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漂亮的少女侧身坐在木椅上,双手并起叠在腰前,蓝色毛衣上卷起绒毛,绒毛上的光影都处理得非常逼真。
每一丝绒毛,因为位置有细微偏差,故而处理过程中,作者的处理手法都在渐变。
虽然一般人无法察觉到渐变,但若它们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与现实把一般无二的光影效果。
而更为厉害的是,当银幕上画作被放大时,下方的观众,竟然能从毛衣孔洞中看到少女晶莹剔透的肌肤。
每一寸肌肤的光影效果,竟然也高度写实!
极端写实的画作,却布满一种生机勃勃的张力,给人一种震撼之感。
“这件作品,拿银奖倒是实至名归。”
“然而这件作品都不能拿银奖,到底是谁拿金奖?”
所有人心中都在疑惑,三件银奖,都是中华工艺美术博览会中出现的高质量作品了!
三英战吕布,吕布是谁?
秦淮心中也布满疑惑,谁是金奖。
始料未及的他上台发表了几句简单感言,把位置让给了谢庆余,便拎着奖杯返回台下。
……
“没想到,你秦核舟竟然也才拿银奖。”
走在秦淮前面的江然,瞥了秦淮一眼,呶了呶嘴。
“奖项都是虚的。”
秦淮很淡定,不过回到桌上,他不淡定了。
阎老先生一脸严厉:“不是说金奖稳了吗?”
秦淮咳嗽两声,掩饰尴尬。
“也不能怪秦先生,而是金奖太厉害了!竟然能把这三件作品压成银奖……”
赵道元颔首低眉,一脸严肃的拭目以待。
如果不能让他们信服……
呵。
“希望举办方不要搞什么幺蛾子。”
赵道元突如起来的霸道范让秦淮吃了一惊,这才是真正的北方实业巨鳄啊。
轻轻的一句话,没有半点呵斥,但不怒自威。
“坐看了。也许那件作品真的力压三件银奖呢?”
须老先生挥手安抚情绪,他也不知道结果,当然也非常好奇,不过他很能沉住气。
众人于是默默等候。
……
待谢庆余致辞结束。
银幕重新变成一片空白,众人的好奇心完全被撩动了起来。
一个个身体前倾,拭目以待。
到底哪一位奆佬,能摘得金奖桂冠?
“我们知道,中华美术工艺博览会,旨在挖掘存在于全国各地的优秀工艺美术作品。”
就在大家拭目以待最终结果出现时,主持人却宕开话题,讲到了宗旨。
“所以,当十位评委们看到有一件未报名的作品出现时。
破例在最后一天晚上,将其排入评选名单。
也因此,第一次出现了一位艺术家在一届博览会上同时参赛两件作品的先例。”
主持人的话,让台下观众又是一惊。
什么?
打破规则开先例?
这……
这……
主持人看到台下一片欲言又止,随即露出开朗的笑意:
“既然奥运会都能为了某些特殊参赛选手改变规则,我们也可以,只要不违背宗旨即可。”
“十位评委是这样想的,因为这位艺术家创作的两件作品虽分属不同类别,但却都在该类别有极为特殊的意义!
其中一件艺术品是该类传统技艺中的巅峰之作。
另一件艺术品,则是找回了失传三百年的古老技艺,并加以改善……
所以,十位评委全票通过一个方案。
那就是为这位艺术家,临时更改评奖规则!”
秦淮:嗯?嗯?嗯?
“这几句话莫名熟悉,不是说的我吗?”
闻言,阎老先生诧异的看了一眼秦淮,他也发现了有些不对劲,这台词明显就是说秦淮啊。
“是秦淮跑去玩玉雕,然后重现平面减地法……”
“是秦淮。”
林老先生、陆老先生纷纷点头。
“绝对是秦先生了,跨两个行业,就是跨了核雕和玉雕行业呗。
最主要的是,秦先生自己也说过,他那件青玉夔龙纹,没有报名评选。就是不知道怎么被评委发现了。”
赵道元附议。
无论从哪里看,主持人台词中所说的艺术家,都是秦淮啊。
……
“我听说过一句话:真正的大师,都是能让规则粉碎的,而今,朱某竟然亲眼目睹了一位,相信大家同样非常好奇,那么,这位天才级别的艺术家,究竟是谁?”
