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想跟秦先生说,故宫的游客比金陵博物院高出十几倍,所以,作品放在故宫博物院展出带来的名气提升也要高出十几倍。
而我私自将秦先生的作品滞留在金陵,可能会对秦先生的名气有影响……”
唐馆长满脸歉意。
“名气?名气对我而言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不重要。”
秦淮满不在乎。
“就放在金陵好了。”
金陵博物院专门修筑了秦核舟艺术馆,几件作品的展出效果当属一流。
就拿巨型木雕来说,它们不仅占据了三十多平米的场馆,而且,每一只巨拳的摆放位置都有讲究。
和地面镌刻的、、、、、、、呼应。
游客进入参观,直接便能感受巨型木雕所要传达的内涵。
同时,这样的布置也让这套木雕显得霸气侧漏,有着一流的观赏效果!
故宫博物院有这种效果?
不存在的。
秦淮还真不至于为了那点小小的名气,而浪费唐馆长的一片苦心。
感受到了秦淮的态度,唐馆长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陷入语塞。
连送到故宫博物院的展出机会都直接无视……
这果然很秦核舟。
……
……
“若没有其它的事情,我就先离开了啊。”
秦淮起身告辞,唐馆长送到门口。
微微叹了一口气,他还怕秦淮不高兴呢。
故宫博物院的展位,那可是无数工匠、画家、雕塑家梦寐以求的圣地啊。
没想到秦淮真的能够不在乎。
“那可是故宫博物院,你真不考虑一下?”
故宫博物院的名气在全世界都是一流。
每天吞吐十几万游客。
如此高冷真的好么?
“没关系,质量才是王道。”
秦淮敷衍的说了两句,然后牵着商雅的手,去专程拜访阎老先生。
聊了一个小时,方才离开。
尔后又来到了李百尺的家中……看李百尺玩核雕,玩印章,玩书法,还是蛮有趣的。
这一趟出行,秦淮完完全全将创作的苦恼抛在了九霄云外。
心也像一泓深潭,慢慢波澜不惊……
心容世事而不惊,意纳万物且自明,种种喧哗过眼云烟。
这是一位传统守艺人最好的心态。
而过去的四十天里,秦淮一意孤行,竟然把它弄丢了。
四十天来,秦淮心里只有一件事。
一件事占据了秦淮心中所有的丘壑。
没有世界,没有眼界宽,没有换一种视角。
只有一条道走到黑。
失败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
“呼。”
秦淮和商雅并肩站在玄武湖畔。
天色阴沉,惊蛰过了有一段时间了,随着一声春雷,春雨如注。
秦淮和商雅都来不及跑。
“下雨啦,我们没带伞,快跑!”
“前面有画船,不如就坐一会儿船。”
秦淮提议道,将外套罩在商雅头上,往岸边的画船奔跑。
“帅哥美女是本地人啊,要游湖吗?”
“嗯,去湖心。”
秦淮摸了摸商雅的手臂后背,并还好路短加上跑得快,所以并未淋湿。
“嘿嘿。”
商雅把秦淮的外套抱在怀里,痴姬的嗅了一口。
皮这一下就很舒服。
雨点如珍珠般砸在船蓬上,凝聚成一股清澈的水流,连绵不绝的落入玄武湖中。
目光远眺。
一片烟雨朦胧。
当年的千古绝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应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
秦淮目光凝滞,呆呆的看着满天的雨点杂乱平静的湖面。
数以万计的雨点凌乱不堪,没有规律的从天而降,在湖面砸出一个个小坑,荡漾起无数涟漪,那些涟漪互相融合,短暂的相交,便互相错开,循着各自轨迹扩散。
这一幕虽然乱象百出,但却是如此的和谐自然,和谐得惊心动魄。
秦淮看得呆了,陡然顿悟,刹那进心潮澎湃,欣喜若狂!
他一直苦苦寻觅的,原来不是有规律的气孔,而是无序的和谐。
对啊。
一块璞玉,被水流冲刷三千年,每一年,水流磨蚀的角度都会有变化。
甚至某一天,地质结构发生变迁,璞玉翻了一个身。
这一刻,气孔的分布还会有规律吗?
既然如此,秦淮为什么要傻乎乎的去寻找它们的规律呢?
要什么规律?
