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艺天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技艺天王- 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秦淮微微勾起唇角,满脸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的神情。

    “对了,秦先生,你还没告诉我,为什么我们走到一处商铺前,商铺里面雕刻就会懂的原理呢。”

    唐馆长见秦淮要走,连忙拉住。

    这可是他最大的疑团。

    ……

    ……

    ps:推荐一本朋友的书:《宿主脑阔疼》!骚得一批的主角。/content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ps:书友们,我是第三颗雪梨,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二百九十一节 又要引发潮流了() 
content

    “你回头看看刚才走过的地面。”

    闻言,唐馆长疑惑的看向木雕小镇的地面。

    可它观察了几分钟,却是看不出任何端倪。

    “不行,秦先生在为难我……”

    唐馆长摇头自嘲的笑了。

    秦淮的雕刻作品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惜墨如金。

    吝啬于多刻一刀,吝啬于多加一根线条。

    这类雕刻是十分困难的。

    众所周知。

    无论是雕刻艺术,还是塑形艺术,还是绘画艺术,还是书法艺术,有一条通用的真理:那便是越简单,越难掌控。

    线条少,意味着容错率低,一旦出错,就会十分扎眼。

    就好比南郭先生滥竽充数。

    三百人吹笙,他混入其中,很难被发现。

    但要是一个一个吹,南郭先生只能卷铺盖跑了。

    雕刻亦如是。

    减法越多,对技法的考验便愈加高。

    也即是说,线条少意味着容错率低。

    而秦淮能用极少的线条,表现出包罗万象的意境,说明当秦淮这件作品雕出来时,瑕疵就非常少了。

    想要从几乎没有瑕疵的作品中找出小人会动的奥秘,甚至比找出一处瑕疵还要困难啊!

    所以唐馆长很快便放弃了治疗。

    想找秦先生的茬?

    洗洗睡吧。

    前段时间,秦先生吊打东瀛铜艺师,所展示出来的,对细节的观察力还用多说吗?

    如果秦核舟说的端倪小到那种程度,唐馆长就是再长十双眼睛,也观察不出来啊。

    所以唐馆长很有自知之明。

    “注意力全部落在有花纹的金砖上,并且踩一踩。”

    闻言,唐馆长蹲在金砖前,仔细观察。

    观察了好半天,唐馆长才发现。

    地面金砖分两种。

    一种有花纹。

    一种没有花纹。

    没有花纹的金砖未被固定死,人踩在上面,会让它们微微下沉。

    当金砖下沉时,一旁的商铺就会运动。

    所以金砖下面连接的,恐怕是一连串的机关。

    只是刚才他被小镇里面的景物吸引人全部注意力,所以没有关注脚下。

    唐馆长恍然大悟。

    好心机啊。

    一面是让人应接不暇的小镇风情,一面是暗藏在地下的机关构造。

    这些元素巧妙的设计在了一起,所达到的效果,绝不是简单的堆叠,而是让小镇愈加梦幻。

    试想一下,当观赏者看得出奇,商铺内的小人突然一卷长袖,进入劳作状态,草地上的风筝突然乘风而起……

    这是何等的惊艳!?

    就好像画中的蝴蝶飞出了画卷,给人一种不期而遇的惊喜。

    真是巧思神工啊。

    唐馆长连连称奇。

    “里面的机关布置太妙了!

    尤其是最后一道机关,摁下商铺门额上的牌匾,整条街都从地面升起路灯,里面涉及的机械就太多了!

    可秦先生却能轻轻松松的够统筹兼顾,不愧是……”

    吹捧。

    使劲儿吹捧就对了。

    唐馆长眼睛发亮的盯着小镇,垂涎三尺。

    “行了行了,适可而止。”

    秦淮摆手让唐馆长停下。

    “那么秦先生……这座小镇,准备放在金陵省博物院吗?我们会善待它的。”

    终于,唐馆长暴露了真实用心。

    “不。这座小镇不能长期停留在任何一家博物馆,全国的博物馆轮流展出,一个一个向我申请好了。”

    这座小镇,雕楼画栏照耀入目,百项技艺熠熠生辉,放在哪里都是镇馆的宝贝。

    而且,秦淮现在名高天下,那些博物馆肯定会争着展览这一件作品。

    秦淮并不求赚钱,他把这些技艺宣传出去,就是为传统技艺做贡献。

    让每一家博物馆都展览一遍,岂不是最好的选择?

