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娇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家娇女- 第1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圆姐儿低头,任其换上素白衣裙,簪上素白花朵,洗漱妥当这才往主院走。

    刚到主院,谢大郎和赵氏正好在吃早食,圆姐儿赶了一个凑巧。

    “怎的不吃早食就过来了?”

    “这不是想着和爹娘一块儿么。”

    圆姐儿答得格外的顺溜,谢大郎和赵氏自然瞧得出,若不是这里正在吃早食,估摸着这人就干脆不吃了。

    “该做的事情要做,该吃的也要吃。”

    “是是是。都听爹的。”

    谢大郎顿时无语,却也笑道

    “你奶的灵柩已经回了水溪下葬,这里只留下了牌位,待会儿上香,若是想说什么便说,你奶在上头,能听见。”

    谢大郎说的略微的低沉,却也带着几分勉强

    。圆姐儿也跟着低声嗯了一声。低头吃了两口又道

    “奶走之前有说什么么?”

    谢大郎和赵氏手上动作一顿,赵氏开了口

    “也没说什么,当初你奶在世的时候便说走了之后得回到水溪村,回到你爷身边下葬。落叶归根啊。你爹本还想着在冀州寻一块风水宝地下葬,你奶却不肯。走之前还念念不忘的要回去。”

    圆姐儿点了点头,这里的人相信因果循环,若是在冀州下葬,那么下辈子投胎就会在冀州了,冀州乃是大城,比起水溪自然大了不少,杜氏在水溪吃了大半辈子的苦,下辈子投身在冀州可要比生在水溪要好多了。

    然而葬在了水溪,那么下辈子投胎也就是在水溪了。

    当初杜氏从水溪出来打心底便不是很乐意的,可是为了后辈前程,为了规矩,还是跟着大房走出了水溪村。

    “奶生前就对爷念念不忘的。圆了这么个心思也好。”

    圆姐儿叹了一口气说道。

    “你奶倒还说到你和润哥儿。”

    圆姐儿听闻,好奇的抬头看向赵氏。

    赵氏微微一笑轻叹道

    “你奶说,你啊,就是咱们谢家的小福星,若非当年把你接回谢家,估摸着谢家如今还在地里头刨食呢,现在的日子,当初是想都不敢想。”

    赵氏顿了顿,低头道

    “你和润哥儿啊,两个孩子往回看,才发现,不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都是命中注定的,你们在一块儿反倒是她老人家最欣慰的了,就盼着你们往后好好地。”

    圆姐儿听着眼底就是一阵的酸涩,咽下这份酸涩才道

    “嗯,一定好好地。待会儿还得替润哥儿好生与奶说说话!”

    “你三叔的事情,也莫要放在心上。无论如何,血缘终究是血缘,斩不断的。”

    说话的是谢大郎,圆姐儿抬头看了谢大郎一眼,心知这说的是自己昨儿对祥哥儿的态度和对初哥儿的维护。叹了口气

    “三房如今是个什么章程呢?初哥儿和静姐儿真要回去?那岂不是害了孩子。。。”

    杜氏最是看重子嗣延续,定然不乐意的。当然,这样的话圆姐儿只能在心中转几圈便咽下去。

    “过两天去水溪村,你三婶祥哥儿,祥哥儿媳妇儿,一块儿回去。至于静姐儿和初哥儿,还在考虑要不要一起带去。”

    圆姐儿一惊,而后了然,之前只是隐隐猜测而已,如今却是确定,这是要彻底解决三房的问题了。

    此时涉及长辈,又有杜氏这么一茬,大约是要请族长来决策了。。。。谢三郎的安排,怕是谢大郎已经心里有数了。

    这事儿,总算要有个了结了。

第248章() 
三人吃了午食,直接穿过主院,往后面的屋子走去。

    虽然圆姐儿早有准备,可当打开门,瞧见高台之上的灵牌,圆姐儿顿时就忍不住的红了眼睛。

    赵氏拿起一旁的香烛,给点上,又抽了三支递给圆姐儿

    “给你奶上柱香,好生说说话。”

    圆姐儿瞧着那灵牌好半响,这才接过赵氏的香,上前几步,点燃,瞧着灵牌,三鞠躬,将香插在香炉,又跪下,“砰砰砰”的磕了三个响头。

    朱氏瞧着圆姐儿笔直跪在灵牌之前的圆姐儿,叹了口气,悄悄的退出了房间。

    原本还想着,在杜氏面前,要说什么,要说什么,可是如今瞧着那牌位,圆姐儿却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好一会儿才道

    “奶,我是圆姐儿,我来看你了

    。”

    说完,圆姐儿又是一阵沉默。轻叹了一口气道

    “罢了,孙女儿也不求您保佑我们,有这个时间还是赶紧投胎去,这一次定然要选一个好人家投胎,和爷遇见,然后相亲相爱一辈子。奶要记得下辈子对自己好,儿孙自有儿孙福,先紧着自己才好呢,又好吃的自个儿先吃,有喜欢的也别稀罕银子,买来就是,有想去的地儿,让爷陪您一块儿去。一辈子不长,总要自己舒心了过才是要紧的。”

    圆姐儿圆姐儿絮絮叨叨的说着,说完,一顿,回想一下自己说的,又觉得有些好笑。道

    “润哥儿没有回来,不过。。。我的意思就是他的意思!”