秦淮唇角扬起,目不转睛的望着湖面。
目光所及处,尽是雨打平湖……
第二百一十节 修炼圆满()
微风从湖面扑向船内,夹杂着水汽,打在脸颊上凉丝丝的,颇有些提神醒脑。
秦淮的发丝上沾着细细的水珠,但秦淮丝毫没有发觉。
船行水上。
如一只画笔,在宣纸上缓缓拖过,留下长长的痕迹。
涟漪循着它们的轨迹远行,船也在前进,相对运动下,一圈圈涟漪被抛在身后,却又突然出现在秦淮前方。
第一道涟漪方兴未艾,第二道涟漪便在后方追逐。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彼此包容,彼此演化。
秦淮脑海中浮现白玉和墨玉,温润的表面,突然下了一场春雨……
两瓣玉的表面,如碎了的湖面一般,水光潋滟,涟漪荡漾了起来。
本来是两种颜色有着强烈分界线的玉料,却突然被涟漪联通了起来。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白如凝脂,黑如纯漆,似能此生彼长,互相包容。
终于成形了。
秦淮长舒一口气,就是这种感觉,一切水到渠成,不矫揉造作的自然和谐美。
秦淮眉头舒展。
而商雅仰面静静的注视着秦淮,眼神柔和,略带痴迷。
秦淮眼中的美景如画,仿佛都变成了气质,印在秦淮五官轮廓间,令秦淮散发着一股迷人的魅力。
四十天前,秦淮的状态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二十天前,秦淮的状态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而现在,秦淮的状态终于变成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从陷入其中,到深入虎穴,再到‘蓦然回首’。
当秦淮目光落在湖面,‘蓦然回首’时,真的把商雅惊艳到了。
“靠岸咯!”
画船绕湖游览一圈,骤雨消散,梢夫吆喝一声,秦淮方才从凝视中回神,扶着商雅跳上岸。
“你有了灵感?”
“对。灵感来得措手不及。”
闻言,商雅美眸落在秦淮脸庞,此刻,秦淮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如一片在雨中重获新生的绿叶,阳光下明晃晃的有些刺眼。
金色闪光卡!
ssr!
商雅情不自禁便满心欢喜,挽住秦淮的手腕:
“每次看你找到灵感,姐姐也很开心,就像中了彩票一样!”
秦淮粲然一笑,微微偏头,目光从商雅长长的睫毛,跳到明媚的美眸,再跳到釉红的唇瓣。
总觉得那天过后,商雅多了一股莫名的吸引力。
是食髓知味了吗?
秦淮甩了甩脑袋。
……
……
回到家中,秦淮并没有急匆匆的走进书房,而是坐在沙发前,用手拨动树化玉玉雕。
一幅若无闲时在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的神情。
商雅颇为郁闷。
记得以前,秦淮一旦有了灵感,就会立刻着手,争分夺秒的创作。
今天竟然一反常态?
“你不趁有灵感的时候雕刻了?”
“不着急的,慢慢来。这件作品,需要等我心情特别欢喜,而且是阳光灿烂的午后,才能雕刻。”
一夜无话。
接下来两天。
金陵依旧下雨,秦淮依旧没有半点要拿雕刻刀的迹象,而是站在玄武湖畔,眺望湖面,孜孜不倦的完善着灵感。
第三日。
秦淮从湖畔打太极的老爷爷口里得知:紫金山上住着一个奇人,七十多岁了,在东北原始森林当了四十年的护林员。
那位奇人对自然,对气候,对动物的认知都非常厉害。
叫唤几声,就能把紫金山的布谷鸟招到眼前,想招什么种类的鸟就招什么种类的鸟。
对此,秦淮惊叹得无以复加,世上有如此奇人?
而且就藏在紫金山上?
必须亲眼瞧瞧!
带着强烈的好奇,秦淮下午便迫不及待的来到紫金山,翻山越岭的寻访,最终找到了这位老先生。
聊了几句,惊为天人。
故而接下来的三天,秦淮每天都要带上好酒好肉,拜访这位老先生,用老先生对于自然的感悟,来弥补自己关于阅历上的不足。
——秦淮深知,仅仅是观一场雨远远不够,那只能构建一个粗犷的框架,有形而无神,不够细腻。
而老先生的讲述都是细节,等同在框架中增添血肉与灵魂。
所以秦淮疯狂的请教询问,灵感也在与老先生的交谈中慢慢完善。
……
……
期间。
秦淮也见识到了老先生呼唤鸟类的本事,真是一叫一个准!