    闻言,唐馆长颔首,表示理解:

    “秦先生的计划是最好的,能让小镇达到最高的曝光度。

    一旦完成全国博物馆巡回展出,小镇中的近百项技艺,会受到比之前更多的关注与发展际遇。

    不得不说,秦先生对传统圈艺圈的贡献越来越大了。

    传统技艺圈有秦先生,真是一大幸事。”

    雕刻这座小镇,其实是吃力不讨好的,但秦淮依旧去做,并将它做到最好。

    所以唐馆长非常喜欢秦淮的为人。

    有责任感!

    有担当!

    和曾经的阎老先生一模一样。

    ……

    ……

    接下来几天。

    参与本次木雕的守艺人纷纷来金陵省博物院参观成品。

    远在经常的王师傅给秦淮造了一座金属钟楼。镀上金箔,便是金碧辉煌的黄金钟楼,将它放在小镇入口,立刻成为小镇的一抹亮色。

    而昆曲传人也制造了一台小型的留声机。

    放置于戏台帷幕后,当观赏者踩上戏台前的金砖时,动听的水磨调缓缓飘散……

    至此,传统技艺小镇落尘了。

    金砖铺地,金箔粉饰。

    里面的人、墙、桌,皆用漆艺打磨,磨得光滑如镜,鲜衣照人,似被镀上了一层淡淡的流光。

    整座小镇,无一处不是人间胜景!

    ……

    “我看到了我的皮影戏,居然在店铺前动呢,真好啊。

    我之前还担心静止的皮影无法呈现皮影戏的精髓,没想到秦先生考虑得如此周到。”

    “我有时候感觉,里面的泥塑是真的泥塑,可仔细看却不是,哈哈哈。”

    惠山泥人的老师傅都看迷糊了,不得不折服于秦淮那道行高深木雕技艺。

    “我已经看了三遍了,完全不会厌倦。”

    “一切久看不厌,都是源于足够用心。”

    李运啧啧称奇。

    他可以感受出来,秦淮在这座小镇中费尽了心血。

    ……

    “不知道各位朋友发现了没,其实小镇中,有许多创意单独拿出来都能独挡一面!”

    一位守艺人神采奕奕,她在小镇的细节处找到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意。

    “你们看这扇门,门面用漆推成亮黑色,可你们发现没有,里面还有金线勾勒出了秦车马砖画。这个看似随意的设置,却让我大受启发。

    金光闪闪的秦车马,在乌亮的背景中,古朴素雅。

    如果将这一设置用在古琴中……简直是神来之笔啊。

    我的天呐,我的心脏似乎漏跳了一拍。”

    这位斫琴的守艺人异常激动。

    秦淮对于秦车马砖画,对于黑与金色的运用都堪称炉火纯青。

    而这一份极好的创意,竟然用到门上装饰这一个细节,真是大材小用!

    不过。

    一想到这座小镇处处都是精致到极点是细节,她便释然明悟了。

    ……

    “还真是……”

    “这秦汉车马砖画的题材十分少见,秦先生一用,好像放在哪里都觉得十分高雅。”

    “完了,被这一个细节洗脑了。”

    一群守艺人众说纷纭,面面相觑,真的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

    自从注意到这个细节后,他们便好像着了魔一般,时不时闪现秦汉车马的装饰画。

    由此便可说明这一细节的深入人心。

    “我记得当初的星空创意玉雕,只是秦先生的随口一提,结果引出了一个潮流!

    所以以秦先生的才华,木雕小镇中除了秦汉车马砖画的创意,可能还藏着其它了不得的创意。

    我有预感,如果能将秦先生运用的创意全部挑选出来,恐怕是能引发一系列的潮流!”

    一群守艺人猛得惊醒。/content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ps:书友们,我是第三颗雪梨,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二百九十二节 失传百年的技艺了解一下() 
‘嗯……’

    秦淮微微错愕。

    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这么厉害呢。

    当初将秦汉马车砖画设计进木雕时,并不觉得有多出彩啊。

    纯粹是因为在秦省博物馆惊鸿一瞥,所以下意识就使用了。

    没想到斫琴师倪晓诗女士会如获至宝。

    “秦先生可能不知道新的琴面设计在瑶琴中的地位。

    这种新的设计,可以类比成奢侈品中的一种款式。

    不过‘秦汉车马‘恐怕能成为爆款,因为它可以媲美‘彩风鸣岐’!

    如果说彩凤鸣岐是昆仑玉碎凤凰叫,那么秦汉车马就是阴山塞外万马喑。

    彩凤鸣岐、万马齐喑……

    异曲同工的妙趣,一改绵延了几百年的古板设计,如果足够用心,它能成为一张名琴!”

