气,于是嘴快的说道:“那么就请王爷一家从本宗彻底的分出去,从此以后和咱们一脉没有任何的瓜葛。”

    朱永宏挑了一下眉头朝朱真询问道:“哦?国公爷也是这个意思了?”

    “我,”朱真本来还想说些什么,被林氏一个眼风扫过,就耷拉个肩膀,低下了头,没有再言语。

    朱真和朱永宏的父子感情真的没有多少。朱永宏虽然是生在国公府,长在国公府,但从小到大他还真没怎么见过这个儿子。

    还是等朱永宏成了将军回韶京后,他才真真正正好好的看了看这个儿子,才知道这个庶子长相有多出众。

    这也让朱真与当年初见朱永宏亲娘时,觉得是惊为天人的情景渐渐融合。

    那个女人在当初他是真的喜欢到了骨子里。

    “既然如此,那么,本王今天就当着众人的面来做个彻底的决断吧。”朱永宏说完又朝下面问了句:“族里的几个长老都叫来了没有?”

    “回禀摄政王,已经在外面等候了。”立刻有人禀告道。

    “那就叫他们都进来吧。”

    “是。”那人回复完,朝外面宣道:“宣朱氏一族几位族中长老进来回话!”

    随后有五个老者先后进入了大堂,并向朱永宏见礼道:“参见摄政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朱永宏威严十足一摆手道:“免礼,赐坐。”

    “谢摄政王千岁!”

    几个老者起身后,朝余下的几个空位置依次坐好。

    朱永宏对这几人也实在是谈不上有什么好感。

    这些人当年之所以让他按照嫡子的身份入了族谱,他们最初的动机不过是想让他更好的为整个家族出力罢了。

    现在看来,自己当初那么做还是相当正确的。

    “既然今天所有的人都到齐了,咱们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有些事情也是该让大家知晓的时候了。”朱永宏率先开口道。

    “这,王爷,难道您真的要将那件事公布于众?那您跟现在的韶国公府可就一点关系都没有了。”其中一个族中长老站起身询问道。

    “哦?以本王今时今日的地位,还需要和韶国公府有什么关系吗?”朱永宏一挑眉,不以为然道。

    “这,这确实不用。”那个长老讪讪道。

    他们谁也没有想到朱永宏会有今天这个地位。当初他们之所以会高看朱永宏,不过是因为朱永宏只是个二品的将军,他要想更上一层楼,就必须靠家族的扶持,这样家族也就比较好拿捏这人。

    朱永宏轻描淡写道:“那今天当着众人的面,二长老,你就告诉大家我究竟是谁人的儿子吧?”

    “什么?他不是你儿子?”林氏一听这话,吃惊的询问朱真。

    朱真尴尬的说道:“他是我亲儿子没错。但是,他自从回京后,入族谱时已经过继到我那个死去的三堂弟的名下。”

    “什么?怎么这么大的事你都没跟我说?”林氏一脸不敢相信,这么软弱无能的人居然将这个秘密保守了这么多年。

    “那是宏儿,不是摄政王自己的要求。他当年肯上朱氏一族的族谱的前提就是必须要以嫡子的身份上。我考虑到你肯定不会同意,所以没敢答应。后来,摄政王便提出了将自己过继到我那个还没成亲就早早死去的三堂弟的身上。同时他还要求他亲娘高氏也要入族谱,成为我三堂弟的冥妻。”

    “胡闹,简直是胡闹。”林氏气的都不知道该怎么说好了。

    这一看就是众人都上了朱永宏的圈套了,人家早早就是算计好了的。

    这样一来,朱永宏虽然和他们一家没什么关系,但妥妥的成为了他们国公府旁支的嫡子、嫡孙。

    朱永宏后过继之人,是朱真二叔的三儿子,还未成年就早早过世了。他们那一支在朱真当上韶国公之前就已经分到旁支。

    “那为什么这个消息一直不对外公布?”林氏质疑道。

    “这是摄政王的意思。”朱真没说的是,当初他也不愿意让外人知道这个消息。

    因为这件事被外人知道,只会让他跟着没脸。

    自己的庶子过继到自己堂弟名下,自己的小妾还要成为自己堂弟的冥妻,这得有多打脸?