主持人微微偏身,望向银幕。
‘果然,在意料之中……’
秦淮这一桌的众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长舒了一口气。
而其它桌,则是有此起彼伏吸气声。
只见一套青玉茶具在银幕中间缓缓转动,全方位的细节都被呈现在众人眼前……
“这件青玉夔龙纹茶具,采用改良版平面减地法雕刻,把美玉的优点发挥到极致。
一眼望去,波光潋滟,细腻温润。
哪怕它只是青玉料,都在鬼斧神工的技艺下,呈现出了令人窒息的空青之美。
其意境宛如在清泉边小酌香茗。
若捧起茶盏,你会发现,你仿佛已经置身泉底,而头顶有明媚阳光照射。
阳光经过水的吸收散射,斑斓美丽,潋滟调皮的在身上跳跃,有一种空灵梦幻之感,这幅景象,令人眼前艳然璀璨,流连忘返……”
在主持人的解说中,在场所有工匠、商贾、政要都仰头看着,深深的被震撼住了。
一个成语在心中缓缓浮现:实至名归。
难怪十位评委要为这件作品打破规则。
换做他们,一样会为之破例。
“所以本年度中华工艺美术博览会的金奖获得者,秦淮!
获奖作品:青玉夔龙纹茶具!
下面,有请秦先生上台领奖致辞……”
第一百一十七节 为了传承不断;一起负重前行()
‘有点意思。’
秦淮唇角微微扬起,尽管折断了‘核舟肯定能拿金奖’的旗帜,但十位评委又给他插了一杆金光闪闪的军旗。
故而兜兜转转绕了一圈,金奖还是被他收入囊中……
不得不说,十位评委都是陈独秀。
骚起来令人头皮发麻。
话说回来,十位评委怎么会知道青玉夔龙纹的消息?而且,竟然还是一致决定通过的?
秦淮一脸懵圈。
他可是前两天才将青玉夔龙纹茶具送到吟笙拍卖行拍卖的。
“或许诸位会非常好奇,十位评委是怎么找到这件作品的?
这说起来就非常巧合了。
因为十位评委都想要参加吟笙集团的拍卖会,但今天的博览会排满了行程,所以提前一天结伴参观预展。
当看到秦先生的青玉夔龙纹茶具时,顿时叹为观止。
然而他们发现名单上竟然没有这件作品!
于是,本着不能埋没优秀作品的原则,十位评委破格将其纳入评选。
后面的结果诸位贵宾也看到了,秦先生顺利摘得本年度中华工艺美术博览会的总金奖。”
话音收歇,台下掌声此起彼伏响起,最终渐渐连成一片雷鸣。
秦淮长舒了一口气,他第二次听到这种规模的掌声。
上一场掌声可以说是秦淮征服了藏家,而这一场的掌声中,包涵着同行的认可、肯定与尊敬,包涵着老先生们的欣慰与鼓励,包涵着政要、商贾的恭喜与赞赏……
秦淮跨不同圈层的通杀。
——连绵不绝的掌声一直延伸到秦淮站到了颁奖台上还未停歇。
秦淮心中百感交集……
台下坐着的一部分是现今还奋斗在传统工艺美术前线的名匠。
一部分是已退休赋闲但曾经牛得不行,或者担任各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的奆佬。
一部分是财富亿万的商贾,另一部分则是省内政要。
让他们心悦诚服的鼓掌几分钟,太不容易了。
起码在艺术领域上,秦淮的建树可以折服在场所有贵宾,无论其身份。
秦淮上场,站在颁奖台上,握住了话筒:
“感谢十位评委厚爱。
感谢一手创办并推动中华工艺美术发展的前辈。
感谢各位的掌声,这个掌声其实应该送给所有在座的各位贵宾!”
秦淮一字一顿的说出自己心中的感谢。
“谢谢你们,我的奖词结束了……”
说罢,秦淮捧着奖杯准备下场。
主持人一脸懵圈。
这……
这……
三秒钟就结束了?