    说着,圆姐儿的情绪又低落了下来,跪着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道

    “奶,我得出去了。方才的话你若能听到便好,不能听到,孙女儿只当你已然获得新生了。”

    圆姐儿说着,又磕了三个头,这才出了屋子。

    “娘。”

    圆姐儿在屋子里呆的时间并不短,没想到一出门,却瞧见赵氏依然在门口等着自己。

    “话都和你奶说完了?”

    圆姐儿点了点头

    “说完了。”

    “莫要想这么多了,既然在家,便好生住着。不过你和润哥儿毕竟才新婚,住在冀州也不是个事儿,可打算了什么时候回去?”

    圆姐儿点了点头

    “等这事儿完了,爹娘从水溪村回来,就差不多启程回晏城了。”

    圆姐儿抱着赵氏的手臂,温软的问道

    “娘,昨儿夜里睡得好么?”

    “得了,回来便管着我和你爹,把心放着罢,我和你爹好着呢,睡得香。”

    圆姐儿仔细的瞅了瞅赵氏的面容,确实不见坤容,也比昨儿瞧着精神不少,便点了点头

    “那就好!睡的香,吃得香,比什么都好。”

    “你啊。。。。”

    赵氏伸手点了点圆姐儿额头,圆姐儿也不多,笑嘻嘻的又凑了上去

    “要不娘再点点?”

    “你真是。。。还是淘气的很。”

    赵氏笑的无奈,却又心软。

    二人从院子慢悠悠的走来,就瞧见康哥儿从主院出来。

    “娘。。。”

    康哥儿叫了一句,圆姐儿有意逗他,笑眯眯的瞧着康哥儿道

    “咿,怎的就叫娘?不叫我啊?”

    康哥儿瞪了圆姐儿一眼,可瞧着圆姐儿一脸笑眯眯的等着,脸上又是气的涨红,那声“嫂子”在喉咙上下翻滚了好几圈,还是没能叫出来,半响才哼了一声,撇开脸不去看圆姐儿

    。

    瞧得圆姐儿娇笑不已。

    “娘,也别逗他了。你和润哥儿两人不在,成婚之时又没有去成,心里还念着呢。”

    “娘。。。方才我从爹那里出来,你和爹什么时候回水溪村?”

    圆姐儿好奇的看了看康哥儿又看了看赵氏。原来这事儿还没和康哥儿细说呢。

    “过不了几天了,怎的了?”

    “反正都会路过宁阳,要不儿子跟你们一块儿去,我到宁阳就成。”

    赵氏听着眉头就皱了起来

    “你去宁阳作甚?书院里休沐这么久么?”

    康哥儿听到赵氏这么问,脸上就尴尬了起来

    “儿子这不是想在宁阳开家铺子么。至于书院。。。反正三年不能科考,告假几天也耽误不了什么的。”

    “胡闹!三年你正好是可以好生温书学习的时候,怎的耽误不了?铺子的事情且放一边。”

    当年润哥儿科考虽然是谢家荣耀,现在提起来那都是津津乐道的事情,可是这并不代表赵氏就认为这千万人过独木桥真的就谁都能过,独谢家人能走的稳当,况且康哥儿在这方面还当真是比不上润哥儿,这一停三年对康哥儿来说反倒是好事。

    可偏偏。。。这人硬是要学谢大郎和赵氏,去做生意,做生意终究是商贾人家,谢家如今也不缺银子,这只是下下策。可是偏偏康哥儿独爱。

    早先在冀州,倒也凭着自己的本事开了一家酒铺子,小小的,也没有自己的酿酒师,可是生意却被康哥儿做的很好。

    如今想去宁阳,这是想在宁阳也弄间铺子。这等费时间的事情赵氏如何能够答应?

    可赵氏毕竟是生母,哪里能不了解儿子。说完,语气又软和了下来

    “这事儿你若喜欢做,我和你爹也不拦着你,可总得等你科举之后罢?此时家里真是乱的时候,你自个儿且好生念书。”

    康哥儿听着心里就腹诽着,若是真的考上了,成了进士,做了官哪里还有时间处理铺子?大哥可不就是一个例子?连回家都奢侈了。

    可这话却不能这个时候说,只得先压了下来。不甘不愿的应了下来。

    “得了,你如今也是要说媳妇儿的时候了,怎的还是孩子似得。圆姐儿回来,你们许久也不曾见面了,好生说说话。”

    赵氏说着,竟是留下圆姐儿和康哥儿便独自离开了。

    圆姐儿笑眯眯的瞅着康哥儿,后者耷拉着脑袋,一脸郁闷,圆姐儿笑道

    “怎的这么摸样?娘说的也是为你好啊。

    “得了,不说这个了

    。这次回来打算住多久?大哥什么时候回来有说么?”