    而朱永宏当初是不想让自己处在风口浪尖之上,他还有很多事情要筹谋。另外,他留着朱真庶子那个族谱还有别的用处也不为外人道也。

    而当初公布他是庶子,还是后改的嫡子出身对他来说也都是无所谓的事情。他就是往外说了,别人还是会认为他是现在韶国公的庶子。

    朱永宏当初之所以要那么做,也是要彻底的和朱真还有林氏划清界限。

    现在林氏这样问,韶国公这样回答,朱永宏也没有要向众人解释的意思。

    他今天来为的就是王姒宝上族谱一事。于是言归正传道:“今天本王前来这里,为的就是韶郡王妃上族谱一事。”

    这一点众人都了然,于是也都没有说什么。

    朱永宏看了看众人继续道:“等韶郡王妃上完了族谱,咱们再谈分宗一事。如果大家害怕将来被本王牵连,执意要将本王分出去的话,本王同意。也就是说,打从今天起,本王这一脉就与朱氏一脉彻底分开,不再属于九族之内。还请韶国公和几位族中长老商量妥当,好彻底做个了断。”

    朱永宏说完,看了看朱真,又看了看几位长老。最后朝他今天带来的几位心腹大臣道:“本王今天请几位大臣一起来韶国公府,为的就是让你们来做个见证。”

    “是。下官等愿意替摄政王做此见证。”那几人起立躬身行礼道。

    朱永宏随即一拱手道:“多谢!”

    “岂敢!岂敢!”那几人连忙摆手。

    朱永宏的这一决定正暗合林氏及其子女的意。只是到现在他们还在为这么多年被朱永宏摆了一道而暗恨不已。

    族中几个长老听朱永宏这么一说,纷纷站起了身子,走到朱真和林氏跟前悄悄的商量。

    最后不管朱永宏能不能成事,他们都一致决定,同意朱永宏分宗,从此和他们一族不再有任何关系。

    如果朱永宏还是个二品将军,他们肯定还像当初一样,不会同意朱永宏分宗。但现在朱永宏处在了风口浪尖之上,而且他做的事,还是随时都可能被诛九族的大事,他们不能拿全族的命去赌,也实在是赌不起啊!

    于是一场由王姒宝上族谱引出来的风波就以这种方式被解决了。

    在彻底分宗之前,王姒宝还是在朱临溪的陪同下到朱氏祠堂去拜祭,并且正式上了族谱。

    等她上了族谱后,族中的二长老将他们这一系的族谱重新抄录了一份交给了朱永宏。

    朱永宏非常细心的将族谱看了一遍后,方收好。最后领着朱临溪和王姒宝夫妻及几位大臣和随从们一起离开了韶国公府。

    从此之后,他们这一系,将与韶国公府一点关系都没有了。随时摆着长辈谱的林氏在他们面前也彻底不用再摆什么谱了。

    许颜蓉、朱临江、刘氏还有朱临河、周氏等人在听说了这个消息后,满心的疑惑。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那他们这些人当初回韶国公府上族谱时,怎么没被人告知这件事?那他们到底将族谱上在了什么地方?

第二百五十章 韶京逛街() 
许颜蓉倒是被推举出来询问朱永宏来着,结果朱永宏的答复是,等过了这阵子就会从新梳理族谱。

    这让许颜蓉暗自高兴了许久。

    这要是从新整理族谱,冯氏既然已经离开,那她是不是就会成为朱永宏的嫡妻,而她的两个儿子也将成为朱永宏名正言顺的嫡子了。

    朱永宏成为了韶国公府旁支的嫡出,还有他和朱氏一族彻底断绝关系的消息不胫而走。

    他这个新身份的爆出,同时引起了太子许振宇和二皇子许振炎一脉的注意。

    难道朱永宏又在打什么主意,所以才会和韶国公府一脉断的这么彻底?

    不行,好不容易才将朱永宏一系打压住,绝对不能让他在这个时候翻身。

    这是太子和二皇子一脉共同的心声。

    同时,二人之间的争斗也进入到白热化的阶段。

    这个期间你来我往,纷争不断。

    尤其是二皇子一党,可算是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但现在只要老皇帝一驾崩,那么太子就是妥妥的最正统的继承人。所以,他们一定要赶在老皇帝崩天之前,先将太子给扳倒。