布谷鸟、黄莺、野鸽、麻雀……
随叫随到。
老先生一边展示绝学,一边非常自豪的说:“我与鸟类打了几十年交道,不同鸟类在不同情境下的叫声,我都看过几千遍。
后来,我发现我能把这些叫声分辨得一清二楚,甚至还能模仿,于是,我开始练习这种能力,最后越来越炉火纯青。
再后来,我就不局限于鸟类了,野蜂飞舞、猫啼、狗吠、蝉鸣通通都可以模仿。”
老先生一边展示,一边向秦淮解释。
秦淮看得目瞪口呆。
他在《虞初新志》中看过一篇古文,而且这篇古文也入选过初中课文。
开篇便是京中有善口技者……
“我觉得老先生的能力应该是口技。”
“嗯,是的。我能够复制那篇文章的内容。”
老先生一脸傲然,拍了一下茶桌,立刻进入状态,而且直抵故事发展的高潮——
忽一人大呼:‘火起!’。
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老先生用书挡住嘴,随即,声音此起彼伏,纷至沓来,光听声音,就能脑补出细节纷呈的画面。
秦淮听得呆了。
杂乱的声音,无序的频率,在老先生的掌控下,却出奇的和谐自然。
原来万世万物都可以营造出无序的和谐美!
“佩服佩服。”
秦淮意犹未尽,不过天色已晚,为了不让商雅担心,他不得不起身告辞。
“嗯,你先回家。”
“谢谢老先生的招待,老先生给我讲述的自然知识,对我来说真是获益匪浅,醍醐灌顶。
这些天我应该会潜心雕刻一件作品,等雕刻结束了,就来看您。”
秦淮站起来,鞠了一躬,老先生当了四十年护林员,真不是盖的,轻飘飘一句话,就能把自然现象生动的剖析给秦淮看,让秦淮吸收消化。
这些天,秦淮收获了太多的意外惊喜,而从无序中追求和谐的雕刻灵感,也越来越圆满。
是时候,可以动手了……
第二百一十一节 心脏猛得漏跳一拍()
回到住处,秦淮花了一个小时调理心态。x23u更新最快然后花了两个小时收拾书房。
这是为了雕刻而做的前期的准备。
房内乱糟糟一片,从心理学上来讲,是有些影响心情的。
而若房间整洁无异味,就能让秦淮赏心悦目,同时还能给创作加分。
为了增加效果,很多艺术工作者会在工作室放置插花,水墨画,然后焚一柱檀香,觅得身心清凉。
禅语有云:心静而后安,安而能后定,定而能后慧,慧而能后悟,悟而能后得。
这些前期工作,还是有必要做一做的。
秦淮不想自己的状态在在细节处受到无关因素的影响。
故而哪怕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细节,也被秦淮吹毛求疵的杜绝了。
……
……
第二天清晨。
秦淮洗漱完毕,简单吃了一点早餐,便立刻钻进书房。
开始创作了。
熬了近四个月、历经磨难的作品,秦淮前所未有的期待着。
书桌上摆着两块玉料,一块是冰清玉洁的白玉,一块是黑如纯漆的墨玉。
这两块玉也是秦淮剩下的最后两块玉料。
秦淮表情严肃,将两块玉打胚分形。
一条黑色阴鱼,一条白色阳鱼,最后在两条鱼的眼部切下直径适中的圆柱体。
太极图玉雕第一步,完成!
秦淮将粗胚精修打磨,尔后黑色阴鱼与白色阳鱼并在一起。
黑色的s形和白色的倒s形完美互补,没有半点多余的缝隙,可以说是十分的严谨细腻,一丝不苟了。
“黑白玉料的色泽恰到好处,看起来简洁舒适。”
秦淮饶有兴致的看了一阵,这件作品只有寥寥几根线条,而且那线条全是半圆弧,组合起来或是严谨,或是婀娜,或是大道至简,每一根曲线,都散发着浓郁的几何美学。
看得秦淮赏心悦目,嘴角上扬。
仅仅是这一步,就有点艺术感了。
当然,这是太极图本身的艺术感,不是玉雕的艺术感。
秦淮要做的是在此基础上,增添艺术成分。
“开始了。”
秦淮目光平静,心如止水。接下来的雕刻是一场挑战,但秦淮丝毫不怵。
四十天的埋头求索、玄武湖上观雨顿悟,紫金山上向老前辈求道,都让秦淮对这一次雕刻有着十足的自信。
心中有丘壑,刀下有乾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