    虽然不如意,可是在这里,谢大郎和赵氏已然是属于开明的了,还是愿意让自己在冀州城弄了一间铺子摆弄,应该满足了才是。想清楚,康哥儿重新打起精神问道

    “等爹娘从水溪村回来,这事儿完结了,便回晏城。润哥儿得任期满了才能有时间回来看看了。”

    “嗯,走得时候我来送你。”

    康哥儿想了想,说道,圆姐儿却瞥了康哥儿一眼

    “书院不要念书么?难不成又是告假?”

    “下次你回家还不知是个什么时候了,便是真的告假一天又能如何?爹娘会同意的。”

    康哥儿说着,想到什么,问道

    “对了。。。有件事情。。。不知你知不知道。”

    圆姐儿抬头去看康哥儿,后者想了想。似乎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说道

    “詹熹。。。。他定亲了。”

    圆姐儿一愣。是啊。。。算算时间,也是到了该成亲的时候了,想当年,那个坐在马车上颇为无礼的的小男娃居然也到了成亲的年纪,而自己也已经嫁做他人妇。

    时间居然就这么过去了。。。。

    “哦?是么?什么时候的事情了?聘的是哪家的姑娘?”

    康哥儿在圆姐儿脸上瞧不出什么,却依旧小心翼翼

    “唔?看来你真不知道。。。就前不久,那姑娘你倒是也认识。。。。嗯。。。我也认识。”

    圆姐儿瞧着康哥儿如此小心的样子,顿时好笑,

    “怎的这幅摸样?难不成不仅仅是认识,还很熟么?”

    圆姐儿本是玩笑的一句话,却不想康哥儿还当真点了点头,道

    “是谭宝珍。”

    “。。。。。。。。”

    “小妹?”

    瞧着圆姐儿半响不说话的样子,康哥儿唬了一跳,这事儿别说圆姐儿,便是康哥儿和谭宝珍都没有那么熟的人都吓了一跳哩。圆姐儿这么熟,却不知道这件事情。。。。而且。。。。无论是谭宝珍也好,詹熹也罢,总是有那么一些个纠葛在里头。

    康哥儿正想着岔开话题,谁知圆姐儿扭头问道

    “宝珍怎么和詹熹走到一块儿的?你和詹熹在一块儿,知不知道詹熹是不是真的心悦宝珍?对宝珍是个什么态度?”

    “。。。。。。”

    瞧着圆姐儿又着急又认真的样子,便知,原来还真是自己想多了。。。比起二人在一起这件事情,圆姐儿俨然更在意谭宝珍嫁给詹熹会不会吃亏。。。。

第249章() 
谢大郎和赵氏在谢府期间找过李氏和张氏,也不知说了什么,没过两天便带着初哥儿静姐儿一块儿去了水溪村,当然,祥哥儿也是跟了去的。

    长辈们一周,整个府邸倒是就剩下圆姐儿了,康哥儿不耐烦整日的在书院,加上只有圆姐儿一个人在府中,便干脆下了学就回府里住,第二日一早再去书院

    。

    圆姐儿倒是平静的多,每天早上给杜氏上炷香,说些零碎的话。一天就这么混过去了。。。。

    这样的日子还过了三四天,圆姐儿就有些想念润哥儿了。

    没有成婚前,那也是一年半载都见不到面的,也就这么过来了。可是现在圆姐儿却有些不习惯了。

    到了夜里,一张足足能睡三四个人的大床,却只有圆姐儿一个人,身边都是冰冷空旷的。。。

    越是如此,圆姐儿便越发的想念起润哥儿了。

    只想着,等谢大郎和赵氏回来,瞧着事情是个什么结果了便回晏城去。。。。她想他了。

    圆姐儿这么数着日子,大约□□天后,谢大郎和赵氏才回来,同样,回来的还有李氏张氏和初哥儿静姐儿。

    而跟去的祥哥儿并没有出现,不说什么对错,圆姐儿对这事儿倒是并没有意外。

    只是。。。。。。

    “初哥儿这是怎的了?眉头皱着,谁欺负咱们初哥儿了?”

    瞧着在李氏身上,瘪着嘴,一脸“我不高兴”的摸样,圆姐儿就觉得好笑。一旁的静姐儿看了看初哥儿,又看了看圆姐儿,想了想,张嘴叫道

    “姑——”

    静姐儿现在还正是口齿不清的时候,对周围的事情也懵懂无知。圆姐儿听的这声顿时小心肝儿都化了

    “诶,静姐儿回来了?村里好玩儿么?”

    静姐儿想了想,摇了摇头,竟然也跟着初哥儿一块儿皱着眉,不吭声了。

    圆姐儿是又好笑又心疼。虽说年纪小,可毕竟不是什么小事,情绪多少都会带给孩子的。

    “这几日在家有没有好好吃饭?”

    见圆姐儿逗着初哥儿和静姐儿,赵氏开口问道

    “嗯,胃口挺好的。”

    赵氏走得时候,圆姐儿就有些饮食不规律,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