    随后不久,有人在朝堂上揭发出太子私造龙袍,并给韶文帝下药想要毒害老皇帝一事。

    这真的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朱永宏在朝堂之上,立刻做出决定,搜太子的东宫。

    太子为了向世人展示他是被陷害的,也只能同意御林军前去搜东宫。

    结果不言而喻,在东宫果然搜出了一件崭新的龙袍。

    朱永宏为了给太子证明自己清白的机会,没有将太子一党全部拿下,而只是将太子软禁在东宫,让他的手下帮着太子洗脱罪名。

    这样一来,朝堂之上简直就是闹哄哄一片。

    等王姒宝听说了自家公爹这一招后,也不得不佩服自家公爹这一招实在是阴损。

    等事情过去了十余天,太子一党还是没能拿出足够的证据证明私造龙袍和给老皇帝下药一事与他无关。

    随后,另一个重磅的消息被传出。韶文帝有意要废了太子之位,改立二皇子为太子。

    于是太子一党真的再也坐不住了。一场杀父夺宫的戏码即将悄悄展开。

    只不过这场戏码来的太突然,居然连王姒宝也没能及时的逃脱。

    实在是老皇帝为了刷存在感,证明自己还活着。于是在接近年关,在他六十四岁寿诞之际,他决定要大宴群臣和他们的夫人及其子女。

    在这么乱的时候进宫,实在是一个不太明智的选择。但是,王姒宝作为雍国的镇国公主,又是韶郡王妃,而且还被韶文帝亲自点名,这样一来就必须前往。王姒宝无奈之下,只能硬着头皮也要去了。

    这种宫宴,以前在大雍王姒宝可以说是常客。但自打来了韶国,这还是她第一次参加。

    很多人参加了王姒宝和朱临溪在韶国办的大婚,但那个时候,新娘子是盖着盖头的,所以,真正见到过王姒宝真容的还真有几个。

    王姒宝也是个要面子的人。尤其是她现在的一举一动不但代表了她自己,更多的是代表了大雍。

    于是,在宫宴还有几天前,王姒宝决定先出趟门,好好的见识见识韶国世家名门女子的穿着和打扮,好为自己参加宫宴做准备。

    但是,对于韶国,她还真不熟悉。而朱临溪对于女人愿意去的场所也不熟悉。再说,他最近实在是忙的不可开交。于是王姒宝只能找她觉得为人还不错的朱临江的媳妇刘氏和她一起逛街。王姒宝便提前给刘氏下了邀约的帖子。

    正好,刘氏也正在为去宫宴穿着和打扮犯愁。

    最后,她决定头面就用王姒宝认亲那天送给她的那个头面。

    她觉得那个头面看起来很珍贵,而且相当的好看,还很特别。

    至于衣服,她最新做的一件还是王姒宝和朱临溪大婚时穿的那一件。

    大家都知道韶文帝的寿诞就在这几日,但宫里面时不时就会传出韶文帝病重的消息,谁能想到他都这身体了还要大肆操办这个寿诞。不过想来,估计是他自己也知道自己时日不多,才更想办好这个寿诞吧。

    大家和刘氏的想法都差不多。因此,都没有提前做什么准备。倒是皇帝一旦驾崩她们这些人的丧服各家各户都提前备出了不少。

    周氏因为小产在家休养,不可能去参加宫宴。刘氏娘家的姐妹不多,有两个远嫁的,有三个是庶出的。远嫁的指望不上,庶出的又不屑为伍。就在刘氏还在犹豫让谁和她作伴时,王姒宝的邀约就过来了。

    刘氏打心眼里喜欢这个娇美动人,身份又高贵的三弟妹。因此,在收到王姒宝的邀约后,欣然允诺一同前往。

    于是在约定那日,王姒宝乘坐着郡王妃品级的马车早早的来到了摄政王府的侧门等候。

    说是侧门,和东宫一般守卫森严。平时进出王府看内眷的,都是从这里经过。

    在侧门处,王姒宝先看到从中走出的是周氏的娘杨氏。上次,她上门看周氏的时候,王姒宝和这人见过一面。

    杨氏没想到一大早会在摄政王府看到王姒宝。一想到这人将来可能就是自己家要效忠的人了,立刻满脸带笑的朝王姒宝的马车施礼道:“妾身杨氏见过韶郡王妃。”

    王姒宝也知道周良华投靠了朱临溪。于是掀起车帘朝杨氏笑了笑道:“周夫人快别多礼了。怎么这么早就来看二嫂啊?”

    杨氏起身后,回复道:“恐怕这几天要忙着给皇上的寿诞置办寿礼,可能就没有时间过来,所以才抽空过来一趟。”

    王姒宝不无羡慕道:“真羡慕二嫂的娘家就在这里。等将来我要是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没个娘家人能过来看看我。”这也是王姒宝到目前为止,最大的遗憾。

    “郡王妃也不用羡慕。现在整个韶京的人谁不知道韶郡王疼郡王妃疼的像是手心里的宝贝似的。要说,女人娘家再好,嫁的人不好也是没用的。所以郡王妃也就不用过多的感怀了。”杨氏劝解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