    说到这里,倪女士愈加神采奕奕,近乎眉飞色舞:

    “秦先生,你这项创意注册专利了吗?”

    “没呢,当时要设计的地方很多,而且根本不觉得它很惊艳……”

    秦淮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如实说了出来。

    他对惊艳的定义是非常高的。

    秦汉车马砖画这种程度远远不算惊艳,只能说有点‘闲趣’。

    额……

    倪女士无语凝噎。

    这都不算惊艳?

    作为一位斫琴师,她认为秦淮的设计已经是非常惊艳的了!

    不妨试想一下:

    一张瑶琴,漆面光滑可鉴,用金线勾勒出秦汉车马砖画。

    图上金辇璀璨,骏马将长绳绷直。

    秦衣汉带,猎猎作响;

    宫车驶过,雷霆乍惊!

    琴曲绕梁三日洗净凡心,而琴面金戈铁马沙场点兵……

    以万马齐喑装饰琴面,这是多美的一种碰撞。

    毫不夸张的说:名琴预定了。

    “喜欢就拿去用罢,秦汉车马砖画是整个民族的财富,没必要申请专利。”

    秦淮摆手拒绝了,申请专利是将这一份财富据为己有,然后拿来赚钱。

    可秦淮差那点钱吗?

    差吗?

    不差。

    何况,秦淮只是稍微修改了一些布局与配色罢了。

    在秦淮眼里,这一点改动远远够不上新发明。

    “申请专利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秦先生付出了相应智慧,其次,也防止某国人觊觎。”

    倪女士一向以’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为人生格言。

    对于某国的贼心不死,她感触颇深。

    “那就倪女士申请这一专利好了。毕竟是你想到将它融入瑶琴制造中的。

    我希望倪女士能以此为契机,涌出许许多多的创意。”

    秦淮将这份专利拱手相让。

    其实倪女士作为斫琴名师,有点惨……

    完成一张琴的全部工序,需要两年到三年。

    可她的一张琴,只能卖十万块。

    报酬与付出完全不成正比。

    说起创意,倪女士眼神一黯,唉声叹气了起来:“想要引入新题材何其困难。

    为了一项好的创意,工匠可能会愁白头。

    首先,需要将古画吃透。

    其次,给古画重新上色、重新布局。

    最后,还要对画面整体进行艺术化处理……

    工序多得令人发指!”

    倪女士一把辛酸泪。

    她也曾为秦汉车马砖画折腰。

    可这并不能让她萌生创意。

    几千年来,被苹果、被板栗、被椰子砸过脑袋的人数不胜数,但悟出万有引力的,却只有牛顿。

    同理,看过砖画的数以万计,然而只有秦淮想到了一份创意。

    也许对秦先生来说,创新很容易,可那是秦先生天赋异禀。

    对于许多守艺人而言……创新难于上青天。

    “好罢。”

    秦淮不知如何回答他确实天赋异禀。

    “那么这项创意的专利申请还是留给你好了,对你的帮助大过对我的帮助。”

    秦淮一意孤行,哪怕倪女士再三坚持,也不愿意松口。

    倪女士束手无策,只能满怀感激的接受了。

    ……

    ……

    另一旁,一起合作的手艺人忙得不亦乐乎。

    也有几位悠闲的观望,面带炫耀。

    “我的创意早就到手了!”

    一群同行纷纷看向竹编守艺人刘师傅,神色中隐隐约约有几分好奇。

    “秦先生一开始要求我以景德镇白瓷为底,围绕瓷器轮廓编织竹器。

    对于秦先生的设计,我本来是拒绝的。

    但秦先生坚持让我尝试,并就工艺和选材跟我讨论了十三天,一步步确立了九道极为复杂的工序。

    最终,竹编成品出来后,我都惊呆了。

    裹在瓷器外的竹编好似给瓷器上了一层天然的釉彩!

    兴奋得一晚睡不着觉!

    直到第二天我才反应过来,这不是早在清代就已经失传的瓷胎竹编吗?!

    哈哈哈哈。误打误撞将失传的技艺还原了出来。秦先生可真厉害。”

    竹编传人笑得十分欢畅,甚至有些得意忘形。

    一开始。

    秦淮和他都不知道,这样的尝试会让一项失传的技艺重现人间。

    起初。

    秦淮一次又一次改选竹子的种类。

    一次又一次的让他试验不同工序。

    一次又一次果断的摒弃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