他连忙拦住秦淮:“不行的。感言还没说完呐。总金奖得主的获奖感言,不能只有三十多字……”
秦淮遂再度被摁在了颁奖台上。
台下一片善意的哄笑——看起来秦核舟好像不太适应这种场合。
也对。
人不会尽善尽美,一个一心向着艺术的人,可能生活上不会那么圆滑利索。
他们能够理解。
哪怕秦淮有些恃才傲物,他们都能包容。
不过,秦淮似乎没有这些缺点,整体而言挺能带给人好感的。
秦淮无奈的站在台上,拧眉回忆了一下商雅给他说过的一些注意事项,打好腹稿,随即开口:
“其实有很多话我想等以后再说。
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中华工艺美术博览会。
第一次全面的接触业内人士。
第一次目睹中华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现状。
总而言之,我做的贡献太少了。
不像奉献了一生岁月的老前辈们,也不像这边的书记和市长,一心一意贯彻弘扬传统文化的方针。”
说到这里,秦淮顿了顿:
“我刚才在台下,看到了很多精湛美的艺术品,感受到了很多传统技艺的魅力。
譬如银花丝,譬如薄胎玉雕,譬如微雕,譬如青砂器……
这么多,这么多,好像我们的传统技艺一片繁荣,岁月安稳。
但其实我非常心疼,打心眼里疼……
因为所谓的岁月安稳,其实是你们这些先行者在负重前行,甚至有些先行者不惜透支健康的身体………”
说到这里,秦淮顿了顿,从颁奖台往外站出来,九十度鞠躬,发自真心的敬佩这些负重前行的名匠们。
“谢谢你们!”
此时,台下近八百位各行各业或大众或小众的工匠们感觉心脏深处有一根弦被轻轻拨动了。
传统手工艺文化日渐式微,甚至被同胞曲解、误解,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但在这个小圈子内,他们都是志同道合的人,能够互相理解,互相支持……
看到秦淮如此隆重的鞠躬,不少从事传统技艺的工匠眼睛湿润,互相凝望,心境久久未曾宁静。
所谓的岁月安稳、百花齐放、传承还未断绝,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而已……
秦核舟的话说的真好啊。
这一世生在中华家,学得中华技艺,能换来传承不断,岁月安稳这一句话,所有一切血汗与坚守,就都不算白费了……
看到台下一张张舒展了的脸庞,秦淮停顿了片刻,感觉胸口有一团暖流流过:
“其实我今年只有二十二。”
听到这句突如其来的话,台下不少人险些呛到,尤其是赵道元、李百尺、林迢、陆斟等奆佬……
他们一直觉得五十岁的秦老先生才合理啊!
所以就算秦淮面相年轻一些,也他们先入为主的认为秦淮其实早已经一把年纪了。
然而……真的只有二十岁?!
秦淮看到台下全是目瞪口呆的表情,忍不住哑然失笑:
“我真的只有二十二岁,虽然似乎年轻得不像样……”
秦淮突然神色一敛,表情无比的庄严肃穆:
“但——生为华夏人,冠以炎黄姓,秦淮很荣幸能跟各位前辈一起负重前行!
同时我亦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我们负重前行的队伍。”
致辞结束,秦淮缓步走下颁奖台,掌声跟在他身后,此起彼伏。
过了良久,最后一点尾声结束,宾客们才有说有笑的离开会展中心。
“他们带着希望来,也带着希望离开。”
阎老先生笑呵呵的拉着秦淮送完所有宾客,然后摸了摸秦淮的后背,有一种知天命的豁达:
“十年前我在金陵送走他们,十年后的今天,我还能在金陵再送他们一次。但再过十年,就只能交给你了。”
……
……
第一百一十八节 先有圣人后有天;我雅美如画中仙()
content
“如果仔细对比秦淮和阎老哥,你们会发现,秦淮和阎老哥有不少相似之处。眉宇,气质,莫不相似。”
须老先生忽的说道。
闻言,众人真的仔细端详起了秦淮和阎老先生,然后露出须老先生‘所言不假’的神情。
“哈哈,所以我第一眼看到秦淮,就像看到年轻时候的自己,莫名欢喜……”
阎老先生对秦淮很是赞赏,脸上皱纹舒展,一派和蔼。
从秦淮第一件作品千鲤出世,再到核舟,再到现在捧得金奖归,也不过几个月而已。
他几乎是看着秦淮一步一个脚印进步的。
在很早前,他就有意给秦淮铺路,如果秦淮要进入体制,就让齐辅秦与秦淮互相关照。
起码在金陵省,秦淮暂时不用担心太多事情。
谁知秦淮根本不往体制里面凑,心里似乎只有两件事:
其一,待在家里研究。
其二,出来买材料或者拍卖作品。
除此之外,根本看不到秦淮还有什么活动,喝茶,聚会,都很少。
听说最近还多了一件事:去博物院——然而也不是什么休闲娱乐,而是研究玉器。
这只是他所能听到的消息,谁知道秦淮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努力呢?
有秦淮这样的年轻人入行,阎老先生愈加宽心。
继续聊了一阵,阎老先生、须老先生赵老爷子都准备走了。
走之前,他们故意把秦淮等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